穆涛
“秋”这个字,在古代有一种写法是“穐”,从禾从龟。“龟”指龟卜,即将龟甲火烧之后以裂纹占卜吉凶。“秋”的字面意思是以收成盘点一年的得失,并预判来年的走势。
《尔雅》给“秋”的释义是“白藏”和“收成”。“秋为白藏”,秋在五色中对应白,“气白而收藏”,收藏是收敛。“收成”一词,含着收获和成器这两种指向。一个人有了收获,要知道收敛,要慎重思量,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成功中反思,是典型的中国智慧。春是一年的开始,在开始中领会初心和动机;秋是结果,在结果中洞察大义。成语“明察秋毫”“多事之秋”,以及古代刑法中的“秋后问斩”,都是这种智慧思维的外延。
秋在五行中属金,这是“金秋”一词的由来。一年四季中潜伏着五行的运行原理,五行通顺则治,五行悖逆则乱。中国古代社会推崇德政,提倡以德涵养社会。德政既可润泽民心和民风,也可应对天灾带来的变数。
据《礼记·月令》记载,中国古代政府秋季3个月的工作要点,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农历七月,开始对死刑囚犯行刑。
2.加强军事训练,练兵比武,做好作战准备。
3.命令司法官员审核法规制度,修缮监狱,严格执法,维护治安。
4.完善堤防,防范水灾。修宫室,起墙垣,筑城郭。
5.农历七月,进入天地收敛的时令。这个月,不分封诸侯,不任命重要官员,不奖赏土地,不外派大使,不大量支出钱财。
6.农历八月逢中秋,要敬月老。
7.农历八月,筑城郭,建都邑,挖凿地窖、粮仓,开始储备过冬物资。
8.农历八月,简化关隘通行手续,降低市场收费标准,出台鼓励商贸的政策。
9.农历九月,命令百官全力做好各种物资的存储工作,以应天地收藏时令。
10.命太宰总结农业生产成果,妥善做好统计工作。皇帝的籍田物产收归神仓(储存祭祀所用物品的仓库)。
11.农历九月,举行祭祀五方帝的大飨祭。
12.召集国内诸侯,以及京畿之内的各县官员到京,召开特别会议,确定并颁布来年12个月的时令朔日。确定诸侯的贡赋,以及向百姓征税的标准。
13.农历九月,天子教习民众田猎,操习5种兵器(弓矢、戈、矛、殳、戟),颁布养马和使用马的政令。
14.农历九月,鼓励百姓伐木烧炭,以备冬天之需。
15.农历九月,督促官员审理案件,不要出现积案。
“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训》)这是“准绳”“规矩”“权衡”3个词的出处。中国人自古重视四季的变化,受益于四时,也受制于四时。
(忆江月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国人的大局观》一书,本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