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蓉
友人问起我身上的丝绒西装,要我给她分享店铺链接。我告诉她:“这是我20年前在曲阳路上的一家小店里买的。”
那时我几乎每周都会去曲阳路转一圈,逛逛那些有趣的小店。茶叶店里常年光线幽暗,老板娘几乎整日守在店里。古董铺子孤高神秘,门口有青色的石狮子坐镇。
我在古董铺子里买过一对福建金漆木雕花板。从金漆的氧化程度看,这花板应该是有些年头了。金漆木雕于我并不陌生,在闽南的一些老宅子里,窗棂、入户门、雕花床、箱柜上,雕花随处可见。雕着人物、山水、花鸟甚至诗词的花板布局繁密却不杂乱,每一刀都有章法。给花板配上框子挂在书架旁边的那面墙上,这一派古意并不让人觉得做作,因为它并非巧立名目的“新中式”,而是曾实实在在地镶嵌在某个宅院里。在花板旁边放一个淡青色的瓷坛,深秋插一大捧黄菊在里面,看了让人疑心是亦舒小说里的场景。
事实上,“70后”都市女性年轻时的审美,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亦舒小说中偷师来的。亦舒对我们的启发,其实并不只是着装品位,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观念——即便是普通人也要懂得享受生活,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最心安理得。那时,我每次拿着做兼职挣的钱来这里买几样心爱的东西,都觉得是对自己的鼓励。
专卖瓷器的店铺门面非常小,老板是个中年人,一开始态度有点儿冷淡,说起自家宝贝时却像换了一个人。他给我讲解那些杯盘碗碟的故事:“这两个咖啡碟,仿品的颜色暗淡模糊,叶子只是一团绿,真品却连叶脉都看得清清楚楚。那组马克杯是按照博物馆的墙纸设计的,图案陈旧发黄完全是忠于原物……”我说还是他自用的那款杯子最美,他骤然往后一退,仿佛被我窥破了秘密,随后有一道光从他眼镜后面闪过,他的表情慢慢转为赞美。
老式店铺有一种日常的市井味道。竹器店里摆满竹篮、箩筐和凳子,某日我从门口经过,瞥见竹编的鸟笼里立着一只鹦鹉。豆腐店门口有滋味浓郁的豆浆卖。布店里来了新料子,店员将它抖开来,直接披在顾客身上模拟成衣的视觉效果。
彼时物资已不再匮乏,传统店铺的销售模式尚未受到大型超市及电商的冲击。如今回想起来,当年我在上海街头巷尾的小店流连,真是见证了彼此的黄金时代。
可惜,曾经的小店已日渐消隐。我庆幸自己在奠定审美观的青春时代曾拥有过它们,在它们那里消磨过无数欢愉的时光。
事实上,我与它们并未真正作别。拥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努力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这样的尝试时至今日仍是我的功课。
(好花时摘自微信公众号“时代邮刊”,陈岱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