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标 孙磊 王东
立春刚过,皖北平原依然寒风料峭。一大早,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李兴镇范庄埠村种植大户范兆平就来到田里,带着村民采收一种特殊作物——桔梗。
桔梗,又名“小人参”,是多年生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同时也是一种保健食品。范兆平从2019年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桔梗,看着自家桔梗大丰收,他的脸上乐开了花:“今年种的十几亩地预计收获5万多斤桔梗,按照市场价格,可以收入20多万元。”
太和县李兴镇是闻名全国的桔梗生产和集散地,2012年被称为“中国桔梗之乡”,2014年“李兴桔梗”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依托中药材种植优势,近年来太和县把桔梗产业作为农业产业调整的重要抓手和强农富民的主推产业,全力打造桔梗全产业链,努力把“小桔梗”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小桔梗”成致富“金钥匙”
李兴镇位于太和县西北部,地处皖豫两省三县市交界处,以桔梗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当地大部分土地属于黄泛区,土壤肥沃,特别适宜桔梗的生长。在当地,桔梗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桔梗的采收期。站在自家田头,范兆平捧起刚收获的桔梗,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桔梗行情挺好,我找了20多个工人帮我干活,每人每天工资在70元左右,一天一结。”他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好的收成,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从桔梗种植、采收,再到深加工,当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太和县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桔梗进行去皮、冲洗、筛选、晾晒、烘干作业,经过打包后放入冷库储存。
为进一步提高桔梗附加值,当地企业还加大对桔梗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鲜桔梗、脱水桔梗饮片等。从2022年11月开始,这家桔梗加工龙头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加班加点生产。“我们先期从种植起步,慢慢地从初加工到深加工,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们每年的销售额达一亿元左右,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桔梗。”太和县利民中药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屈海防介绍。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随着近期市场的回暖,订单量增多,企业用工需求量增大,这给附近不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李兴镇利民中药材公司职工王侠高兴地说:“我在这里干活,一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在家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线上线下联动助力品牌“出圈”
生产忙,销售旺。“桔梗清脆可口,想家的时候,就尝一口家乡的味道。”在社交平台上,各式各样的桔梗产品,赚足了眼球,受到众多网友追捧。
说起线上销售的初衷,李兴镇范庄埠村工作人员刘连心介绍,为了扩大桔梗品牌的知名度、增加市场销路,去年专门在社交平台打造乡村振兴直播间,以党建引领村社共建,助农兴农,村委会工作人员主动扛起“大梁”,拍视频、当主播,向粉丝们推介产品。
此外,还针对用户需求开发了桔梗菜,远销海外市场。
“自开播以来,我们以直播带货的方式推介桔梗菜,共销售2万多单,尤其在今年春节期间,订单量猛增,广受消费者的认可和厚爱,有力地推动了本地桔梗和其他农产品的销售。”刘连心说。
线上火爆,线下更是火热。这段时间,前来太和县鹏宇中药材有限公司销售大厅购买桔梗食品的顾客络绎不绝。企业负责人周美琴介绍,春节期间公司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一天销售1000多件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远远不够卖。” 周美琴說。
做强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在中药材市场,素有“中国桔梗在太和,太和桔梗在李兴”的说法。近年来,太和县积极支持李兴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建设,发展桔梗深加工,完善桔梗生产技术规范,李兴镇已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为了做大做强桔梗产业,李兴镇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融资信贷、农技指导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给种植户和企业提振了信心。
李兴镇还积极鼓励企业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产学研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推动桔梗产业做大做强,走上了全产业链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李兴镇年产桔梗达3.5万吨,当地专门生产桔梗企业有70余家,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180余家,并辐射周边乡镇,形成超过5万亩的特色桔梗生产基地,先后荣获“中国桔梗之乡”“中国桔梗产业化第一镇”等称号,并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我们要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将把桔梗产业作为‘金字招牌,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兴镇党委书记裴玉飞表示。(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