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阳,高云燕(通信作者)
(淄博一四八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山东 淄博 255300)
脑出血又被称为“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类型,而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因素致病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具有高度的致残风险和致死风险,且由于这类疾病发生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缺失,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3]。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差,而血肿扩大是导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变差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还需对患者颅内血肿是否扩大进行判断,以预测其预后[4-5]。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开展诊断的主要手段,主要方法以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为主,CT平扫可在一定程度上检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扩大情况[6],而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CT设备的不断更新,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新型CT扫描技术,在脑出血患者中得到应用。为探讨CT技术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进行诊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选取2022年1 月—2023年1月于淄博一四八医院就诊的5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对其开展CT平扫、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淄博一四八医院就诊的5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259例,女性241例,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69.57±8.24) 岁。患者均对本次研究方法及目的知情,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确诊自发性脑出血;②年龄不低于50岁;③患者在检查前对检查方法有所了解,自愿接受检查,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就诊时伴有认知和精神方面的障碍;②就诊时存在颅脑外伤;③合并严重感染者;④无法耐受放射线检查者。
对5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机开展CT平扫、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患者颅内血肿情况,具体检查步骤如下。
CT平扫:设备为飞利浦Philips 256层螺旋CT机,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嘱患者尽可能屏住呼吸,在患者屏气期间完成扫描,扫描范围设定为颅底至颅顶,管电流220 mAs,管电压120 kV,层厚7.5 mm,矩阵512×512。获取图像原始数据后,采用螺旋CT机自带的工作站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由2名具有丰富的脑部CT诊断经验的医师负责阅片,做出诊断。
CT灌注成像:设备为飞利浦Philips 256层螺旋CT机,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前静脉将浓度为300 mgI/mL的碘海醇对比剂共75 mL注入,注射速率控制在3 mL/s,延迟20 s后,在患者颅底至颅顶范围内开展灌注成像扫描,将扫描模式设置为Cine Full。获取CT灌注成像数据后,采用螺旋CT机自带的工作站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由2名具有丰富的脑部CT诊断经验的医师负责阅片,做出诊断。
①对比CT平扫与CT灌注成像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诊断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诊断一致性。②对比CT平扫与CT灌注成像对于血肿不同分级的诊断符合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分级按照Barras血肿分级标准,根据血肿形态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分为Ⅰ级(形态最规则,密度最均匀)至Ⅴ级(形态最不规则,密度最不均匀),最终分为Ⅰ~Ⅱ级(形态规则,密度均匀)、Ⅲ~Ⅴ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两类。③按照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将500例研究样本分为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类CT征象出现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应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0.4~<0.75表示一致性一般;<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明确有6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现血肿扩大情况(血肿扩大组),其余43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并未出现血肿扩大(血肿未扩大组)。CT平扫阳性72例,阴性428例;CT灌注成像显示阳性68例,阴性432例;CT灌注成像诊断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灵敏度96.92%、特异度98.85%、准确率98.60%、阳性预测值92.65%、阴性预测值99.54%均高于CT平扫的86.15%、96.32%、95.00%、77.78%、9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94),CT平扫与金标准一致性中等(Kappa=0.578)。见表1、表2。
表1 不同CT检查方法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表2 不同CT检查方法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诊断效能对比[%(n/m)]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形态和密度按照Barra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为Ⅰ~Ⅱ级31例、Ⅲ~Ⅴ 级34例。CT灌注成像对于Ⅰ~Ⅱ级血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与CT灌注成像对于Ⅲ~Ⅴ级血肿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CT检查方法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分级的诊断符合率对比[%(n/m)]
在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中关于各类CT征象情况对比后发现,血肿扩大组患者的黑洞征、卫星征、漩涡征、岛征、混合征出现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1)。见表4。
表4 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的CT征象情况对比[n(%)]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自发性脑出血是指由非外伤性因素导致的颅内出血,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中,以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病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出现增高趋势。自发性脑出血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以神经功能损伤为主的临床特征,患者脑血管破裂后引发的出血会在颅内形成血肿块,血肿块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致使患者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受损[7-8]。
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预后不容乐观,而颅内血肿扩大是导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变差的主要原因,随着血肿扩大,血肿块对于患者脑组织产生的压迫更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加重,致使其致残风险和致死风险增高[9-10]。因此,为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对其血肿扩大情况予以尽早诊断十分重要,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
以影像学检查为主的无创诊断方法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CT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开展对患者头颅部位的多层扫描,获得颅部多层CT扫描的影像学数据,显示颅内血肿情况[11-13],但CT平扫对于颅内组织的显像分辨率不高,存在显像不清晰情况,在判断颅内血肿是否扩大时出现误判。近年来,CT灌注成像技术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频率增高,CT灌注成像是在CT平扫基础上加以全脑灌注动态扫描技术后形成的增强影像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注入对比剂,使得颅内血肿轮廓得到增强显示,提高了CT图像中的显像分辨率,可更加清晰地显示颅内血肿块与周围脑组织之间的界限,对颅内血肿块的形态、密度等情况予以更加细致的显示[14-15]。
本次研究发现,CT灌注成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的诊断结果与诊断金标准结果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而CT平扫的诊断结果与诊断金标准结果之间一致性中等;CT灌注成像对Ⅰ~Ⅱ级血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患者的黑洞征、卫星征、漩涡征、岛征、混合征出现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1)。上述研究结果说明了CT灌注成像可提高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CT可准确判断患者血肿是否出现扩大情况,尤其是CT灌注成像,这种CT新技术使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诊断的准确性得以提高,可更加准确地评估血肿形态及密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