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野菱种质资源调查

2023-07-04 22:00刘归定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

摘要 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查阅地方资料、实地收集整理,初步摸清郎溪县野菱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并对野生菱品种结构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变化及濒危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野菱资源生态保护建议。

关键词 野菱;种质资源;保护;郎溪

中图分类号 S6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9-0085-05

郎溪位于安徽省东南边陲,皖、苏、浙三省交界处,县境湖泊主要有南漪湖、荡南湖,南漪湖水域面积5 267 hm2,荡南湖水域面积846 hm2。郎溪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 ℃,年降雨量1 143.2 mm,无霜期241 d,年日照时数2 108 h。郎溪县境内多年径流量5.4 亿m3,郎川河每年过境水量7 亿m3,水库、塘坝总蓄水量1.41 亿m3。圩内和平原地区池塘水网相连、星罗棋布,水质肥沃、理化性质稳定,水质良好,野生植物约有38种,主要种类有菱、芡实、莲、茭瓜、芦苇、席草、蒲草、苫草、聚草等。南漪湖区水源充沛、热量充足,适宜于野菱生长发肓,野菱资源丰富,品种齐全[1]。2021年,郎溪县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野生菱植物资源专门组织调查活动,详细了解县境内野生菱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了野生菱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了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结合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野生菱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一是查清野生菱品种的分布范围、主要特性以及农民认知等;二是查清野生菱种质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三是查清菱角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消长状况等信息;四是分析当地气候、环境、人口、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野生菱种质资源变化的影响,揭示其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

1.2 调查方法

对生长在塘、坝、沟、河、湖等不同生长环境的野菱品种进行全面多点采集,对单个品种不同生长阶段跟踪观察,并对野外收集野菱数据进行分类描述,每个菱角品种收集果实500 g,整理保存作考種用。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分布区域及种类特征

通过实地调查,朗溪县野菱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漪湖内外水域,野生菱资源多样性丰富,在县境内塘坝、沟渠、河道等水面零星分布。二角菱有丘角菱、乌菱,四角菱有细果野菱、四角刻叶菱、野菱,无角菱有癞子菱等。

2.1.1 二瘤菱。菱盘直径31.0 cm,叶片近菱形,叶片长5.5 cm、宽6.5 cm,叶面绿色无毛,背面黄绿色,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黄绿色,长11.5 cm,直径0.3 cm;气囊纺锤状,长2.0 cm,直径1.1 cm。果柄长4.5 cm,直径1.1 cm。嫩菱果皮绿色泛粉色,坚果近锚形,长4.2 cm,高2.2 cm,无果冠、果颈,果喙圆锥形,果体瘤状物2个;肩角平伸,着生位置上,长1 cm,基宽0.7 cm,尖端尖锐有倒刺,无腰角。

2.1.2 八瘤菱。菱盘直径35.0 cm,叶卵状三角形,长3.5 cm、宽5.5 cm,叶表面深绿色,背面绿色,叶柄长12.5 cm,直径0.5 cm,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截形全缘;花白色,小,4花瓣。气囊纺锤状,长2.2 cm,直径1.2 cm。果柄长4.6 cm,直径1.3 cm。嫩菱果皮浅绿色,坚果近锚形,长4.4 cm,高2.2 cm,果冠发达外翻,有果颈,果喙圆锥形,果体瘤状物8个;具4刺角,肩角圆锥型,平伸,着生位置中,长0.7 cm,基宽0.6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扁卵形,斜下伸,长1.7 cm,基宽0.6 cm,有倒刺。

2.1.3 四角菱角-Ⅰ。菱盘直径25.0 cm,叶片近菱形,叶片长4.5 cm、宽6.0 cm,叶面绿色无毛,背面黄绿色,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黄绿色,长5.3cm,直径0.3 cm,气囊椭圆形,长2.3 cm,直径1.2 cm。花柄长3.5 cm,花瓣白色。嫩菱果皮淡绿色,坚果近锚形,长2.8 cm,高2.5 cm,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着生位置上,斜上伸,长0.9 cm,基宽0.4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扁卵形,斜下外伸,长1.4 cm,基宽0.9 cm,尖端尖锐有倒刺。

2.1.4 四角菱角-Ⅱ。菱盘直径50.0 cm,叶片近菱形,叶片长6.0 cm,宽7.5 cm,叶面绿色无毛,背面黄绿色,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黄绿色,长9 cm,直径0.9 cm,气囊椭圆形,长3.5 cm,直径1.5 cm。果柄长4.0 cm,直径1.2 cm;花瓣白色。嫩菱果皮淡绿色,坚果近锚形,长4.4 cm,高2.5 cm,有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着生位置上,平伸,长1.0 cm,基宽0.8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圆锥状,斜下伸,长1.7 cm,基宽0.6 cm,有倒刺。

2.1.5 四角菱角-Ⅲ。菱盘直径55.0 cm,叶片近菱形,叶片长6.5 cm、宽7.8 cm,叶面绿色无毛,背面黄绿色,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黄绿色,长11.5 cm,直径1.1 cm,气囊纺锤状,长2.8 cm,直径1.0 cm。果柄长3.5 cm,直径0.9 cm;花瓣白色。嫩菱果皮紫红色,坚果近锚形,长5.0 cm,高2.4 cm,有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着生位置上,平伸后下弯,长1.0 cm,基宽1.0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圆锥状,下弯,着生位置下,长1.2 cm,基宽1.1 cm,有倒刺。

2.1.6 四角菱角-Ⅳ。菱盘直径43.0 cm,叶片近菱形,叶片长5.0 cm,宽6.5 cm,叶面绿色无毛,背面紫红色,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紫红色,长12.0 cm,直径0.3 cm;气囊椭球状,长1.0 cm,直径0.8 cm。果柄长5.0 cm,直径0.8 cm。嫩菱果皮紫红色,坚果近锚形,长5.5 cm,高2.5 cm,有果冠、果颈,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着生位置上,平伸后下弯,长1.2 cm,基宽1.1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着生位置下,圆锥状,斜下伸,长2.0 cm,基宽1.3 cm,有倒刺。

2.1.7 二瘤菱菱。菱盘直径31.0 cm,叶片近菱形,叶片长5.5 cm、宽6.5 cm,叶面绿色无毛,背面黄绿色,叶柄长11.5 cm,直径0.3 cm,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黄绿色,长11.5 cm,直径0.3 cm;气囊纺锤状,长2.0 cm,直径1.1 cm。果柄长4.5 cm,直径1.1 cm。嫩菱果皮绿色泛粉色,坚果菱形,长3.5~4.0 cm,高1.6~2.2 cm,果冠、果颈较小,果喙圆锥形,果体瘤状物两个;肩角平伸,长0.8~1.0 cm,基宽1.0~1.2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处有两凸起瘤状物。

2.1.8 烏菱。菱盘直径在38.0 cm,叶片圆菱形,叶片长5.0 cm,宽5.5 cm,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红褐色,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红褐色,长13.0 cm,直径0.4 cm,气囊纺锤形,长3.0 cm,直径0.7 cm。果柄长5.0 cm,直径1.2 cm。坚果弓形,长4.4 cm,高2.0 cm,无果冠、果颈,果喙圆锥形;肩角着生位置上,平伸后下弯,长1.0 cm,基宽0.8 cm,尖端尖锐有倒刺;无腰角。

2.1.9 野菱。菱盘直径在25.0~30.0 cm,叶片近菱形,长3.5~4.5 cm,宽5.0~5.5 cm,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脉上被柔毛,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基部宽楔形全缘。叶柄呈黄绿色,长10.0~12.0 cm,直径0.5 cm,气囊纺锤形,长2.0~2.5 cm,直径0.8~1.0 cm。花柄长2.0~3.5 cm,花瓣白色。坚果近锚形,长3.0 cm,高1.5 cm,果冠不明显,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着生位置上,平伸,长0.7 cm,基宽0.6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披针形,斜下伸,长1.0 cm,基宽0.6 cm,尖端尖锐有倒刺。

2.1.10 细果野菱。菱盘直径15.0~20.0 cm,叶片较小圆菱形,长2.5~3.0 cm,宽3.0~4.0 cm,表面深亮绿色,嫩叶基部呈棕色蝶状斑块,背面绿色,被少量短毛或无毛,边缘中上部有缺锐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阔楔形;叶柄呈浅绿色,长5.5~7.5 cm,直径0.2~0.3 cm,气囊椭圆形,长1.3~2.0 cm,直径0.5~0.8 cm。花柄长1.5 cm,花瓣白色。嫩菱果皮淡绿色,坚果近锚形,果表面凹凸不平,长2.5~2.8 cm,高2.0 cm,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着生位置上,斜上伸,长0.5~0.7 cm,基宽0.3~0.4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圆锥形,斜下伸,长0.5~0.7 cm,基宽0.4~0.5 cm,尖端尖锐有倒刺。

2.1.11 无角菱。菱盘直径33.0 cm,叶片近圆菱形,长4.0~5.0 cm,宽5.0~5.5 cm,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被少量短毛或无毛,边缘中上部浅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宽楔形;叶柄呈浅绿色,长10.0~15.0 cm,直径0.4~0.5 cm,气囊纺锤形,长3.5~4.2 cm,直径1.0~1.5 cm。花柄长3.5~4.0 cm,花瓣白色。嫩菱果皮淡绿色,坚果倒元宝形,果表面凹凸不明显,长2.5~3.0 cm,高1.2~1.5 cm,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斜下伸,扁卵形,长0.3~0.5cm,基宽0.8~1.5 cm,尖角尖端圆钝;无腰角。

2.1.12 野菱(尖端无刺)。菱盘直径37.0 cm,叶片近椭圆形,长4.2~4.8 cm,宽5.5~7.0 cm,表面深亮绿色,嫩叶基部呈棕色斑块,背面绿色,被少量短毛或无毛,边缘中上部有浅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阔楔形;叶柄呈浅绿色,长5.5~7.5 cm,直径0.5~0.6 cm,气囊椭圆形,长5.0~4.0 cm,直径1.5~1.8 cm。花柄长2.0 cm,花瓣白色。嫩菱果皮淡绿色,坚果其他形,果表面浅凹凸不平,长2.1~2.5 cm,高2.0~2.5 cm,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斜下伸,长0.6~0.8 cm,基宽0.7~0.8 cm,尖端圆钝;腰角斜下伸,长0.7~0.8 cm,基宽0.7~0.9 cm,尖端圆钝。

2.1.13 野菱(尖端尖锐有倒刺)。菱盘直径35.0 cm,叶片近椭圆形,长4.0~4.5 cm,宽5.5~6.5 cm,表面深亮绿色,嫩叶基部呈棕色斑块,背面绿色,被少量短毛或无毛,边缘中上部浅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阔楔形;叶柄呈浅绿色,长5.5~7.5 cm,直径0.4~0.5 cm,气囊椭圆形,长3.0~3.8 cm,直径1.2~1.6 cm。花柄长1.5 cm,花瓣粉红色。嫩菱果皮淡绿色,坚果近锚形,果表面浅凹凸不平,长2.2~2.5 cm,高1.8~2.0 cm,果冠、果颈小,果喙圆锥形,无果体瘤状物;肩角平伸,长0.6~0.8 cm,基宽0.4~0.5 cm,尖端尖锐有倒刺;腰角平伸,长0.5~0.7 cm,基宽0.6~0.8 cm,尖端尖锐有倒刺。

南漪湖东湖区域内野菱各品种混生区中癞子菱分布面积较大,是北方越冬候禽的天然饲料。癞子菱角叶近椭圆形,长8.0 cm,宽5.5 cm,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脉上有毛,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浅锯齿,中下部全缘,基部宽楔形。花白色,小,4花瓣。果无刺角,肩角基部位置宽大,腰角位置有丘状突起,果冠大,果颈非常明显,果喙圆锥体。此外,还有一种未能识别的三角菱。

2.2 品种多样性分布状况

从调查结果看,近年来郎溪县野生菱种类品种数量分布变化很大,四角菱、丘角菱、二角菱、乌菱和癞子菱分布较普遍,野菱少,而细果野菱很罕见,据当地渔民反映,细果野菱一般在湖边沟叉浅水地方偶见。在南漪湖东湖区域及毗邻的荡南湖发现癞子菱和乌菱分布广,菱盘大,长势旺盛。导致野菱种群变化的其原因有:一是除草剂及肥料影响。除草剂在杀死害草的同时,也随着雨水排放到沟渠湖泊,使水生生物种群分布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野菱淘汰;化肥施用不科学、合理,盲目追求大肥大水,氮、磷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草腐烂,水体变质,野菱无法生存。二是水产养殖影响不容忽视[1]。沿湖岸内外是水产养殖的理想环境,因养殖蟹、虾等特种水产品需要,人为地对野菱进行清除,原有生长环境得不到维系。三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南漪湖是季节性湖泊,野菱生长时段正值雨季湖面抬升期,很容易被湖水淹没。四是水草泛滥。近些年郎溪境内塘坝、沟渠中水花生、油草、芦苇、野生菰等水草泛滥,部分塘坝、沟渠已被水草填满,野菱生存空间受到限制。五是中小型塘坝治理。近些年随着环境综合治理,塘坝清淤,沟渠加深拓宽,保障沟渠畅通,野菱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程度影响,有些塘坝沟渠野菱已经不复存在。

3 野菱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郎溪县野菱生长历史悠久,县境内大面积分布有野菱、野生菰、弯喙慈菇、野藕、莼菜等野生植物资源,大部分水域均有野菱生长,特别是新老郎川河流域及环南漪湖的毕桥、飞鲤等镇,野菱集中连片生长,面积达670.0 hm2。郎溪县在南漪湖适合区域划定了野菱原生境保护区,保护点位于郎溪县飞鲤镇湖濱村、塘埂村(南漪湖沿湖滩地),以及新郎川河入南漪湖湖口处,保护点总面积133.3 hm2(其中核心区26.7 hm2、缓冲区106.7 hm2),保护点呈四边形分布,保护点东靠南漪湖埂堤、西北南三面均靠南漪湖湖区,核心区位于保护点的东侧。目前,郎溪县野菱原生态保护点项目已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是安徽省首个野生水生植物原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以保护原生环境为主,避免野菱群落受到人为等因素破坏,为野菱新品种的培育和开发提供优良的基因库,是遏制郎溪县野菱珍贵野生物种濒危、灭绝的一项举措。野菱原生境保护具体措施有:一是在保护点外围建有围栏,禁止无关人员、大型草食性牲畜及草食性鱼类进入;二是设置标志牌,宣传野菱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周边群众保护原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是建设完善保护点管理用房,保障瞭望塔、仪器设备、日常管护器材等功能设施齐全,并安排专人常年守护。

4 保护建议

4.1 健全联合管理机制,把好源头关

郎溪县野菱原生境保护点在南漪湖东湖,新老郎川河之间,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广德市境内的无量溪河、桐汭河以及郎溪县境内的钟桥河。无量溪北流经双河、高湖,在沈家渡汇入泥河,转西经邱村、赵村出狮子口入郎川河,境内流域面积1 079.9 km2;桐汭河流经石鼓、苏村、誓节、杨杆等乡镇,至郎溪县合溪口与无量溪汇合为郎川河,注入南漪湖,全流域面积897.3 km2;钟桥河,是郎川河在郎溪县境内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225.0 km2。针对南漪湖东湖上游来水流域面积广,涵盖两县(市)多乡镇、村,源头管控尤其重要。一是建立联防联控机制[2]。两县(市)环保本部门协同行动,对全河道污染源易发地段加大管控力度,增设检测点,增加检测频度;二是发动周边群众。当地居民最关心他们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最了解居住地周边水域污染情况,充分调动行政村与村民组防范排查的主管能动性,采取分段承包,职责到村、到组、到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三是执法互动,从严查处。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对跨区域出现的违法现象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同时安排不同行政区域不定期开展互动监督检查,以防为主,从严查处[3]。

4.2 加强湖区生态湿地管护

20世纪80—90年代,南漪湖东湖的水草覆盖率在75.0%以上,净化水质能力很强的主要有轮叶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荇菜等多种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主要有河蚬、淡水壳菜、方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长角涵螺、纹沼螺、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28种软体动物。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污染物产排量急速增加,超出了南漪湖流域水体自然降解能力。同时,由于早期湖区延边村围湖造田,浅水区湿地面积加剧缩减,水生动植物生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逐步退化,水体自净能力难以维系。再加上零几年后期过度捕捞,鲢、鳙、螺、蚬及水生蔬菜等水生物种资源趋于枯竭,如河蚬就很难发现。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南漪湖湿地保护体系,明确划分南漪湖流域范围内生态红线区域,严厉打击非法围占自然湿地,遏制流域内湿地面积减少和湿地生态功能退化,逐步完善沿东湖流域河网、湖荡及湿地生态斑块系统。

4.3 重视野生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持续开展对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野生菱资源的调查收集,采取活体资源原位保护和异地保存相结合,对保护点以外菱角资源分布稠密的区域,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充分发挥郎溪县菱角资源优势,如该县毕桥镇沿南湖上万亩菱角,有目标性加强管理,加以开发利用[4]。菱角的果实既可作水果也可作蔬菜食用,水中幼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其嫩果生吃脆甜可口,成熟果实熟食粉香味浓。借助郎溪县毗邻长三角区位优势,积极打造菱角系列产品品牌,结合人们的消费需求,拓宽品种结构,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提升人们对保护菱角资源重要性的再认识。

4.4 进一步巩固完善保护点基础设施建设

现保护点建有办公场所104.0 m2,2020年7月南漪湖水位达到13.9 m,超警戒水位2.0 m。受洪灾影响,管理用房一楼被水淹没,门窗损毁。玻璃钢PVC围栏2 191.0 m损毁,水面围网3 273.0 m(含竹竿)损毁,砂石路3 280.0 m损坏。各级政府要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保护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费用投入,加快完善野菱原生境保护点基础设施修复进度,切实做好野生菱保护工作,继续发挥生态效益[5]。

4.5 加强宣传

重点在沿南漪湖东区内外圩及周边镇、村,加强宣传野生菱资源的价值,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保护野生菱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发动社会各领域如村(社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参与到野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行动中来;二是主管部门不定期到村举办现场会、座谈会,讲授野菱保护知识;三是充分利用QQ、微信、抖音等多途径广泛宣传,提升野菱资源保护知晓度。

参考文献

[1] 冯倩. 野菱[J]. 百科知识,2011(2):42-43.

[2] 彭静,柯卫东,刘义满. 菱角的营养成分及医药保健作用[J]. 长江蔬菜,2009(16):17-19.

[3] 刘锦,安杨洋,钟薇薇,等. 浅谈津市野菱资源及其保护点建设[J]. 2003(24):37-38.

[4] 张敬武,王本翠,母秀民,等. 南四湖不同生态区湖菱栽培技术[J]. 中国果蔬,2010(2)29-31.

[5] 王洪斌. 宣城市湿地资源与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7):84-86.

(责编:何 艳)

作者简介 刘归定(1967—),男,安徽郎溪人,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及种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种质资源保护
云南德宏羊奶果资源收集和评价简报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大白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的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杨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