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研发活动类型对科技成果评价从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的使用五个方面进行全景式解析。基于创新链,科技研发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四种类型,科技成果也可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技术开发成果和产业化成果四种类型。科技成果的类型不同,其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五元”价值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就是合理确定其“五元”价值的权重,并确定每一元价值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科技成果涉及多元主体,每类主体在评价中的角色不同,其评价目的不同,共同构成多元评价体系。使用科技成果评价结果,应限于其评价目的。本文认为,科技成果评价应与改革科技成果资产评估制度、完善勤勉尽责机制等结合起来,与“破四唯”、“立新标”结合起来。
[关键词] 科技成果评价;“五元”价值;分类评价;资产评估;勤勉尽责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11(2023)03-0068-15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正确评价科技創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项工作措施。该意见发布以后,科技成果评价备受关注,一些地方和行业部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发布科技成果评价规范,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科技成果评价已成为一个高频词,百度以“科技成果评价”进行搜索,相关结果有1亿条左右。有关科技成果评价的调研、研讨活动比较多,全国政协于2022年12月9日举行“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双周协商座谈会,分析、研究文章很多。本文基于科研活动及科技成果类型及其价值构成,对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进行分析,为破解其中一些热点问题,进而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热点难点问题找到途径和方法,以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持续产出并向生产力转化,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文献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采用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成果评估两种方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实务》第四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科技成果评价的沿革、原则、主体与对象、类型、结果使用,并摘录了相关政策法规。杨帅等(2017)在分析科技成果评价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可靠性、专家遴选、评价信誉等都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建立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完善专家库、加强评价能力建设等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北京、天津等多个省市出台了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科技成果评价的关注点落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张军等(2021)认为,要坚持系统观念,解决“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等关键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牛晓耕等(2022)认为,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就是要持续完善组织实施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追踪服务机制和培训宣传机制。池长昀、邱超凡(2021)认为,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化与工具模式创新不冲突。尽管相关文献比较多,但都主要在实操层面,围绕“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四个关键问题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提出建议,但都是就科技成果评价本身,没有深入到科研活动类型及其科技成果类型。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科技成果评价回溯到科研活动,或科技成果取得的过程。从科研活动类型分析科技成果类型,对于重大科技活动及其成果,往往要先后或同时进行各种类型的研发活动,进而取得由多种科技成果类型构成的复合科技成果。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由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构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的构成也不同。从科技成果回溯到科研活动,可更客观、更完整地评价科技成果价值。
二、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类型及其构成
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评价的核心要素,评价时往往要延伸至科技研发活动的过程。一种类型的研发活动,会取得相应类型的成果。这是解决评价对象问题。
(一)科技研发活动类型及其构成
从创新链角度,科技研发(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简称,以下简称研发)活动可以分为研究、开发、商品化、产业化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研究(Research)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均属于科学研究,即通过实验、观察等反复探索求解,深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获得新的知识。开发(Development)是指为科学知识找到应用,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以获得新的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攻关、共性技术研发等均属于开发,也称试验发展、技术开发等。利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开发产品和工艺,即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均是商品化活动。将技术、产品、工艺等应用于具体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形成规模化,进而产生分工,被称为产业化活动。似乎上述研发活动之间是单向的,其实是双向、互动的,即产业化中遇到问题的,必然引发新的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进而引发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如图2所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统称为应用研究,都是为基础研究成果找到可能的用途。
对于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可能包含了研究、开发、商品化和产业化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述活动可能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也可能是交叉进行或同步进行。有的科研项目,可能是上述四类活动的一类或几类的组合。对此,可以利用公式(1)表示科研活动:
研发项目=α研究+β开发+γ商品化+δ产业化 (1)
其中,α,β,γ,δ∈[0,1],且α+β+γ+δ=1
当α=1时,表明是科学研究项目,不包含技术开发、商品化和产业化活动;当β=1时,表明是技术开发项目,不包含科学研究、商品化和产业化活动;当γ=1时,表明是商品化项目,主要内容是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当δ=1时,表明是产业化项目,不包含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活动。α,β,γ,δ中任何一个是大于0.5,则其他三个系数之和小于0.5,表明是以该类活动为主的科研项目。例如,0.5≤α≤1,β+γ+δ≤0.5,表明是以研究为主的科研项目。
在国家文件中,基于R&D将科研活动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如图3所示,即将图1中的“研究”拆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将开发和商品化合并为技术开发,即通常所称的试验发展,包括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三种开发活动。公式(1)可表示为:
科研项目=α1基础研究+α2应用研究+θ技术开发+δ产业化 (2)
其中,α1,α2,θ,δ∈[0,1],且α1+α2 +θ+δ=1;α=α1+α2;θ=β+γ。
同样道理,当α1=1时,表明是基础研究项目,不包含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活动;当α2=1时,表明是应用研究项目,不包含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活动;当θ=1时,表明是技术开发项目,即利用已有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开发,包括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当δ=1时,表明是产业化项目,即利用已有科学技术知识开展产业化,不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可见,当α1,α2,θ,δ∈(0,1),且α1+α2 +θ+δ=1时,表明科研项目同时包含上述四种类型的活动,且彼此间强关联,α1越大,表明该成果的原创性越強。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指出,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其中“双向链接”可以用图4来理解。而科研项目中的上述四类活动,也是双向链接、彼此互动、交互进行的。
(二)科技成果类型及其构成
科技成果是科研活动的结果,如图5所示,与公式(2)相对应的是,科技成果可以用公式(3)表示,即
科技成果=i基础研究成果+j应用研究成果+k技术开发成果+l产业化成果 (3)
其中,i,j,k,l∈[0,1],且i+j+k+l=1。一般情况下,α1,α2,θ,δ应与i,j,k,l相对应。
在实践中,图4的研发活动是交互进行的,任何一个科研项目是由图4所示的多种研发活动交互的一个综合体,图5中的一一对应关系变成了图6的交互体。
如果借用技术成熟度等级,一个科研项目处于技术成熟度的哪一个等级,表明研究开发活动进入到哪一个阶段,如图7所示。处于成熟度TRL1级的,对应的是科学研究,即研究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所取得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是科学研究成果;TRL2-4,主要是技术开发,包括应用技术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或主要对应于图1的开发阶段;TRL4-6,主要是产品开发;TRL6-9,主要是工艺开发。而产品开发和工艺开发,主要对应于图1所示的商业化阶段。进入规模化并产生分工,则进入产业化阶段。
(三)科技成果的主体及构成要素
科技成果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三类:一是科技成果完成者,包括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科技成果完成人(包括发明人或设计人);二科技成果实施者,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人(主要是企业),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即投资者),以及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服务的人(服务者);三是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即运用科技成果及其产品或服务的人(顾客、消费者等)。
对于一项科技成果,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衡量,或评价:
1.技术特征,可从原创性(创新性或创造性)、先进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性程度)、复杂性程度(涉及的因素是否多、范围是否广等)、难易程度(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大小)等。
2.从时间维度上,可用技术生命周期反映,即表达技术所处发展阶段,一般可分为孕育期、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多个阶段,其中孕育期、种子期可合并称为早期,可用技术生命曲线表示。也可用技术成熟度表示,即研究、开发、商业化、产业化四个阶段,或者用技术成熟度等级TRL1至TRL9表示。
3.从空间上,可用技术体系表示,即将一项科技成果在整个技术体系中的位置表达,如可形象地使用技术树表示,即处于根部的基础层(如以根技术、基础技术、平台技术、原创技术等表示),处于树干的核心技术(如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等),处于树枝的应用技术(如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处于树叶位置的产品技术。处于根部的技术,一般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表明原创性强。处于树干的技术,一般通过应用技术研究取得。处于树枝的技术,主要通过核心技术攻关取得。至于更末梢的技术,主要通过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开发取得。技术的空间布局也可反映一项技术的发展情况。一项科技成果可以由上述技术构成的一颗完整的技术树,也可以是上述技术树中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
4.从功能作用角度,反映一项科技成果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增值、赋能、支撑、关键、核心等作用。
5.从创新扩散属性角度,反映一项科技成果扩散或应用推广的难易程度,可用罗杰斯提出的创新属性即先进性、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可观察性五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
6.从市场类型及市场成熟度角度,市场类型一般可分为全新市场、现有市场、细分市场,从罗杰斯创新扩散模型看,市场成熟度可分为萌芽、潜在、初期、成熟四个阶段。
7.从法律保护角度,主要看科技成果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如知识产权类型及其布局、技术标准等。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维度来评价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及其科技成果的复杂性,决定了须从多角度多维度来评价科技成果。
三、科技成果五元价值及其内涵
科技成果评价,就是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简称科技成果“五元”价值,即解决“评什么”的问题。
(一)科技成果“五元”价值内涵解析
科技成果“五元”价值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科技成果的价值。
1.科学价值,是从科学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产生新知识,揭示新原理,创造新技术,发展新方法,或在原始创新方面的贡献度。
2.技术价值,是从技术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演进中作用,包括取得的重大技术发明、新的技术知识,以及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等方面的成效。
3.经济价值,是从经济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影响,包括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前景、预期可产生的经济效益、潜在风险等,以及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或成效。
4.社会价值,是从社会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解决人民健康、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增加社会福祉、改善人民生命健康、优化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资源、防灾减灾、创造更美好生活等方面的贡献等。
5.文化价值,是从文化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主要包括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新思想、发展新理念、倡导新风尚、促进新变革等方面成效。
上述“五元”价值中,科学价值是首要价值,科学价值越大,表明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越强,对技术进步的引领性越强,文化价值也会越大;技术价值越大,表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科技成果只有应用推广才会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科技成果构成与其“五元”价值间的对应关系解析
从理论上讲,科技成果价值是由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构成,可用公式(4)表示
科技成果价值=a科学价值+b技术价值+c经济价值+d社会价值+e文化价值 (4)
a,b,c,d,e都是系数,是0至1之间的正数(即a,b,c,d,e∈[0,1]),且a+b+c+d+e=1。
将公式(3)和公式(4)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科技成果类型与其价值构成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8所示。在正确评价科技成果“五元”价值的基础上,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成果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技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发成果,即应用研究成果既包含科学价值也包含技术价值。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技术开发(主要是商品化)和产业化中。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引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即通过研究找出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即技术开发。文化价值涵盖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即可能存在于各种类型、各个阶段的成果中。
(三)科技成果“五元”价值特征分析
科研活动中,无论是否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是对科学技术这座大厦添砖加瓦,而不可能减损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公式(4)中的a和b都不可能小于0,即a,b∈[0,1]。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既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可能隐藏巨大的风险。如果对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过程中隐藏的风险控制不当,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公式(4)中的系数c可能大于0,即取得经济效益,也可能小于0,即造成经济损失。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会促进社会进步,运用失当则可能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危害,如造成環境污染、导致失业等。因此公式(4)中的系数d可能大于0,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可能小于0,即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阻碍社会进步。
文化价值体现在科技活动的价值取向上,特别是科研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认同度等方面。如果科技成果在研发、转化中弘扬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了正能量等,其价值大于0。如果存在弄虚作假、违反科研道德、出现学术不端、违反科技伦理规范等,其文化价值可能小于0。
因此,公式(4)中,a,b∈[0,1],有可能是c,d,e∈[-1,1],且a+b+c+d+e不等于1。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分析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中潜在风险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切实措施,化解风险,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使系数c,d,e均大于0。
四、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
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其价值构成也不同,须分别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即解决“如何评”的问题。
(一)按照科技成果类型进行分类评价
公式(3)表示一项科技成果是由各种类型的成果构成的。
当i=1时,是基础研究成果。基础研究成果主要以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形式出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论文或报告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即以科学价值为主,也包含一定的文化价值。评价基础研究成果,实质上是评价学术论文或报告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主要采用同行评议方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当j=1时,是应用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主要以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形式出现,有的也发表论文论著,且在发表论文论著前申请知识产权。其价值反映在知识产权质量上。高价值的成果应体现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即高水平的研发与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评价应用研究成果,实质上是评价其知识产权质量,其价值主要由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构成。评价方式可采取专家、行业用户、专业机构评价。
当k=1时,是技术开发成果。技术开发成果主要以知识产权、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等形式出现,其价值主要体现为知识产权价值,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的性能和价值,主要由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可采用用户评价、第三方机构评价。
当l=1时,是产业化成果。产业化成果主要以新增产值、新增利润、市场占有率、提升劳动生产率、创造就业机会等,其价值主要由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可采用技术合同交易额、技术估值、市场占有率、预期收益等。
对于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科技成果,都可以根据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结合其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其“五元”价值分别进行评价,可以得到其“五元”价值。
如果公式(3)中的i,j,k,l∈(0,1),且i+j+k+l=1,表明该科技成果不是纯粹的基础研究成果,或纯粹的应用研究成果,也不是纯粹的技术开发成果,或产业化成果,而是由上述四类成果构成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是由上述四类成果组合而成的,“重”表明重要,即涉及国家战略需求,“大”表明涉及面、影响面广大,即从基础研究入手,直至形成产业化,或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等。对于这样的科技成果,须根据其成果构成,分别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再根据其所占比重综合形成该成果的价值。
对于一些构成比较简单的科技成果,尽管或多或少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等,但其中一种类型占比很高,其他类型占比较低,在评价时可进行简化处理,只评价该类型成果的价值。但对于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四种类型的成果都很重要,则须分别进行评估,再综合形成该成果的价值。
(二)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指标与方式
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是从不同侧面反映科技成果的价值。每一元价值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有所不同。
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重点是评价该成果是否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出原创理论、发展新的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等,其主要评价指标可采用世界科学前沿水平、原创性程度、影响力程度等。
评价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重点评价该成果是否取得重大发明,是否取得新的技术知识,是否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难题等,其主要评价指标可采用技术成熟度、技术先进度、技术创新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
评价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重点评价该成果在应用推广中已经取得的和预期可以取得的经济效益,其主要评价指标可采用已取得的收入、潜在收入、市场定位、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等。
评价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重点评价该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福利,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健康和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等,主要评价指标可采用节约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创造就业机会等。
评价科技成果的文化价值,重点评价该成果在研发和应用推广中对价值观念的影响,主要评价指标可采用科学价值观影响度、科学技术普及程度、科学文化传播力、公众参与度等。
尽管上述“五元”价值的评价指标不同,但都可以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由评价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或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价。
(三)综合“五元”价值形成评价结论
正如公式(3)表示的,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是各种类型成果的综合体,只是份额不同而已。正如公式(4)表示的,任何一项科技成果都由“五元”价值构成的,也是各自的份额不同而已。科技成果评价可根据该成果的研发目标与导向,结合其特点,合理确定各元价值的权重。出于市场竞争需要,形成的技术升级、改进类成果,须突出经济价值的权重,即系数c取值更大些;出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导向,形成前瞻性、储备性技术成果,须增加技术价值的权重,即系数b取值更大些。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细化“五元价值”的评价标准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評价科技成果的价值。
在对科技成果价值进行评价时,有两种做法:
一是分别对科技成果的“五元”价值进行评价,分别按照其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得出该成果的价值谱系,进而可全面反映该成果的价值。
二是按照科技成果的构成分别设置“五元”价值的权重,在分别评价出其“五元”价值后,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权重,再计算得出该成果的价值。例如,《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和价值潜力评价规范》对各种类型的成果设置了五元价值的权重顺序,并采用该规范规定的赋权方法确定权重,同时设置了“五元”价值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赋值,分别计算出“五元”价值的得分,按照各自的权重综合计算出被评价科技成果价值的得分,形成该成果价值的评价结果。
第一种做法的好处是通过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被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谱系,以便采取措施、作出决策。第二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对不同科技成果价值进行比较,分出高下。
无论采取哪种做法,要看评价目的。如果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科技成果的价值谱系,以更好地挖掘其价值,更好地推进该成果转移转化,可采用第一种做法。如果评价是为了对科技成果予以奖励,在众多科技成果中分出高低来,宜采用第二种做法。
至于怎么评价,目前已经有很多评价方法、评价规范,本文不再赘述。
五、科技成果多元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多元评价体系,是指由科技成果利益相关人、科技成果评价相关主体构成的评价体系,即解决“谁评价”的问题。
(一)科技成果利益相关人
从科研项目立项到研究开发,再到取得科技成果和对科技成果实施转移转化的整个过程,涉及多方主体,如图9所示。科技成果本身也涉及研发人、转化人和使用人等多元主体,如图10所示。结合图9、图10,上述多元主体都是科技成果评价的利益相关人。
1.资助人。一般来说,凡进行科研都须先进行立项,须对其必要性、可行性、迫切性等进行分析。科研项目立项后,由立项单位给予资助。企业事业单位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得到政府资助后,由申请单位进行研发。取得成果后,立项单位须对该成果进行评价,以判断是否完成科研任务、取得预期成果,并决定是否通过验收。
2.完成人。包括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科研团队)。完成人在科研中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并就以下事项作出判断:一是决定是否申请知识产权;二是确定下一步的研发计划,以提高研发的针对性,并提高研发成效;三是及时发现研发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提高研发质量、促进成果熟化。研发完成并取得科技成果以后,通过评价判断该成果的价值,并决定如何进行应用推广。
3.使用人。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判断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建设工程等活动中是否需要使用科技成果。如须使用,则通过许可使用等方式取得该成果的使用权,或者通过规避其知识产权的方式使用该成果,或者从该成果得到启发开展相关的研发活动等。
4.转化人。从图10可知,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角度看,转化人包括实施者、投资者和服务者。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由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的方式转移到企业,再由企业利用该成果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商业模式开发等,实现其市场价值。科技成果转化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并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引进多轮投资,产业资本、风险资本等投资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分享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收益,分摊其中的风险。服务者是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包括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科技创业载体、中试熟化机构等。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机构、服务机构,通过价值评价判断科技成果有否转化价值、投资价值和服务价值。
(二)科技成果评价相关主体
科技成果评价活动主要涉及委托人、评价人、评价对象及被评价主体等要素,如图11所示。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各主体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
1.委托人。科研项目的资助人、评价结果的使用人、科技成果完成人等均可以是科技成果评价的委托人,与受托人(即评价人)签订委托协议,发起评价活动,并支付评价费用。
2.评价人(受托人),是对科技成果实施评价的组织和人员,并对评价结果负责。评价人可以专家,或专家委员会,也可以是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的使用人,或科技成果完成人。如果评价人是第三方专业机构,则须有委托,才能启动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第三方专业机构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价。
3.科技成果完成人。在科技成果评价中,须由科技成果完成人提供科技成果评价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立项计划书、研发过程记录、实验数据、技术总结报告、测试报告、论文论著、知识产权申请书、知识产权证书、技术合同、样品样机等,并协助评价人的工作。
4.科技成果评价结果使用人。任何评价都是有目的性的,都是为了使用而进行评价。
如果评价结果使用人,或科技成果完成人自行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则不存在委托人,也无须支付评价费用。可见,图8中的各主体是从功能角度划分的,同一主体可以承担多重角色。
(三)构建政府和市場多元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评价可贯穿于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在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过程中,须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评价处于不同创新环节、具有不同特点和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涉及的主体会有所不同,需组织单位内、外部专家共同参与,组织技术、市场、投资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成果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对科技成果的全面准确评价。
政府须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健全评价制度和规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坚持“谁委托科研任务谁评价”“谁使用科研成果谁评价”,建立专家评、企业评、用户评、专业机构评等机制。
科研的复杂性导致科技成果价值多元、形态多样,决定了科技成果价值评价的复杂性。这也决定须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发展新的评价方法,探索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律的评价机制,建立从立项评价、研发过程评价到科技成果验收评价、转化评价再到转化效果评价的全链条评价机制。
六、用好科技成果评价结果
任何评价都是有目的性的,达成评价目的就是用好科技成果评价结果,即解决“谁使用”问题。除防范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风险,降低其负面影响,还可在以下情形下用好科技成果评价结果。
(一)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客观全面评价科技成果,本身是一种激励。将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用于科技评奖,是对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的运用,使真正有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受到奖励,可以激发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
(二)发挥好评价的决策支撑作用。将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用于科技资源配置、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三)以评价促交易。科技成果交易双方对拟交易科技成果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拟交易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可了解该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前景等,评价结果有助于交易双方决策。买方可从科技成果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加深对该成果了解,并决定是否购买。卖方可根据评价结果判断该成果是否适合转化,进而明确研发方向和目标,增强研发的针对性,提高成果的成熟度。如适合转化,卖方可向意向买方提供更多信息,节约大量的项目考察时间。显然,科技成果评价具有发现价值、揭示风险的作用,进而有效弥补成果供需双方间的信息“断层”,为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咨询。
(四)以评价促转化。高校、科研院所每年取得大量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有否转化价值,何时可转化,哪些企业对该成果有兴趣等等,通过评价可以作出判断,进而有选择、有主次、高效率、低风险地推动已有成果的转移转化。
(五)以评价促投资。以投资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评价,可以判断该成果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预测其经济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收期,因而有助于投资人作出投资决策。
科技成果评价结果的用途可能是单一的,如对科技成果进行定价,或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决策,或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或项目结题验收,或科技奖励等,也可能是多元的,但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只能用于特定的目的,如超出评价目的的,是不可使用的。
七、几点思考
通过上述科技成果评价全链条上各环节、各要素的分析,引发以下思考:
(一)评价和评估不能划等号。一般认为评价与评估是同义的,但两者还是有差异的。科技成果皆可评价,但不是任何科技成果皆可评估,如科学发现不能评估,科研论文也不能评估。“五元”价值中,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涉及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不可用货币计量,也不宜评估。
(二)科技成果评价与知识产权评价不能划等号。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结果,有样品样机、实验数据、技术总结报告、人才团队成长、实验条件改善等多种呈现形式和多元价值形态,而其中的创造发明及其呈现载体是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客体。可见,科技成果的边界不清晰,其评价难度较大,而知识产权的边界是清晰的,对其评价的难度要小得多。科技成果评价包括对其知识产权的评价。
(三)科技成果评价与科技类无形资产评估有显著不同。科技类无形资产评估,主要是对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而且主要评估其经济价值,一般不涉及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要对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可否将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货币形式衡量,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四)科技成果评价与科技成果资产评估,与有形资产评估有显著不同。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仍沿用重置成本法、市场法和预期收益法等,但这些评估方法无法反映科技成果生产的唯一性、形态无形性与非标准化、技术领域专业性和对现有科技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以及在现有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及其创造性大小。利用现有的有形资产评估管理规范来规范科技类无形资产评估(含科技成果资产评估),会扭曲科技成果评估评价。例如,上海某知识产权评估公司,制订了专利权、技术秘密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评估的技术标准,开发了新的价值理论和评估模型,比如理论收益法、三维价值坐标定位法等,并将复杂的算法及计算过程编制了软件程序,评估结果得到客户的认可,但因不能适用现有资产评估规范,无法获得资产评估资质。而资产评估资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信用背书,因其无法获取,便限制了其发展。
(五)高校院所慎用科技成果评估自主决定权。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因担心国有科技成果资产流失而被追责,对于转让、许可、作价投资项目,即使事先双方谈妥了,但在形式往往还要走资产评估这一程序。从近几年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数据看,约四分之一的成交项目经过了资产评估且成交金额超过10万元的项目中,七成左右的项目经过的资产评估。可见,尽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可以协议定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100号)将评估决定权交给高校院所,但高校院所还是慎重使用该自主决定权。
(六)科技成果评价是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上海不断深化勤勉尽责机制的探索,并完善了相關规定。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该成果的转移转化作出决策,可以认为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
八、小结
科技成果评价涉及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与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使用等要素,从评价主体选取评价对象、明确评价内容、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运用评价方式方法、使用评价结果等各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评价链条。厘清各环节之间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
一项科研活动可能是从研发到转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多个环节的组合,相应地,科技成果可能一种类型或多个类型成果的组合,决定了该成果“五元”价值的构成有很大的不同。单一类型的科技成果中,一元价值或两元价值占比更高,但在多类型成果中,其价值表现为更多元。这对确定多元价值的权重很重要。
评价主体的多元,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元,进而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多元使用。而且,使用方式决定了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多元价值的权重确定。
科技成果评价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认识上还不到位,“破四唯”和“立新标”都取决于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能否建立健全;二是已有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方法还不适应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需要加大探索的力度,创新评价方式方法;三是科技成果资产评估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及价值评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完善;四是科技成果评价与勤勉尽责、容错纠错机制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制度来明确,并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DB 31/T 1385—2022,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和价值潜力评价规范[S].上海: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3]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N]. http://www.bjrd.gov.cn/xwzx/zydt/202212/t20221210_2874560.html
[4]科学技术部人才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杨帅,张松杨,徐胜球. 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现状与对策 [J].北京: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2)
[6]张军,解敏,李侠.怎样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N]. 学习时报,2021年10月25日第7版
[7]牛晓耕,曹楠楠,牛建高.以评价机制改革助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N]. https://hebei.hebnews.cn/2022-10/12/content_8882558.htm
[8] 邱超凡.赋能创新-技术经纪人自我修养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9]吴寿仁. 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十一)—关于科技成果成熟度的思考 [J].北京:科技中国,2018(4).
[10]吴寿仁.科技成果转化疑解[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
[11]吴寿仁.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案例解析(二十四)—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技术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J].北京:科技中国,2022(1).
[12]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8(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13]中國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9(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
[14]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0(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
[15]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1(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
[16]吴寿仁. 从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 [J].北京:科技中国,2022(8).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ts Components
Wu Shouren
(Shanghai Institute for Science of Science, Shanghai 200031)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rom five aspects: evaluation object,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subject, and the use of evalu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ch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basic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bas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ppli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industrialization achievements. Different typ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ave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the "five yuan" values of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to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ir "five yuan" value, and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each yuan of valu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volve multiple subjects, each of which has different roles in evaluation and different evaluation purposes, and together constitute a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The us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results should be limited to their evaluation purposes.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reform of the asset evaluation syste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iligent and responsible mechanis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reaking the four standards" and "establishing new standards".
Key words: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ive yuan"
Valu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Asset Evaluation; Due Dilig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