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金女
【课前思考】
算24 点游戏与象棋、围棋一样,都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益智活动。玩这个游戏用到的主要数学知识就是四则混合运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玩这个游戏。
24 点游戏的魅力在于要求学生根据随机给出的数和结果构建算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24 点游戏是传统的按照规则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有益补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发散性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你们玩过扑克牌吗?今天我们就用扑克牌来玩24 点的游戏,谁能介绍怎么玩?
(板书课题:24 点)
学生介绍24 点的玩牌规则,教师补充。
师: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PK一下。
游戏规则:
1.每人同时从手中抽取出2张牌(正面朝下),展开放在两人中间。
2.以先算出者为胜,并向输者介绍自己的算法,输者在《记录单》上记好计算方法。
3.如果遇到算不出的牌,在《记录单》上记好4 个数后各自收回两张牌,再抽取两张继续玩。
【思考:游戏规则的学习,不仅是游戏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与基础,也有利于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算24 点游戏通过竞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二、经历实践,积累经验
让学生参与同桌PK 的游戏活动,明确和熟悉游戏的规则,为进一步梳理运算的策略积累经验。
三、梳理策略,提升思维
理想的课堂是在有价值的活动参与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思维从经验性的认识提升到数学化的认识,能够自主建模。在“算24点”的探究环节,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游戏,10 分钟后,教师利用活动中生成的练习记录单资源,指导学生梳理探寻速算24 点的策略,凸显优化。
【片断回放】
●第一层次策略梳理
师:请仔细看黑板上这组同学算出24 点计算过程的最后一步,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最后一步不是4×6就是3×8,都是通过口诀算出24点的。
(板书:4×6=24 3×8=24 口诀)
师:听到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你有什么启发?
生1:在算24 点时,一般可以想办法找4 和6,或者3 和8。
生2:如果4 张牌中有4,我先把4 放一边,再从剩下的牌去找6。有6 也一样,就从剩下的牌中找4。
生3:相同道理,如果有8 或3,也可以这样想。
学生尝试:(2、3、4、6),利用口诀算24 点。
独立尝试后汇报交流:3×(6+4-2);4×(3-2)×6;6×(3-2)×4;2×4×(6-3)。
●第二层次策略梳理
师:请仔细再看黑板上这组同学算出24 点的计算过程,跟我们刚才的口诀方法一样吗?
生:我发现最后一步不是用4×6 或3×8 的口诀算出24 点的,而是通过减去某一个数或加上某一个数实现的。
(板书:加、减)
师: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在算24 点时,有时候是用先乘再加再加的方法算;有时候是用先乘再加再减的方法算。
生2:我发现23+1=24;19+5=24;29-5=24;20+4=24……
生3:老师,我发现有时虽不能用口诀,但可以通过加一加、减一减、乘一乘、除一除的方法一样可以算出24 点。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了不起,有时虽不能用口诀,但可以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计算出24 点。
独立尝试:表格中打“×”,这几组数据能否算出24 点?
(2,6,1,1)(5,8,1,2)
(5,5,2,9)(6,8,7,6)
●第三层次策略指导
师:有了上面这些发现和秘诀,相信刚才我们算不出来的题目会有新的方法。请同学们再次尝试表格中未算成的24 点,想一想现在有办法了吗?
(1,9,6,7)(8,9,1,2)(3,9,8,1)(5,6,7,3)(7,4,4,8)
师:有时四张牌数太小,我们也算不出24 点,如(1,1,1,4)。但有些题目如(6,8,7,6)虽然现在不能,但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多也是可以算成功的。
【思考: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是零散的、模糊的,学生也不能清晰地感受到经验的利用价值。因此数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将自己在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想法、感受、体验进行交流分享和层次梳理,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知识建构的过程。】
四、练习提升,促进建模
当通过交流、思辨和提炼,学生在脑海中初步构建起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后,需创设合理的情境或活动环节,让学生再次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积极主动地去实践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同时也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片断回放】
1.小组再PK
师:原来算得快的同学有这么多方法和策略,刚才PK 活动中没有赢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反败为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策略大显身手吧。
(根据第一次PK 的结果,把获胜的同学和战败的同学以2 人一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次进入快乐24 点的PK 大赛。
师:你能向大家说说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
学生回答略。
2.拓展提升
大屏出示:3、7、8、□,如果要算出24 点,□里可以填上哪些数?最大可以填什么?最小可以填什么?
【思考:在这个环节中,让情境变化实现延展,通过组合不同层次学生,再次PK 的游戏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运用基本模型主动思考。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数字组合中感受,发现不变的是解决问题所遵循的思考方法和策略。】
【课后反思】
一、目标定位有广度
安排这节拓展实践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算24 点的游戏来提高口算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基于拓展性课程特点,设定目标:通过计算24 点,使学生在进一步掌握加、减、乘、除口算的基础上,提高四则运算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研究和讨论,掌握一些算24 点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通过相加、相减、相乘、相除、乘乘、乘加、乘减、除乘……这些方法中又以找到24 的因数作为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和策略),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出24 点(但有些组合也并不一定可以算出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算24 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维拓展有宽度
为了让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初稿设计了对对碰的环节进行铺垫,用意在于加深学生对24 的因数:8、3、6、4 的感知,同时也引导学生对“三八二十四”和“四六二十四”这两句口诀在算24 点游戏的时候能够通过加减乘除的转换熟练运用。经过思维碰撞,在教学中感觉采用这样的游戏铺垫“算24 点”的教学引导容易束缚学生的思考策略。算24 点,除了利用口诀,还可以灵活运用加减除等计算方法和策略,如8+16;32-8、30-6、(6+6)×2、(8+4)×2 等,这些都可以算出24 点。在二次磨课施教的时候,把对对碰的游戏替换成用8 凑成24 的联想;用6 凑成24 的联想;用3 和9 凑成24 的联想。这样的设计打开学生算24 点的策略方法,不仅仅拘泥于找24的因数,也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凑成通过与24 相关联的数字进行相加、相减、相除得到24,同时也很自然地过渡到用三个数、四个数来算24 点。
三、练习提升有深度
为了增强练习的目的性,推进过程的连贯性和提升思维训练的层次性,策略引导环节后设计了学生自主用三张牌算24 点和用四张牌算24 点的活动。三个数算24点分别呈现(2,3,4)、(6,8,2)、(3,5,9)三组数字,在学生学会用三个数算24 点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一个不同数字组成四个数来算24点,分别是(2,3,4,6)、(6,8,2,3)、(3,5,9,7),方法策略也从三个数字时候利用数字之间的乘乘、乘除和乘加结合拓展成了减乘乘、乘加乘、乘加加、减乘加、加乘减、乘加减甚至是四个数连加的形式都可以算出24 点。这样无论从数字的前后联系上,还是思考的层次递进上和方法的灵活多样上都更丰富和贴切、自然。最后设计的拓展提升题目利用变一变的形式,课件呈现3、7、8 三个数,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来算24 点,有几种可能?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几?最小又可能是几?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思考性和延续性,提升了数感,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