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勇|文
本文结合国际宏观形势及国内经济环境,从企业管理所受到的影响、企业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使企业更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增强企业的环境适应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将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新经济环境下,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我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国内外经济市场变幻莫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等因素形成了新的经济环境,我国企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经济挑战和风险,生存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实现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还长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企业在运行中存在有效抵御经营风险的薄弱环节,构建全面管理体系、提升综合实力是不少企业当前亟须面对的问题。
单个经济单位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经济活动构成微观经济。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新经济环境下现代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个别企业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为适应经济发展变化,企业需要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调整,以便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变化。
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又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国家政府供给侧改革、全球经济呈下行趋势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种管理条例上的变更等因素,也会给企业管理造成不小的影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企业的运营管理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企业迫切需要革新自身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以便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企业管理涉及内容众多,包括:计划、组织、物资、质量、成本、财务、劳动人事、营销、团队、企业文化等多个因素,每一个因素环环相扣,各因素有着科学严谨的规范和标准,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当,都会对相关环节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其中,计划、成本、财务和劳动人事是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也是需要企业投入最大精力进行维护、提升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经济环境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要求,那么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质量必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新经济环境下,为了确保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够与市场经济变化情况相适应,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但目前很多企业管理层还是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对自身管理上的不足缺乏清醒的认识,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不成熟,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发展管理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运营管理效益的提升,当前也存在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无法满足新经济环境需要,无法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因素。
虽然当前很多企业都很重视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生产设施管理等生产经营环节管理是动态化的,采集相关数据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成本。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是以追求高经济效益为首要生产任务,疏于企业内部管理,使经营管理模式逐渐脱离市场化。在企业管理体系构建中,尤其在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管理等方面欠缺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此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在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认知上存在偏差,导致这部分运营管理环节能够分配到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足,不仅降低了这部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导致了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有效整合,进而降低了内控工作的质量。受内控环境不够完善的影响,企业员工往往无法全面了解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相关内容,甚至会产生不支持的态度,进而影响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一是企业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机构划分、配置上不合理,对权责边界范围厘清不够,监督管理、财务审计等工作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不利于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构建。二是部分企业在管理技术引进和使用上还存在滞后情况,很多现代信息化的技术并没有引进,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企业在管理上缺乏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技术,不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而实现系统化管理,不但会导致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数据统计类工作量的大幅增加,还会造成因数据量过大而出现人为的漏洞,无法为企业管理层作出战略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
在新经济环境下,做好企业风险管控是保证企业运营管理安全的重要举措,企业在经营中会面临着诸多风险:财务风险、法务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等,都是企业管理中需要防范的重要风险。例如法务风险控制,它是提高企业依法治企、合法经营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各项法务工作带来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具体涉及企业在合同签订、知识产权、证照管理、职工安全生产等方面都会产生法务风险,因此构建专业的法务风控部门,完善法务风险控制机制十分必要。目前,企业管理风险控制技术并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结合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风险控制体系,这使得企业管理风险控制措施跟不上企业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在依法治企、减少财务管理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等管理工作上处于被动,最终会因风险漏洞的出现影响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构建以及经营发展。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领导层如果没有形成符合当前经济环境发展需要的企业管理理念,那么企业整体将会缺乏创新能力,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能。企业领导层应提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关注度,立足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树立多元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学专业知识、管理技术与实际管理情况进行深度融合。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企业应加大在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人员系统化学习企业管理先进理念、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技术,在科学技术方面,要提供资金支持,引进现代化自动化工作系统和技术,有效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切实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与企业管理水平有着紧密联系。良好的企业内控环境可以为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效支持,对于提高企业在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而高水平的企业管理可以使企业内部控制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控环境质量。因此,企业非常有必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优化企业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管理部门的责任权利。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内容和实际业务需要设置机构,对于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如财务、业务部门,要顺应新经济环境的形势发展需要,走现代化业财融合管理道路,使财务和业务既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又在管理权责上实现有效分离、权责分明,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上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参考依据,管理力度和成效得以有效提高。二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建立高效、合理的企业管理网络。企业应充分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并使其优化配置,确保各部门工作能有序进行,同时又能做到科学分配,在通力合作基础上使整个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降低管理工作风险出现的概率,为企业运营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新经济环境下,为适应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切实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避免因发展转型工作的推进对企业运营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企业需要对其管理行为加以规范,形成动态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为企业后续运营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参考,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构建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新经济环境下各类安全风险的存在,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风险评估管控工作,切实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管理发展需要。持续更新健全企业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机制,强化各类专项重大风险领域全覆盖。完善事前预警预测、事中监控监测、事后报告处置相贯通的闭环管理,加强重大风险管控效果跟踪,确保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完善固化风险复盘机制;严防投资风险,不断加强投资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全面夯实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资金风险是企业管理中较为常见也是危险性最高的风险之一,为避免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资金安全风险、融资风险等问题导致的运营管理安全,企业应通过加强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识别风险原因,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以便在切实降低企业风险安全隐患的同时,为企业后续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为企业管理层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意见。
(2)遵循依法治企原则
对任何企业来说,保证自身的运营管理行为符合相应法律规范的要求,是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领导层及全体员工要树立法治思维,把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作为基本底线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行为准则,全面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同时,企业要提升法律管理能力,加强对法律风险的评估和防控,法务风险控制部门应加强落实事前防范、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原则,做好企业“三重一大”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是在一个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务风险防控体系下运行。全面构建风险防范、合规管理、决策支持和法律监督“四位一体”的法治工作模式,建设“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合规协同及风险预警数字化体系,通过法治建设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防范化解法律与合规风险,赋能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3)提升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劳动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经济环境特别是当今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新形势下,多元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迫使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专业素质,高素质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迫在眉睫。同时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理念和两条道路同步发展,在评估和激励机制上实现科学化、精准化,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疫后经济近似重启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经济扮演着绝对的、无法替代的主导角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面对空前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要化危为机、把握机遇、于变局中开新局,就必须立足自身,全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好。正如2021 年1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充分认识构建全面管理工作体系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对于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既要敏锐把握外部形势,科学研判变量、增量、恒量,又要准确把握自身态势,认真分析短板、长板、新板,化挑战为机遇,化变量为增量,化短板为长板。通过创新管理理念、优化内控环境、规范管理行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不断增强企业在复杂新环境中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