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风景煞是好看

2023-06-30 05:48:09陈莞桢
大学生 2023年6期
关键词:探空仪探空操作员

陈莞桢

编者按: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实习是何种体验?要做些什么?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让我们跟随以下同学的脚步,了解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的故事,和他们一起,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2022年8月及2023年1月,我作为翻译,随同中国气象系统的工作人员参加了由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办、德国气象局(DWD)协办的高空仪器比对活动(Upper-Air Instrument Intercomparison Campaign,UAII 2022)。该活动最早举办于1984年,宗旨是让世界上主要的气象探空仪生产者齐聚一堂,了解各国探空设备的发展和性能,以期不断改进探测的精准度。活动通常每5年举办一次,然而由于种种不可控因素,自从上一届活动于2010年在中国广东省阳江市举办以来,直到2022年才得以再次举办。整整12年过去,各国的探空设备都有了怎样的发展和进步——该领域的专家对此充满了好奇,也对这时隔多年后的重聚充满了期待。然而于我而言,气象探空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全理解将要接触的内容,是否能够翻译得准确——听不懂专业术语怎么办?翻不出来怎么办?把活儿干砸了怎么办?因此接下任务前心中颇费了番踌躇。工作人员一再表示不会太难,思来想去,我最后还是把心一横:既然任务自己找上门来,那就不妨向前迈一步,看看前方会有怎样的风景!

动身之前,国内的工作人员发给我了一份探空设备使用说明书,我仔仔细细阅读了一番,大致了解了操作过程以及与设备相关的名词——例如探空仪、基测箱等。脑袋里装着这些单词和从说明书上得到的粗略印象,我便背上行囊出发了。到了德国林登伯格气象局,我见到了来自中国、芬兰、日本、南非、印度、俄罗斯等国的10家探空设备制造企业派来的工程师。另外,世界气象组织还从众多的报名者中选出了9名来自不同发展中国家的操作员,由工程师手把手教他们操作使用自家的设备。我要做的,就是成为连接中国工程师、主办方以及操作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实地活动”。实地活动也称动态比对,为期一周,除了让操作员能够独立使用这些系统发射探空仪进行气象探测,该活动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放射各国的探空仪,对其精准度进行比对。为此,第一天,每家企业需要安装两套设备。每套设备包含一架天线、一台接收仪、一个基测箱(用于探空仪发射前的預备)和一台电脑。待设备安装调试好后,工程师就可以给操作员上课,并且和其他企业一起发射探空仪进行比对。

这个过程给了我些许感触。首先,你总会遇到自己准备之外的情况,不太可能提前做好全部的准备。例如我能准备好告诉操作员如何在气象探空时操作软件、记录探空数据,但操作员在听课时问到的很多问题无法提前预知。再比如活动中中国工程师发现电线不够长,需要和主办方沟通如何由一台接收机接收两架天线的信号,这就涉及线路改装的问题——这些都对翻译的知识储备和单词储备提出额外的要求。再比如,这次活动原定有两家中国企业参加,但另一家企业的工程师们因签证不太顺利未能如期到达。于是,在场的唯一一位中国工程师在安装好自己的设备后还要帮忙安装另一家的设备,并且和另一家企业的工程师连线,现场学习他们的操作系统,完全搞明白了再去告诉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如何操作。每家企业的设备有所不同,在这位工程师学习的同时,我也要学习,才能将内容准确地翻译给主办方。

其次,完美不是必需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临行前,我总会想,自己的英语口音是否地道,表达是否足够专业,以及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去了以后发现大家虽然说的都是英语,却是形形色色,什么口音都有。除了一些欧美国家的参与者,多数人的表达都不十分完美,然而即使这样也完全不妨碍大家在一起交流。英语更好、相关专业知识更丰富的人员在交流时会有意降低语速,尽量把内容表达得清晰明了,确保大家都能理解。发射气球时,我们的操作台正好在日本企业的旁边,他们的工程师操着一口日式英语,说得很慢,但是却从容而自信,听众也不觉得有任何不妥。是啊,语速慢点有什么关系呢?英语表达不完美有什么关系呢?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用来炫耀。最后,工作的同时一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了解气象探空仪的发射过程——先将手机大小的探空仪放在基测箱里做放飞前的地面测试,测试通过后将其绑在气球下方再把气球放到空中,将在空中探测到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借由天线实时返回给实验室里的接收设备。各国的工程师和操作员都将自己的探空仪绑到同一个大气球下面,工作人员举着气球来到高地的中央,当气球冉冉升起之时,人群中爆发出掌声和阵阵欢呼声。这一刻,大家都抬起头,凝望着越飞越高的气球,虽然放射气球探空这事,明明不过是每个气象观测站的日常。

实地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再次邀请我参加这个活动的第二部分——实验室活动,也称静态比对。不同于动态比对,静态比对是在实验室里测试探空仪的性能。在这一部分,每个企业轮流参加为期两周的实验,轮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是2023年1月。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实验是在室温条件下测试探空仪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测量不确定度;第二个实验测量的是在低温环境下湿度传感器的时间滞后;第三个实验测的是在太阳辐射下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这部分活动对我来说挑战更大,一是时间更长,二是内容更加专业。然而,经过实地活动,我获得了一些信心,便当仁不让地接下了任务。

第一个实验的设备是6个圆柱形的测试箱,通过在箱子里倒入配置好的化学溶液来控制箱内湿度,依次从0%到100%不等。再将探空仪分别在每个箱子里放置8分钟,记录其返回的数据。这个实验的精髓在于“重复”,通过用不同的探空仪多次重复这个流程,来观测它们的测量是否一致、可靠。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儿小问题,我们的数据显示记录系统给湿度数据设置了上下限,即0%和100%。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认为,虽然在实际情况下湿度不会到达0%以下或超过100%,但湿度传感器的测量总会有误差,开放上下限、显示出偏差也可以帮助我们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因此建议我们更改。

第二个实验要将探空仪放在一个气候箱里,控制箱内的温度和湿度,观察不同温度环境下湿度传感器需要多长时间能测出稳定的数值。通常每个探空仪的湿度传感器上都有一个小套子,目的是保护传感器不被雨淋。可是一旦戴了“帽子”,便会对传感器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造成影响。为此,实验中对比了探空仪“戴帽”“不戴帽”的表现,主办方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对“帽子”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提高探空仪的测试灵敏度。这些内容远比我在实地活动中接触到的内容要专业得多,沟通过程中我开启疯狂学习模式,拼命地去理解。我发现自己能够成为两方沟通的桥梁,语言之外更离不开自己在学习专业课时所掌握的统计学知识。例如不需要过多地解释,我能够马上理解第一个实验所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是怎么回事,因为这是基本的统计学概念;我能够很快明白主办方工作人员为什么希望得到缺失的数据;能够理解他们分析数据的思路——而理解是我翻译的前提。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学科虽然不同,可一旦敲开了领域的外壳,研究时所用的方法、基本思路却是大致相同的。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得以被使用,在我意料之外,也让我感到开心。两周下来,大家相处得其乐融融。实验中我们迎来了中国的新年,当地的工作人员纷纷向我们致以祝贺,一位胖胖的大姐送我们回到旅店后,从车子后备箱中拿出她刚从超市买来的水果、酸奶,一个劲儿地往我们手里塞,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活动结束前,胖大姐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那是绑在气球下面随着探空仪一起升空的摄像机拍下的高空画面。只见各式各样的探空仪有的纹丝不动、有的翩翩起舞——空中的风景煞是好看。活动结束后,气象局的领导向我表达感谢,胖大姐也对我说:“你很聪明,理解得很快!”我很欣慰,一来为自己不辱使命,二来也感慨若当初没接下这个任务,我便看不到这些从未见过的风景。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探空仪探空操作员
探空气球为高空气象“把脉”
美空军特种战术操作员正在进行军事自由落体跳伞
军事文摘(2022年13期)2022-08-27 01:26:36
银川站探空仪换型平行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探空仪换型平行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浅谈基于H3C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系统管理功能
当代旅游(2019年3期)2019-09-19 13:05:05
面向知识自动化的磨矿系统操作员脑认知特征与控制效果的相关分析
TK-2GPS人影火箭探空数据与L波段探空数据对比分析
◆新疆青河:远教操作员“评星定级”激发远教工作活力
秒级探空数据随机误差评估
L波段雷达GTSl型数字式探空仪准备的几点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