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打好乡村振兴牌

2023-06-30 15:57朱丽文姚涛
时代报告 2023年5期
关键词:济源济源市皮筋

朱丽文 姚涛

“没来济源这边的乡村前,真的很难想象这里是很现代化的一个乡村,乡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直播的科技、农产品的营销,都已经脱离了我原本对河南传统乡村的印象。”绕着济源花石村走上一圈后,台湾青年张毓中发出感慨。

5月19日,记者团走进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听当地人讲述乡村变迁,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镜头一:村企合作,“授之以渔”

让村民在家门口“挣大钱”

克井镇西许村的段旭伟是中医药种植大户,2850亩的中医药材让他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咱的中药材是被济世药业‘监控着长大的,不打农药,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来种植,质量好,卖得也好,我现在一年下来,能收入七八十万。”

“中医药材种植,技术和订单缺一不可”,这是53岁的段旭伟常挂在嘴边的话。从1999年试种植中医药材开始,段旭伟事业的“壮大”与济世药业密不可分。

济世药业是济源一家集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制药企业,它致力于冬凌草和怀药事业的发展,依托中药材种植,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采用订单采购、土地流转、场地租赁、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基础设施等多种产业帮扶形式,有效带动济源7个乡镇的4000余户增收致富。

对于现在的生活段旭伟很满足,他说:“现在政策好了,俺村的人现在都忙得很,村子里闲散劳动力都去中医药种植基地工作,从种植、采收,到田间管理,有农科院配的技术人员包教包会,这些活儿全是俺村自己人来干,不出门实现就业。只要肯干,认真干,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镜头二:瓜果飘香,“新卖法”

让农民端起“新饭碗”

走进济源示范区承留镇花石村,漫山遍野的瓜果翠枝摇曳、淡香幽浮。“俺们村现在每逢周末都很热闹,大人带着小孩来采摘樱桃、芒果桃,全是新鲜的,摘下即可吃。”花石村支书周全喜告诉记者,每年采摘时节,村里的游客日均量不低于1万人次,除了供游客采摘,剩下的还会通过直播、网上店铺等形式销出去。

新鲜瓜果的价值不低。“现在这销路多,不愁卖啊,村里还给俺联系了助农的主播,直接到果园里直播带货,一季下来,几万元的收入不是问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每天干活都特别有劲。”花石村一位樱桃果农向记者介绍道。

花石村地处“森林氧吧”——国家级南山森林公园入口处,近年来,村子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化乡村经济,全年实现“春可赏梅、夏可玩水、秋可采摘、冬可滑雪、夜可观光”。

2022年花石村做“优”乡村旅游产业,依托济源愚公渠打造出了夏季“愚公天河第一漂”红色漂流项目,儿童少年激情冲浪戏水,村集体经济乐中盈利,成为济源及附近地市乡村休闲旅游的最佳“网红打卡地”。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

镜头三:小钱看大病,

好政策让百姓“看得起病”

“我们这里所有的康复项目全在报销范围,济源居民来做康复,最高可以报销78%。”在济源市中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医师王志峰介绍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台仪器上几乎都有患者在做康复。有患者告诉记者:“我患了脑梗,出院后一直在坚持做康复,在医院做康复有医护人员在旁边指导,比较放心。而且医保报销后,也花不了几个钱,这也是我能坚持做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了解,济源市中医院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的扶贫政策,原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不需要缴纳押金即可住院,住院时可享受一对一服务,出院时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由专人为转诊患者办理有关手续,做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无缝对接;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了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服务,五保户、低保户、特困群众因重大疾病住院,属于政策范围内的疾病,医院先行垫付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医生经常上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说起家庭签约医生,济源市沁园办事处蓼坞小区的张老太连称自己“待遇高”。张老太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儿女工作很忙。有了家庭签约医生定期上门服务,讲解健康知识,宣讲国家政策,为其诊病、开处方、送药上门,缓解了子女的压力。

镜头四:“基地+农户”,

小皮筋大能量

走进济源市思礼镇洛峪新村,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妇女们十指翻飞地忙碌着,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皮筋头饰眨眼间就做成了。

“我们村的皮筋产业发展得特别好,在家里就能干,活儿也比较轻松,只要勤快,一天能赚60多元。”村民张小换对这份既方便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的工作非常满意。

洛峪新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守着土地讨生活,直至村民卢秋莲从外地带回了皮筋生产项目,带动村民进行皮筋代加工,皮筋产业很快成为村民的一项增收项目。

该村党支部针对这一情况,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采取“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发展小手工产业作为提升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重要举措,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强、輻射面广的优势,不断提高生产标准和增加产量,通过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特色,助力群众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在该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卢秋莲建成了皮筋加工基地,目前业务已经辐射至周边的克井镇、承留镇等5个镇4个街道16个行政村(居)。皮筋加工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粗加工、分配、精加工、分拣成品四个环节,随后通过外贸渠道远销至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截至2023年,该基地参与生产的农户已多达300余家,年产值超90万元。

富了“口袋”,不能忘了“脑袋”,物质生活改善了,文化生活也必须跟上。近年来,洛峪新村先后投资8万余元购置了鼓锣服装道具,成立了业余文艺表演队,文化生活开展得各有声有色。

“小小的皮筋加工有着巨大的能量,这个产业做好了,不仅为村里闲散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增收问题,基层治理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洛峪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卢跃东说,将持续做强皮筋产业,努力让村民们过上更高质量的幸福日子。

镜头五:金融助力“牛”产业振兴

“养牛投资大、周期长、成本高,这些年多亏了农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我现在就有肉牛30多头。”日前,济源市梨林镇大交新村养殖户赵宗全说。

在大交新村,像赵宗全一样在农行济源分行贷款的养殖户就有23户,目前全村存栏肉牛已超过1000头。

济源作为河南养牛的重要示范区,目前存栏肉牛奶牛已超过7万头,规模养殖50头以上的養牛大户近百户,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农业银行河南济源分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助力“牛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220多户肉牛奶牛养殖户,累计投放贷款金额近1亿元。

“我们以线上农户贷款产品‘惠农e贷为依托,制定了牛产业‘一县(区)一品专项服务方案,养殖户不需要抵押、担保,即可获得最高20万元的低息贷款。”该行相关负责人说,为满足大额融资需求,济源农行主动加入“政银担”合作框架,可以为养牛大户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贷款。

济源市伟恒牛业有限公司是济源的养殖龙头企业,存栏奶牛9000余头,日产鲜奶达140余吨,因为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农业银行河南济源分行积极与上级行沟通活体抵押细节,于今年初成功为该公司投放了一笔“智慧畜牧贷”2000万元。

济源农行负责人说,下一步,农业银行河南济源分行将创新高质量金融服务,为牛业振兴、乡村振兴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镜头六:税暖乡村,助乡旅富农

赏迷人景色、品特色美食、住典雅民宿……近年来,济源围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坚持以“农业+文旅”为载体,以“文化+创意”为内涵,不断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先后培育了57个乡村休闲旅游村庄、99家休闲农业。面对乡旅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济源税务部门认真梳理、制作了“涉农政策明细手册”,主动开展宣传讲解,全面释放政策“红利”,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注入活力。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在当地颇有名气,相继建成了梅花园、水上乐园、滑雪场、灯光秀等旅游项目,打造了集“春花、夏水、秋夜、冬雪”于一体的多元经济旅游文化体,并开发了菜糕、手工馒头、辣椒酱等传统美食经济,真正释放乡村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法效应,走出了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2022年,花石村依靠滑雪场、蛋糕房及土特产等项目累计创收150余万元,享受“六税两费”等税费减免4万余元。

“有了税务部门和税惠政策的支持,乡村振兴更有希望,花石村发展更有劲头了。”花石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激动地表示。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精准聚焦涉农企业税费政策需求,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释放红利,切实办好惠民实事,为济源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

猜你喜欢
济源济源市皮筋
制作声音盒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皮筋小船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济源市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