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乐
咱河南也有个“杏花村”
“村在果园中,果园在村中,远看像林园,近看像花园,细看是果园。”在咱河南还有这样“长在果园”里的村?初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促进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一走进长葛师庄村,就被村里各家各户门前的杏树吸引——在咱河南也有一个春可赏花夏可摘果的“杏花村”!
5月9日,检查组一行走进长葛市古桥乡师庄村,整齐划一的民居民房,通村入户的水泥路面,成排成行的沿街果树,悠闲散步的怡情老人,玩耍嬉戏的快乐孩童……让人感觉恍若置身世外桃源。
自2001年起,师庄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建设以经济型果树为主的生态村,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荒片荒园种植果树,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收入。
村“兩委”通过推行统一树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修剪、统一价格、统一包装“五个统一”,将杏打造成一种产业,并成功举办了十余届金杏节,每年每户仅金杏节期间就能平均增收3000元左右。
今年60多岁的师小喜刚开始是强烈反对种果树的村民代表之一,如今却成了村里发展林果业的受益人之一。
“多年来,农民都形成了家中栽桐树、杨树等杂木的习惯,栽种果树能增加收入一开始还真是不相信!”师小喜笑着说,“可是跟着村里人到扶沟看人家一户农民依靠庭院种葡萄一年收入就有上千元,当时我们对村里选的路子都服了。”
2003年,师小喜家前后两个院子和临街的地方共栽了13棵凯特杏、2棵石榴、2架葡萄,2006年挂果后收入一年一个台阶,去年除去送人走亲戚,收入还有1000多元。“果树两年的收入就能顶上种十年杂木的收入,今年由于管理得好,估计收入能达到1300元!”师小喜指着满院枝繁叶茂的果树满怀信心地说。
“杏花开得最盛的几天,城里人开着车子到俺这里来赏花,他们不但拉着俺照相,还说等杏子熟了再来采摘鲜杏、品农家饭,连电话都给俺留下了,让我等到果子熟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师小喜的爱人在一旁喜滋滋地说。
谈话间,村民陈东爱小心翼翼地打来一桶清水,浇灌自己庭院里那棵陪伴了他20年的老杏树。春天看花,天天心情好;夏天卖杏,年年收入高。接下来,老杏树浓浓的绿荫,又将呵护他免受夏季炎炎烈日的炙烤了。
师庄村目前栽种杏树近4万棵,是远近有名的“杏花村”。每年6月,师庄村都会举办金杏节。“村在果园中,果园在村中,远看像林园,近看像花园,细看是果园”的乡村美景,让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全村每年卖杏收入30多万元,相当于300亩地一年的收益。
依托金杏品牌,师庄村又先后建成以葡萄、冬桃、草莓为主的6个采摘园,持续探索“精品农业”,向着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的现代化农村发展。
奔着“特色富民,旅游兴村”的目标,师庄村将“果树进村”与美丽乡村创建相结合,村内果树品种逐步丰富、村民养护果树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实现了“村在果园中,果园在村中,远看像林园,近看像花园,细看是果园”的良好生态旅游环境,并先后获得“许昌市文明村”“许昌市旅游示范村”“河南省生态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行走在师庄村村道上,目光所及皆是近些年种植的杏树、梨树、柿树。果树不仅美化了村内环境,更为发展观光农业、林果业提供了基础。
师庄村收获的“生态红利”,要归功于长葛市打好的“生态底色”,该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持续推进“绿满长葛”,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着重开展“果树进村”计划,发动群众在乡村主干道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种植果树,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四季有景、花果飘香、富裕和谐的绿色生态乡村。
小小麦秸画 画出乡村幸福路
5月8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赶赴许昌市,检查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记者跟随检查组来到许昌五女店镇,当地发展花木种植、旅游养生为主的生态产业和现代农业,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做法令记者印象深刻。
不仅能欣赏还能卖钱的麦秸画
一根根麦秸秆看似毫不起眼,但在非遗传承人面前,经过一双巧手作画,麦秸秆能神奇地变成一幅幅灵动的画,这便是麦秸画制作技艺。
走进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老庄陈村的茶庵学堂,记者见到了非遗项目麦秸画传承人杨丽,她正在指导学员对作品进行染色。
杨丽告诉记者,制作一幅麦秸画需要通过蒸、煮、刮、漂、染、贴等十几种工序才能完成,麦秸画的设计与绘画大致相同,设计时需要考虑麦秸的自然纹路,利用它剪贴后呈现出的横、平、竖、斜的光亮,来表现画的色彩和品位,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能体现艺术欣赏品位。
麦秸画又叫麦秆画、麦草画,是以优质麦秸秆为原料的传统制作技艺,和剪纸、布贴一样是纯手工剪贴艺术。记者看到,在杨丽的手中,采集回来的麦秸秆经过蒸、刮、贴以及剪、刻、绘等工序,便成了风格各异的精美画作。其中《关公》这幅作品,荣获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省民间艺术大赛三等奖。
“咱的麦秸画可不是只能看,还能帮着村民们赚钱,我们小幅的作品五一期间就卖出了40余幅。”杨丽告诉记者,今年五一期间,许昌的旅游出了圈,许多省内省外的游客来许昌看古城、坐水上公交、逛胖东来,而手工制作的麦秸画也成了游客青睐的畅销品。为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麦秸画的传承行列,杨丽将茶庵学堂作为非遗展厅免费对公众开放,为更多喜欢麦秸画的人提供展示和学习的平台,使村民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习的同时一代一代地将传统手艺传承下去。据了解,当地已经有100余名村民跟着杨丽学习制作麦秸画。
“我们现在已经开启了电商平台,刚刚就有江苏徐州的客户要订购一幅1.5米长1.2米宽的巨幅《八骏图》,预计能卖八九千块钱。”杨丽说,虽然以前没有做过这么大幅的作品,但有信心两周之内完成。杨丽话语中的喜悦,也让人看到了老庄陈村通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干劲。
美学农场,不仅让村里更美了,
也让村民变富了
除了麦秸画,老庄陈村的乐佳生活美学农场也令人眼前一亮。
这里是一个占地600亩,以青少年营地教育、自然教育、文学教育为主要运作模式,以农旅文化为基础,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荣共生的生态美学空间。农场的葫芦展厅内,如意形状的、天鹅造型的、水滴形状的葫芦让人看得爱不释手;更有孟母三迁、国色天香等葫芦烙画和葫芦微景观让人赞叹连连。
“葫芦谐音福禄,寓意吉祥。平常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跟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刘培师傅学做葫芦饰品,体验挖野菜、捉蛐蛐等的乐趣,品尝我们这里的特色烩菜。”乐佳生活美学农场负责人孙丽娜告诉记者。
“樂佳生活美学农场在俺村落户后,不仅给俺村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休闲场所,还为俺村增收做了不少贡献。”在农场做保洁工作的老庄陈村村民王秀英告诉记者,她共有7.6亩地,一年土地流转费就有7000多元。每月还能在农场打工挣2000元。村里有七八名村民像她一样经常在农场打工,忙时有40多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三休息,活不累,收入也不错,心情还好。
“目前,老庄陈社区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许昌卓瑞农业公司、许昌乡饽饽农业公司、河南乐佳公司、青云牧场、许昌博特橡胶公司等7家企业和一所实验学校,这7家企业和学校每年共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年务工增收1万多元。光土地流转金一项,社区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收入200多万元。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支持帮助社区企业发展,加大文化教育投入力度,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利用社区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老庄陈桃花源土地流转合作社,继续整合社区闲置土地、宅基地、荒片荒坑等,发展特色民宿、田园采摘、观光、康养、文旅产业,带动本社区及周边社区(村)更多群众实现务工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设美丽、富裕乡村。”老庄陈社区支部书记陈军固表示。
高标准农田点亮“中原粮仓”科技之光
“高标准农田好处可多了。”陈曹乡的种粮大户万子荣对比今昔,打开了话匣子,“先说路,最早田间是1米多宽的土路,一过车就尘土飞扬,赶上下雨天,三轮车都走不动。现在修的水泥路又宽又平,农机进来了,集中连片耕种,成本降了一大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过去是‘浇地,现在是‘浇庄稼。”万子荣说,地里装上了固定式、绞盘式、地埋式等喷灌设施,从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到精准“喷灌”,省事又省心。
“科技,让传统农业抖掉了‘土味儿。”万子荣说,在陈曹乡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采用了“统一选用良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收获”的“六统一”精细化种植模式,还用上了远程控制、自动测墒等新技术,让过去“靠天吃饭”的内涝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
同样的情形也在漯河郾城区高标准农田示范方里发生着。
漯河郾城区西大坡16.2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里旱能浇、涝能排,田地墒情、土壤温度等信息在农作物区域站的大屏上一目了然,啥时候施肥、打药、浇水,种粮大户赵哲峰心里门儿清。
田地管理用的是艾瑞德500米大型平移式喷灌机、人工增雨炮、小气候信息采集器、孢子捕捉仪等机械。赵哲峰说:“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齐上阵,丰收越来越有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赵哲峰表示,这让他种粮食的信心更足了,这个职业农民他还要干下去。
高标准农田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硬件”基础,科技创新则为粮食丰收集聚了“软实力”。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过去防治病虫害,一个人一天最多能给10亩地打药,现在一架无人植保机一天能给700亩地打药,而且喷洒精准、操控便利、节药效果明显。”许昌建安区旺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采红说,合作社提供喷灌、植保、收割、粮食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提高了效率,解放了劳动力,让种田变得轻轻松松。
打开“测土配方施肥微信服务平台”,万子荣通过手机定位,很快查到了自家田地的土壤肥力指标及科学施肥建议。在今春小麦拔节孕穗期,他根据“增磷、补钾、控氮”的施肥建议,着重上了磷肥、钾肥,氮肥的施用量比往常减少了11%。
“给庄稼要配‘营养餐。”建安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保明介绍,他们依据土壤供肥性能等,提出了农作物种植及科学施肥建议,使建安区大田作物亩均增收80~150元,提前实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17个智能水肥一体化应用示范基地、3座国家级自动气象站、35个气象信息服务站……漯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以上,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至2021年,漯河粮食单产稳定在450公斤以上,连年位居全省前三。
今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提“建设农业强国”。
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280万亩。力争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1400亿斤以上。
“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食、多增330元,1500万亩可多打33亿斤粮食、多增49.5亿元。”在去年河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省长王凯说。今年1月,他在河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告:力争到2025年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河南想要实现粮食产量从超1350亿斤到粮食产能1400亿斤的跃升,挖掘潜力的重点就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从河南实际看,粮食生产在科技支撑、生产管理、设施装备等方面仍存短板,实施新一轮投入标准更高、建设标准更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就是要破解自然资源刚性约束、防灾减灾能力不足、科技装备水平不高等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谢长伟表示。
“芦笋事业”潜力大 尖尖绿芽助振兴
走进白寺镇前岗村芦笋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崭新的现代化种植大棚拔地而起。
“我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能外出务工。村里考虑我家的实际情况,就把我安排到海燕姐这里干活儿,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非常满意。”该村村民张小娇说,她平时在浚县海燕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刚采摘的芦笋进行包装,没有活儿的时候就到地里干活儿,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在我们这里做工的,大部分都是本村以及周边村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海燕说。
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浚县海燕种植专业合作社芦笋特色种植项目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引导群众种植等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儿干、有钱挣。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集芦笋种植、收购、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后,不仅为前岗村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还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模式,引导群众种植芦笋。
“农户种植芦笋我们管回收,而且有最低保护价格。村民采收以后,我们的收购人员直接上门收购,现场结账。”刘海燕说,目前已累计带动群众种植芦笋2万多亩,亩收入达到1万元至2.5万元。
与此同时,该合作社充分利用电商平台,让群众在闲暇时通过直播带货增加收入。
“随着直播带货中心的投用,我们把村里的留守妇女70余人组成巾帼服务队,让她们学习直播带货,拓展芦笋及其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增收。”合作社工作人员彭晓玲说,在做好芦笋种植与销售的同时,前岗村还积极与该合作社开展合作,共同对芦笋进行精深加工,将芦笋产业做大做强。
将时间拨回2013年,彼时刘海燕正在山东日照莒县一家芦笋生产加工企业务工。“当地的特色产业就是芦笋种植,常年远销日韩,经济效益很好。咱老家气温、土壤环境适宜,能不能也种上芦笋呢?”没想到外出务工,让刘海燕与芦笋结了缘。工作之余,她开始“偷师”种植技术。
选种、浇水、施肥……经过一年多摸爬滚打,摸着点儿门道的刘海燕从山东回到家乡浚县创业。
据了解,合作社主要生产销售预制干菜、新鲜芦笋、芦笋饺子、芦笋茶叶、芦笋酒、芦笋罐头等产品,年均生产2650吨,销售额3765万元,年出口标笋111吨,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郑州等大中型城市农贸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河南省重质量守信誉联盟单位、农村特色产业应用示范教学基地、全国500强合作社。
芦笋产业园带动本村及邻近村52人在家门口就业,村中流转土地101亩,每亩租金500元,人均年收入增加3万元。
“海燕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老百姓的合作社,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蘆笋产业链条、组建芦笋产销功能区、打造芦笋种植示范基地,吸纳帮扶更多的社员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提起以后的打算,刘海燕充满信心地说。
禹州粉条的“七十二变”
从红薯粉条到蔬菜粉条、杂粮粉条、养生粉条等新品类,从传统粉条到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粉条豆腐菜等新形态,在中国第一根“鲜粉条”的诞生地禹州,正上演着新时代的“七十二变”。
说起许昌特产,禹州粉条有着特殊的地位,由盛田农业公司生产的紫薯粉条不仅爽口好吃,还于2019年代表全国食品大省河南走进了北京故宫,参加全国百年老字号产品展,名扬海内外。
“禹州粉条加工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粉条制作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盛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继周介绍,该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致力于红薯种植与“三粉”精深加工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直接带动500多户农民年均增收2.5万元。
“传承传统技艺,既要有匠心、坚守传统,又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盛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溪烽说,盛田农业有限公司组建了由5位博士牵头的高规格研发团队,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开展新产品研发,使禹州粉条“七十二变”,酸辣粉、火锅粉条等契合市场潮流的新品种纷纷亮相。传承数百年的禹州粉条制作技艺,因科技元素的加入,更具活力和魅力。如今,盛田农业的粉条已经成为锅圈、豆捞坊、海底捞火锅等知名食品企业的供应商。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盛田农业有限公司还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质量管理服务协议,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定期派专人来到禹州,就员工素质提升、工厂6S管理、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环节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从而推动粉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禹州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赏心悦目,禹州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灵”的中药强身健体,而现在,禹州又凭着抚慰味蕾的粉条“火出了圈”。
让红薯成为时代食用的新宠,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厨房餐桌,让劳动经营者增加含金量,让农民兄弟的汗水变成财富,真正实现“土里刨金”。
一个“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盛田农业的推动下在禹州朱阁镇悄然兴起。盛田农业旗下的粉条、焖子、小菜、腐竹、水果、馒头六个分公司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藏加工、统一品牌销售,农民有了想不到、不曾有的收益,种田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纷纷承包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孙继周用他能搜集到的所有与禹粉有关的炊具、照片、文字资料,建成了一座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600多年的禹粉历史,在这里沉淀、展示并焕发着新生命。他希望,这座博物馆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禹粉文化、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2022年,该博物馆被评为第一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
如今,禹州市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种苗繁育、种植、回收、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培育出10多家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多个“三粉”知名品牌,全市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平均亩产折干红薯约330公斤。
小红薯带动了大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万亩甜瓜“组团”上市
缤纷五月,甜瓜飘香。这里不仅是河南省种植甜瓜面积最大的区域,还制定了首个省级甜瓜标准。眼下,这里2.3万亩头茬洋香瓜已大面积成熟上市,瓜香四溢,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走进滑县八里营镇万亩洋香瓜种植基地的瓜棚内,一个个硕大圆润的洋香瓜悬挂在翠绿的瓜蔓上,绿叶黄果,很是喜人。瓜农们来回穿梭,采收洋香瓜。
八里营镇万亩洋香瓜种植基地负责人刘翠霞说:“我们的洋香瓜种植面积有2万多亩,现在已经大量上市,每天我们都组织五六百人进行采收。这里每天新鲜上市的洋香瓜都有500多万斤,可有效保障市场供应。像我们这2万多亩的洋香瓜,总产量1.4亿斤,产值大概就是2.5亿元,每天来我们这采购的车辆有300辆车左右。”
据了解,八里营甜瓜种植历史悠久,春秋卫国便有甜瓜种植记载,甜瓜种植传统延续至今,是河南省种植甜瓜面积最大的区域。
为了解决销售问题,当地专门开辟了瓜果蔬菜交易市场,从棚里刚摘下来的新鲜香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交易市场上市销售,前来拉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工人忙碌着分拣、装箱、装车,并发往全国各地。
八里营的甜瓜不仅销往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上海等21个省、直辖市,还出口到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地。建成的滑县金御苑瓜菜交易市场地处八里营镇西南3公里处,占地5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为本地2万亩甜瓜及周边区域农户提供交易服务,最大日交易量达220万斤。
“我种这十几个棚现在用的都是全自动化,包括浇水、施肥都是全自动的,光我自己都中了,每年光省工钱也省个一两千块钱,像我这十几个棚一年收入也就是四十多万元。”瓜农刘计如给大棚安装了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系统等先进科技设备,现在可以为瓜秧提供最佳生长条件,这不仅能使洋香瓜生长状况达到最佳,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依托滑县八里营镇绿业园种植合作社建设的甜瓜育苗基地占地120余亩,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配备了智慧农业物联网、空气能冬季育苗增温设施、水肥一体化、育苗播种机等国内先进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远程一键操作控制棚体内温度、湿度及操作自动洒水、通风,施肥、遮阳等。育苗基地已实现全面智能化,可全年四季育苗。每年育苗3000万棵,年生产效益预计可达1800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八里营镇甜瓜产业的发展。
“2014年,我们就依据合作社生产销售规范制订了河南省第一个甜瓜标准。”八里营镇镇长宋文辉表示,“经过多年的培育,洋香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由农户分散种植到产业化经营的转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务工和创业岗位。下一步,我镇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为实现脱贫攻堅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渔具电商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钓友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看到的是宝丰县龙王沟户外垂钓基地实景,这里五一期间成功举办了2023全国钓鱼公开赛“农商银行”杯河南宝丰站暨宝丰县首届龙王沟垂钓大赛,也是本基地举办的第一场钓鱼比赛,5月13号将在基地二期举办垂钓比赛,欢迎大家前来参加。直播间为大家准备了钓具、钓箱等多款渔具产品福利,锁定直播间,千万别走开!”5月6日,在宝丰县龙王沟户外垂钓基地,恒洋渔具公司的主播正在基地直播。
“通过赛事的举办,将进一步拓展渔具电商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渔具电商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起到以赛促游、以赛招商的作用。”据该县商务局电商负责人张培介绍,龙王沟渔具电商直播基地于2022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约260亩。目前,一期户外垂钓直播区和二期休闲垂钓区已建设完成,共搭建14个小木屋钓台和13个露天钓台供钓友休闲娱乐,可满足垂钓直播需求。基地展厅摆放有鱼竿、鱼椅、鱼箱、鱼漂等渔具产品,供来访人员参观和选购。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坚持整体规划、优势互补,成立服务专班,引导干部、人才、项目、资金等多元化要素向乡村聚合,引导渔具电商企业“以销带产”,实现党建引领融合赋能行动落实落地。
该县出台支持渔具电商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各乡镇(示范区)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确定渔具生产加工、配件及包装生产设计、产品中转仓储、户外垂钓直播4种产业定位,推进产业梯次发展。
“我们每季度开展观摩考核,综合评估项目进度、生产规模、活跃网店数量、带动就业人数等数据,依据考核结果优化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完善资金、场地、技术、用工等方面扶持政策,推动全县渔具产业协调发展。”该县副县长王克平说。
该县聚焦山东威海、湖南临湘等渔具产业基地,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招商,积极与全国龙头渔具企业洽谈合作,引进原材料代加工、钓具组装销售等项目,支持逆流渔具等企业设立生产加工基地直售直播间,引进威海仓渔、豆芽网络等直播业务成熟的企业,以渔具科普短视频、垂钓基地直播为流量突破口,开展工厂直售优惠活动快速拓客,推动钓友间口碑裂变传播,实现从网销外地产品向本土化生产加工的转变。
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1个,镇级电商产业园5个,渔具电商供应链基地1个,渔具产业配套加工基地9个,户外直播垂钓基地4个,覆盖全县14个乡镇(示范区),已有渔具加工制造生产线46条,渔具加工销售企业264家,外放加工点290个,相关市场主体1583户。
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该县打造渔具电商直播培训区,整合逆流渔具、恒洋渔具、威海沧渔等龙头企业资源,通过授课、演练、实操等形式,在全县各乡镇(示范区)有序开展渔具生产、加工技能、产品推介、渔具网店运营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目前,已累计培训渔具电商产业技能人才1.87万人次,孵化直播带货团队180个,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万余人。
悠远琴音 富民润心
家住村口附近的村民徐亚冲正在给一把古琴试音。他是一名古琴斫琴师,戴着拇指刨,附耳听音:“调音最难的是做到出音整体均衡、匀称,需要反复试验,十分考验耐心。”
聊起自己的经历,徐亚冲放下琴,走到院子里泡桐树旁说:“古琴改变了我。”
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群众为防风固沙栽下的泡桐长成后,当地人发现泡桐木是制作古筝、琵琶、阮等乐器音板的绝佳材料。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便开始用泡桐木材制作乐器。但那时村民只会做琴,几乎没人会演奏。
“小时候,我跟着我爸去外地卖琴,别人一听是兰考产的,大都摆手拒绝,‘你们连弹都不会,怎么可能做得出好琴?”徐亚冲回忆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曲琴音,让徐亚冲深深着迷。2010年,他前往江苏扬州学习古琴制作技艺,3年后学成回乡,便一头扎进了制作间。
“那时候,乐器市场行情不错,村里一個人一个月能做上百张琴,但我决定要花更多时间做一把琴。”面对父亲与村民的不理解,徐亚冲顶住压力,为了研究木头发音特性甚至好几个月都不出门。
2013年,徐亚冲终于从简陋的工坊里抱出了一把倾注无数心血的琴。这把古琴赢得了市场认可。如今,他创立了琴坊,制作的古琴不仅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还远销海外。
“今年我准备改造升级生产厂房,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提升古琴品质。”徐亚冲指着泡桐树后头的工坊说。
2022年,兰考被评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全县民族乐器产业产值达30亿元,1.8万余人吃上“乐器”饭,奏响了民族乐器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精彩乐章。
入夜,坐落于堌阳镇音乐小镇上的善斫琴社二层小楼,不时有琴音传出。琴社主人徐冰正在进行一场古琴直播:“这是王维诗中提到的乐器。”
徐冰在苏州念完书后便留在了当地工作,“从来没想过回家从事古琴相关行业。”然而接触了一阵子古琴后,徐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从2013年开始学琴,不到两年时间,我就决定把传承与弘扬古琴文化当作我的事业。”
在古琴前,一坐就是10年。徐冰学过企业管理,见过不少新兴商业形态,在音乐小镇上开的这家琴社便是产教融合的尝试:既做古琴定制,又做古琴教学。“一年不到,已经收了300多名学生。还有学生特地从外地赶来。”徐冰说。
不管是在线下开琴社,还是在线上做直播,都是希望带动更多人了解古琴、走近古琴。“接下来我会多学些自媒体知识,传播好古琴文化。”徐冰说。
从制琴到学琴,从懂琴到爱琴,悠远琴音在兰考各个民族乐器制作村响起。在音乐小镇,兰考县政府聘请古筝、琵琶等乐器的专业老师为商户们讲授乐理知识;在乡村校园,孩子们能近距离向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请教古琴演奏;还有形式多样的音乐普及活动……古琴、古筝,浸润日常,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出的独特魅力。这魅力,正吸引着兰考一代代人走上从事民族乐器行业的广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