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稻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2023-06-29 06:27杨玉梅王艳艳李正友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黑斑种养稻田

杜 强, 赵 飞, 杨玉梅, 贺 兵, 孔 杰, 王艳艳, 李正友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水产站,贵州 凯里 556000; 4. 铜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铜仁 554300)

黑斑蛙俗称青蛙,学名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是蛙科(Ranidae)侧褶蛙属(Pelophylax)的1种无尾两栖动物[1]。黑斑蛙广泛栖息于丘陵、平原区域的农田中,自然环境下以农业害虫为食,是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2]。黑斑蛙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常用于农田环境监测[3]。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野生黑斑蛙生存受到严重影响[4]。黑斑蛙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兼有解毒、消肿、止咳的功效[5]。黑斑蛙的养殖方式主要有设施化养殖、池塘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6]。据2020年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相较于其他综合种养品种,稻蛙综合种养具有见效快、产投比高的优点[7]。蛙类在稻田中活动可以改善水稻根系周围土壤,捕食害虫,从而降低水稻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符合当前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发展方向[8,9]。目前,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大力发展稻蛙综合种养,在形成特色稻米品牌的同时,开发出了蛙类产品。笔者结合开展的稻田黑斑蛙养殖产业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将贵州稻蛙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介绍如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供同行参考。

1 贵州省稻蛙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养规模

近年来,贵州省稻渔综合种养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17—2021年种养面积由121 055 hm2发展至180 805 hm2(见图1)[10],是西南三省稻田宜渔的重点发展区域,也是贵州省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根据区位优势和当地民俗等情况,以黔东南、铜仁、遵义为重点发展区域,辐射带动全省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实现“一水双收”“一田多用”。2021年贵州省生态渔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黔府办发〔2021〕29号)[11],明确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十四五”期间贵州省生态渔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稻+蛙”模式位列稻渔综合种养首位进行大力推广,全省蛙类养殖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也高度重视全国稻蛙综合种养的安全发展,2022年将包括贵州在内的13个省份列入蛙类养殖违法违规用药专项整治行动排查范围[12]。

图1 2017—2021年贵州稻渔综合种养规模

1.2 种养产量

自2015年开展黑斑蛙人工养殖成功后,贵州省内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16—2017年,天柱、三穗、黎平、黄果树、播州、思南、石阡、都匀、荔波等 20余县(市、区)建立了稻蛙种养示范基地[13,14]。通过试验示范,稻谷单产、蛙类单产均保持丰收稳产,生态稻米、商品蛙均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显示出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推广价值。2019年以来在黔东南、铜仁部分区域进行示范推广,稻谷产量稳步增收,蛙产量因疫情和市场等因素出现波动(见图2)。

图2 2019—2022年示范点稻蛙种养产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蛙种苗来源混乱,有退化趋势

我省缺乏稳定的蛙类种源繁育基地,蛙苗主要来源于湖南、四川、广东等地。目前在稻蛙种养发展规模较大的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均建有一定规模的蛙类繁育场,我省主要依靠购买外省蛙苗或蝌蚪进行养殖,部分养殖蛙出现体色异常、体格变小、体质变差等种质退化现象(见图3)。个别养殖场仅凭经验搭设简易繁育棚进行蛙类繁育,但效果不理想,苗种无法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

正常体色 异常体色图3 黑斑蛙

2.2 蛙种苗培育技术有待攻关

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在蝌蚪阶段培育成活率较低(10%左右),养殖过程中需要补充投入相应的“四脚苗”幼蛙以保证产量,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影响商品蛙的品质。对于蝌蚪苗饵料的适口性、营养需求和养殖环境条件控制等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不同种养主体的地理条件、水稻品种和水体状况等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养殖场地实际情况确定稻田的工程建设及设施布置、养殖密度和水体利用等,相关技术细节仍需优化完善。

2.3 蛙类专用配合饲料质量不稳定

目前省内尚无蛙类(棘胸蛙、黑斑蛙、牛蛙)专用饲料生产商,养殖蛙饲料完全从省外购入。由于供应渠道、饲料配方、原料品质差异导致饲料质量不稳定,出现生长不均衡、肠炎、体色体形异常等情况。

2.4 养殖环境问题

稻蛙综合种养有利于提高稻田肥力,但同时也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部分种养主体过于追求蛙的产量,出现大密度养蛙、过度投喂饲料和使用病害防控品等情况,对农田土壤和浅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矿质元素、有机物平衡造成不利影响。

2.5 未建立市场信息发布体系

由于稻蛙种养区域多在偏远地区,市场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滞后,许多养殖户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行情动态,恶性竞争,相互间压价现象严重,直接影响种养收益。

2.6 缺少精深加工企业

目前全省注册的蛙类加工企业不超过10家,且多数是挂靠的养殖企业以粗加工名义直接收购商品蛙进行包装销售,缺少真正的精深加工企业,无法实现稻蛙产业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目前我国蛙类产品主要有蛙腿、蛙油、风味蛙肉和蛙类即食品等,而省内仅以活蛙销售为主,不仅效益低、销路窄、市场竞争力弱,而且大量的商品蛙肉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3 发展建议

3.1 建立蛙类良种繁育基地

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力量进行资源普查,详细掌握全省的蛙类资源和养殖环境资源状况,在黔东南、铜仁等稻蛙种养重点区域建立蛙类良种繁育基地,通过规模化培育,选育高质量的种蛙进行配对繁殖,提升蛙种苗质量,满足省内稻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2 加强科技攻关

从提高蝌蚪孵化质量、蛙类病害生态防控、提高商品蛙品质等方面着手,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3.3 制定区域种养技术标准

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开展适合本区域内标准化种养技术的研究,尽快制定出台区域范围内稻田商品蛙人工养殖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针对适合养殖的蛙场、种蛙选择、养殖模式、配合饲料提出规范化的技术标准,并进行区域试点,提高稻蛙种养的标准化水平,树立贵州山区稻蛙品牌,为稻蛙产业提供质量保障。

3.4 建立产业化发展格局

建立养殖—深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建立蛙类养殖专业大联盟,实现从稻蛙种养到产品加工的产业化格局,依托区域优势建立本地稻米和生态蛙品牌[15]。促进稻蛙产业的产品和技术交流,促进种养户、企业和科研院校的联系合作,以农民助企业发展,以企业促农民增收。针对东南亚地区的蛙油产品市场需求,可参考贵州生态鲟鱼发展经验,积极开拓东南亚蛙类产品市场,促进稻蛙产业向国际市场发展。

3.5 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借助东西部合作发展契机,寻求战略投资者,引进1~2家大型精深加工企业在贵州落户,以龙头产业带动区域稻蛙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养殖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产、供、销一体的战略联盟[16]。

猜你喜欢
黑斑种养稻田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稻田摸鱼记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全国黑斑蛙养殖者求助!反映销售及种蛙投放困境,希望尽快解禁黑斑蛙
黑斑蛙需要更多人关注!200余名养殖户集体发声力证其健康安全
风尖浪口上的黑斑蛙:吃了一辈子饲料,为何还是“野生动物”?
稻田里的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