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1日,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举办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重庆召开。会上,贵州省做了“隐患点+风险区”点面双控的经验交流。
“隐患点+风险区”点面双控,是贵州地质灾害防治部门主动担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结果。从近几年数据来看,贵州地质灾害很多都是发生在台账之外。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决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启了“点面双控”的贵州探索。
贵州山高坡陡、河谷切深、沟壑纵横。在贵州的地质构造中,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交替分布,岩体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差,全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
通常情况,贵州省各地降雨量一般在850-1600毫米,大部分地区在1100-1300毫米。全年汛期集中于5-9月,全年大部分降雨集中在汛期,强对流、短时强降雨及持续降雨天气频繁。全年80%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而8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此时段内。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0475处,同时圈定具备成灾条件,尚未发生形变的风险区(也称风险斜坡)17697处,潜在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均有分布。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贵州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较为复杂。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2012年,开展了《贵州省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2018年,开展了《贵州省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专业排查》,2020年,又启动了新
一轮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
据统计,2016~2020年,全省发生地质灾害332起,发生在台账之外的灾害占比约80%。这个数据让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的专家感到心惊,因为这说明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都在防灾部门的掌控之外。
针对大量灾害发生在台账外的问题,转变现行防治管理方式,拓宽风险管控范围,转变成以隐患点和风险斜坡为对象的“点面双控”风险管理,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扩大风险管控范围,虽然增加了地灾防治部门的责任和工作,但是大家知道,只有“点面双控”方能最大限度的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于是,以坡度、覆盖层厚度、岩性与岩体组合、斜坡结构类型以及地下水作用等孕灾因素为主要评价指标,开展具备成灾条件尚未发生形变的风险斜坡识别和动态调查,推动贵州地质灾害防控体制机制的全面升级。
2020年5月,贵州启动了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优于1:5万精度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工作,切实查清全省各縣域的基础地质条件,并对各类隐患点和存在孕灾可能且存在发展变化迹象的风险斜坡进行定量定性评价。
开展“隐患点+风险区”点面双控成了地灾防治的共识,然而,面对贵州如此大的国土面积,如何排查地灾隐患?以什么标准去排查?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
经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们的多轮会商研讨,最终确定了“点面双控”的技术路径。
一是制定技术标准。基于贵州近10年地质灾害样本库数据,通过加权确定系数法分析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敏感性,划分出4个危险性值域。结合专家经验,各因子影响权重排序依次为人类工程活动、斜坡结构、坡度、地下水特征、坡形、坡高。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7项影响因子的权重大小,形成危险性打分系统。采取回溯法及比较法,对风险斜坡调查前发生的地质灾害采取历史回溯,提取灾害数据,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孕灾条件复盘,验证灾前斜坡危险性,不断优化修正斜坡危险性打分模型,建立了风险斜坡野外快速定量评价体系,编制了《贵州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技术指南》,从而提高大规模、大面积的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时效性。
二是发挥综合遥感效用。2017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全覆盖InSAR地表形变测量工作。2021年,在此基础上,整合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省第一、第三测绘院,省测绘资料档案馆等技术力量,联合武汉大学、航遥中心、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按照“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原则,建立我省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中心,在算法优化、隐患识别、重要靶区时序跟踪分析等方面不断探索,对室内划定的10万余处斜坡单元(靶区)开展时序分析和跟踪。
三是全面排查隐患。充分利用光学、雷达数据、“三调”成果等相关资料对调查区开展斜坡单元划分,对具备孕灾地质环境条件的斜坡单元进行室内初步判别。按照风险评价技术标准,对具备孕灾地质条件且具有进一步发展为地质灾害趋势的斜坡单元进行半定量判别,按照《技术要求》中的风险斜坡评判标准,结合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综合打分,在野外现场快速判定,确定其风险等级。现全省88个县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经室内解译+现场核查判定,共确定风险斜坡18196个,分批次向各市、县人民政府移交管控。
技术路径确定后,隐患点的管控和风险斜坡的管控开始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