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铺天盖地宣传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铺天盖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贵州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铺天盖地”就是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动员工作,让不知道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群众迅速加入到地灾防治的“朋友圈”,力所能及地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
《方案》要求,以受威胁群众为重点,构建目标导向明确、内容通俗易懂、载体丰富多样的科普宣传动员工作体系,引导群众关注自家房前屋后和生产生活区域的地质环境变化,提升群众识灾避灾能力。把责任落实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促进各行业部门在防治工作中履职尽责、联动配合,夯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格局。全面发挥主流媒体、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优势,大量投放防治科普公益广告和宣传视频,将地质灾害科普宣传覆盖到“最后一米”。拓宽群众参与报灾渠道,落实群众有奖报灾政策,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此外,《方案》还对责任落实、关口前移、先进典型案例、人员针对性培训等具体宣传教育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
(一)大力宣传防治责任落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组织开展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等文件的解读学习,持续宣传贵州特殊地形地质条件和严峻的防治形势,让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护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殊重要性,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政治自觉。加大对新的《安全生产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责任制度》等法规、制度、政策的宣传解读,进一步落实“管行业管地灾”的总体要求和“谁诱发、谁治理”管理制度,督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层层压实行业领域防治责任,共同推动防治工作落实,切实防范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二)关口前移高频宣传地灾防治科普。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要把乡镇(街道)、村(社区)作为地质灾害科普宣传的前沿阵地,省级负责统一编印制作《贵州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系列读本》、《农村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册》、《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南》、地灾防治宣传卡片、海报等宣传资料并下发至各市州,各市(州)、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地方特点自行补充编印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要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开展地灾防治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寨、进工地、进隐患点、进家庭”七进系列活动,确保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周”、“6·25土地日”、6月安全生產月等特殊节点各开展至少一次线上线下防灾宣传活动,要全民都知道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防治的措施;通过培训或宣传活动推广使用“群众报灾”微信程序,防灾宣传海报要覆盖各隐患点和风险斜坡,地质灾害监测记录本和台账要覆盖所有风险隐患点。
(三)守正创新讲好地灾防治故事。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要加大主流媒体调动力度,强化新闻宣传,形成广播电视、大屏小屏、网上网下传播格局;坚持“正面”“正向”标准,宣传推广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选树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宣传成功避险案例、防灾卫士事迹和感人故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与民族语言、歌曲、舞蹈等结合,让防灾宣传“接地气”“入人心”;利用好各行业媒体的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的联动宣传,形成合力;做优做强“贵州地灾防治”宣传品牌,提升社会影响力,强化科普传播职能;对典型事故、重大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进行曝光通报。
(四)赋能增效分类开展能力培训。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和骨干人才作用,对防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群测群防人员等各类防灾责任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根据不同受众,明确培训重点和培训任务,强化人员技术水平,提升防灾工作实效。针对防灾管理人员,特别是新任政府部门领导,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要强化法律法规、避险搬迁等相关政策解读;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由各资质单位主管部门围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查设计及监测预警开展技术培训;针对群测群防人员等各类防灾责任人,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围绕省级统一编制的《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手册》、《群专结合应知应会手册》等内容开展,利用培训同步推动“贵州地灾App”在巡排查中的使用。对各级防灾责任人员重点开展隐患管理、灾险情上报、预警处置等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培训,做到每月不少于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