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科研反哺教学”机制研究

2023-06-28 13:15张文金德龙浦徐进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文科科研成果教学改革

张文 金德龙 浦徐进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推进技术变革和教学方法等多维度融合创新。大学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也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从最新科研成果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角度出发,以运营管理课程为例,分别从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两方面阐述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并对融合过程提出一系列建议,为实现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育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支撑。

关键词:新文科;科研成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1.084

1 研究背景

2018年8月,黨中央发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并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工作。相较于传统文科,新文科着力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全新的学术视角,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发展新文科,是高校完善学科结构,提升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然而,大部分高校的文科发展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办学层次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实现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各高校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引擎”。当前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课程教学主要侧重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该领域科研成果的分享,特别是缺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教学融合。一部分高校教师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在相关研究领域缺乏连续性地科研攻关。即使部分老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产出一系列成果,但能将教学和科研有效结合且进行实践的不多。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科研事业的重要储备力量,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科学创新思维不足、基础理论知识与最新前沿科学成果相脱节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国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提出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但大多集中在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操作性较强的领域,很少有学者关注经管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即使有些文献提出把最新科研成果引入经管类课程,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详述具体实施过程。鉴于此,本文以新文科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两个方面阐述经管类专业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案。

2 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意义

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认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将教学、科研与学习进行整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科研和学习能力的多重培养。基础知识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而最新科研成果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不竭源泉,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科研成果的转化支持。因此,如何将科研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转化应用于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新文科背景下,将最新科研成果多形式融入本科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新的教学手段探索,催生新的科研、教学生态形成。

3 科研反哺教学具体实施路径——以《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3.1 科研与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

国内高校本科生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以《运营管理》为例,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陈荣秋和马士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产运作管理》,该教材包括4篇18章的内容。目前,主要是来自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选择学习该课程。由于国内外运营管理领域的学者大多采用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相应研究方法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向选择《运营管理》课程的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展示和讲解。

3.1.1 实证研究与课堂

在介绍实证研究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时,教师并非仅仅讲述理论知识,而是更强调理论背后的实践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各种理论背后的实践,同时让学生认识科研思维可以应用于各种日常实践。比如,在运营管理课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策略消费者研究中涉及的“理性预期”这一概念,可以设计相关的行为实验,在实验中让同学在“预期”其他同学决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决策。由于对其他同学决策的预期直接影响自己的收益,这使得学生对“理性预期均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在选择考核学生的开放式命题中,大多以导师与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协作与博弈行为、直播中工会和主播之间的博弈交互以及众筹中面临的需求不确定等实践问题为背景,让学生体验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实证研究课堂全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课程教师则是创设好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关键知识概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3.1.2 模型研究与课堂

在模型研究的教学环节中,首先,通过对经典运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决策行为和决策过程蕴含的管理思想进行提炼,全方面地教授决策的原理和内涵,帮助本科生对运营管理领域的研究范式、研究脉络和研究方法有基本的理解,并为学生未来继续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紧跟运营管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讲解对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的过程。基础理论与最新成果相结合教导,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提升了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

为了让学生了解模型研究的基本范式,在运营管理课程中,结合本课程配套书籍中《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由浅入深并结合最新成果依次讲解单周期库存模型(报童模型)、供应链背景下的报童模型、不同供应链环境下的报童模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渠道问题、消费者的策略性及其对渠道的影响等问题。在模型研究课堂中,学生必须集中精力去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然后与书本中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相融合,并最终内化为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授课教师也需要与学生相互讨论,剖解问题的建模和求解过程,着力在相互启发之下联系实际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主要的目的是让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学习不同方法的研究路径,了解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宽度和科学素养。此外,在基于各专业自身特征的基础上,为本科生选择适合不同研究问题类型的研究方法提供指导性建议。

4 实施过程问题及应对措施

4.1 转变教学风格,打造质量文化

对于大多数高校本科生来说,他们在本科阶段主要学习的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较少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科研活动。一方面,由于科研论文相对抽象,对读者的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相对有限,因此他们很难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较多本科生对科学研究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和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无关,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接触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如何将科研成果以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对高校教师来说存在很大挑战。

首先,科研成果的呈现应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实际生活的典型材料,将科研成果与实际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某著名企业的运营案例,并设计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堂介绍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自身知识储备分析解決,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其次,开展交流学习和相关研究及赛事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并汇报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究、验证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达到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最后,不断优化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形式,让课程建设始终走在学科专业最前沿,使学生有机会获得和掌握课程最前沿的资讯与知识,以优质科研资源支撑高水平、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

4.2 打破专业边界,夯实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很多经管类课程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学科交叉是国内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而当下高校经管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培养方案不合理、院系学科和专业之间存在壁垒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首先要打破传统文科在学科和专业上的壁垒,对学科中各专业课程进行重组,创造跨学科(或跨专业)元素,进而围绕跨学科(或跨专业)元素组建相匹配的教学团队。我国高校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仍以所在系制定为主,课程体系过于单一,过度侧重所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在交叉综合知识培养和实践技能培育方面较为薄弱,严重影响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效果。因而,如何设计灵活多变的课程体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建议拟借鉴柔性教育理念,结合经管类学科建设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行业人才需求、学生就业需求为综合导向,设计“1+X”柔性课程体系。其中“1”代表三类课程的主体知识模块,不受专业特征影响,仅与课程本身属性有关。但设计时要考虑到国家战略的需要,对主体知识部分进行一定筛选和重构。“X”代表三类课程的拓展知识模块,该部分受不同专业特征、专业学生就业及对应行业人才的需要而做不同调整,可以融入其他专业最新科研成果或实践技能,是该课程体系的“柔性”部分。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课程体系的灵活度和适应性,创造课程中的跨专业元素。

4.3 围绕课程体系,组建经管类跨专业教学团队

我国部分高校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教学团队,实际课程质量的好坏和倾向性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特征,从而导致大多数时候课程效果偏离预期目标,课程倾向性与授课专业学生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出现。另外,同一课程的多个授课教师也有可能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甚至是不同专业。因此,同一团队内的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方法、改革和创新等方面无法形成有效沟通,致使大多数授课教师的教学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进而阻碍了高校高效建设经管类一流课程和培育相关复合型高端人才。因而,急需围绕新文科建设理念,组建一批创新型跨专业教学团队来推动高校经管类跨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

通过交叉融合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为主要手段,以柔性课程体系为核心基础,依据每门课程的“1+X”特征,剖析课程涉及的具体经管元素和对应的专业属性,进而灵活组建与每门课程相匹配的跨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对成立的跨专业教学团队实行“负责人+成员”运行模式。团队负责人选取所负责课程相关的教学领军人才,具有一定威望和号召力。负责人制度的设计可以有效打破原先教学团队出现的松散局面,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教学科研积极性,进而能够保证有序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合理安排所负责课程的教学人员,高效组织各类教学改革和创新活动,最终为实现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育和一流课程建设提供了可能。

4.4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推动考核形式创新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来提高教育质量。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的高水准、全面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而课程考核则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与国外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考核模式相比,国内高校在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步伐上仍显落后。目前高校经管类课程考核仍以闭卷考试为主,缺少对学生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考核,同时,学生也无法自主选择考核方式,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缺乏课程研究兴趣,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本文提出在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同时可以对学生采取“期中教师选择考核形式+期末自主选择考核形式”的方式。详细来说,课程教师可将课程考核分为期中期末两次,其中考核由老师自行选择考核方式,期末考核则由学生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如PPT案例汇报、科研论文介绍、课程试讲、辩论等多种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汇报,结合当下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以当下某个企业为案例,对企业的运营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以对分享成果提出质疑和评价,在思维碰撞中完善探究结果,掌握科研成果的核心价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丰富课堂教学考核方式,也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对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实现教师在课程中教学目标。

5 结语

新文科建設关系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须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我们应深刻认识新文科建设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科学谋划新文科建设的整体未来发展。在新文科背景下,以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促进文化繁荣为新目标,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新路径,积极推动科研理论成果与课堂教学的深入融合,打破专业边界,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大力推进新文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2]冯果.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3236.

[3]李凤林.加快建设“新文科”主动引领新时代[J].中国高等教育,2020,(1):4547.

[4]叶信治,梁凤华.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协同育人功能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68.

[5]崔玉平,王彬.大学社科教师科研生产的矛盾与破解之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1319.

[6]付伟.高校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方式、困境与突破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0,(11):153154.

[7]王明齐.科研反哺教学理念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7,(28):229230.

[8]陈光宋,张弘钧.“双一流”背景下科研反哺教学的困境、对策与实践[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771.

[9]董桂伟.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4):114117+124.

[10]梁凤华.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

[11]崔育宝,李金龙,张淑林,等.交叉学科建设:内涵论析、实施困境与推进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2,(4):1622.

[12]杨小冈,姚志成,王雪梅,等.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应用——以研究生课程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Z1):7273.

[13]郭国强.论交叉学科专业教学团队的内涵及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3):7072.

[14]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

[15]王慧,李湘玲,邓学龙,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4):8790.

猜你喜欢
新文科科研成果教学改革
科研成果转化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