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
摘 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实施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职工程测量专业核心课程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中思政元素的提取、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成果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无论是在教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还是在社会对就业人員的要求方面以期为该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更多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GNSS;高职;工程测量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84
0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由此产生,课程思政教育是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综合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就是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作为职业院校,要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测绘专业者,更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模式,发挥其在高职测绘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意义。
GNSS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简称,目前主要包括了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中国的北斗。GNSS技术即利用各卫星导航系统,在卫星和地面站、卫星和卫星之间进行信息的交互,从而达到定位导航的目的,其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构成。GNSS系统有效提高了中国及周边地区定位、导航和授时的精度,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地质灾害监测、交通运输、气象预报等领域,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1994年开始部署,直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正式完成了全球组网,2020年7月31日,北斗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北斗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作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学习GNSS认识与使用、星历预报、单点定位、静态控制测量、RTK控制测量、地形地籍测量、施工测量以及网络RTK技术等内容。目前,虽然已经对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内容有了一部分的前期探索,如文献[7]等,但是大部分内容均针对本科及以上的课程教学,对于高职相关课程思政内容很少涉及。为此,为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文件要求,培养多样化复合型人才,本文将从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中思政元素的提取、打造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思政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成果评价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该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更多思路和建议。
1 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取
本研究旨在将思政内容恰当、合理的融入在专业知识领域中,发掘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里所含有的思政元素,选取合适的切入点。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归纳,主要集中在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爱国主义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思政元素及具体表现内容提取见表1。
2 打造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2.1 对接专业思想政治课程教师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是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平台,理念一致、专业互补、能力互促、协同配合的跨学科、跨部门教师集体。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为目标,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学校“三全育人”新格局。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将本课程专任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对接,让其了解当下对学生影响力较大的思政元素,掌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常用要点及教授技巧。通过不断交流与探讨,提高自身对于思政元素的把握能力,按照不同课程内容,精准提炼相应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水平。目前,团队成员共有6人,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1人。专业课教师负责撰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实践课程安排等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负责提炼各章节思政元素。结合专业+思政两部分内容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从而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服务观、职业观。
2.2 团队内部交流研讨
专任教师团队内部进行集中研讨,通过课后调研、头脑风暴等方式,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握好思想的风向标。在确定好思政元素的讲解内容后,着手修订课程大纲、编写课程教案,进一步到细化各个章节和课时,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考核形式、分享案例、教授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整,确保团队里的每个人思想政治觉悟不掉队、教学水平不落后。最后,在理论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教学活动,并在团队内部不断查缺补漏,梳理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完善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与教学大纲,全面提升专任教师对该课程的思政引导能力。
3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
3.1 教师课堂讲授
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将完整且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思政内容授予学生。从每堂课的教学计划出发,对照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思政教学大纲,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做到现身说法。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保证课堂进度的同时因材施教,进一步凝练出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拔高,引领其思想走上正确的道路。
3.2 学生线上学习
线上学习具有浏览范围广、知识面大等特点。除课堂讲授之外,教师还需收集能为思政教学提供帮助的文献、期刊、网站等,推荐给学生进行课外的线上学习,给学生布置线上学习的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其进一步了解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内容,更能有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信息时代的新型人才。
3.3 分享心得体会
在双重学习完成之后,定期组织学生利用故事汇、演讲、PPT展示等形式,互相分享思政元素的心得。向他人分享心得可以加强印象、有效归纳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成果,同时,了解他人的学习心得可以互相查缺补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4 思政课程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团队建设和思政融入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首先是做到课前预习,利用云班课等教学平台,提前发布教学安排并布置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课堂引导和解惑,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际案例拓展课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最后是外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专业实践,让学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外实践的方法,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5 教学成果评价
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重构,并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在学期末达到如下教学效果及评价:首先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扭转了高职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并对国家發展北斗导航系统产生了深刻认识;其次是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科研一线工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纷纷表示未来将秉承“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为国效力;最后获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笔者所带班级多次在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省、市、院级奖励,同时本课程也入选了学院“提质培优”项目并立项。
6 结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国家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高职院校,学情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提取与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的思政元素(如: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目前,随着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全面应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工程测量专业的核心课程,蕴含着“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值得仔细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到本课程中,将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进去,逐步强化专业协同,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手段,通过这种模式争取培养出有爱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专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应有力量。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谢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杨玲,李博峰,李浩军,等.《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四史“教育”[J].导航定位学报,2021,9(2):5.
[4]首都网警.和总书记一起感悟伟大航天精神[EB/OL].[2022100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631119105671025&wfr=spider&for=pc.
[5]周建郑.GNSS定位测量[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4.
[6]李浩军,李博峰,杨玲,等.卫星导航定位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融入探讨[J].导航定位学报,2021.
[7]孙小荣,徐欢,郭冰,等.GNS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高教学刊,2021,7(33):4.
[8]杨昆,罗小兵,冯晓东,等.能源动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