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刘晓通
摘 要: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列宁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借鉴部分资本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保护各民族文化,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提升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借鉴意义,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理论与实践作用。
关键词: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价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58
文化具备教育、沟通交流、凝聚人心、传承经典、文娱等方面功用,决定了它在推进国家和民族的提高中不容小觑的意义。文化早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所处的国际位置的时时进步,我国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日益增强,探讨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可以使我们对于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自信感稳步提升。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与当代意义开展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各有侧重。主要是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研究核心对象,将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等方法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意义进行探究。
1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1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历史背景
俄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在沙皇俄国的强权和专制统治中,沙皇俄国实施了许多反动愚民的文化统治,比如农奴制等,并且战争频发,科技教育都频繁受到重创,使得俄国当时的社会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不高,特别是女性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列宁在当时带领大众在十月革命中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功,成功创建了令全世界震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但当时的国家文化水平较低。1921年,列宁提出践行新经济政策来加强俄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与经济政策相匹配的文化水平却远远没有达到,列宁正是在这一时期明确生产力若是想要稳健求进,势必应重视文化建设的发展。俄国当时缺乏优秀的专家与学者,社会底层的工农群众文化水平都非常低,对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不了解,而且缺乏组织和领导,对参与文化事务没有概念。列宁由此提出文化建设,而且列宁指出文化文明建立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的国情,认为资产阶级文化是一个混合体,它包含着封建地主阶级文化、资产阶级文化、小农思想,而资产阶级文化的核心在于剥削和私有制,这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对立的。虽然十月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俄国的封建陋习仍然存在,社会上还是存在封建宗法习俗和未开化的风气,而当时的“吸血鬼”也就是剥削制度的保护者。虽然列宁在俄国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水平落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逆流而上。俄国当时的群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城市主要以工人为主,农村则是农民和社会底层人士,要想使人民群众更好的接受认可社会主义。灌输概念被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了出来。因为当时的革命需求,列宁反对自发形成,而是应该把马克思理论通俗化,而后灌输到工人中去,协助工人理解它。列宁当时提出的灌输论,不仅是让工人从外部接受现成的结论,更是从内部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从而应用于革命的需求。
1.2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来源于当时复杂的文化背景,而且还有科学的理论来源。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维不但直接承袭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建设的思想以及另一些思想家理论家的学说,而且汲取了俄罗斯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之上,把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俄国国情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所有事实上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脱离了客观存在的人的纯正感官性能和生命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不拥戴旧的唯心主义史观,批评了黑格尔理性的决定论和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列宁承袭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念,他认为旧的唯物主义之所以会有局限性,是在于它并没有坚持哲学唯物主义,而是将唯心主义的成分有所应用,所以要贯彻唯物主义的理论,相信社会思想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换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中,要研究一切历史法律等都要从物质切入,并且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及国情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中坚信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最主要最突出的观点。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中还提到了对于民族文化的见解,他们认为民族是众多而广泛的存在,民族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现象。民族文化是不会轻易的走向下坡路,相反来说,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形态,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也是一种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与体现。
2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
2.1 借鉴部分资本主义先进文化
列宁坚定选择相信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不仅如此,他创新性地提出对于资本主义也是可以使用的。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这其中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广泛的吸收人才、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们来参加到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博采众长,利用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来改造文化知识相对落后的俄国,为当时的俄国带去生机与活力。第二,他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主张。就俄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早期俄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又经受了一战的影响,列宁不得不学习资本主义文化的先进成绩和效果,去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十月革命以后,俄国政治文明快速发展,但是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却裹足不前,俄国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但经济还是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不集中,缺乏合作和组织纪律,且农民的文化水平极为低下,于是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在这个时候提出,很快就对当时的情况作出了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开始有条件的组织工人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并且建设许多合作社等,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提出,是标志着列宁对资本主义文化意识的承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2 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
教育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有先驱者的地位,并且对于整体以及大局的发展也十分重要。教育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的进步和加速俄国文化迅速展开起来重要的作用,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看,教育有助于大众的文化水平进步,有助于国家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建立须要鼎立开展教育事业。俄国当时的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并不能理解这些法律以至于出现了贪污受贿的现象。这表明要想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就必须要使广泛的教育程度有所进步,培养相应的文化素质,才能根除这些贪污受贿的问题,更好地发展民主政治。
经济建设须要鼎立开展教育事业,“全部宣传工作、教育工作和社会教育工作正是应当同农民的这种最直接、最迫切的需要结合起来,衔接起来,这样就不致脱离最迫切的日常生活需要。”列宁一再强调,教育不可离开了经济,须要注重经济。经济基础是保障,经济基础是首位。经济之进,离不开相辅相成的管理经验与科技探索发展,这又需求工人和劳动群众的不断求索和社会文明礼仪程度的稳步提升。因此,列宁强调,必须要将经济发展与文化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
2.3 保护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相成的集合体,它所反映与代表的是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精神特色。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有100多个民族,所以民族问题对于俄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列宁作为当时俄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袖,他擅于从俄国的实际状况入手,根据俄国多民族的实际,重视发展和处理民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坚守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联结的基本准则。
十月革命成功后,党和政府遵循列宁的指示,还采取了多种方式,促成民族文化的交往和开展。“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应该享受任何的特权。”其一,主张言语平等和开始文字变革。其二,踊跃开展各民族文学艺术事业。其三,踊跃展开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体现为踊跃发展少数民族的图书出版。
3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价值
列宁当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给予俄国莫大的帮助,使俄国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得到了改善。现今,我们党也是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地位。党是领导一切的,与当时的俄国情况相似,没有党的指挥,就不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开展,就无法凝聚无产阶级思想的共识。
3.1 提升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确立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广泛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进一步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我们十分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但是面对新的历史背景、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抱着一种全新的、负责任的态度。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看到创新的必要性。
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应该正视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应怀着敬重之心面对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要坚守文明发展的决心,合力而为,在实处落脚,踏实奋进,稳步进入社会主义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应该放宽眼光,看看世界,看看现在的大趋势大成就。在面对日益发展的世界,故步自封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的发展,我们所需要的和接受的是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吸收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如列宁在发展社会主义时,屡次说要“利用资本主义开展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必定有可以借鉴的内容。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秉持着既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又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的长处和优点。
3.2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作为列宁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从它诞生开始,就着眼于无产阶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条件之下,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多元化的思想与意识观念,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重要指导地位。
要秉持列宁对于进步文化的要求,要想拥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踊跃的吸纳人类文化发展以来的好果实,道德建设是一个持久深远的过程。不仅需要历史的底蕴,而且还会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而发展,吐故纳新,增添新元素。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当今的道德建设在吸收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同时,也有新的价值呈现出道德主体范畴,已经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物。一方面,中国的道德文化,必须要与经济、政治、历史等多个层面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吸收其他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公道的对待不同的文化,允许多元价值主体和多元评价标准的存在,尊重不同地域、国家之间道德文明的内在规定性,进行平等的交互流动。
3.3 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在面对全球形势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了新的时代背景,我们首先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用全新的态度去面对世界,用全新的勇气去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的提升属于我们国家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一个民族来说很关键,是一个民族向前追求的不竭动力,也是鞭挞一个民族兴旺鼎盛的必需条件。同样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也是十要重要的,不仅关乎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也直接影响到政党的何去何从,荣辱一体。
文化作为一种力量,自始至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影响着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它与经济相互作用,并且相互繁荣。经济可以作用于文化生活,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党在一直以来的革命、建设、探索的过程中,它的进步来源于对于自身理论的认知和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文化需要的是一种具有自觉的创造意识,我们在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还要拥有自觉意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与创造,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4 结论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为指导的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观点和方法为主并适当借鉴了其他思想家的思想,本文从列宁的思想形成开始进行梳理,对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对中国的意义做出了考察。结合列宁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明确了解文化建设的思想,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启示作用,并且结合文化建设的思想,对于指导世界范围内比较落后的国家具有广泛的意义。从这一点意义上讲,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为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的实践都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全集[M]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4]列宁全集[M]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潘宁.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J].理论视野,2011,(5).
[6]曹英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
[7]朱宗友.刘凯.列宁关于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思想深析[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8]宫玉涛.李晶晶.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及当代价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20,(5).
[9]常鸿飞.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D].西北民族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