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23-06-28 07:16沈刘芳马春影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疫情防控线上教学思政课

沈刘芳 马春影

摘 要:后疫情时代,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程呈现新特点,课程教学面临学生参与度不够、教师线上授课能力不足、教学互动效果欠佳、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化疫情危机为提效契机,通过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开展教师线上教学技能培训、加强课程管理与反馈、创新学生成绩评价机制、改善师生关系等开展教学改革。

关键词:疫情防控;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50

1 研究背景

庚子年初,全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疫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疫情危机,教育部及时出台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优质教学资源,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确保不因疫情影响、降低教学质量。财经类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主要到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财务人员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质量是否可靠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财务造假行为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败坏财会行业的诚信理念。而当前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培养的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持续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因此,疫情防控期间,各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响应《指导意见》要求,使用网络直播技术与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思政课教学探索,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但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复杂的国内外舆情環境、受阻的教学育人手段都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诸多不利。因此,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疫情为契机,充分挖掘抗疫元素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 后疫情时代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新特点

2.1 时空界限被突破,线上与线下结合

在疫情初期,各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思政课积极转换教学形式,开展网络教学。疫情后期随着高校陆续开学,为更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蔓延概率,保证学生身体健康,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学采取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腾讯课堂、钉钉、雨课堂等授课平台的使用达到了新高度,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师生实现跨时空交流互动。

2.2 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各类线上平台的广泛使用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传统垄断,思政老师在升级教学模式的同时,教育内容也在不断丰富,特别是“抗疫”素材的收集与课程融入。财经类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优质资源库,调取整合课件、微课、试题库等网上优质教学资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思政课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温度。

3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3.1 学生持久参与度不够

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以“面授”为主要形式的线下教学模式,成为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渠道。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出于对网络教学形式的好奇,学习积极性较高,打卡签到、学习讨论都能坚持,教学效果较好。但随着课程深入,频繁的课堂签到、案例分析讨论、作业上传等,会使学生感到身心俱疲,学习积极性下降。受“轻公共课程,重专业课程”惯性思维的影响,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程上,放松了对思政课的学习,出现“刷课”现象,导致线上教学效果不显著。

3.2 教学模式突变,导致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同一失衡

一方面,思政课线上教学效果的达成与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存在显著关联。但线上学习中,很多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淡薄,难以突破以往线下学习惯性,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未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性较差、获得感较低。另一方面,思政课传统线下教学背景下,思政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授课经验。但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后,因教学方法受限以及对在线上教学中自身角色的定位不清等,误认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就是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影响预期教学效果。

3.3 部分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路径依赖严重,新教学模式应用能力不足

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授课水平以及对在线授课模式的适应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疫情时代,学生会产生对学业、就业、社会等多方面的疑惑与困扰,自然会将思政课教师视为“答疑解惑者”。对于学生的疑惑,教师不能避而不答,否则会打击学生思考积极性。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得思政老师会产生“角色压力”。另外,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间交流由“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键对键”的间接交流。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对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的“路径依赖”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现实所需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熟练,无法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影响教学效果。

3.4 线上教学互动不足,交流机制缺位

思政课程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于一体的德育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开拓学生思维,师生互动交流尤为重要。线上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满足教师直播、录播等基本教学需求,但在师生互动层面以教师点名提问、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为主,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模式,无法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互动效果欠佳,教师亲和力也无法在网络空间展现,共情感缺失。教师因无法及时获取学生学习反馈,并据此调整教学思路,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财经类高校思政课程改革路径

4.1 培养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教学效果

线上学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力,通过课堂答题、案例分析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倡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进行有效时间管理。教师应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灵活安排课程进度,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奠定基础。

4.2 开展教师线上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学平台使用效率

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一定程度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首先,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学习线上教学新技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变现力与感染力。其次,财经类高校要不断完善线上教学培训体系,优化培训内容,围绕教师多样化线上教学需求开展系统性、多维度教学培训,搭建校内线上教学交流平台,组织校内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形成培训交流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使用教学平台的深度与宽度。

4.3 加强课程管理,设立反饋机制,实现教学动态调整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教师与学生间由“面对面”变成了“键对键”,这无形中在两者间设置了一道交流屏障,教师无法及时获取课堂反馈。对此,学校层面应及时追踪教师线上教学痕迹,并予以分析研究,对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估,通过设置课程反馈机制,促使思政教师对现存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实现以评促教。教师层面,一是要通过课前严明课堂纪律、成绩评比的公开公示等使线上授课趋于规范,二是要充分利用班级群增强课堂“临场感”,通过课堂互动,加强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发情感共鸣,提升亲和力,实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4.4 创新学生成绩评价机制,坚持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

针对线上教学,财经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摒弃以往线下教学中对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体系,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教师应将线上教学平台提取的签到打卡、考试成绩等数据作为参考,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能力培养。日常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逻辑性与多维性,是否在思政课堂上获取真正进步等。

4.5 改善师生关系,坚持“良师”与“益友”的统一

思政课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还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尤其疫情期间,学生会受到来自网络上繁杂的信息冲击,而自身辨别能力有限,极易引起心理恐慌,需要老师答疑解惑。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受限,导致情感弱化。因此,财经类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及课下情感交流中主动倾听学生、融入学生,既做良师,更成益友,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提高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立静.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人文天下,2020,(08):108110.

[2]李勇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对策略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2,(02):5253.

[3]张悦.疫情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挑战与创新路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2):104105.

[4]曹海英,李建欣.疫情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策略研究——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1,(02):122127.

[5]李丹.疫情防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线上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3):8791.

[6]陈思.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6163.

[7]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猜你喜欢
疫情防控线上教学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