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鹏
摘要:中国艺术不仅“自主创新独为体”,且有“虚谷容云造新奇”的传统,本文介绍了乐器单簧管艺术的前世今身及其艺术特色,阐述了在西风东渐进入国人视野受到热情接纳,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华丽转身成为中国乐阵新成员。一百多年来,国人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单簧管精品力作,也同时出现了众多单簧管演奏家,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单簧管艺术,笔者针对当前艺术院校的单簧管教学实际,建言献策。
关键词:单簧管艺术 前世今身 创作 演奏 发展
最近,央视综艺频道开辟了“文明过鉴”的专题栏目,通过中西文明的比较互鉴,扩大人们视野,促进交流互动,启迪人类智慧,引发了全国观众的关注和兴趣。这个专题告诉我们:在世界上,尽管地域不同、风俗各异、语言有别,但人类对文化的认知,审美的追求,文明的进步却有共同之心。人类文明因开放而通畅,因交流而生动,因比较而互促,因借鉴而进步。尤其是超越国界的音乐艺术,更是如此,本文拟对器乐艺术中的单簧管,作一个“中西过鉴”的窥探性研究。
一、胡乐融入民乐的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丰富神奇和博大精深,不仅因为自古就拥有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大类,数十种乐器,而且因为善于汲纳外来器乐,融合改造,取其之长为我所用,进而再造化为已有,诸如二胡,来自波斯阿拉伯和印度的胡琴,后来经我改造变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二胡、板胡、京胡、中胡、高胡等;诸如琵琶,古代波斯国的“巴尔巴特”琴,又名曲顶琵琶,南北朝期间由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隋书·音乐志》这样记载:“曲项琵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诸如唢呐,有的学者考证,唢呐是魏晋南北朝期间,从波斯、阿拉伯传入中國的,《世界乐器》(1976年美国版),也认为中国唢呐是公元5世纪之前由波斯传入的乐器。[1]但是,现在二胡、琵琶、唢呐等乐器是我国地地道道的民间乐器,这是世所公认的。从这些史实来看,中国器乐文化拥有融他为我的历史传统。
二、单簧管器乐艺术独有的特色
单簧管,因管身为乌木色泽,国人俗称“黑管”。黑管外形是一个圆柱木管,笛头装有芦苇制作的簧片,管身两节(上节管和下节管),尾部是喇叭口。演奏者将空气从笛头吹入,震动簧片而发音,经由管身产生共鸣,最后喇叭口放大声响。单簧管在管弦乐队中被称为“演说家”,又有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巴松的木管乐器家族中,黑管运用最广泛。
单簧管拥有四个八度的辽阔音域,每个音区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上游刃有余,这使得它在音乐表现上更加有优势,高音区明亮高亢穿透力强,中音区甜美纯正富有表现力,低音区深沉宽广浑厚饱满。利用单簧管各个音区的特色优势,可以描绘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丰富了演奏者的情感表现,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单簧管是通过气息带动簧片震动发声,这使得它在吹奏过程中可以灵活地控制强弱的变化,这就丰富了它的音乐表现力,使得它能够演绎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让音乐变得更加鲜活充满故事性。得益于单簧管的键位设计,它既可演奏快速技巧性的音乐,又可表现各种琶音,和跨度较大的音程,拥有灵活地适应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单簧管不仅在独奏中使用,在乐队中更是活跃着它的身影,在交响乐队和管乐队中它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作曲家也尤爱使用单簧管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经常利用单簧管不同音区音色的特征来带动不同的场景人物性格的变换,和其他乐器的合理搭配,有效融合,可以更生动更深刻地诠释音乐作品。自诞生以来,从古典到现代派,从教堂音乐到流行音乐,从西方到东方,单簧管可以表现任何一种音乐风格的作品。
三、单簧管在西风东渐中入华
早在18世纪清朝乾隆年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就曾随访华使团流入宫廷,乾隆皇帝曾下令让人仿制和学习演奏这些乐器,并由太监组成了一个小型西洋乐乐团,其中单簧管演奏者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单簧管吹奏者了。
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的音乐文化,单簧管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当时单簧管和其他西洋乐器主要应用在宗教活动和军乐团里。1885年,在华的英国人哈特(Hart,Robert,1835~1911)创办了管弦乐团,他聘请欧洲的老师对中国学生进行培训,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的管弦乐人才。这些人才后来成为中国近代管弦乐发展的骨干力量。被誉为中国单簧管第一人的穆志清(1889~1969)先生,就向当时乐团里的演奏者学习,并多次进入乐团参与演奏。
在早期的中国管弦乐团里,大部分的单簧管演奏者由外籍音乐家来担当。进入20世纪,单簧管艺术才在一些大城市民间传播开来。1909年近代音乐家曾志忞在上海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管弦乐团“上海贫儿院管弦乐团”,他本人担任指挥,在1914年5月成功在北京举办了音乐会,成功的演出受到了大众的好评。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由16位音乐家组建了小型的管弦乐队。无论是上海贫儿院管弦乐团,还是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小型的管弦乐队,单簧管都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单簧管艺术人才也由此而出。[2]中国在大兴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各地音乐院校都开设了单簧管艺术专业,这为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西方音乐在我国得到应有的重视,单簧管教学正式列入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几大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交响乐团。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单簧管的特色,而且结合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著名的单簧管专家张梧先生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一边教学一边创作,他创作的《苏北调变奏曲》是我国最早的单簧管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中国单簧管创作的开端,中国人不再只是演奏西方作品,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风格乐器开始面世。被誉为中国西洋管乐泰斗的穆志清先生,创造了多个第一:在中国第一个管乐队担任演奏员;在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任管乐导师;参加我国第一个公开演奏的管弦乐队——“北京大学管弦乐队”。他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单簧管人才。[3]197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马熙福先生的《单簧管演奏法》,这是中国最早的单簧管专著。1984年“单簧管北京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单簧管最早的行业组织。
改革开放后单簧管艺术如雨后春笋得到更为蓬勃的发展,出现了“三涌现”的可喜现象:一是涌现了单簧管的精品力作;二是涌现了单簧管的优秀演奏家;三是涌现了单簧管作曲的不同技法,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1年著名作曲家胡壁精教授,创作了中国单簧管的第一首协奏曲《帕米尔之音》并在全国首届交响音乐作品评奖中获奖,这首作品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4年“单簧管北京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单簧管最早的行业组织。这一时期的单簧管教育趋于专业化,将演奏和理论相结合,将国外先进理念与中国本土情况相结合,发展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单簧管艺术。随着中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文明互鉴,风格互渗,如今的中国单簧管艺术已然成为中国器乐艺术的一个有机构件之一。目前,全国单簧管队伍之庞大前所未有,既有一批国人单簧管演奏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同时又有新一代的青年人才也不断辈出。单簧管教学从教师到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体系基本成型,越来越多的人对单簧管教学进行着新的探索。在中外交流的单簧管艺术活动、国际大赛中,都有中国演奏者获奖的身影,这表明中国的单簧管艺术发展,正走向中兴阶段。
四、中国单簧管发展现状
在对单簧管音乐民族化创作方面,我国的音乐家一直在做着努力。
首先,在创作初期,作曲家们习惯对原有的民间音乐和流行歌曲进行直接的改编和简单的再创作。这类乐曲结构通常简单短小,耳熟能详,多见为学习单簧管初级阶段的小曲。如《二月里来》《茉莉花》《浏阳河》等。这类乐曲一直保留了原曲的主要旋律,曲式结构简单,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域性,更多是以娱乐大众,提高对单簧管兴趣为主,以这种简单的形式将单簧管与民族音乐相结合。
其次,最主要的创作手法是,以中国民间音乐为主题的创作,通过对民族音乐精华,民族歌曲、戏曲舞蹈、民族乐器等的汲取和借鉴,进行全新的创作。我国地大物博,民族音乐分布广阔,各有特色,最能体现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单簧管作曲家在创作时多取材于当地民间,对中国各地的传统民族音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合自身的创作思路将单簧管融入进来。这类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音色和旋律方面体现了民族风格,运用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音阶,加入了具有民族色彩的裝饰音和技巧片段。且在作品结构、和声织体等创作技法上结合了西方的理论,从而扩展和丰富了中国单簧管的创作技法。其中取材于民歌的代表作有:张梧的《苏北调变奏曲》就具有苏北地区民歌特点,体现了苏北音乐在中原音乐文化和北方方言的影响下,豪放且秀美又不失朴质的曲风;卿烈军的《漠中之梦》《驴车》等表现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辛沪光的《蒙古情歌》《草原歌声》等。取材自民族乐器的有:倪耀池的《姑苏行》改编自竹笛,乐曲保留了原本的柔美和纯净,利用了单簧管宽阔的音区优势结合优美的音色,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江南景色。[4]这些作品把民族乐器、民歌与单簧管结合起来,体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包容性,和单簧管这件乐器极强的适应能力。
到20世纪中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创性作品,这类乐曲运用了现代的作曲技法,作曲家们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不拘泥于民族民间音乐。同时,这类作品还重视了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展示娴熟的单簧管技巧,体现演奏者丰富的音乐修养。陈其钢的《晨歌》在保持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巧妙地融入近现代作曲技法,让音乐变得静谧且清新。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作品《易》,取材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典籍《周易》,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时期单簧管音乐创作形式也丰富起来,不仅有很多优秀的独奏、协奏乐曲,还有很多交响乐室内乐作品,郑路的管弦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刘铁山的管弦乐《瑶族舞曲》,舞剧《红色娘子军》等具有时代色彩的音乐都体现着独创性。在一些影视剧中的背景音乐中,也常常闪现单簧管的身影,单簧管以清新简洁的旋律,色彩浓重的感情,成为影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还有一部分外国作曲家对中国民族题材感兴趣并进行了创作,比如意大利作曲家曼加尼(Michele Mangani),他创作的中国系列作品不仅获得中国演奏者的好评,还把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传播到了世界。虽然单簧管在中国的起步晚一些,但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现在国际舞台上和比赛中频频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但是,毋庸讳言,单簧管民族化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五、中国单簧管民乐化前瞻
首先,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时代性,符合单簧管特性的音乐作品。现在此类作品虽然有,但数量不够多;作品出现的周期,有时间隔较长,缺乏持续性,尤其是民族化作品发展较慢,享誉国内外的精品力作更少。
其次,我们的演奏水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当下有些单簧管作品,无调性音乐逐渐多起来,这标志着作曲家创作技巧达到新的高度,但演奏难度大,技巧要求高,意境难以体现,我们要改变这种演奏水平跟不上作品质量的状况。
再次,现有的单簧管教材质量还不理想。因为我们单簧管教学起步较晚,教材不像钢琴声乐那样成熟,还缺少系统化,现有的大多数中国作品和练习是针对青少年初级水平进行的,一些高难度的作品和练习相对较为匮乏,需要充实和提高。
最后,无论是创作或演奏,我们的创新很不够。如今中国风格的单簧管作品在创作题材上仍较为匮乏,多以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为基础进行创编,且表演形式也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独奏、重奏体裁上。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三个并重”:
一是方向与风格并重。我们研讨的是中国单簧管艺术,而不是西方管弦乐队的单簧管艺术。既然是“中国的”,那么我们要把“民族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越有民族性,便越有国际性。以明确的方向,凸显民族的风格。我们要创作一些具有民族调式和风格的音阶、练习曲,更有利于演奏者增强中国音乐的调性意识和风格意识,提高民族乐感和审美能力,从而发展中国风格的单簧管艺术。
二是创作和演奏并重。创作上要建立和强化专业创作团队,我们既要有高精尖作品,又要有适应时代需要,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作品,普及与提高并重,只有更广泛的普及,才有更深度的提高;演奏上要注重专业与业余的结合,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演出与大赛,从厚积专业素养上提高演奏水平,也要有普及性的单簧管讲座、业务培训与考级测试,激发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到单簧管艺术队伍中来。
三是教材与训练并重。教材上既要接纳外来成熟的科学教材,也要有基础性民族化的练习;教学内容上,既要注重演奏水平的提高,也要注重音乐素养和素质的提高;教程方面既要有科学的设定,也要有符合实际情况的练习;教学内容上既要有艺术理论的指导,也要有演奏实践的练习;教学计划既要有总体的目标和方向,也要有阶段的量化和考核,建立起完整且成熟的中国单簧管教育体系。
结语
回首单簧管民族化走过的路,无论在单簧管音乐作品的创作上,或是在中国单簧管教育事业上,还是在单簧管普及和推广上,都需要我们更多的探索和努力,这样才能使原先外来的单簧管艺术,成为中国器乐艺术的新成员,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曹晖、詹皖.人类文化学视阈下的小号与唢呐之比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5
[2]张佳凤.对中国单簧管发展历史的回顾和民族化思考[J].群文天地,2012.5.25
[3]马茜(导师:纪维剑).新中国单簧管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20.4.19
[4]赵汗青(导师:胡小满).中国单簧管艺术史研究[D].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3.25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