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石刻的书法艺术魅力

2023-06-28 18:06李学朴
文史春秋 2023年3期
关键词:醉翁亭文人墨客碑文

李学朴

我们游览名山大川或考察名胜古迹时,经常会看到文人墨客的墨迹、碑文铭记、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这些不同形式的汉字书体传递出华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悠远历史,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体现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自古以来,先贤就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提并论。“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杜甫)“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在他那千古不朽的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人们在游历华夏的巍巍名山、滔滔江河、浩瀚林海、翠绿原野以及悠久灿烂的历史胜迹时,不仅可以赏心悦目,获得娱乐和休息,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于是古人在旅游中,每到一地,触景生情,往往借助挥毫题词来直抒胸臆。无论是在重峦叠嶂的悬崖险峰之上,还是在巧夺天工的樓台亭阁之中,历代君王、文人留下的书法和石刻,都可供人们细细吟诵。

安徽滁州的醉翁亭闻名遐迩。醉翁亭最初只是一座不知名的小亭,自从欧阳修写了《醉翁亭记》以后,声名日隆。真是文因亭立,亭以文传。当时的太常博士沈尊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欧阳修亲为配词,现醉翁亭冯公祠前的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高照琅琊山”,说的便是此事。其后,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前来寻古探幽,题诗刻石,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徵明、李梦阳、王世贞等,均在此留下足迹,并作有诗文以记其胜。欧阳修的学生苏轼还书写了《醉翁亭记》的全文,刊石于此,字字丰劲跌宕,是难得的书法艺术精品。这种文化上的逐渐积叠,使得醉翁亭的建筑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绍兴的兰亭也是如此,因“书圣”王羲之在此写出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故而名传后世,尽人皆知。而此间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好像全部体现在那与书法艺术相关联的文脉典故之中。

先贤留下的碑文石刻不仅表达了文人墨客寄情于自然景色时,不同的思想感情,也为后来的旅游者展示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登泰山峰巅,当雄浑有力的“极顶”两字映入眼帘,人们的眼前会顿时为之一亮,心中马上涌起“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的意境。绍兴“越王台”、苏州“沧浪亭”……这些神来之笔亦增添了风景名胜之地的美感。这些书法本身就是景中之景,在光彩中它们显得那样和谐,披着风露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令游人产生凭吊和景仰的感慨。

苏州的“狮子林”是四大名园之一,以湖石假山驰名中外,吸引历代众多的游客。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到“狮子林”游玩。乾隆在假山里越玩越有劲,一时高兴,便写了“真有趣”3个大字。陪同乾隆游玩的末科状元黄熙感到题字虽好,但语言不免有点俗气,把中间的“有”字去掉更好,但他不敢直言,就转弯抹角地说:“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赐给下官吧。”乾隆一听,自然明白对方的意思,就把“有”字剪下,成了“真趣”二字。后人便在假山对面筑真趣亭,乾隆亲笔的真迹匾额一直保存至今。《吴门百咏》有一首诗就记录此事:“御题真趣状元家,两度宸游驻翠华;狮石千年仍突兀,五松无处觅槎桠。”

书法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带给当今世界的文化遗产。碑文石刻的书法文化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价值之巨大,令人叹服。文

猜你喜欢
醉翁亭文人墨客碑文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从洛阳花到醉翁亭,他为中国文人构建了两个精神故乡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滁州醉翁亭园林历史变迁及其特征探析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