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慧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闪现着一群青春昂扬、英姿飒爽的女兵身影,她们是人民军队第一批女兵。参加南昌起义的女兵共31人,大部分来自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少数来自何香凝创办的妇女政治训练班,她们被分派至南昌起义各部队,主要担负机要交通、政治宣传、战场救护等工作,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昌起义后,她们在各条战线上继续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招生 女生队成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伐军攻克武昌,国民革命政府迁往武汉,中国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广东转向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4年初建时称国民党陆军军学校,通称黄埔军校,1926年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随即在武汉成立分校,又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它的创办经历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训练班,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几个阶段,地址设在武昌两湖书院。该校以“养成健全宣传人才,充以军事政治工作之下级干部及各地社会工作人员为宗旨”,名义校长是蒋介石,代理校长为邓演达,恽代英为政治总教官,张治中为教育长兼训练部主任和学生总队队长。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不仅使革命浪潮席卷沿途各省,也促进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的广泛传播。为适应大革命的形势发展,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力争培养妇女军事政治人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首次创办女生队,1926年11月在全国招生,吸引了各地的热血女青年前来报考。1927年2月12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招收学员6000多人,其中女学员183名。老学员成立学生总队,下辖政治、炮兵、工兵等大队;新学员编为入伍生总队,下辖政治第一大队、政治第二大队以及政治女生大队(简称女生队)。据不完全统计,女生队中具有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身份的有45人,占183名女生队学员及教职工的25%。1927年4月,国民革命军所属学兵团内的1400名学员转入该校,其中,30名女生并入女生队。
女生队设有队长和副队长,负责全队的军事训练,还有3位女指导员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女生队中的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成立有党支部。为了适应革命的紧急需要,女生队设学制半年,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军事课和政治课并重,这种速成班式的加强教育,学习和训练强度可想而知。
女兵的政治学习设有《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共产主义ABC》《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等课程,由教官恽代英、沈雁冰、许德珩等讲授;设有《步兵操典》《射击教范》《军中勤务令》等军事课程,并配有野外操练。女生队员一律戎装短发,配短枪,双袖配红色“W”标志(大写“W”的标志是妇女英文“woman”的缩写)。女生队除了进行政治学习与军事训练,后来还参加了武汉反蒋群众示威游行与反击夏斗寅叛军的战斗。
1927年3月,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正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取消分校名称,取消校长制,成立校务委员会。5月16日,该校成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党特别支部,在学校工作的恽代英、陈毅、聂荣臻等中共党人都非常关心女生队的建设,经常向女生队员传达中共的指示、决议,讲解军事政治形势。在党的教育下,女生队的学员思想觉悟提高很快,迅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批革命女兵,并在后来抗击反革命的武装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熟悉的许多女共产党员,赵一曼、刘光年、胡筠等,都是当时女生队的学员。
学校解散 踏上革命征程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形势顿时紧张,原驻湖北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在蒋介石的策动下,勾结四川军阀杨森,从宜昌向武汉进攻。5月,中共中央决定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生编成中央独立师,女生队便是其中的政治连——分为救护队和宣传队,直接受叶挺指挥,西征讨逆。出发前,湖北女界代表送行,赠送女生队一面写着“杀尽敌人”“革命先锋”的锦旗,表达对她们的敬意与希望。女生队的彭援华在致谢中表示:“我们从军的目的,即是抱的牺牲主义。现在上前线去与敌人血肉相搏,正是我们的目的,正是我们完成使命的时期。愿以滴滴鲜血与性命去换胜利。不杀尽敌人,誓不回见武汉革命民众。”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革命形势急转而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被迫解散,学校给每个学员发一张第六期的毕业证书。213名女学员除极个别学员被送到苏联学习,其余学员在邓演达、恽代英、陈毅等的安排下走上革命征途,分到叶挺和张发奎的部队,不少人直接参与了后来中共组织的三大起义。女生队中的共产党员和一部分不愿离队回家的女兵,一部分被分配至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和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另一部分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以及军医处等。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有的从事地下工作,有的后来又辗转找到了革命队伍。
1927年7月中旬,刚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决定将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中共中央批准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这次起义。
据统计数据,参加南昌起义及随南昌起义军南下的女兵共31人。但是南昌起义中的女兵队伍并不是同一天集结完毕的,也没有特别的称谓和独立编制,除了少数几人较早加入部队工作,大多数是自发奔赴南昌起义军。自发奔赴的女兵中,其中一部分是在南昌起义结束后加入部队,一部分是在起义部队准备南下广东时加入的,有的是在起义军撤离南昌后参加的。
女生队中的彭猗兰和彭援华最早接到去南昌起义军工作的命令。起义前夕,她们接受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的指令,除了参与前敌总指挥部的通讯联络工作,还负责书写标语口号和散发传单等。彭猗兰是女生队的指导员,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女生队之前就在广州接受过一些革命锻炼,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彭援华是女生队班长,也是共产党员,在校期间经常帮助彭猗兰做党的工作。彭猗兰和彭援华是较为活跃的共产党员,工作经验相对丰富,女生队解散后,两人离开军校到部队报到,参与南昌起义准备工作。1927年7月19日晚,彭猗兰和彭援华同林伯渠、吴玉章等乘船到九江,随后上庐山,等待中共中央下达起义的指令。7月26日,她们到达南昌,在江西大旅社集中待命,白天外出做宣传或调查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工作。
7月31日,女生队的另一名女兵胡毓秀几经辗转,终于赶在起义爆发前夜经九江到达南昌,与前敌总指挥部会合。当时,胡毓秀因为严重的贫血症在武汉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在革命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她不顾身体的虚弱,毅然来到南昌,主动要求随起义军一起行动。
谭勤先等11名女生队女兵则随军从武汉乘船赴九江,与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的女兵周铁忠、苏同仁等会合。女兵们到达第十一军政治部后,找到中共党支部书记王海萍,她们都留在政治部工作。紧接着,由王海萍率领她们乘轮船去九江,7月底抵九江后,王海萍把11名女兵集合起来说:“这次行军有前方,没有后方,说不定还要打游击,那就比较艰苦了。愿意克服困难坚定南下的和我们一起走,不愿意战斗的,可以发给路费回家。”女兵们都意志坚定,没有提出离队回家的。7月30日晚,女兵们随队冒雨翻过庐山,由狮子岭抄近路南下鄱阳湖,在星子换船,沿赣江去南昌。得知起义軍去向后,接近南昌时,女兵们在军服外罩上印有红十字标记的白大褂,于李家渡上岸,步行至抚州与起义军大部队会合。令人惊叹的是,她们抵达抚州南面宜黄城郊在一座寺庙里宿营时,竟然在此遇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逃兵,将逃兵全部俘虏,用缴获的枪支武装了自己。
另一路参加起义的女兵何柏华、陈兆森、王鸣皋、杨庆兰、孙格非等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抚州追赶上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赴南昌的队伍。女生队女兵王鸣皋(她曾经缠过足,但是在行军作战中吃苦耐劳,总是冲锋在前)在女生队解散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医处当卫生员。她随队到达九江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便下令缴械,开始在部队“清共”。王鸣皋等及时召开党员紧急会议,决定秘密出发到南昌,寻找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他们一行10多人,其中5名女兵,辗转跋涉,于8月5日到达南昌。此时,起义军已经南下,他们随即向南追去,沿途不断打听消息,终于在抚州赶上部队,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政治部。女兵杨庆兰、孙格非等在随军校野外演习途中得知南昌起义的消息,经过几天急行军,也在抚州追上起义军,加入第二十军宣传队。
枪声打响 奋勇投入战斗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昌起义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两万多人,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按照中共前敌委员会的作战计划,起义部队向南昌城内多处目标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多支,并占领南昌城。“那一夜我和战友们极其兴奋地来往穿梭在各处战场间,一边做宣传鼓动工作,一边抢救伤员运送弹药。”在回忆文章里,女兵彭猗兰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据相关部门的查证资料,参与南昌起义的女兵共有31人:彭猗兰(安琳)、彭援华(彭文)、胡毓秀、谭勤先(谭乐华)、王鸣皋、志元、曹泽芝(曹泽之)、杨庆兰、周铁忠、周开壁、陈觉吾(陈夷坚)、孙格非、方晚成、肖凤文、肖景子、黄厚吉、苏同仁、何柏华、陈兆森、高牧之、袁德俊、文曼魂、肖凤仪、张仁、吴志红、陈紫、马玲、张文明、谢某某(潮州保卫战中牺牲)、洪某某(在普宁牺牲)、熊某某(随朱德部西撤后在信丰遣散)。这些名字,有的被大家所熟知,有的甚至连完整的名字都无法核实,有的女兵名字之后仅有一句“一名参加南昌起义的女兵”,再无更多信息。陈觉吾、谢某某、洪某某等在革命中牺牲的很多女兵,时至今日都无法探寻到她们更多的革命事迹。
南昌起义后,彭猗兰(广州中山大学文理学院毕业)、彭援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肄业)在这批女兵中学历最高,胡毓秀在进军校前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筹建县妇女协会,革命经验丰富,3人被分配在起义军参谋团工作,其他女兵大多数分配在叶挺的第十一军、贺龙的第二十军、朱德的第九军,做宣传、救护、通信联络和协助管理财务等工作。
除了直接参加南昌起义的女兵,女生队的其他女兵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奋战在革命的不同战线上。女兵谢冰莹在随军西征途中写下著名的《从军日记》,在当时的《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后,引起轰动。凯旋之日,湖北省妇女协会向这支英勇的女兵队伍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令人刻骨铭心的几个字“开历史新纪元”。
1927年7月末,赵一曼随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教导团离开武汉,向江西九江进发,但在进军途中病倒了,不得不离开部队,住进医院,组织让她病好后到上海。后赵一曼因前往南昌途中肺病复发,没有参加南昌起义,但她以柔弱的身躯、坚定的意志,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巾帼英雄。
游曦也是女兵队中引以为豪的人物。广州起义时,游曦奉命率女兵班驻守长堤,阻击李福林军队渡过珠江。下午,起义军总指挥张太雷在指挥中中弹牺牲,游曦的女兵班与起义军总指挥部失去联系,她们顽强抵挡住敌人十倍以上兵力的围攻。子弹打光了,刺刀刺弯了,只剩下几个受伤的同志,游曦仍然昂首挺胸,坚毅地对着飘扬在阵地上的红旗振臂高呼:“同志们!我们只要有一个活着,都要高举这面红旗。”后来,除一位回指挥部联系的女兵,其余十几位女兵全部壮烈牺牲。敌人将游曦的遗体割成数块,放在天字码头“示众”,是女兵中牺牲最惨烈的一位巾帼英雄。
胡筠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湖南平江虹桥,任北乡暴动委员会主任。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决心,她当众烧毁地契,打开婆家粮仓,亲自把粮食分发给穷苦农民,并拉起一支50多人的队伍,活跃在幕阜山下,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在攻打平江的战斗中,胡筠担任平江工农暴动委员会主任,亲自指挥部队攻打县城。此后,当地群众称胡筠为“平江女将”。
在湘南起义中,耒阳女界联合会主任伍若兰和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一起组织农军,攻打地方民团,配合朱德、陈毅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城,敌人“进剿”湘南地区时,伍若兰率领农军苦战15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后来,伍若兰随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成为能打双枪的传奇女英雄。与伍若兰一起到井冈山的还有曾志、彭儒、贺子珍、贺怡、康克清等人,她们成为井冈山上的第一批女红军。
随军南下 开展宣传动员
南昌起义后,根据中共中央原定计划,起义军于8月3日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起义军南下过程中,战斗多次打响,伤员很多,部队组织起女兵救护队。跟随南昌起义的身体强壮的女兵杨庆兰、谭勤先等被分配到前线去抢救伤员,其余女兵都在临时医院担任救护伤员的工作。广为人知的杨庆兰在战场上背出身受重伤的陈赓的事迹,就发生在此阶段。女兵杨庆兰当時只有17岁,南昌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臂力大,枪法又准,作战十分勇敢,一次撤退时,发现山坡下还有一名伤员,赶快过去救护,然后背着伤员离开险境。后来杨庆兰才知道,自己救下的竟是日后赫赫有名、威震敌胆的陈赓将军。
起义军经过一个月的行军战斗,减员近万人,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女兵们极尽所能为伤员治疗,鼓励他们和伤病做斗争,在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女兵们继续跟随部队南下。很多文史资料和女兵的回忆文章,都详细地记载了当时南下行军的艰苦,天气炎热,女兵相继生病,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女兵们随队南下途中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宣传工作。为了让百姓了解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和政策主张,女兵们常常走上街头,通过张贴革命标语、发表演讲、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女兵们在路边书写“打倒军阀”“开展土地革命”“工农革命万岁”等标语,高声演讲,宣传中共党的土地政策,号召农民参加土地革命斗争。为了增强宣传力,女兵们还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其中彭援华编排的《老母亲念经》很受欢迎。
杨庆兰、何柏华、谭勤先等女兵跟随起义军南下到潮梅地区,在枪林弹雨中传送消息、运送弹药,直接参与了战斗。女兵们还积极动员当地群众支援起义军,在她们动员下,妇女们主动为部队担米、做饭、送水。战斗最为激烈时,女兵们把数百名妇女组织起来,侦察敌情、运送弹药、救护伤员,发挥了重大作用。
起义军到达潮汕后,敌众我寡,作战连连失利。女兵们根据组织安排,一部分在潮州红十字会的医院里担任护理员,后来乘船转移到上海;周开壁、曹泽芝等女兵随队到了海陆丰地区,加入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彭援华、肖凤仪等女兵随朱德率领的起义军余部转战于闽粤赣边界。进入赣南地区后,环境越来越艰苦,朱德派人与武汉党组织取得联系,动员女兵到武汉做地下工作,随后,这批女兵几经周折到武汉,走上新的革命征途。
南昌起义军中的女兵,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周恩来曾对她们说:“女将们,你们这一路表现很不错,又勇敢又有毅力……将来革命发展了,要做的事情多得很。这一路,看得出你们女同志能够和男同志同样过严格的军事生活,将来也可以和男同志一样担负重要的革命工作……”截至2023年3月,根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最新统计,查到女兵资料的仅42人。其中,部队中的女兵31人,地方女干部4人,眷属4人,无法查到全名的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牺牲的英烈11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