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清运 吕埴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人们常说见字如面,正是如此,在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古代,当人们打开那封几经波折、从千里之外遥寄而来的书信,看见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迹,感受着字里行间的款款心意和沉甸甸的思念,必是激动万分,经历过长久等待的人定能深切体会。
不知古人写信时是何种情态,许是思忖再三,字字斟酌;许是情不自禁,恨不能急就。总之,字字是心迹,笔笔是真情。古人书信的内容十分丰富,或为抒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或为表达亲友之间的思念和祝福,传达长辈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或为恋人之间你侬我侬,一诉相思之苦……家书,历经数千年时光,可以说一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为温暖的记忆,一纸信笺,几行牵挂,背后承载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上,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会有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以身报国,虽九死其犹未悔。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 5 5 年),“安史之亂”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75 6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捕,先后遇害。唐肃宗乾元元年(7 5 8 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到颜季明的首骨携归,于极悲愤的状态下,写下这篇椎心泣血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作者当时心情极度悲愤,情绪难以平静,错误之处甚多,时有涂改。但正因如此,书作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扉,笔墨不计工拙,字随书家情绪起伏,一气呵成。而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也强烈震撼着每位观者的内心。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念尔遘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祭侄文稿 行书 纸本墨笔 28.2cm×75.5cm 唐 颜真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局部)
颜真卿所属的琅琊颜氏家族志行高洁,文武兼备,在治平时往往为治国之能吏,在危难中则为守社稷之良将。在“安史之乱”中,颜家满门忠烈,“手足寄于锋刃,忠义形于颜色”,三十余口共赴国难。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颜真卿被派出平定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最终勇赴绞索,为国捐躯……“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颜氏家训》中的这句话,将颜氏一门的浩然家风表露无遗。
在18 9 8年至19 2 8年间,梁启超给子女们写了400余封家书,除了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给予悉心指导,还在信中不断向子女们传递“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的爱国思想。如1919年12月2日,他在致梁思顺家书中写道:“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19 2 7年5月2 6日,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家书中写道:“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梁启超的9个子女皆学贯中西,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都是学成后即刻回国,与祖国共患难。可以说,梁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传奇,与梁家这份爱国如家的优良家风息息相关。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东晋·王羲之《姨母帖》)
东晋永和五年(3 4 9年)十一月十三日这天,王羲之得知姨母去世,“哀痛摧剥,情不自胜”。能让王右军如此伤心悲恸,这位姨母一定是他至亲至爱之人。
史载,王羲之6岁时父亲王旷因战争而下落不明,11岁时跟随叔父王廙一起南渡,到了江左。早早失去了父亲,使王羲之深受打击,而此时,他的教育问题亟须解决。
《颜氏家训》书影
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信 供图/汇图网
姨母帖(唐摹本) 行楷 纸本墨笔 东晋 王羲之 辽宁省博物馆藏
据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记载,东晋时中书郎李充的母亲卫夫人,善钟繇笔法,是“王逸少之师”。在魏晋时期,读书识字是士大夫阶层拥有的特权,基本依賴于私相传授。卫夫人得钟繇笔法,然后传给王羲之,因此二人之间一定有很深厚的关系。再从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中的记载可知,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与卫氏“世为中表”,也就是说卫夫人就是上文所提王羲之的姨母。
卫夫人对王羲之有鞠育之恩,而她的去世是如此突然,加上世道动乱,王羲之又不能前去奔丧,在他“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时候,也只能“奈何、奈何”!
唐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将家藏王氏一门二十八人法书献于武则天,武则天命人临摹后又将原本赐还王方庆。后原本遗失,仅存摹本,但摹本亦屡遭火劫,今仅存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等七人的十帖,是为《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姨母帖》即《万岁通天帖》中的第一帖。
《姨母帖》的书体虽属行楷,但仍留有隶书笔意,笔画厚实,没有华丽的笔法,结体和章法上也颇平淡朴实,整幅作品具有一种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
当然,《姨母帖》之所以被后世推崇,并非仅在于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在于它所承载的两代人之间的动人故事。
《傅雷家书》节选 图片选自上海远东出版社《傅雷家书手稿选粹》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1954年10月2日,傅雷先生写给傅聪的书信)
1954年,傅聪远赴波兰留学,此后十余年间,父亲傅雷时常给他寄去家书。在这些珍贵的家书中,没有什么深刻的哲理,只是简单的词句和絮叨的叮嘱,却能让人感到长辈对孩子朴实无华、真挚感人的爱。傅雷先生赤诚心底里涌出的清泉,不仅滋养着他的孩子,也滋养着这世间无数的心灵。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心则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东晋·王珣《伯远帖》)
东晋孝武帝在位期间,谢安是当时的权臣,王珣作为谢氏家族的女婿,颇受庇佑,仕途一帆风顺。但后来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谢王两家不和。一天,谢安下令要把王珣外调为豫章太守,实际上是想把他赶出都城南京。王珣坚持不去。那些天,王珣心中十分郁闷,就写信给时任临海太守的堂兄弟王穆(字伯远),向他倾诉自己心中的愤懑和不满。
《伯远帖》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首的“三希帖”。书帖全篇随本字之形,顺自然之态,而又通篇和悦,有如天成,内容虽是一些寻常话语,字里行间却是满满的兄弟情谊。
谈及兄弟情谊,北宋大文豪苏轼与苏辙兄弟两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让人感动。
伯远帖 行书 纸本墨笔 25.1cm×17.2cm 东晋 王珣 故宫博物院藏
子由生日诗帖 行书 拓本 北宋 苏轼 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苏辙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他们从小一起读书、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苏轼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评价兄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而苏辙对兄长更是始终满怀敬意,在《祭亡兄端明文》中写道:“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宋史·苏辙传》这般总结:“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一生中书信往来不断,诗词唱和近2 0 0首,如苏轼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题序中明确注明是想念弟弟:“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与《狱中寄子由》中的那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一样,读来令人动容。
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复。(元·管道昇《秋深帖》)
一年深秋,管道昇给自己的婶婶写了一封家书。一开头就向婶婶致歉,因为很久没有联系了,眼下天气渐凉,向婶婶请安,告知最近经常见到婶婶的母亲和侄儿,并随信附上了蜜果、糖霜饼、郎君鲞和蜡烛。末尾,管道昇还代丈夫赵孟頫致以问候。
《秋深帖》最后的署名却出现了小插曲,先落的是赵孟頫的字“子昂”,后又改为“道昇”,可以看到修改的痕迹。恰恰是这处涂抹,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小浪漫”。
管道昇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管道昇26岁时嫁给赵孟頫,自此两人琴瑟和鸣,十分恩爱。两人在教育后代方面也十分成功,其子赵雍、赵奕,孙子赵麟,以及外孙王蒙,皆是有名的书画家。
秋深帖 行书 纸本墨笔 26.9cm×53.3cm 元 管道昇 故宫博物院藏
秋深帖(局部)
赵氏一门三竹图 纸本墨笔 全卷37.5cm×630cm 元 赵孟頫与妻管道昇、子赵雍合绘 故宫博物院藏
《秋深帖》全帖为行书,笔力扎实,结体修长,书风秀媚圆润,畅朗劲健。整篇文字断句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每一处的起笔、停顿、运笔都有章法,却又化章法于无形,体现出书法家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书学造诣。
赵孟頫与管道昇感情甚笃,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秋深帖》应该是赵孟頫代夫人管道昇所写。从字迹上看,《秋深帖》笔體温和、典雅,正与赵孟頫的行书特点相契合。学者推测,可能是赵孟頫代夫人回复家信,而他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最后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觉之后,深爱妻子的赵孟頫觉得不妥,所以连忙又改了过来。
管道昇在《我侬词》中写道:“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后人由此可以想象他们夫妻二人间的真挚情谊,真是羡煞旁人。如此,《秋深帖》末尾的署名又何须计较到底是“子昂”还是“道昇”呢?
在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古人是真正懂得浪漫的,一封家书,演绎出无数动人佳话。
不知出殡事如何?……前银不彀用,今再二两去。凡百省事些,再不要与三房四房计,我当初两次出殡,不曾要大哥出一钱,汝所见的。千万劝二官不要与计较,切记,切记。(明·文徵明《行书致妻札》)
《行书致妻札》是文徵明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书,询问家中事宜,关心银钱是否够用,并且叮嘱妻子在银钱使用上不要计较,内容极其家常。它揭去了艺术家的神秘面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夫妻本该如此,你侬我侬,相濡以沫。
往事风流云散,这一封封珍贵的家书,穿越历史的烟云,为我们呈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其中凝结的,是不屈的风骨、动人的真情,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行书致妻札 纸本墨笔 明 文徵明 上海博物馆藏
家侄帖 行书 肃府本淳化阁刻本 唐 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