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钰 孙晓昕
草地上的圣母 拉斐尔 1506年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1520年4月6日,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家、建筑师拉斐尔走完了短暂的一生,这一天刚好是他的37岁生日。学者皮埃特罗·本博强忍着内心悲痛,为拉斐尔在罗马万神庙的陵墓撰写了墓志铭:“此乃拉斐尔之墓,自然之母当其在世时,深恐被其征服;当其谢世后,又恐随之灭亡。”
自画像(局部)拉斐尔 1506年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
海中仙女伽拉忒亚 拉斐尔 湿壁画 法尔内塞别墅藏
丘比特和普绪刻的婚礼 拉斐尔及其作坊成员共同绘制 法尔内塞别墅普绪刻凉廊
虽然人们常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以及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但三人的脾气秉性截然不同。达·芬奇执着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旺盛的精力分散了他对绘画的热情,以至于被赞助人误认为懒散;米开朗琪罗性格乖僻、口舌尖刻,他虽有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常常沉溺于创作之中,甚至一连几天不脱鞋—因为还得再穿上;拉斐尔举止优雅、衣着得体、平易近人,身边总是不乏追随者与学者的陪同,他努力工作是为了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米开朗琪罗看不惯拉斐尔张扬的行事风格,数落道:“你带着扈从同行,像个将军。”拉斐尔不甘示弱地说道:“你孑然一人,像个酷吏!”米开朗琪罗是孤独的,甚至当他从高空的脚手架上掉下来,摔伤了脚而饱受痛苦时,他也拒绝任何人为自己治疗。幸亏一名叫巴乔·龙蒂尼的佛罗伦萨医生通过秘密通道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则生性谦虚、善良,就像那些知书达礼、举止端庄的人一样,在任何场合下,其言行都让人感到亲切、友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传记从渲染米开朗琪罗的孤僻到宣扬拉斐尔的优雅,也是当时艺术家社会地位发生转变的见证—此时大部分画家、雕塑家的身份与普通工匠无异,但是当个别艺术大师的才能获得公众认可后,画家和雕塑家们开始追求身份的转变,他们纷纷仿效言行优雅的人文主义学者。拉斐尔也因此成为16世纪艺术家们的典范。
1483年,拉斐尔出生于乌尔比诺一个画家家庭,他的父亲乔万尼·德·桑迪是位默默无闻的画家。拉斐尔在父亲那里接受了绘画的启蒙教育,随后拜佩鲁吉诺为师,继承了老师优雅的画风。拉斐尔以圣母题材的画作享誉当时,他笔下的圣母安详慈爱,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拉斐尔为格斯蒂诺·基吉的别墅(现称“法尔内塞别墅”)绘制的古希腊神话题材壁画也颇为生动,他借助古典神话颂扬了现实生活的欢乐。基吉希望自己的别墅可以成为他和客人们休闲度假的胜地,可以在此摆脱城市繁缛礼节的束缚。拉斐尔带领着工作室的画家们一起承担了别墅壁画的绘制工作,用神话题材的绘画装扮这个“世外桃源”。
拉斐尔在1513年前后为基吉绘制的《海中仙女伽拉忒亚》的灵感出自意大利诗人波利齐亚诺的一首诗。画中站在贝壳上的伽拉忒亚让人联想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波利齐亚诺的这首诗描写的故事是: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爱上了伽拉忒亚,笨拙地向仙女献上情歌,但仙女却对波吕斐摩斯的爱意不屑一顾。拉斐尔没有让丑陋的独眼巨人进入他的画面,而是描绘了伽拉忒亚被众多海神簇拥着,驾驶双海豚战车逃离巨人的场面。伽拉忒亚扭转的身体、天空中飞翔的丘比特们以及海中纠结在一起的诸神,都使画面充满了动感,但这种动感丝毫没有破坏画面整体的宁静。拉斐尔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摆脱了文学母题的束缚,创作出艺术史上最美的伽拉忒亚。此外,拉斐尔把基吉的别墅花园的凉廊绘制成奥林波斯山,在凉廊的天花板上创作的《丘比特和普绪刻的婚礼》,展现了一场盛大的“诸神盛宴”。拉斐尔为基吉的别墅繪制的古代神话题材绘画是文艺复兴精神的最好写照:文艺复兴不仅指古代文学、艺术的复兴,更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人从中世纪的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结果,从宗教倡导的禁欲、苦修走向享受现世的欢乐时光。
后世的画家也常常以伽拉忒亚为题材进行创作。阿德里安·凡·尼乌兰德特的《伽拉忒亚与阿西斯》描绘了伽拉忒亚拒绝了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追求,爱上了牧羊青年阿西斯。不过,这场爱情以悲剧收场,充满嫉妒的波吕斐摩斯用巨石砸死了阿西斯。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的《伽拉忒亚》暗示了这场危机,远景中的巨人一直窥视着伽拉忒亚。这两幅不同风格的作品显然都缺少拉斐尔作品中的欢乐与生命力。
拉斐尔短暂的艺术生涯创作颇丰,他带领着数量庞大的作坊工人为赞助人提供服务,除了创作绘画,还为赞助人设计和制作珠宝首饰、勋章、香盒、陶器等。1520年4月,年轻的拉斐尔死于罗马,整个罗马陷入哀痛之中。曼图亚女公爵潘多尔福·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写给伊莎贝拉·德·埃斯特的信中评价道:“拉斐尔的声望将穿越时间与死亡的桎梏,通过他的作品与饱学之士将要为他书写的荣誉之词而成为永恒。”
的确,艺术作品的美永恒。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伽拉忒亚与阿西斯 阿德里安·凡·尼乌兰德特 1651年
伽拉忒亚 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