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男
摘 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部分是由专业教师、音乐专家等专业人士来教授的,他们把自己特有的音乐形式融入学校的课程中,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新时代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对于音乐课程的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精神与思想,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意蕴,但是民族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却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传承。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1-0-03
一、民族音乐传承与高校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
音乐多元发展是一种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文化必须与高校的音乐教育相结合。教师要与时代背景相适应,把新的教学内容和现代的教育方法相结合,使之与民族音乐教育相融合。音乐教师能在音乐教学中获得一定的文化、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在高等院校中的作用。民族音乐在整体音乐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不仅代表着本国的音乐特色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部分民族之间的精神面貌。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融合正是要以文化为基础,实施相应的思政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二、高校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加强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具备民族特色。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使其更具活力、更丰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尽力发掘本土优秀的民族音乐。
(二)高校音乐教学滋养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吸收有益文化成果
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想要促进高校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全面化发展,还需要吸取音乐文化精髓,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得到发展。随着开放的大潮,大量的国外音乐元素涌入国内,“外来即新潮”的观念在高校中流传,很多年轻人喜欢外来的音乐文化,对本国的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却不熟悉,导致本民族的文化得不到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音乐教学应该以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为基础,更要注重对其历史的传承与了解。
(三)增强学生的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
目前,以学生素质为中心的社会,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教育和教学中,能够极大地丰富教育文化的多样性,是培养有道德,有内涵的好青年的途径之一。良好的教育与教学环境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能够增强学生的内涵,音乐艺术的修养能够进一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相较于流行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更具有艺术性。本国的民族音乐在展现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发展音乐艺术,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因此,民族音乐对学生的内涵修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三、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可行性与发展现状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
首先,民族音乐是国家艺术文化的载体之一。作为高校学生掌握民族音乐是职责所在。民族音乐教育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他们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可以看出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普及民族音乐是切实可行的。另外,文化与音乐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民族的文化与本民族的音乐之间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民族音乐文化是21世纪教育与科研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引入民族音乐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分析
1.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够突出,没有明确的定位;目前,在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有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民族音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质量并不高。现如今民族音乐虽然走进校园,但是还欠缺一定的教学经验,而且有些音乐教师和其他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缺少“双师”人才,缺少民族音乐的师资队伍。民族音乐教育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我国的民族音乐专业师资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民族音乐的实践经验不足,对音乐教育的经验不足,对音乐教学的经验和技巧也不够充分,有待于长期积累和磨砺。3.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当代文化的多样化,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开设少数民族音乐的普通高校,其普及程度还不够理想。在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等,民族音乐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严重制约民族音乐的科学传承与发展。
四、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内容多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校的教学中,要切实把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教育相结合,以实现艺术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特点,使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同时,也要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使其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亲自体验,不仅可以使他们的教学更加生动,而且可以使他们的音乐知识更加扎实,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音乐经验更加丰富,开阔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活动,成立学习团体,举办各类竞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民族音乐不仅包含文化特征,其中很多乐器也具有别样的特色,民族音乐的伴奏采用的乐器都是各个民族特有的。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些历史文化内容和乐器的制作技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二)突出音乐教学的民族性
人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的想法。而民族音乐文化特性和音乐特征也取决于教授的人。要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的课程中,还需要教师在教授的时候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民族音乐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能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文化认同与文化尊重上表现出客观的态度。这样在教授知识的时候,不会误导学生,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输出。教师教授的民族音樂与民族文化,以教育和教学为导向,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要始终坚持理性的态度,把民族音乐的精神广为传播[2]。
柯达伊教学很注重歌唱,教师可以利用柯尔文的体式,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差异,进而掌握音准;奥尔夫教授的课程主要是通过说、唱、跳、奏、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即兴创作,而民族音乐也有多种形式,例如《彩云追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可以一起演奏,一起跳,一起唱,气氛热烈。创新教育理念的本质在于使教师转变传统的说教理念,使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传统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与实践活动。
(三)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音乐教育的效果如何,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开设民族音乐课,致使学生对民族音乐课所知甚少。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己的慕课学习,但许多人对此并不感兴趣。要想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把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课堂教学更具内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先进、丰富的音乐体验,从而达到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继承,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巧妙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方法。当代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在现代化教学中,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成长。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对教书育人和终身学习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通过信息化技术增长自身的教学经验,跟国内外的优秀教师借鉴相关的教学经验,与本班级的学生特点相结合,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搜集更多的民间音乐素材,加深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高校音乐教师要主动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当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弹多种乐器的教师就比较少了,大多数人都会一种,而精通两种民族乐器或者几种不同民族乐器的教师不多;少数教师也会表演少数民族舞蹈,但当地的专业教师却很少。《新课标》规定,学生在每个学年都要学唱一次川京剧或地方戏曲,教师若不懂京剧的相关知识、演唱技巧,将会非常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民族乐器、戏曲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音乐课程的教研工作,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目前,武汉市各地的体育卫生单位每周都会组织区内的音乐教师进行传统的教学与研究,其教学形式多样,主题多样。武昌区通过举办“教师民乐团”“每周一次”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五)调整民族音乐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比重
很多高校都选择了民族音乐,有些高校则将其作为选修课,结果造成了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重偏低,而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也很困难。另外,由于大部分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缺乏基础的音乐基础知识,难以深入地研究民族音乐,这不仅会影响到民族音乐的教学,也会影响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所以,要在高等教育中加大民族音乐的比重,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力度,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就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从而使自己的音乐文化得到自觉的传承。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教师都在尝试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族音乐的比例,从而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民族音乐教育观念,从而提高了课堂音乐的教学质量[3]。
(六)拓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体验,只注重知识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学习上的困难。高校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强,对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兴趣感较强,缺乏经验的教学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对知识的积累造成消极的影响。体验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积极开展“音乐采风”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拓展高校的音乐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七)构建创新发展的音乐文化教育观
通过不同媒介、不同的信息平台,正确地将当代教育思想与民族音乐教育相融合,从而达到对民族音乐认识的目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等不同。高校教师要积极开展民族音乐欣赏、表演、比赛等活动,以加深对民族音乐与文化多元化的认识。
(八)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创新内容和形式,高校的教师团队应该注重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掌握一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网络素材,通过播放纪录片,加深其记忆,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认知,尤其是民族音乐,更要在感觉和听觉等方面培养学生,以欣赏为基础,加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个人爱好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音乐学习能力。只有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自主学习,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记忆能力。
(九)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
不同专业的教师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也不同。但作为中国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教师本人要爱自己的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民乐,还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建立“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并对其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进行界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对自己专业的热情,從而达到更高的要求,将民族音乐教育付诸实践。
在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上,高校要拓宽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途径,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构建更加专业化、质量更高的教学团队。一方面,要大力倡导教师掌握民族音乐的唱法、演奏技巧,并将教师送到有条件的学校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特征,制订民族音乐教学计划,既要兼顾民族性、国际性,又要贯彻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思想,提高教师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研究,加强对民族文化教育的研究。
五、结束语
将民族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中,既能提高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又能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高校音乐教师要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魏熙畅.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法探析[J].戏剧之家,2021(31):93-94.
[2]姜霄烨.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分析[J].艺术家,2021(08):54-55.
[3]孙毅.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艺术评鉴,2021(08):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