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豪
“爷爷,你这个血压有点高哟,建议您抽空到医院做一个健康体检,体检是免费的。”5月2日,来自永川区吉安镇卫生院党支部的志愿者们在辖区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科普健康知识、宣讲党的政策,并为辖区老年群众和特殊群体量血压、测血糖,将关怀送到家门口。
这支志愿者队伍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永川区“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这支志愿服务队已有超过3000人注册,累计开展服务时数超过168万小时。
近年来,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行业特点,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成立“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32支、站点31个,通过10余年的经验探索和集成化打造,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系统实际、适应发展需求的“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为永川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孝老:“小举动”彰显“大温情”
张小芳是吉安镇卫生院的一名党员护士,2017年,她加入了“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参与到“情暖夕阳”志愿服务项目之中。
2018年11月,80岁的唐治邦老人因脑出血后遗症被镇卫生院收治入院。
张小芳虽然通过其主治医师提前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但见到老人的第一眼,她还是被震惊了:老人瘫痪在床,全身有多处褥疮,骶骨处已经达到深度溃疡期并伴随感染。更令张小芳心疼的是,老人无儿无女,更没钱到大医院医治。
“这个人恐怕活不长了。”这是张小芳当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但她马上又想起了当初入医时许下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之后,在唐治邦住院期间,张小芳只要有空就会看看老人的情况,帮他擦拭皮肤、换药;到了午饭时间,她还会到外面买上饭菜端到病房,一口一口地喂无法自己吃饭的老人吃饭。当时是冬天,尽管天气寒冷、病魔可怖,但当饭菜的香气氤氲升腾在空气中,暖意填满了整个病房。得知老人因营养不良导致褥疮恢复不佳,她又自己掏钱给老人买牛奶,还为老人剪指甲、洗头、按摩、打气加油……
在张小芳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好转,从最开始只能躺在床上到可以自己支撑着坐到床边再到蹒跚走路,可喜的变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再后来,唐治邦出院了。现在张小芳和同事们还时不时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如今的他已经可以生活自理了,日常的娱乐活动也多了起来。
2023年5月24日,当张小芳和同事们到唐治邦所在的敬老院看望他时,老人正在树下悠闲地乘凉玩牌。见自己的“恩人”来了,老人连忙起身,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当初我身患重病,如果不是卫生院的治疗和小芳的精心照料,我这把老骨头可能早就没了。”唐治邦经常与敬老院的朋友分享他的经历。
关心好老年群体,是保障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区卫健委深入开展“情暖夕阳”医养结合、免费体检、健康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62.65%,区域内就诊率达93.6%,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的桥梁纽带作用。
爱小:“小人物”奉献“大仁爱”
2020年6月8日上午,永川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办公室内,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讨论。
“小利今年11岁,患有智力障碍,姐姐是名重度智力残疾患者,父亲年迈没有收入来源,母亲是走失人口……”“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坐在一起讨论着小利的情况。
了解到小利的情况后,护士陈月显得格外忧心忡忡,她当时21岁,是“助力慢飞天使”志愿服务项目中的一名志愿者。
会后,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陈月毅然决然地向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来帮帮这个孩子吧。”
陈月和同事们为小利发动捐款,悉心整理小利的相关材料并争取医院、残疾人联合会等各方救助,为其减免了3万余元的检查和训练费用。
小利的康复计划漫长而繁琐。区妇幼保健院与小利家的距离有15公里,而陈月做的事是,每周五下班后,都搭乘公交车,把小利接到自己家里,和小利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小利刷牙、洗澡、搭乘公交……这样的生活,就这样持續了180多天。
这是打开一颗心所需要的时间。
小利渐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来自社会的关爱。2022年,在大家充满希冀的目光中,小利康复了,逐渐变得开朗自信,继续踏上了求学之路。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帮助小利走出阴影,而小利也‘点醒了我。”陈月感叹,在帮助小利的过程中,她也领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的那份独属于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医者仁心。
陈月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类似的爱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助力慢飞天使”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们以残疾儿童为对象,利用业余时间为孩子们提供院外的志愿服务,促进残疾儿童群体的心理情绪发展,近5年来已帮助残疾儿童600余人。
与此同时,区卫健委还聚焦全生命周期、全成长周期提供志愿服务,推进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将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1‰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为零,每年服务残疾儿童200余人次,推动永川区成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普惠:“微工程”汇聚“大能量”
“这里的血透室真是大大缓解了我们看病远的问题!”提起朱沱镇卫生院新建的血透室,朱沱镇围子山村村民杨福全十分激动。“这里不仅离家距离近,透析费用也比大医院低得多,还可以联系‘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上门接送。”杨福全说。
朱沱镇距离永川城区50多公里,以前,镇上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到永川城区做治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长时间的颠簸还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身体恢复。
2019年,朱沱镇卫生院“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立即着手解决。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由区人民医院投资300余万元、朱沱镇卫生院提供场地并出资70余万元建设血液透析中心。2020年12月,朱沱镇卫生院血液透析中心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已服务40余名患者,年均透析5000余人次。
“2022年,永川区‘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成为重庆市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的三个组织之一。”区卫健委党委书记杨茜表示,下一步,区卫健委将深化拓展“天使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内涵,以志愿服务为助力,持续提升区域医疗和辐射能力,加快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相匹配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全力以赴交出卫生健康领域“高分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