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世界屏住呼吸。9秒83!苏炳添冲出了亚洲速度!9秒区,代表百米世界顶级水平,曾是亚洲人的“禁区”。
1932年,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也是男子田径一百米,他叫刘长春,最终以11秒1的成绩被淘汰出局。88年后,苏炳添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
这样的突破,源自2012年。那是苏炳添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的舞台,同台竞技的对手是“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面对莫大的差距,苏炳添暗暗给自己定下要在将来跑进百米9秒区的目标。为此,他反复训练摸索,大胆决定更换起跑脚,“重新学习跑步”,不断向着自己的愿景前进。最终,他超越了伤病和自身,成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
苏炳添的故事,值得我们反复咀嚼思考。当看到自身与“世界第一飞人”之间的差距时,苏炳添并未因此感到焦虑和无力,而是选择正视这种差距。愿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成了拉动他不断向前的最强动力。这种力量,被系统动力学家彼得·圣吉称之为“创造性张力”。
“创造性张力”源于个体或组织所处的现实与愿景之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会形成一种力量,将个体或组织向愿景推动。因此,“创造性张力”是把愿景和现实拉至一定范围内并且维持二者之间差距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激發个体和组织的创新性思维。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如此,党员干部越要激发“创造性张力”,运用创新性思维调适张力,在谋划上先人一步,在创新上快人一拍,在举措上高人一筹,始终掌握主动权,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确立目标,以“跳一跳、够得着”的信心牵引张力。根据洛克定律,当目标既有未来指向又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便是最有效的。一名出色的接力赛选手,绝不会低头只顾眼前的这一“棒”,而是始终紧盯前方,直面与终点线的差距。目标与现实有差距,我们才会朝着愿景的方向不断拉动。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党员干部要敢于冲破各种因循守旧的条条框框,既能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目标,也能创新实现目标的理念、手段、方法、机制等,并能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中不断前进。
拼搏奋进,以“拼一拼、办得到”的决心砥砺前行。激发“创造性张力”,保持奋进者姿态,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看到“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紧迫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船到中流、行至半山,要特别警惕靠惯性思维去“依样画葫芦”,这也许“能做完”,但不一定“做得好”。党员干部要有“拼”的昂扬斗志,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更要有破解新难题、找到新办法的闯劲。
创新突破,以“创一创、拿得下”的恒心赢得未来。创新是激发“创造性张力”的关键。近年来,中国矢志攻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努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抢占未来先机……正是因为我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上迈出坚实步伐。步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员干部要增强创新突破的紧迫感,让创新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敢于革旧图新,靠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