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姿态

2023-06-27 05:09
南风窗 2023年13期
关键词:倡议文明文化

世界正从大国间主要基于地缘的政治博弈,转变为文明体间的互相竞争,局部冲突不可免,合作与融合也在与时俱进。在文明竞合长周期,相比充斥着救世主情结与对抗性思维的基督教文明,其他包容性更强的文明会逐渐占上风,并推动各文明走向“以交流与合作为主,竞争与冲突为辅”的时代。

中国敏锐把握了这一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过去两年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并在今年3月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6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致信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强调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历史上,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建立在人性基础上,而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所强调的,也正是人之共欲。在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旨在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民族认同不仅与终极关怀有关,也取决于该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曾在凯末尔领导下决绝地与伊斯兰传统告别的该国,也被历史的巨大惯性推动,在世俗主义框架内尽量满足保守选民的宗教需求,强调历史性的身份政治符号。

“各美其美”,而不是一味“仿美”,方能为世界文明之树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李子柒以中国田园生活为创造灵感,曾创下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纪录。其独辟蹊径“讲好中国故事”,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态度,承担了民间外交角色。

中印都是文明古国,程朱理学便是中印文明融合的产物,且深刻影响了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在跨文化婚姻并不鲜见的当下,中国人嫁娶印度人仍需几多勇气,彼此磨合的经验颇具文明交流价值。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越来越靠近彼此,但因文化误解和法律标准差异,争端乃至热战可能愈显激烈。文明传承让现代中国仍保留着调解的文化因子,“国际调解院”在香港筹备落地,是中国在争端解决方面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代价”更低、更有效率的公共产品。

以合作求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当世绝大部分国家的诉求。如果美国不能利用自己的移民来源多元化的特点,克服新教—天主教文明的固有缺陷,恐会逐步演化为“二战后的欧洲”,失去充当“世界中心”的正当性与实力。

国家之上有文明,文明之上是人類命运共同体。当中国的人文外交水滴石穿,感化、教化的力量或许能胜过枪炮。

猜你喜欢
倡议文明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谁远谁近?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