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 陈永华 徐寒松 许璐 颜菊
【摘 要】
文章通过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医籍中关于黄芪的应用记载,总结黄芪的功效、主治以及阐释其中医理论机理,以期为临床对黄芪的运用和研究提供更多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芪;中医古籍;功效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6-0078-04
Excava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Application of Astragalus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LIU Ya1 CHEN Yonghua2* XU Hansong2* XU Lu1 YAN Ju2
1.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25,Chian;
2.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1,Chian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llects and sorts out the application records of Astragalus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books, summarizes the efficacy, indications and medicinal mechanism of Astragalus, and provides more idea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Astragalus.
Keywords:
Astragalus; Ancient boo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icacy
黄芪,又称之为“黄耆”,是草本植物黄芪的干燥根[1]。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中最早记载了黄芪的使用为“黄耆治疗疽病,肉疽则倍用”[2]。《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言:“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3]进一步丰富了黄芪的使用范围。《本草纲目》言其治:“小便不通,酒疸黄疾,白浊,萎黄焦渴,老人便秘,血淋,少淋,吐血,咳脓咳血,咽干,肺痈,甲疽,胎动不安,阴汗湿痒。”[4]561-562提出了黄芪可用于小便不通、黄疸、胎动不安、外阴瘙痒等症。经过历朝历代的补充,黄芪的使用范围日益增加。而现代对黄芪功效的运用与研究,多是沿用近、现代药典的记录和基于其现代药理作用,而遗漏了部分重要功效以及忽略了中医理论的指导。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整理黄芪在古籍中的应用以及其中医用药机理,以期进一步挖掘黄芪的应用价值,为黄芪的临床运用和研究提供更多依据和理论指导。
1 黄芪的名称溯源
通过对黄芪的名称考证,现代之“黄芪”通常被认为是“黄耆”的简写。“耆”字解说首见于东汉《说文解字》,书中云“耆,老也”[5],指出“耆”具有长、年老、德高望重之义,《类篇》[6]《集韵》[7]等书中也作了类似的描述。因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提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4]560。根据成书年代先后,先秦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黄芪的使用:“黄耆治疗疽病,肉疽则倍用”[2],由此可见,最早记载黄芪的书籍应是《五十二病方》,这与秦雪梅等[8]学者认为黄芪首次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所不同。
最早将“黄耆”简写为“黄芪”出现在明朝时期张自烈编纂的《正字通》中“芪,芪母,药草……肉中白色谓之绵黄芪”[9]1867,根据作者对“黄芪”的特点描述,经考证与“黄耆”实属一物。而后世著作基本延续了“黄芪”这一名称,在清朝广泛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但辜萍萍等[10]不认同“黄芪”为“黄耆”的简写这一说法,认为“芪”在古籍中是指“芪母”,即现代的中药知母,而并非“黄耆”,且“芪”不符合我国药物命名方式以及药物的特性,主张应恢复“黄耆”之说。笔者认为,对于黄芪的名称问题,因沿用“黄芪”已久,且现代已有“黄芪”即为“黄耆”简写的共识,故无必要改为“黄耆”,但对于研究者来说,需要明确知道黄芪的名称演变情况,以免产生错误。
2 中医古籍中黄芪的应用
黄芪在《本经》中列为上品,书中云其:“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瘺,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3]记载了黄芪在内、外、妇、儿科等领域均有使用,提到其别名为“戴糁”,并对黄芪的生长环境做了简单描述,后世多是基于《本经》对黄芪加以应用与发展。现将黄芪在中医古籍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2.1 黄芪善补虚 《本经》言黄芪“补虚”,即补正气之虚。李东垣认为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11],为补益肺、脾、肾虚损之药。《本草逢原》言黄芪“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12],即《本经》“补虚”之谓,指出黄芪具有治疗内、外、三焦病变的作用。
2.1.1 黄芪善补肺、脾胃之虚 《灵枢·终始》言“少气者……可将以甘药”[13]39,正气虚损多为后天脾胃不足所致,脾在味为甘,故在治疗虚劳疾病时应用甘味药补之,黄芪性甘味温,又为补气之长,因此,后世医家在治疗肺脾肾虚损等相关疾病时多用黄芪。《本草乘雅》中记载“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14],认为黄芪可以补益肺脾气虚、腠理不固之自汗等症,如胡希恕[15]评论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虚劳里急,诸不足”,加入黄芪的意义是益气固表实腠理,用于治疗中焦虚寒兼见肺气不足导致的外感疾病。《本草正义》中提到“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16],指出黄芪用于中焦脾胃不足,中气下陷者最为适宜,如张锡纯[17]34自拟“升陷汤”以补一身之气。因此,后世医家将黄芪广泛用于治疗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重症肌无力等。
2.1.2 黄芪善补肾之虚 《药性论》言:“主虚喘,肾衰,耳聋……黄芪其补肾者,气为水母也。”[18]肾水为坎,一阴育于二阳中,肾脏元气充足,方可司气化、藏精等功能,黄芪为肾脏元气之药,故能补肾气亏虚诸证。《名医别录》言:“主丈夫虚损”[19],《汤液本草》中记载黄芪为“足少阴、命门”[20]之剂,指出黄芪归属少阴肾经,这是现代药典不曾记录的;又言黄芪“力能补肾, 以治崩带淋浊, 是盖取其补中升气, 则肾受荫, 而崩带淋浊自止”[20],指出黄芪补益后天,以滋先天,黄芪升提之性亦有助肾气的固摄,故能治疗肾虚不摄纳之崩漏、带下、淋浊等疾病。现代使用黄芪治疗慢性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妇科疾病应是出于此理论。
2.1.3 善主小儿百病 《本草经解》言:“小儿稚阳也,稚阳为少阳……黄芪为少阳,补生生之阳气,所以概主小儿百病也。”[21]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尚微,肌肉、筋骨未盛,这些皆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补脾胃又以黄芪为长,故治疗小儿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所导致的一类病变时,可用黄芪配合治疗。
2.2 黄芪利阴气 古籍中记录黄芪具利阴气的书籍并不多,其中汉代《名医别录》[19]与宋代《开宝本草》[22]中均有黄芪“利阴气”的记载。“利”具善于、有益、通利等意,《素问·阴阳印象大论》篇云“浊阴为地”“浊阴出下窍”“水为阴”[23]12,即阴气是以水为代表的具有凉润、向下、宁静等特性的一类物质。
2.2.1 利阴气以除虚热 明朝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言黄芪“益气利阴气者,阳生阴长也”[24]245,阴阳互根互用,黄芪性温以助阳气生,阴气随之生长,阴生则火自灭,意即黄芪具有治疗气阴不足所致虚热类疾病的作用,如用于治疗气虚发热的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血虚发热的当归补血汤等,皆取其意。
2.2.2 利阴气以消水肿 黄芪可消肾虚所致之水肿,《本草思辨录》中描述到:“黄芪入太阳经,故能上至于头。膀胱与肾为表里,故亦能益肾气以化阴而上升……以治阳不足而阴亦不利之病, 不治阳有余而阴不足之病……以黄芪一味治小便不利, 乃提阳于上而阴自利于下也。”[25]黄芪利阴气的作用是因为黄芪通过益气升提的作用,温阳化气助肾脏、膀胱气化功能,使三焦通利、水道通畅,从而消除肾虚所致小便不利之水肿。明朝时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到黄芪可用于“小便不通、血淋、少淋”[4]561等病症,清朝时期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到黄芪具有利小便的作用,“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17]36-37,皆提到黄芪有利尿消肿的作用。黄芪亦可消肌表之水肿,如《金匮要略》中治疗黄汗的代表方剂芪芍桂酒汤[15]348和桂枝加黄芪汤[15]350,通过配伍黄芪“实卫和营,行阳益阴”,使卫气得实、表湿得解从而黄汗得除;防己黄芪汤配伍黄芪以固护卫气,实表驱邪、利水消肿。因此,黄芪通过其补益、实卫、升提阳气的功效达到消除水肿的作用。
2.3 黄芪治大风 《本经》言黄芪“主大风”。《神农本草经疏》中云:“(黄芪)性能实表,则能逐邪驱风,故主大风癞疾。”[24]245黄芪秉受天地之气而生长,甘温无毒,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芪能充实肌表,使正气充足,因而具有驱逐邪风、抵御外邪的作用。清朝罗美编撰的《古今名医方论》也提到:“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26]实玄府,即充实卫气,腠理开阖有常,是黄芪抵御虚邪贼风的关键。张锡纯[17]35-40认为当黄芪与解表药物同用时有助于加强祛除外邪的作用,与清热、滋阴等药物同用能够平定内生之风邪,指出黄芪具有平息内风与外风的作用,在其医案中记录曾用黄芪加减组方治疗感受风寒所致的半身麻木不遂。基于黄芪治风的作用,各代医家在使用黄芪时,各有其发挥。如在《金匮要略》中治疗风水水肿的防己黄芪汤[15]12、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15]114等,均体现了黄芪治风的应用。《丹溪心法》中玉屏风散[27] (组成为黄芪、防风、白术)取黄芪固表祛风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外感、自汗等,也体现了黄芪治风的功效。可见,黄芪治风应用范围之广泛。
2.4 黄芪止渴 《本经》言黄芪止渴。明代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记载到(黄芪)“气旺则津液生,故止渴”[24]245,说明黄芪具有益气生津的作用,脾胃之气旺盛,则水谷津液化生有力,故能治渴。张山雷在《本草正义》中进一步解释:“甘能益津液,温和则润泽,而芪秉升举之胜,助其脾胃津液,斯口渴自止”[16],黄芪味甘,甘能生津,且具補气升提之性,有助于将脾胃化生的津液上承输布,故能止口渴。《本草蒙筌》中提到黄芪可以治疗“消渴腹痛”[28],《本草纲目》中记载到黄芪可以用于治疗萎黄、焦渴、老年便秘、咽干等病症[4]561。可见,黄芪所治之渴,并非单指口渴一症,凡津液亏虚、气虚不上承者皆可应用。
2.5 黄芪通血脉而止痛 《本经》言黄芪“排脓止痛”。张元素在《珍珠囊》中提到“诸痛用之”[29],提出黄芪可以用于多种痛症。《汤液本草》中提到因黄芪为肌表药,故可治疗“肤痛”[20]。《本草便读》言 “(黄芪)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无瘀滞耳”[30],《本草逢原》记载“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12],两者皆言黄芪不仅补气养血,且具有通利血脉的作用,使全身气血通行流利,补而不滞,即罗美所言“补剂中风药”是也。《名医别录》言黄芪“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腹痛泄利”[19],气虚血不行,血不行则气血瘀滞“不通则通”,气血不滋养脏器“不荣则痛”,故见妇人痛经、虚寒腹痛等症,中阳不足则邪气壅滞下迫而见泄泻,黄芪正是通过其补气温中、通调血脉的作用,使气行血行,气旺则血生,故可治疗腹痛、泄泻等疾病。《金匮要略讲座》“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15]101,指出黄芪可以用于痹症疼痛,“黄芪建中汤”用于中焦虚寒腹痛。以上均体现了黄芪益气血、活血脉,补而不滞,使血脉通利、痛而不通,气血得补、荣而不痛。在此理论基础上,现代广泛将黄芪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所致疼痛的辅助治疗。
2.6 黄芪排脓、生肌 黄芪在外科中也有广泛的使用。在《五十二病方》中记载到黄芪具有治疗疽病的作用,开启了黄芪治疗外科疾患的先河。《本经》言黄芪治“五痔,鼠瘘(瘰疬之别称,语出《灵枢·寒热》[31])”[3],进一步扩展了黄芪在外科方面的使用。《日华子诸家本草》言“长肉,补血,破症癖……”[32]黄芪具有生长肌肉,补血,破癥瘕积聚等作用。《本草汇言》言黄芪“可生肌肉”[33],张秉承《本草便读》言黄芪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30],黄芪能通利血脉,为治疗外科疾患的圣药。清代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解释到:(黄芪)“其皮最厚,故亦能补皮肉,为外科生肌长肉之圣药也。”[34]指出黄芪因其药物皮厚,符合中医学“以形补形”的用药理论。《灵枢·五味论第五十六》云“甘走肉”[13]175-176,黄芪味甘入太阴、阳明,益气补血,故可治疗疮疡溃烂肉腐等病。《本草纲目》记载到黄芪可用于“肺痈,甲疽”[4]562,《神农本草经疏》“兼主小儿天行痘疮之在阳分,表虚气不足者,小儿胎毒生疮疖”[24]245,指出黄芪可用肺部疮痈及爪甲坏疽,也用于小儿胎毒、痘疮等属于肺气亏虚者。
黄芪在外科中的使用注意事项也有论述。如《药鉴》中言黄芪“内托阴症之疮痍……又能生肌收口,补表故也”[35],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衰者补之”“下者举之”[23]300-304,黄芪具升提之性,益气托毒、收口生肌,适用于疮疡见创面凹陷不起、久溃不收等属阴证者。清朝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进一步写到“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36],徐彦纯在《本草发挥》中提到黄芪为“内托阴证疮疡之必用药”[37],以上均指明了黄芪适用于阳虚无热、阴证之疮疡;而在黄芪的禁忌症方面,缪希雍在其《神农本草经疏》里面提到“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24]246,指出黄芪禁用于疮疡实热者。现代将黄芪应用于糖尿病足、消化道溃疡、呼吸道感染、皮肤疮疡、肛肠疾病及荨麻疹等外科疾病,应出自此理论。
3 小结
黄芪在先秦时期便应用于临床,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黄芪的应用,经过后世的不断补充和发展,黄芪的使用范围涵盖了内外妇儿科疾患,涉及脾胃、心肺、肾等脏腑。有补气血、通血脉、止痛、生津止渴、祛风、排脓化腐、生长肌肉、利阴气等功效,可用于中风偏瘫、风湿痹痛、水肿、消渴及皮肤溃烂等疾病,也可用于黄疸、咳血、肺痈、甲疽、胎动不安、阴汗湿痒等。现代广泛运用于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皮肤病等诸多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然而,对于黄芪的使用,应本着在中医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加以深挖和扩展,才能使黄芪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研究黄芪的使用,也应注重将中医理论与西医学的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医学和发掘黄芪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302.
[2]佚名.五十二病方[M].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94.
[3]佚名. 神农本草经[M].尚志钧,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11.
[4]李时珍. 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0-562.
[5]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275.
[6]司马光. 类篇(汲古阁宋抄本影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94.
[7]宋祁,郑戬. 集韵(明州本影印)[M].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73: 35.
[8]秦雪梅,何盼,李震宇,等.黄芪的名称考证[J].中药材,2014,37(6):1077-1080.
[9]张自烈.正字通(清畏堂藏板影印)[M].廖文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 1867,1763.
[10]辜萍萍,李晓鹏,朱忠华.中药黄芪的名实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24(8): 223-227.
[11]李东垣.脾胃论[M]. 文魁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718.
[12]张璐.本经逢原[M].赵小青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29.
[13]佚名.黄帝内经·靈枢[M].钱小路,点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39, 175-176.
[14]卢之颐.本草乘雅[M].张永鹏,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社, 2014:55.
[15]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131-132.
[16]张山雷.本草正义[M].程东旗,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社,2006:29.
[17]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 柳河西等,重订.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33-40.
[18]甄权.药性论[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
[19]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4.
[20]王好古.汤液本草[M].竹剑平,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51.
[21]叶桂.本草经解[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72.
[22]刘翰.开宝本草[M].马志,卢多逊,辑复.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8.
[23]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岳小强,点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12, 300-304.
[24]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45-246.
[25]周岩.本草思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26.
[26]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李飞,武丹丹,黄琼磁,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4:87.
[27]元·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书店,1986:206.
[28]陈嘉谟.本草蒙筌[M]. 王淑民等,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9.
[29]张元素.张元素医学全书·珍珠囊[M]. 任应秋,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4.
[30]张秉成.本草便读[M]. 张效霞,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81.
[31]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50.
[32]日华子.日华子诸家本草[M]. 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2-53.
[33]倪朱谟. 本草汇言[M]. 陈守仁等, 点校.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7-18.
[34]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32.
[35]杜文燮.药鉴[M].陈仁寿,王明强,苏文文,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3:121.
[36]汪昂.本草备要[M].鲁兆麟, 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41.
[37]徐彦纯.本草发挥[M].宋咏梅,李军伟, 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55.
(收稿日期:2022-07-03 编辑:徐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