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木偶艺术及其发展现状

2023-06-26 19:51:50林玮
艺术大观 2023年3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林玮

摘 要:广州木偶艺术作为广东木偶戏大家族的重要成员,至今仍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作为当下广州木偶艺术发展的主要阵地,是集木偶演出、木偶制作、木偶教学、木偶展览为一体的单位,其木偶造型逼真、技艺传神;剧目丰富,风格多样;且剧团注重传承创新,重视培育新人。广州木偶艺术,作为我国艺苑中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戏剧形式,作为广东戏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给予其文献文物与发展现状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广州木偶艺术;发展现状;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3-0-03

木偶戏流传至今,一直被地方戏尊称为“戏兄”,它是我国戏剧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木偶戏何时传至广东,目前仍待考证,有关史料记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来自潮州。海南之有戏剧,当即肇于此时。明之中叶,土人仿之,而剧遂兴,故今之土剧班,称木头班为师兄。”(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印《海南岛志》)据此,木偶戏至迟在元代已传入广东。

广东木偶戏种类繁多,“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分布活动于粤语、潮语、琼语、客家话、雷州话等方言区。多数使用所在方言区的戏曲剧种的舞台语言和音乐唱腔演出,也有一些使用当地的土话和民间歌谣演唱。各个种类的木偶雕制、操纵技艺以及艺术风格,彼此有异,丰富多彩,但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1]广州木偶戏作为广东木偶戏大家族的重要成员,曾活跃于广州荔湾、西关、黄沙一带,至今仍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一、广州木偶艺术的起源

根据《广州市志》记载:“广州的木偶戏艺术是从浙江、福建辗转粤西等地传入的,有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三大品种,有逾100多年的历史。”[2]广州的木偶戏,早期是活跃在广州街头的一种艺术表演。“与现在木偶艺术剧院的大型表演相比,以前的木偶表演的规模要小得多,多数是私人班,分单人班、三人班、五人班,最多的也就是十多人班。一般来说,木偶艺人都是肩挑着一担箱,即一箱装着木偶,另一箱装着锣鼓等拉杂的东西,走村串寨,或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即成为木偶表演的舞台。当时的表演也比较简单,多以单人木偶戏为主,只需一两个演员就可以表演一个节目了。这些民间木偶艺人大都是自演自唱,音乐唱腔多采用山歌曲调、广东的粤剧曲牌、粤曲小调、汉剧等。”[2]到了20世纪50年代,广东省木偶剧团于广州成立。剧团以粤西的“轰天乐”“胜凤仪”“胜如意”等木偶戏班为基础,以郑寿山、叶文芳、李新等老艺人为骨干,林堃为首任团长。早期劇团的成员,虽多是粤西民间木偶剧团人员,但从此广州的木偶表演从私人表演、街头表演,转成了国营体制的表演形式。剧团于建团之初,还成立了杖头木偶演出队、布袋木偶演出队和提线木偶演出队,先后编演了两个大型神话杖头木偶戏《芙蓉仙子》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表演享誉海内外。2002年,广东省木偶剧团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海珠区建立了广州木偶艺术中心,创建了木偶演出、制作、教学等系列活动基地。2008年,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原广东省木偶剧团)成立,成为集木偶演出、木偶制作、木偶教学、木偶展览为一体的单位,并于2019年11月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东木偶戏”保护单位资格。剧院先后排演了近四百部各种类型的木偶剧,不少剧目曾在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出演,在国内外木偶艺术比赛中获得120多个奖项。其代表剧目有《芙蓉仙子》《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八层半》《真假孙悟空》《哪吒》《垃圾大战》等。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成为广州木偶艺术表演的主要代表单位,广州也成为广东木偶艺术的主要弘扬之地。

二、广州木偶艺术的发展

广州木偶艺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精湛。木偶表演时,一般由演员一边操纵木偶,一边配以音乐演唱,成为一种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一)木偶造型逼真、表演技艺传神

广州木偶艺术历来以造型逼真见长。早在广东省木偶剧团建团之初,叶文芳师傅雕刻的木偶,即以造型逼真、雕刻精细见长。叶文芳先生制作的木偶虽然看起来简单,实则工艺精致,如其制作的木偶在眨眼睛的时候,左右眼珠还能动起来,这样的技术是少有的。一直以来,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木偶制作工艺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剧团的雕刻师善于设计并运用好木偶的固定表情。在制作木偶时,雕刻师会在理解剧本主题、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导演的意图,通过对木偶眉眼、四肢的雕刻与动作的设计,充分地体现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力求木偶的形象、动作贴近真人真物。木偶在演员的操控下,仿佛也注入了人物的灵魂,表演起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广州木偶造型逼真,与每个木偶的精细制作过程密不可分,其制作时间也比较长。正如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木偶制作,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从木偶到服装头饰,一个完整的木偶制作一般需要一个月。每当木偶损坏,都会被送到制作部进行维修;每个木偶都能用上十几年,就算不能再用了也不会把它丢掉,而是像文物一样好好保存下来。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注重对木偶制作的传统继承与改革创新。传统的木偶是用木、竹为主要材料雕刻、制作而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制作材料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木偶表演的需要。根据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十几年来,木偶制作师傅还会制作纸胎木偶,即先采用粘土雕塑木偶造型,并制作成模具,后用纸张进行层层裱糊,接着脱胎晾干,拼接成形。这种纸胎木偶具有重量轻、内部空间大的优点,表演时可以容纳更多的机关装置,能够更好地满足木偶表演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除了粘土、纸张,还有树脂、塑料、橡胶、钢丝、海绵等材料也被运用到木偶制作的过程中,一批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使广州木偶的表演更加生动灵活、丰富多彩。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不仅注重木偶造型的逼真、创新,在舞台表演方面也体现了细腻传神的表演特点。在表演过程中,配合现代的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有些木偶会喷火,有的还会拔剑、打牌叉,动作逼真、活灵活现。例如,杖头木偶长绸舞《人偶情》,木偶会表演长绸舞。《三打白骨精》中的木偶变脸、变服装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总体上,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木偶表演以杖头木偶为主,兼容提线木偶、铁枝木偶,体现了岭南木偶造型逼真、表演细腻传神等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与观赏性。

(二)木偶剧目丰富,兼具多种风格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木偶戏以杖头木偶(又称托棍木偶)为主,同时发展提线木偶、铁枝木偶,主要由湛江木偶戏传承下来。题材方面以神话木偶剧和人偶童话剧居多;剧目品种丰富,深受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欢迎。代表剧目有《岭南木偶表演精品荟萃》《拇指姑娘》《魔镜·白雪公主》《八层半》《再见灰姑娘》《哪吒》《真假孙悟空》《匹诺曹历险记》《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哪吒闹海》《丑小鸭》等。演出时,木偶伴奏多用录制好的音乐;主要道具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木偶头套等。木偶演员在表演杖头、提线、铁枝木偶戏的时候多穿统一的黑色衣裤、黑色鞋子,女生束马尾;在表演人偶戏的时候则穿专门的木偶戏服,带木偶头套。其中长绸木偶戏则穿与木偶相搭配的衣服,如白底蓝边带花戏服;木偶服饰根据角色变换而变换,多以古装为主。

丰富的剧目中,不仅包含了生动有趣的剧情,同时兼具多种表演风格。据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负责人介绍:“以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广东木偶剧团为例,当时就分成年人和少年儿童两个木偶剧组,前者演粤剧,占剧团演出的主要份额,后者主要在幼儿园和小学演人偶歌舞剧,规模较小。”[3]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极具粤剧程式的表演风格在中国木偶艺术中独树一帜,享誉世界。但是随着近十几年各种多媒体文化的冲击,粤剧出现式微,粤剧木偶戏的观众群体也随之流失。近年来,人偶童话剧的表演相对更有市场,且在表演中还会融入木偶杂耍、互动舞蹈,并配以跌宕起伏的音乐。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试着以更加多样化的表演风格,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

(三)注重传承创新、重视培育新人

近年来,虽受市场等多方面的冲击,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仍在积极探索广州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早在前些年,剧院曾多次赴国外演出,如《岭南木偶艺术精品荟萃》(包括杖头木偶《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枝木偶《龙凤呈祥》、黑幕人偶戏《渔翁与白鹤》、铁枝木偶互动体验节目《弹吉他的小矮人》、杖头木偶《东坡问月》、黑幕梦幻舞蹈《新疆舞》、提线木偶《钟馗》、杖头木偶《帽翅功与扇子功》、杖头木偶《打牌叉》、杖头木偶长绸舞《人偶情》)已到多个国家演出;大型神话木偶剧《真假孙悟空》也是剧院的代表性剧目,曾在暑期为广州儿童和家长提供了多次很好的交流平台。对于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而言,基本上节假日就是演出旺季,而工作日则为淡季,所以,木偶演出一般安排在周末,周一至周四则进行节目排练和演员培训。逢年过节演出场次则更为紧凑;在非节假日时,还会远渡重洋到国外演出。演出多属于商业性质,演出场合不分婚丧嫁娶,视市场需求而定。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不仅注重表演,还注重木偶表演的培育问题,开设了相关的儿童木偶培训班。上课老师均是艺术院校毕业的,保证了课程专业性;同时丰富多彩的形体、朗誦、表演训练也加大了课程的趣味性。木偶戏表演是一个综合艺术的呈现,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如表演、声乐、歌舞和戏剧等课程。木偶培训班的开设,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孩子对木偶戏的兴趣。除了开设培训班之外,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还注重对剧院内部的木偶戏新人的培训。这些新人刚开始对木偶戏并不了解,大多是在进入剧团后才慢慢学习木偶戏知识的,进而慢慢爱上木偶戏这门艺术的。在新人培训中,剧院的师傅会教新人操作木偶。看似没有重量的木偶,往往一个重达几十斤。演员们不仅要举稳,还要同时进行木偶操作。

三、广州木偶艺术的现状

近几年,广州木偶艺术的演出市场状况不容乐观。大众媒体的冲击,受众的减少,是木偶戏发展的瓶颈之一。长期以来,木偶戏的表演形式过于单一、陈旧,剧目也缺乏新意。虽然像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一直通过表演舞台、表演技艺、表演剧目等创新,努力地寻求改革、突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木偶表演的受众群体还是有限的。

另外,关于木偶戏的表演技艺需加紧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木偶戏表演的艺人、爱好者的任务也迫在眉睫。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作为目前广州木偶艺术的主要阵地,尽管剧院正积极培养木偶表演的新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木偶表演这一行要发扬光大,实属不易。木偶表演是一项综合艺术,表演者不仅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各类基本功,还要学习各种木偶操作技巧。这需要表演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为之投入一辈子。但在现实社会中,因为对木偶有着深厚感情,并把木偶戏作为终身事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上木偶表演的收入待遇一般,相对来说,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的演出收入跟不少地方木偶剧院比起来算是不错的,但相比于其他行业就显得不那么丰厚。这就较难吸引年轻人加入木偶表演行列。

作为一门古老的戏剧门类,广州木偶戏要在时下众多大众娱乐方式上谋求一席之地,在舞台、技艺、剧目等方面还要继续努力地寻求突破与转变、传承与创新。一方面,传统的根不能丢,正如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远明所言“传统木偶戏作为一个品种应该保留下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3]。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可利用广州木偶表演上所蕴含的岭南文化特色进行相应的发掘,将其与粤剧表演、粤语讲古等传统民间艺术结合起来,统筹发展,以弘扬岭南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表演内容上还可贴合时代气息,使表演内容多样化、生活化,在技艺上谋求创新,以适应当下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此外,作为一门传承了几百年的民间戏剧艺术,广州木偶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相关文献文物资料进行全面调查,建立资料档案库,以便有关学者对其生存空间和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和研究。针对木偶戏表演队伍、演创作品和观众减少的现状,政府部门应给予资金扶持,并制定有关政策从多方面扶持木偶艺术行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广州木偶艺术作为广东木偶戏大家族的重要成员,至今仍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正如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作为广州木偶艺术发展的主要代表,虽然目前剧院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总体而言,其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政府的扶持以及年轻一代的加入使得广州木偶艺术的发展市场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在剧目编排、舞台设计等方面大胆传承与创新,木偶的制作日益精美、现代人偶剧和传统木偶戏的结合更是让广州木偶艺术生机勃勃,也为广东其他地区木偶戏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易云.广东的木偶戏和皮影戏[J].广东艺术,1997(02):8.

[2]陈云先.浅谈岭南木偶表演艺术中的互动性[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06):36-37.

[3]梁卓慧,罗敏.木偶剧市场冲击下的传承与创新[N].民营经济报,2012-09-13(027).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简析农村电网计划实施发展现状及改革方案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澜沧县冬早蔬菜现状与发展思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6:52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6:04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4:27
河南信阳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24:22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