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英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课程中设立了通用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但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并未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新时期,教育技术实现了空前发展,教师在教学时亦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通用技术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从微课的角度,就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教学展开讨论,并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微课教学的作用及其在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通用技术 实践教学 促进作用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教师素养和突破路径研究,立项批准号:KT222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046-03
现代教育技术中,微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应用优势,如可循环播放、内容多样、不受时空限制等。其主要是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作用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将微课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当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切实实现全面发展。但目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教师可将微课加以利用,以改善当前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亦能够随之改变,帮助其增强对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视,从而为今后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当前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实际参与度不高
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业压力更大,不仅是学生,教师也承担着较高的教育压力。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确保课程内容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然而在此期间,受传统教育观念及方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了“灌输式”教学,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亦是如此。这样一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则大幅降低,更多是以“听”的方式被动完成学习。而通用技术实践教学属于实践性课程,仅传授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学科,这也就违背了课程开设的初衷。不仅如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参与度。
(二)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管处于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仍不可忽视。在年龄相仿的基础上,学生虽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但同时也具备着个性特点,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能够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教学。但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仅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通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且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如若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则会导致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学习质量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在观看教师示范操作之后则能够基本掌握操作步骤,但有的学生尽管看很多遍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
二、微课在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且理论知识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微课主要是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态制作的课程知识内容。通过将其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当中,学生能够在微课视频的直观展示中,更好地理解相应内容。不仅如此,直观图画的介绍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既可以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通过自主观看预习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中应用微课,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不论哪种应用方式,微课自身存在的优势,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模式缺少变化,且内容相对较为局限。而微课虽主要是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但在内容上却有着无限的可能,既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也能够为学生拓展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展示演示实验等等,这就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利用微课进一步创设教学活动,如设置小游戏、组织实景模拟等[1]。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逐步提升,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实现课程学习质量的切实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微课的优势特点在于不受时空限制、可循环播放。对于学生而言,微课不仅是学习资源,更是实现有效学习的新的渠道。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未能掌握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微课视频,直至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点。这就使得学习活动更具灵活性,不必局限于课堂一种模式,也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此外,微课主要是以信息化形态呈现给学生,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多种选择。学生既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自主记录笔记,也可利用移动设备、计算机等现代化形式记录笔记。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需要整理和收藏微课内容,以便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随时观看。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使学生逐步找到适应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质量及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微课在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微课引导预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
任何课程的学习,要想保障有效性,既要关注课堂学习活动,也要注重课后学习活动的落实,包括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等方面。现阶段学生普遍存在无自主预习意识的现象,尽管教师会布置设计学习任务,但由于缺乏监督,导致学生实际预习效果不佳。在微课的加持下,教师则能够更好地推进课前预习任务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自觉性及有效性,从而为课堂学习提前做准备,以便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对微课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科学制作,如若采用网络微课资源,则需对其中的内容充分考量,确保其能够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具体在微课内容的设计与制作方面,需明确是对学生预习部分提供的微课资源,因而这部分内容需具备导向性,能够将基础知识进行初步梳理,确保学生能够在预习时充分了解并掌握基础性知识内容,以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时更好地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学生自主预习的有效性,在微课内容设计上,还需注重趣味化设计,如借助动画内容设计制作预习微课,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课程知识内容的枯燥感[2]。以苏教版高一必修课本为例,在对“技术的发展”部分制作预习微课时,则可借助动画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对技术的历史进行初步了解。具体在制作方式上,可参考纪录片的方式进行制作,也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制作。这样,学生则能够更好地观看微课、走进技术世界。另外,在制作微课时,還需注意将启发性、引导性问题穿插其中,确保学生能够边看边思考,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完成基础预习任务。之后,则可结合该部分内容,进一步设计预习任务,比如,对于这部分知识点而言,教师则可让学生结合微课内容及课本知识,画出思维导图、技术发展时间线等。同时,还可让学生结合预习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中更具针对性地听课、与他人及教师共同解决问题。
(二)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热情
通用技术课程虽侧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课程学习期间,仍需要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然而这部分知识不仅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且整体较为枯燥,难以使学生保持热情并高效完成学习。对此,教师则可利用微课的优势作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趣味化转变。比如,可借助微课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直观感受通用技术知识点的探索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方案的构思及方法”章节的教学中,对于构思方法的讲解部分,教师则可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微课中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与了解。比如,在微课中,教师可设计制作以公司项目为背景的主题情境,情境内容上,可设置为“服装企业各设计小组为了参加企业内部开展的设计大赛活动,并获取相应的奖励与荣誉,各小组都对各自的作品进行了创意设计。其中,A组利用草图绘制出了服装设计草图;B组通过对孔雀羽毛的模仿,重点对服装的花纹进行了设计;C组成员脑洞大开,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服装作品……”,可以看出,A组体现了草图法;B组体现了模仿法;C组体现了联想法等。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情境故事更易于学生接受,也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待学生观看完毕之后,再引导学生提炼出各小组所采取的构思方法。这样一来,课程内容则在无形中实现了有效渗透,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热情也能够大幅提升。因此,在通用技术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依据实际情况,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为后续的实践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利用微课分层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学生在共性特点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个性差异。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这就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尽可能关注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采取分层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完成目标知识的学习,切实提升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应用微课教学期间,教师可选择某一环节借助微课进行分层教学,引导学生以自身知识基础为根本,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3]。这样,通过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够使学习能力、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上课堂节奏,不仅能够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效实现,也能够切实保障课堂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以“发现与明确问题”部分的教学为例,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学习进度情况,教师可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借助微课对课堂教学活动进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未完全掌握,而有的学生则能够基本完成相应的练习任务。此时,教师则可发挥微课优势,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对不同学生提供教学辅助。具体而言,在对于未能掌握课程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为其提供所需的对应微课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术试验演示、案例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已掌握该部分知识的学生,教师则可利用微课带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应知识点,比如,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内容、借助微课设计趣味练习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
(四)利用微课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知识文化视野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分配一定的时间用于学生实践学习。这样一来,要想将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协调统一,则难以为学生拓展更多教学内容。而微课则具有内容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教学内容。因而在教学拓展上,亦可借助微课实现这一目的,帮助学生拓宽知识文化视野,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通用技术,提升对通用技术的喜爱之情[4]。另外,在内容的拓展方向上,既可以在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也可以围绕通用技术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具体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比如,在学习“工艺的类别与选择”方面的知识点时,教师则可以该部分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内容的发散性延伸,将教材中未提及的工艺或是不同工艺的具体制作方法、生活应用等内容进行拓展,进而利用微课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与制作。在课堂教学时,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播放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四、结语
现如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新宠。其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推动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现代化发展,使教育事业更好地与时俱进。其中,微课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作用,深受教师青睐。在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教学期间,通过运用微课教学,能够使该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落实课程教学培养目标。但在具体应用上,还需要教师科学、灵活地运用,如利用微课引导预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热情;利用微课分层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等,确保微课的应用价值得以切实发挥,使学生的通用技术能力能够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新学.基于微课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2021(12):147-148.
[2]宣芳.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微视频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合肥北城中学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陈玲玲.微课教学视频在通用技术课堂中應用的实践研究——以三视图及其绘制的微课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5):99.
[4]林建煌.新课标下微课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简易常用工具视频为例[J].内江科技,2019, 40(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