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洁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热现象”下的“冷思考”,提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彰显思政教育本质的时代性、遵循育人客观规律的实践性。回归本源探究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其培养目标体现“红”与“专”的共轭,课程内容彰显“智”与“志”的耦合,教学手段突出“鱼”与“渔”的调谐,授课模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加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真正把握其价值范式和内涵理路,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内涵与育人元素、统筹推进与彰显特色紧密融合。
关键词 课程思政;应用型高校;立德树人;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2-0052-0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這必然要求高等学校不仅要培养“建设者”的专业能力,更要培育“接班人”的品质素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既强调知识传播中的价值引领,又强调在价值传播中的知识底蕴。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课程思政直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方向和新要求。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创新精神、责任担当、人文底蕴、价值养成等非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涵育。基于此,本文以应用型高校为研究对象,从价值意蕴、逻辑起点、实现路径等方面对其开展课程思政进行研究,以期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课程思政:“热”现象与“冷”思考
近年来,在“大思政”格局之下,课程思政研究持续升温,掀起了“课程思政”改革的热潮[1]。但“热度”背后也暴露出标签化、同质化、显性化、机械化等问题,这在应用型高校尤为突出。
(一)课程类别标签化
课程思政发展热度上升后出现一种现象,应用型高校乐于召开推进会、制订课程思政规划、实施课程思政项目,任课教师也言必称“课程思政”,争先恐后包装所授课程,贴上课程思政的标签,课程思政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但实际情况是,课程思政理念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课程思政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课程思政工作重“表”轻“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功利化思想比较严重,使课程思政陷入标签化和形式化的困境中。
(二)建设理念同质化
与研究型高校和职业院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形式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更加强调实践应用、知行合一,凸显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往往存在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同质化倾向,体现在课程知识传授、价值观念引领、道德意识塑造、人文素养涵育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三)思政元素显性化
课程思政强调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立足专业知识对思政育人进行拓展延伸,强调显隐结合、润物无声,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同向同行。但实际上,许多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很难有效把握专业课程与思政改革的契合之处,将“课程”与“思政”人为割裂,曲解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育的关系,未能实现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四)内容结构机械化
应用型高校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边界关系理解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未充分考虑课程特征,而是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想方设法地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及价值进行生硬关联。在课程知识讲授之外刻意加上思政内容,未能真正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等作用。由于思政元素的“机械”和“孤立”,在课程思政内容与形式上与原本课程格格不入。
二、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厘清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哲学意涵与价值意蕴,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就主体性而言,课程思政建设蕴涵着唯物论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性原理,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时代性而言,课程思政建设展现了深刻的辩证法思维,回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育人的新要求,彰显思政教育的本质;就实践性而言,课程思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育人客观规律,有效解决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具体到应用型高校,在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方面又有其特征属性。
(一)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话语和核心思想。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其目的和任务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提升,使之作为社会主体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并持续发展[2]。回归课程思政的本源,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意蕴,充分体现了师生现实而具体的教育需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需求,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3]。课程思政中的育人使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也是逻辑终点[4]。而客观上,应用型高校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容易囿制于狭隘的职业观、专业观和文化观,从而忽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即为“育人”之意,课程思政建设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脱节的现状,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性原理的重要体现[5]。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课程思政理应体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合,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叠加。尤其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课程思政是培育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塑造思想统一的关键环节,其对学生职业拓展能力和非职业能力的塑造,既能够契合应用型人才文化选择多元化的需求,又可以弥补思政教育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求的脱节。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而言,课程思政是培养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本质在于育人与育才的齐头并进和辩证统一。
(二)时代性:彰显思政教育本质
教育的本真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让受教育者具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近年来,西方各种价值观不断渗透,青年学子面对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选择,在各种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面前,很容易出现价值混乱。在办学历史普遍较短、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这种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这一境况,尤其需要以清晰的中国立场和中国范式,坚决扛起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引导和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在此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兼具批判错误观念、抵御错误思潮的重要作用。而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既体现在对教育本真的回归,也体现在对现实教育教学的纠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愈发突显高等教育的支撑性作用和立德树人的基础性作用。高校思政教育是架设于专业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来源于生活也必然要求贴近生活。作为思政育人的关键举措,课程思政能充分發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单打独斗”的局面。课程思政体现了社会总体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主要目的就是潜移默化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达遵循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精神旨归,这是课程思政时代性最鲜明的体现。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既能提高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又能教会他们以理论联系现实,特别是解决应用型高校学生“使命感不强、进取精神不足”的突出问题[6]。因此,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课程思政既契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又切实提升了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三)实践性:遵循育人客观规律
人类认识发展的总体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育人的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进而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推动理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的育人形式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应用型高校基于特殊的办学定位,更加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但倘若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传授,往往就会局限于培养核心素养欠缺的“技术人”的怪圈。基于这一考量,要求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必须遵循育人客观规律,全面落实实践育人要求。课程思政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新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三个统一”,即价值引领与知识教育的统一、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统一、育人性与育才性的统一,体现的是一种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
人才的成长过程,需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而课程思政正是通过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伦理价值的学习获取,形成关于知识理性、精神价值、生活世界的认识架构,以便他们对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形成整体性把握,从而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7]。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课程思政依托方向性、价值性、认知性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传授,赋予课堂教学环节丰富的实践内涵,贵在彰显价值塑造的意蕴,在学生端体现“隐而不彰”,助力应用型高校从培养拓展能力欠缺的“技术人”向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人”转变,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按照客观育人规律,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让知识传授更有温度;通过融入现代话语,打通课堂教学的需求供给双向沟通渠道,以生活化、社会化的润物无声感染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高校课程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教学体系的拓展与革新,是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其逻辑起点是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等。探究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授课模式等多个方面,厘清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
(一)目标:“红”与“专”的共轭
“共轭”在社会科学领域是指按一定规律相配的一对,既强调有“规律”,又强调相“配对”。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归根到底就是强调“德才兼备”,处理好“育德”与“育才”的关系,把思政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程;关键就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足够“专”才能成为“合格建设者”,只有足够“红”才能成为“可靠接班人”。客观而言,“红”与“专”具有同一性,而且“红”与“专”之间本身互为前提和基础。而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以德才兼备为导向,倡导育才与育人并重,同时培养学生的事实判断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鲜亮底色,通过人才“红”与“专”的共轭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政工作规律,针对应用型人才本质特征,融入理想信念、专业精神、职业素养、创新意识、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等思政元素,使“育人”和“育才”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促进应用型高校育人性和育才性的互动统一,这一过程不光着眼当前,还放眼学生踏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涯,观照学生非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红”与“专”本身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理路及其丰富内涵,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更好地领会知识,使学生在乐学中拓展知识、塑造品格,从而实现人的自然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二)内容:“智”与“志”的耦合
在教育内容层面,知识与价值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唐代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而言,“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要在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基础上,还能涵养学生的“学术志趣”,即履行好“传道”的职责使命。课程思政就是通过“两条腿走路”的话语基础,既让“专业的人讲专业的话”,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使“智”与“志”在课程思政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发挥整体效应,实现二者的耦合与统一。当然,智育的价值回归体现育人的自主与自觉,其功能定位是“价值引导”的自然呈现,关注学生理智的培养、情趣的陶冶和人格的完善,而非强制灌输,因此,实现授“智”与树“志”的耦合至关重要。
任何知识当中都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在牢牢把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遵循和强调“学校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这一哲学命题,从不同专业视角寻找价值的切入点,通过思政元素促进学生素质拓展、价值养成,提高学生的内驱发展能力,从而满足学生专业取向的育人要求,这一过程无疑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专业话语的专、精、深挖掘育人资本,确保以真、善、美引导育人方向。因此,课程思政通过“智”与“志”的耦合,挖掘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应对学生“知”与“不知”、“信”与“不信”两种矛盾,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给学生以明确的价值观引导和理论阐发,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统一。
(三)手段:“鱼”与“渔”的调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以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带来的教育者在知识上的权威,对当下课程思政话语构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平等理念形成巨大挑战。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教师将“有理说理”“以理服人”作为着眼点和前提,让教师通过准确有效地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将其融入课程并传授给学生。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要让学生通过课程思政在掌握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时,汲取思政“养分”,从而能运用这些知识和“养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事实判断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达到“鱼”与“渔”的调谐,从而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渠道,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通过创新育人理念、革新育人模式,切实提升了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效能,实现有深度、有温度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的实施,尤其要摒弃强制性、权威性、盲从性和随意性的教学方式,通过鼓励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创新创造,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撰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性,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传授—接收”模式转变为“主导—主体”关系。通过让教师真正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再到“知道如何做”的根本转变,从而让他们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育人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能力。
(四)模式:“教”与“学”的互动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亟待提升,必须严格遵循思政教育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要求。据此,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孤立局面,要主动对接学生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课堂话语实践,将传统的单方面“灌输”转变为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实现平等、有效的话语实践。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凭借“专业素养”优势,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专业解读,借助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使专业课程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尤其对强调实践环节和“活学活用”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而言,课程思政作为育人模式创新,其知识传授不能满足于工具性知识,要以师生互动促进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融入与传达,通过“激活知识”从而“激活学生”[8]。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观,在建设和實施过程中教育者必须立足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思想特点,善于探究发现教学内容、能力训练与价值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教育者内心迸发的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等情怀融入立德树人。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体验性,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同时,课程思政应坚持师生双向发力、协同配合,肯定每个学生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地位,让学生们把自身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融入课程,促进学生自觉完善自我、担当公众责任、培育健全人格,从而对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四、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综观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仍面临着认识不充分、能力不匹配、融合不紧密、导向不明确等多方面困境[9]。为此,应用型高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环境等环节,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统一,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根据应用型高校办学特征和学生特点,做到“四个融合”。
(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
面对科技革命和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求,应用型高校必须加大德才兼备、躬行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然而,由于应用型高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局限于传授知识,在“价值引领”方面往往强调得不够,作用也不突出。事实上,缺乏价值引领的知识传授是不彻底的教学,知识传授必须与价值引领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结合;要厘清知识载体与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能够“用学术讲政治”。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彰显核心要义的价值内涵,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就是挖掘课程的价值基因,把知识与价值融为一体并转化为育人资源,形成1+1>2的育人效果。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将具有应用型特征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授课教师必须按照成为“大先生”的要求,积极塑造学生品格和品行。因此,教师既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又要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思政育人规律的能力素质。课程思政建设,要让教师转变传统上对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心态,既要管“教”也要管“学”。若只有课堂上教师的“讲”而没有课下学生的“思”,那么价值便难以真正形塑,这种“讲”也不能直击学生内心。可见,教师要想教好学生,不应只关心自己教什么,还应关心学生怎么学。要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让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依托课程思政改革,助力学生树立强大自信、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和提高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之,有必要通过在课程思政中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就提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重在通过有计划、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教,属于一种有形教育的范畴。隐性教育是指在显性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专业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生目标等一系列思想底蕴,其重点内容是人类公认的价值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为本等思想。相对于作为显性教育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隐性教育为主,同时做到显隐结合,在专业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素养品质等,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10]。应用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同样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学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中,达到“溶盐于水”的理想效果。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前提,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将专业知识要求的显性品德素养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育人元素相结合,既要求在课程思政教育中体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又要求在专业知识中潜移默化地突出课程思政目标的共同性。比如,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就必须在充分阐述文化理论和机制的同时,充分融入红色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化、职业文化等,显隐结合,化虚为实,让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以恰当的形式在课程思政中得以呈现,使大学生基于真实感受,潜移默化地构建正确的历史认知、培育爱国情怀。
(三)理论内涵与育人元素融合
课程思政改革的本体是“课程”,对各门专业课程而言,首先必须强调专业知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确保高质量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彰显课程育人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持续深化对课程内涵的认同和理解。课程思政之难,主要难在既要把理论的必然性讲清楚,又要把内容的鲜活性讲出来。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而言,必须将课程理论内涵与育人元素相融合,把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鲜活内容融入“必然形式”当中,突出专业精神、企业文化、职业价值等要素,让学生领会专业与课程核心要义,教会学生自觉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具有“逻辑”的力量,对学生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推进课程思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演绎专业知识中蕴藏的价值元素。如何选择高质量的育人元素并将其合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使其成为结构合理、形态丰富、质量优质、适用广泛的教育资源体系,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发挥不同专业和课程思政元素“一只无形的手”之作用,比如,化工专业强调“绿色”,会计专业强调“诚信”等,内化学生的专业信仰,让学生逐渐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学生的能力素养。要不断摄取时代性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熔铸进清晰一贯的理性形式中。要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将学校与社会两个课堂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要鼓励教师直面社会复杂矛盾,适应数字化浪潮,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抬头率”和“点头率”,当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教師持续不断地跟进探索。
(四)统筹推进与彰显特色融合
课程思政涉及策略、机制等多种因素,以及理念、方法、内容等多种要素,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需要统筹设计实施。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统筹推进与彰显特色相融合,持续探索并长期积累。课程思政绝不是立竿见影的速效工程,而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千秋大计。现代技术迅速变革,就业压力激增,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应用型高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迷茫,甚至有向“佛系”“躺平”的生活样态靠近的倾向。相对于高水平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普通大学生”,但“普通”绝非“低质”。作为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给予同样的关注,树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自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可替代和与众不同。
课程思政的方法是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其实质是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发展,要求体现专业特色。此外,课程思政不仅要体现人才培养类型特征,还要彰显区域和地方特色化思政元素。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位于江苏徐州,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汉文化发祥地和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无论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还是融贯古今的视角,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以楚风汉韵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淮海战役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徐工集团改革为代表的大国重器、工匠精神,以贾汪马庄村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振兴,以潘安湖开发为代表的生态修复样本等,无一不是具有地方特色且能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思政育人元素。因此,必须通过激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统筹优化课程思政环境,将特色化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课程全域,不断提升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化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付文军.课程思政的学术探索:一项研究述论[J].兰州学刊,2022(1):30-39.
[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400.
[3]薛桂琴.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哲学意蕴[J].高校教育管理,2021(6):25-32.
[4]张新科.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哲学视域分析[J].江苏高教,2022(4):90-95.
[5]孙慧明.课程思政建设的哲学意蕴[J].学术探索,2021(12):134-140.
[6]张岩,李新纲,朱秋莲.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6):77-82.
[7]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个性化的个体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0(9):45-51.
[8]李蕉,方霁.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内核、路径与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108-113.
[9]盧晨昊.高校课程思政生态路径构建研究[J].江苏高教,2022(4):106-110.
[10]王学俭,王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0-58.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Value Implication,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Fang Jie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olleges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cold thinking”under the“hot phenomenon”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it is thought that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is embodied in the subjectivity of promoting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epochal character of highlighting the natur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ity of following the objective law of educating people. The paper returns to the source to explor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and holds that the cultivation goal reflects the conjugation of“red”and“professional”, the course content highlights the coupling of“wisdom”and“ambition”, the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es the tuning of“fish”and“fishing”, and the teaching mode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of“teaching”and“learning”.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we must truly grasp its value paradigm and connotation, and closely integrate knowledge transfer and value leading,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educational elements, as well as overall promotion and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moral cultivation; specialized education
Author Fang Ji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