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瑞茜 么加利
摘要: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教学语言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在表达形态、言说空间、言说内容、言者思维四方面发生显著变革。不过,智能技术在复杂、动态的教学语言领域中的运用是有限度的,一旦对智能技术引发教学语言变革的度把握不当,则极易招致种种隐忧,分别为:教学语言传递的教育意义浅层化、教学语言蕴含的真切情感悄然离场、教学语言饱含的生命活性日渐式微、言以育人的教学本质逐渐被消解。为应对这些隐忧,我们需以教师之思坚守语言承载的深度意义、用教师之情坚守语言蕴含的真切情感、增教师之个性坚守语言饱含的生命活性、筑澄明之境坚守语言育人的终极旨归。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教学语言;变革;隐忧;坚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3)02-0054-09
人工智能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技术。当下,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教育领域亦深受智能技术的渗透和影响,智能化俨然成为教育发展的客观语境与路径框架。在智能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相较于教师角色认同、专业发展、素养培育、师生关系等研究的勃兴,作为凝聚教师思想、智慧、经验、情感等表征教师精神世界的教学语言研究却多少被遗忘在主流话语之外。然而,观察教学语言的现实,其实不难发现:教学语言变革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它的实践发展。在智能技术的助推下,教学语言由外在的表达形态、言说空间至较深层的言说内容、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革。这种变革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势所趋,为教师的言说和学生的学习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时空境域。我们不能无视智能技术为教学语言带来的种种变革及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使教学语言被狂飙突进的智能技术所裹挟,因为一旦对智能技术引发教学语言变革的度把握不当,极易招致双重隐忧,即遮蔽教学语言本身蕴含的深层文化基因和消解言以育人的教学本质。因此,教学语言唯有在“变革”中“坚守”住深层文化基因和育人底线,才能在智能技术的强势冲击下发挥出自身的育人价值。鉴于此,开展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语言变革的隐忧与坚守研究,既是使教学语言变革进入研究者视界之需,又是深化教学语言时代变革限度问题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教学语言育人价值的重要之途。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语言变革的表征
教师教学语言并非我们于日常生活中所简单感知到的教师的“声音流”“文字流”等,它其实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是教师用声音、文字等可感知的语言表达形态“以传递教育意义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复杂符号系统”[2],与深刻的民族性、师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紧密相连,其影响会投射至教学场域的各个角落,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探究。
作为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教学语言具有严密的构成要素与运行规则。按照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观点,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含由音系系统构成的“表达层”与由词汇语法系统和语义系统构成的“内容层”[3]。通俗而言,即该系统主要关涉教学语言的表达形态和言说内容。随着研究者对语言研究的深入,语言的表达形态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音系系统,书写系统和体态系统也被纳入其中。语言包含“人类用于交际的所有手段”或者“人类使用的一切符号”[4]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根据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創始人乔姆斯基的看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反映着言说者的思维意识,主要涉及表层结构(人们可以说出、写出、听到、看到的)与深层结构(存在于说话者心里的)两大层次[5]。后来,伴随“教学语用学”的兴起,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的语言研究逐渐由关注“语言内部的构成要素”转向关注“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话题”[6],也即开始关注教学语言的空间问题。由此可知,教学语言系统于宏观层面主要关涉教学语言的表达形态(囊括了声音、文字、图像、体态等一切能够表意的符号形态)、言说空间、言说内容(教学语言传递的知识与知识背后承载的教育意义)以及教学语言反映的思维意识四大要素。
由上述四大要素构成的教学语言系统并非一成不变、静止不动的存在,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与时代风格。这主要源于语言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联。语言自产生之日起,便作为一定时代语境下“人类的认识工具”存在着,直至20世纪西方哲学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以来,它才上升至人类“存在之家”[7]这样一种本原性地位。由于不同时代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与追求不同,而这些差异都会首先反映在承载它们的工具——语言之上。正如研究者所言:“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生活的变化、科学文化的进步,都会促进语言基本要素的扩大和改进。语言在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不断地显示着某种时代的特色”[8]。我们深入教学实践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教学语言系统中的四大要素都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共同构成我们探究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语言变革的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一)表达形态变革:以图表意的顺然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语言的表达形态丰富多元,集声音、文字、图像、体态、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于一体。这些表达形态具有的属性特征或相似或互补或相异,当它们汇集一堂时,符合教师传递、学生学习取向的表达形态往往会占据优势,它所承载的知识意义也会优先进入学生视域,反之,则易受到忽视与遮蔽。当前,在快节奏的教学生活与高强度的教学压力下,鉴于师生个体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图像表意的形态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知识呈现的直观性”迅速超越其他表达形态,优先成为师生传递、接收知识意义的主要方式。以图像为知识呈现、表达与接收方式的“视觉时代”的来临,令课堂教学中图像无处不在[9]。所谓图像,“就是形象加上它的支撑物”[10]。综观当今的课堂教学样态,课件中图像的充斥以及无关图像的插入、书本中图像的过度穿插[11]、经典名著的图解化与光盘化、图像化水平成为优质教育重要指标等现象无不彰显出:图像在课堂教学中是何等的盛行与泛滥。立足于知识教育变革的长时段视角,我们发现这样的转变态势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进言之,根据因载体变迁所引发的知识教育变革的整体脉络可知,它总共历经两次大的转向,分别是“声音文字主因的传统知识教育”阶段与“图像主因对知识教育的深度革新”阶段[12]。
在“声音文字主因的传统知识教育”阶段,受“旁观者知识论”的影响,世界被理解为一本外在于求知个体、需要深度体认或细细品味的“大书”。声音与文字独有的特性,即声音只需借助于教师自身的发音器官与无所不在的空气便可与学生实现一种即时的交流,以及文字在能指与所指上的分离使得其可以将复杂的哲思与鲜活的场景浓缩于由看似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字词之中,使得声音文字成为该阶段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意义最主要的方式。而此时的图像多是作为声音文字的附属性存在,负责为声音文字的描述提供佐证。若图像被穿插于声音的间断处或文字的空白处,则是充当声音文字的辅证或填充;若图像被附于文字的旁边,则被认为是对文字知识具有直观说明、突出强调的意味;若图像被置于声音文字之后,则通常具有一种向导性作用或总结性意味,以便引导个体更加生动地体认、回忆知识。
随着个体对知识需求的增加,声音文字的弊端逐渐显现。对于声音文字而言,学生必须逐字逐句的听到或看到,才能将其解码为形象与意义,若想进行更深度的理解,则需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思索教师的言说与探究文字的奥妙。置身于快节奏学习生活与高强度学习压力下的学生,他们既无充裕的时间也无更多的精力去深度解读声音文字蕴含的意义。与此同时,在虚拟现实技术和沉浸式仿真技术的加持下,图像以超高的保真度、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以及日益减少的储存空间等诸多特质,使所有个体都能快速且形象地获取知识的意义。因此,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师生往往倾向于“读图”而非“读文”。这也预示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式进入图像崇拜的时代,正如法国社会评论家巴尔特所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形象不再用来阐述词语,如今是词语成为结构上依附于图像的信息。”[13]
(二)言说空间变革:虚实一体的已然呈现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言说主要发生于“课堂”这一实体空间。教师通过“课堂”这一实体空间,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此实现教育意义的成功传递。囿于课堂空间的有限性,教师的言说与思想只能传递给在场的学生,而无法对更多不在场的生命个体产生教育意义。可以说,这于优质的教师及其他们深刻的教育思想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不过,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至更广阔的时空、被更多的生命个体享用已不是梦想。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全息技术和视频会议技术等的进步,为教师言说催生了一个与真实课堂场景近乎一样逼真的虚拟空间。所谓虚拟空间,即“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建构起的一个虚拟的、可交互的教学系统”[14]。教师借助虚拟空间,能够与身处异地的学生乃至散布于世界各地的陌生个体进行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这意味着虚拟空间的出现,为教师思想传播至更广阔的时空、影响更多的生命个体、为他们建构起有意义的精神家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尤其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突如其来的疫情或其他灾害等不利状况面前,虚拟空间出现的意义更加非凡,它既能切实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又能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不过,必须明确的是,虚拟空间的出现,并不会全面取代实体空间。实体空间具有虚拟空间所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价值,能够为师生提供真切的现实交往与情感交流。由此可见,虚实空间的相互结合成为未来教师言说空间的趋势所在。
(三)言说内容变革:以启为主的应然转向
在人工智能尚未出现或还不成熟之际,学生获取知识意义的主要通道为教师的言说。在这一时期,受传统知识观(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影响,教师的言说呈现出知识授受的基本特征,教师意在通过言说传递给学生具有确定性的知识与通用型的技能。这样的教学内容在知识革新速度缓慢的时期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然而,隨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面对知识的激增与更迭、技能的改进与变革等诸多条件的改变,传统的言说内容遭遇严峻挑战,教师知识授受的职能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面对如此境遇,教师亟需打破传统的言说内容,才能使学生成功应对未来变动不居的社会。详述之,由于人工智能能够通过算法对海量知识进行自动化的识别与推理,所以它在知识的存储、传播、检索等方面都远超教师的相关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不必只局限于教师言说的单一途径,他们还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快速而准确地获取更多体量的相关知识。面对人工智能的强烈冲击,教师不能再以自己的短板去挑战人工智能的强项,他们只有发挥出有别于人工智能的独有特质,才能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共同服务于育人的终极目标。
相较于人工智能,教师的优势在于思维的创造性与情感的共情力等方面。人工智能虽然具有“类人物”的属性,即它是运用算法进行大数据模拟人类思维的机器行为,但究其本质而言,它总归是对人类思维的一种模拟,“其在思维能力上将永远无法超越人类思维的整体性”[15],“也永远无法像人一样领会和回应人类的本真语言与真实情感”[16]。面对当下社会知识激增、情感淡漠、意义空无化[17]等现实困境,教师的言说亟需打破只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方面,而应转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情感的引导、精神世界的建构等。这既是时代发展所需,又是应对人工智能冲击的现实之举。
(四)言者思维变革:复杂性思维的实然表征
思维的变革属于较深层次的变革。人们无法直接触及教师的思维以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唯有通过思维的载体——语言才能明晰其变化情况。我们透过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语言可以发现,其背后反映出的思维品质主要呈现出确定性的样态。在崇尚科学与理性观念的影响下,人类日益追求对世界的确定性认识,以试图牢牢地把握这个世界。而语言恰好成为这种追求的主要工具,这也造就了教师言说的确定性思维特征。在传统教学中,确定性的言说内容、程式化的言说流程、精密化的逻辑推演等都反映出教师确定性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压抑教师创造性的同时,也忽视或遮蔽了存在于学生生命中的丰富性、生动性等特质,将学生降格为“认知人”与“工具人”。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技术的发展愈发加剧了人被当做机器看待并为技术所奴役的境况。这促逼着教师群体不断地对确定性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并使他们意识到:确定性的思维方式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地归结为整齐划一,从而消解了复杂对象中的差异性与丰富性[18],有碍于挖掘丰富生命体与复杂现象或问题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开始努力摆脱旧有的言说思维方式,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开始登场。复杂性思维是一种“不以孤立和封闭的方式来把握对象,而是通过联系背景和综观全体来把握对象的认识方法”[19]。我们将视野聚焦于当前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已日渐使用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相关问题。例如,教师看待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明显注重创新与多元,不再拘泥于思维的惯性;教师的言说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而更加关注生命个体知识世界、情感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整体建构;教师的言说方式不再以单向度的灌输为主,而更加关注学生内心真正的感受与需求等。这些例证都有效地证明了教师的思维开始由确定性转向复杂性。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语言变革中存在的隐忧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然引发了教师教学语言在表达形态、言说空间、言说内容和言者思维等方面程度不同的变革。我们相信,随着智能技术的更加完善与成熟,教师教学语言领域会有更多突破性的变革。但是,我们也需明确,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如可计算性、连接性、可更新性、座架本质、确定性、有限性等)在复杂、动态的教学语言领域中的运用是有限度与风险的,把握不当极易引发双重隐忧,即遮蔽教学语言本身蕴含的深层文化基因(深度教育意义、真切情感和生命活性是深深扎根于教学语言深处的三大文化基因)和消解言以育人的教学本质。而这三大深层文化基因和育人本质正是教学语言在变革中需始终坚守的内容与底线。
(一)意义困境:教学语言传递的教育意义浅层化
在符号学之眼中,由声音、文字、图像等表达形态携带的意义是语言作为符号的灵魂所在,如果失去承载的意义,语言便不能称之为语言[20]。作为凝聚语言精华的教学语言亦如此,教育意义是深深扎根于教学语言土壤深处的文化基因,失去了教育意义的教学语言便成为没有灵魂的符号。将教育意义外化并成功传递给学生是教学语言作为符号的职责所在,也即判定教学语言是否实现了其职责的重要依据正是看其是否实现了教育意义,尤其是深度教育意义。然而,在人工智能的过度介入下,教学语言传递的深度教育意义则处于被削弱的态势之中。具体而言,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原因相关。
第一,与人工智能带来的海量知识相关。人工智能的可计算性、连接性和可更新性[21]等技术特性使得它能够快速地将海量信息汇聚在一起,由此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边界,使得人们处于更新迅速的海量知识之中。随着教师获取知识途径的日益网络化,也使得教师更容易迷失在这更新迅速且海量的知识海洋中。特别是其中内隐着的浅薄乃至错误的信息,既耗费着教师甄别的时间,又阻隔着教师思考与探究知识背后承载的深度教育意义的时间。加之,教学进度的规约、教师精力与体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更加无暇也无力于去深度领悟教育意义。
第二,与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语言表达形态的“图像化”转向相关。图像以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能够将知识的深度意义感性化和直观化。长期处于由图像表达知识意义世界中的教师,他们的思考将易于滞留在“直观感知”层面,因为他们的思考“一般总是随视觉停止而停止,甚至對看不见的事物就很少有所观察或完全没有观察”[22],这终将导致教师精神世界的官能化与浅层化。由此,他们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意义也将陷入一种浅层化甚至无意义化的窠臼之中。
(二)情感隐患:教学语言蕴含的真切情感 悄然离场
教师教学语言背后倚靠的是“教师”这一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非由一堆冰冷无情的数据和程序构成的“机器”。自教师踏入教学场域的那刻起,一切表征教师存在的要素(如教师的意图、思维、记忆、知识、经验、智慧等)都需通过教学语言才能呈现出来。当然也包含教师的情感特质。优质的、有温度的、高质量的教学语言总是承载着教师真切且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入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师既能通过教学语言将自身内在蕴含的真切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共情力,使学生成长为“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生命个体;同时又能领会和回应学生内心深处微妙的情感感受及变化,进而反向促进和提升教师情感的感受力与觉察力。然而,在虚拟空间的裹挟下,教学语言中蕴含的真切情感日渐趋于晦蔽甚至消失。
人工智能时代虚拟空间的出现,虽然极大地拓展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边界并提升了他们之间的沟通效率,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师生日益沉溺于通过机器或屏幕这一中介进行交流的方式。这种“人—机—人”的交流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人—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师生直接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机器或屏幕,而非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立足教师的视角而言,机器或屏幕界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阻隔了教师全方位地敏锐感知每一位学生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也即教师无法及时地与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换言之,“人—机—人”的交流方式将加剧师生间情感交往的疏离,削弱他们之间的情感投入与彼此关怀,真切、鲜活与灵动的情感体验在师生的生命时空中悄然离场。这体现在教学语言上则表征为语言的苍白甚至冷漠,如此的教学语言终将难以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也难以培养出情感丰富的生命个体。
(三)活性之忧:教学语言饱含的生命活性 日渐式微
教师教学语言是以教师这一生命个体为载体,它印刻着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经验、知识储备、文化积淀等表征教师生命活性的独特印记。当教师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或复杂问题时,他们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与自身的经验,迅速制定出灵活的应对方案或解决之策。然而,在人工智能的不断冲击下,教学语言中饱含的生命活性却日渐式微。
第一,在智能技术“座架”本质的订造下(订造,意为“促逼意义上的摆置自然”)[23](P33),教学语言中的生命活性日渐式微。在海德格尔处,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即“会集起来的强求”[23](P37)。智能技术在赋能教师言说过程的同时,也以订造的方式促逼着教师如何为之,最终使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技术的“持存物”。进言之,在智能技术“座架”本质的订造下,当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或困难时,他们便习惯于回避自己对问题的经验思考和直觉判断,转而将算法这一技术手段视为问题解决的密钥。这种做法于无意之中放大了算法的效用,遮蔽乃至削弱着教师的经验积累、直觉判断等表征教师生命活性的独特印记,久而久之,教师将失去自主判断力。
第二,在人工智能语言确定性表达特质的席卷下,教学语言中的生命活性日渐式微。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与AI教师等辅助教学服务范围的拓展,人工智能语言已经逐步嵌入课堂教学。人工智能语言与教师教学语言不同,它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24],具有确定性和有限性的典型特征[25]。当教师处于由确定性和有限性人工智能语言席卷的教学生活时,他们不仅对教学语言的认知愈来愈偏狭,将教学语言视为“一种技术化和程式化的操作”[26],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也逐渐呈现出追求确定性与程式化的惯习特质。这种惯习特质中内隐着一种不惜牺牲教师个体的生命活性而追求语言确定化表达的倾向,长此以往,教学语言中蕴含的生命活性将被确定性与程式化的表达方式消磨殆尽。
(四)育人危机:言以育人的教学本质逐渐被消解
语言自产生之日起,它与人之间便存在着一种无法割舍的联系。诚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27]可以说,语言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亦围绕人的需要而存在。它是育人的工具与依凭,教学语言唯有观照人生命发展需要才能称之为有意义的教学语言,如果失去了对人生命的守望,这种教学语言便不再具有价值。“言以育人”始终是教学语言需坚守的底线与旨归。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技术,仅能以技术革命的形式冲击教学语言的原有架构,而无法改变“言以育人”的本质。然而,在人工智能的强势介入下,言以育人的教学本质正逐渐被消解。具体而言,主要与下述两方面原因相关。
第一,与教师对智能技术的迷恋与崇拜相关。智能技术在教学语言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使教师感受到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可视化效果,进而促使部分存在“近利”教育功效观的教师开始着力于反复研究提升言说过程技术的操作方法,并对其产生迷恋和崇拜。显然,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倒置了教师言说的手段和目的,它将教师言说的手段——技术置于了教学的高位,而忽视了教师言说的目的——育人。加之,智能技术将人视为可“量化”、可“计算”对象进行运作的方式,致使人身上完满的生命活性被逐渐淹没和消匿,转而扭曲为物性。
第二,与技术理性的牵引相关。随着智能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也更加遵循技术的逻辑,技术理性由此得以在现代社会中扩张。技术理性是以技术实践为中心形成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具有理性至上与效益优先的特征[28]。在技术理性“效益优先”特征的牵引下,教师往往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不自觉地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习惯向学生传授内容。该做法其实忽略了学生这一重要学习主体现有的语言表达水平、语言理解水平及语言编码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育人的进程与效果。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语言变革中的坚守方略
现实中,教师若因智能技术带来的隐忧而一味抗拒教学语言变革,显然并非明智之举。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的推进,教學语言变革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势所趋。教学语言唯有在变革中牢牢坚守住这些底线,如深度教育意义、真切情感、生命活性和育人旨归,才能在人工智能的裹挟下探索出一条与其和谐共生、共同服务于育人目标实现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可采取如下坚守方略。
(一)以教师之思坚守语言承载的深度意义
我们聚焦于教学语言当前的处境发现,游离于深度教育意义之外、将言说内容知识化与技能化的个体性教师教学语言广布于教育场域[29],充斥着教育的时间与空间,进而汇集成教师群体意义上的教学语言意义浅层化现象。该现象主要与教师“迷失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海量知识”和“沉浸于以图表意的语言表达形态”息息相关。海量知识与图像化的知识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思考的深度,从而使其无力于去思考语言背后承载的深度教育意义。为了破解该困境,我们应从源头入手,增强教师的思考力、判断力与反思力,以教师之思坚守教学语言承载的深度教育意义。
第一,应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语言意义认知观,以便他们在日后教学中能够及时反思及规避掉不恰当的语言行为。教师需明晰,教学语言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与提升技能的通道,它更为重要的职责在于帮助个体获得知识背后承载的深度教育意义,涵括使个体获得生命的意义感与人之为人的情感等。
第二,应将实践作为提升教师思考力、判断力与反思力的支点。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应关注自己的言说在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反思自己是否因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忽视了生命个体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的建构,从而避免陷入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意义的窠臼之中。
第三,可借助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为教师的深度思考留下充裕时间。由于人工智能是通过算法对存储的海量知识进行自动化的识别与推理,所以,它在知识的记忆、积累等方面优势显著。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将关于知识的识记、传播等任务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而为自身留下充裕的时间用以思考知识背后的深度意义。
第四,可通过文字阅读减弱图像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为教师深度思考带来的冲击。文字不同于图像,两者的内在特质具有较大差异。图像是一种直观化的呈现方式,能够将知识背后承载的意义浓缩于可视化的形象之中,进而作用于教师的感官。换言之,图像偏重的是教师生理感官的直观体验。不过,感官体验仅是教师进行认识的第一步,如若教师长期停留于感官体验,则会削弱他们大脑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面对这种境况,教师可通过文字阅读加以改善。文字是一种将知识意义记载下来的定型表达,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只有对文字进行深度解读,教师才能体会到文字背后承载的知识意义。因此,教师可在缜密的文字阅读中深化自己的思想,以文字之境引阅读之思。
(二)用教师之情坚守语言蕴含的真切情感
在人工智能的社会语境下,教学语言中蕴含的真切情感日益淡漠,这已成为制约当前语言发展和育人进程的重要问题。为了应对此问题,我们需于根源处提升教师的情感修养,用教师之情坚守语言蕴含的真切情感。因为语言是教师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中流露出的情感多少与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息息相关。为此,可通过如下三方面举措提升教师情感修养,以坚守语言蕴含的真切情感。
第一,基于情感体验,推动教师形成积极、丰富、真切的情感特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若想使教学语言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需使用富有人情味、能够与学生共情的语言。教师若要言说出触人心底的语言,他们自身必须首先具备积极、丰富且真切的情感特质。情感是个体在认识与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只有对社会、人生及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进行切实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地唤醒内心的情感,从而引领学生一起走进情感世界,共同领略情感的精妙。
第二,借助虚拟空间,为教师获得生动、真切的情感体验构筑适配性的教育场景。当前教学较之传统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对智能技术的引入与运用。智能技术的运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学和教学语言等领域带来一定的隐忧,但是如若运用得当,它能为教学和教学语言领域带来极大的助力。细言之,在虚拟空间出现之前,教师若想突破自身感官限制而获得某些情感体验几近不可能,他们只有亲身深入实践场域才能对此有所体验。然而,随着虚拟空间的出现,上述情况得以彻底改变。在虚拟空间中,教师不仅能够对自身感官无法触及的物质世界进行情感体验,而且还能切实地获得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我们可利用虚拟空间,构筑起适配性的教育场景,进而激发教师的情感体验。
第三,加强情感沟通,促使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真切的情感交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虚拟空间的出现,师生之间通过机器或屏幕进行的虚拟交往日益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师生间情感交往的疏离,使培养生命个体“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进程受到阻碍。教师若想借助教学语言唤醒学生内心的共情力,亟需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并使智能技术成为师生交往的背景而非阻隔师生交往的高墙。具体而言,教师需适时地放下手中的智能教学设备,摆脱虚拟教学空间的束缚,给予学生真切可感的情感关怀,在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与沟通中实现生命的交融与共情。
(三)增教师之个性坚守语言饱含的生命活性
长期生活于由确定性人工智能语言席卷的教学时空时,教师语言表达中饱含的生命活性日趋式微,逐渐呈现出确定性与程式化的表达倾向。为了阻止教学语言生命活性式微的进程,避免其走向僵化的命运,教师应始终坚守并增强独具个人本真特色的东西,如自主判断力、特有思维、独特经验等,如此,方能使学生从教学语言中感受到生命活力。具体而言,可主要采取如下三方面策略。
第一,于技术反思中增强教师的自主判断力。教师需明晰,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在复杂、动态、富有生命力与人情味的教学语言领域是存在局限的,倚靠算法这一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方式取代不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判断力。进言之,倚靠算法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种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体性判断与解决,而每个教学问题却有着独特的情境,是充满变化与不确定性的。如若教师一味地按照算法归结出来的总体规律一成不变地进行问题解决,工作过程会显得格外困难。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算法,而应适时地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相信自身的经验积累和直觉判断等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教师只有在技术的亢奋中理性、辩证地看待智能技术在教学语言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技术为己所用,才能实现与技术的和谐共生。
第二,于师生对话中增强教师的思维灵活性。诚如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言,“每次真正的谈话都表现为一个人向另一个敞开自己,真正认为对方的观点值得考虑并且深入另一个人的内心”[30],通过与学生一次次的对话,教师能够不断地走入对方的视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增强教师思维的宽广度与灵活性,以防教师沉浸于自身的视界而导致其思维的僵化。
第三,于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师的经验积累。教学实践是教师经验积累的重要基地。教师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通过向优秀的教师虚心请教、关注并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反思等途径,形成、积累自身独有的教学经验。
(四)筑澄明之境坚守语言育人的终极旨归
在智能技术迷恋的裹挟下以及技术理性的牵引下,教师愈加关注一些外在的东西,如智能技术的操作方法、教学的进度等,而相对忽视乃至忘却了对生命个体本身的守望。因此,如何破除技术之裹挟,为育人构筑起澄明的生态环境是教学语言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切入。
第一,在教师的主体意愿上,需拨正其技术迷恋与崇拜的情结,明晰技术与语言、育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智能技术与言说过程如何融合,从技以载道的视域来看,技术只是辅助教师言说的工具,它产生的根本意义在于“为育人服务”。技术手段只有利于育人,才会在言说活动中推广成功并应用广泛。因此,教师需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为教师言说与育人营造适配的技术环境。
第二,在教师言说的过程中,需营造出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氛围。这种交流氛围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获得教师言说的意义进而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在言说的过程中,切勿只以自己的思維方式与语言表达习惯向学生传授内容,而忽略了师生间的语言视域差距,从而抑制学生表达的欲望。恰恰与之相反,教师需体现出对于学生表达的尊重,要激发出学生对于表达的欲望,应争取深入学生的视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方能真正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直抵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的成长营造出一片澄明之境。
四、结语
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师的“声音流”“文字流”,而且蕴含着教师的思维、情感、智慧等一切表征教师存在的要素,更承载着深度教育意义,是育人的主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教学语言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教学语言本身蕴含的深层文化基因和育人本质受到一定程度的遮蔽或消解。未来,伴随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将介入教学语言领域,为教学语言带来更多的冲击,这是教师无法回避、必须直面的问题。对此,教师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能一味地抗拒教学语言变革,也不能任由技术对教学语言冲击,而应在坚守教学语言文化基因和育人本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使技术与语言联袂,共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0.
[2] 胡朝阳.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64.
[3] [英]韩礼德.功能语法导论(第二版)[M].彭宣维,赵秀凤,张征,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引论32.
[4] 李海涛.教师语言行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
[5] [美]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M].黄长著,林书武,沈家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5.
[6]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
[7] [德]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4.
[8] 黎运汉.论语言的时代风格[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8(03):114-123.
[9] 郑栋,么加利.“读图时代”儿童学校教育图像化之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02):172-178.
[10] Mitchell W J T.What Do Pictures Want:The Lives and Loves of Mag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85.
[11] 高晓文.挑战与焦虑:课程中的“图文战争”现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2):50-54.
[12] 王帅.图像认知逻辑与知识教育图像化辨正[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04):1-12.
[13] Barthes R.The Photographic Message[M].New York:Hill and Wang,1982:4-5.
[14] 王成兵,吴玉军.虚拟社会与当代认同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58-63.
[15] 张劲松.人是机器的尺度——论人工智能与人类主体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01):49-54.
[16] 陶锋.人工智能语言的哲学阐释[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78-86.
[17] 白臻贤.语言与存在的信仰维度: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2010(05):1-6.
[18]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06):45-53,206.
[19]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序2.
[20]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5.
[21]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19.
[22] 陈海庆,邢兆梅.语言幻象背景下的网络生态:语言与存在的断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18-126.
[23]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4] 陶春.计算机语言的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02):125-127.
[25] 刘丙利,胡钦晓.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寻求[J].中国电化教育,2020(07):91-96.
[26] 刘铁芳.语言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19-23.
[2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28] 殷文杰.“项目治教”:大学治理中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J].高等教育研究,2016(09):31-37.
[29] 贺海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8.
[30] [德]伽达默尔.语言作为解释学经验的媒介[J].慎之,译.哲学译丛,1986(03):58-61.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rt technology has had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which has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four aspects: expression form, speaking space, speaking content, and speaker thinking.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smart technology in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field of teaching language is limited. Once the degree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language caused b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s not properly grasped, it will easily lead to various hidden worries, namely, the teaching meaning of teaching language transmission is shallow, the real emotion contained in the teaching language quietly leaves the field, the liveliness full of the teaching language is gradually declining, and the teaching essence of educating people is gradually dispelled. To address these hidden worries, we need to stick to the profound meaning carried by language with the thinking of teachers, follow the real emotion contained in the language with teachers passion, adhere to the liveliness of teaching language by improving the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follow the ultimat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teaching language by creating an ide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reform; hidden worries; persistence
(責任编辑 黄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