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
【摘 要】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是芭蕾舞蹈的两大流派,二者的差异和不同呈现在多个层面,音乐则是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要素。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风潮影响为界,在音乐的选择、使用上,二者在表达情感、韵律节奏、理解模式三个方面具有差异;二者在音乐选择、使用上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生成背景上,相互延递、血脉贯通;在音乐选择上,相互协调、诉求明确;在音乐风格上,相互交融、互相借鉴。
【关键词】古典芭蕾;现代芭蕾;音乐;差异;联系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4
引言
芭蕾舞(ballet)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古典舞蹈,因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要求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18、19世纪之交,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芭蕾舞在在法国、俄国走向繁荣。毫无疑问,无论是从影响力度、影响深度来看,还是从受众群体书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广度来看,芭蕾舞都已在世界舞坛和世界舞蹈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纵观《天鹅湖》《吉赛尔》等艺术经典,其之所有能够打动人心、影响世界,除了舞蹈自身的感染力、影响力,不可或缺的一点是其在音乐选择、使用上的成功。对比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的音乐,阐明二者的发展路径,对于进一步深化认识音乐对于芭蕾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一、芭蕾舞的发展历程概述
从芭蕾舞发展的历史来看,芭蕾舞的发展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时期,即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以遵循古典芭蕾舞蹈范式、训练模式为主要特点的芭蕾舞称为“古典芭蕾”,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的,经过“现代主义”艺术风潮影响之后广泛吸收其他舞种特点、打破古典芭蕾旧有舞蹈范式的“新”芭蕾称之为“现代芭蕾”。而古典芭蕾则“自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受到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1]而走向衰落,应当说,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在舞蹈范式、训练模式、音乐选择、主题设置等要素上都呈现出种种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这些问题也成为了近些年学界所日益关注的核心、前沿问题。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人的聚焦仍然是从整体层面来关注二者在不同角度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的,对于芭蕾音乐的选择及其使用上,却少有学者做专题研究。“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柴可夫斯基认为“芭蕾同时是一种交响乐”[2],音乐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可见一般。无论如何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在芭蕾舞中,音乐的选择、使用问题始终居于关键环节。一部优秀的芭蕾舞剧,绝对是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反之,如果在音乐的选择、使用上存在缺陷,极易导致整个舞蹈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削弱和艺术价值的损伤。本文试图对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的音乐进行详细比较,从音乐在表达情感上的区别、音乐在韵律节奏上的区别、音乐在理解模式上的区别三个方面展现二者的不同和差异,从生成背景、音乐选择、音乐风格三个方面展现二者的延续和发展,从而更好地立足音乐角度,审视从古典芭蕾到现代芭蕾发展、演进的情况,为当下芭蕾音乐的选择、使用提供借鉴和思考。
二、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在音乐选择、使用上的区别
(一)音乐在表达情感上的区别
音乐的节奏会影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说古典芭蕾所选取的音乐大多是比较舒缓轻柔或庄严肃穆的乐调,那么现代芭蕾则。如果说古典芭蕾音乐表达的情感都是较为舒缓平和,或呈现出一种崇高感的话,那么现代芭蕾在音乐的选择上则更强调音乐本身对于已有的框架和既定的模式的突破,通过轻佻活泼、肆意放纵的风格来呈现与古典芭蕾音乐之间的“断裂”,从而确证和实现自己的独立价值。应当说,现代芭蕾本身對于古典芭蕾所具有的冲击力十分明显的体现在音乐的选择上,而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又恰恰是能够展现芭蕾特色的关键。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最终唤起的都是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芭蕾在音乐选取的问题上也不例外。古典芭蕾所选取的音乐风格使得其对于人内心的情感的召唤是较为温和,对于人内心情感的呼唤是要舞蹈共同配合,从而达到协调一致的作用。相对于较为古典的情感召唤模式,现代芭蕾的音乐对于人体内心情感的唤醒则更为直接,换言之,在现代芭蕾表演中,音乐并不是以背景的形式出现的,而是更具有主体地位,其对于人内心情感的召唤是直接的,是不以芭蕾的肢体动作作为中间介质的。“人们常常因为关注舞剧主体而忽视心理”[3],相比于追求高雅的古典芭蕾音乐,现代芭蕾的音乐则更追求冲击感,讲求一瞬间就能调动起人内心的汹涌澎湃。由此可见,在现代芭蕾中,音乐和舞蹈是处于并置地位的,而这一点则突出体现在其对人内心情感的召唤模式上。
(二)音乐在韵律节奏上的区别
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在音乐的韵律节奏上存在差异。古典芭蕾更注重挖掘音乐背后的韵味,这样的韵味是通过芭蕾音乐的结构和程式体现出来的。从结构上来看,《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等古典芭蕾的音乐韵律是前后呼应,互相承接的;从程式上来看,古典芭蕾的韵律往往是曲折往复、有章可循的,这样的章法和程式,则与其所要凸显的主题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韵律本身对于个体的理解能力是有明显要求的。较之古典芭蕾音乐强调韵律,《春之祭》《小夜曲》等现代芭蕾则注重讲求音乐本身的节奏,这样的节奏是不再需要凭借任何中间介质来达成。从结构上看,现代芭蕾的音乐节奏是杂乱无章、个性突出的。从程式上来看,尽管现代芭蕾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曲折往复,然而,这样的曲折往复与古典芭蕾的有章可循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说古典芭蕾的音乐力求“建设”某种有规律可寻的“韵律”,那么现代芭蕾的音乐则试图去突破古典主义所倡导的“规律”,以鲜明激烈的节奏来展现人的本真。“音乐结构对舞剧的编排、故事情节的叙述、主题思想的渲染等方面”[4]均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不可忽视的。
(三)音乐在理解模式上的区别
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在对于个体音乐理解模式上也有不同要求。事实上,如果要将《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等古典芭蕾的音乐归处结为一种模式,那么在这个模式中,人的领悟能力是起关键作用的。一方面,作为音乐和情感的连接点,个体的领悟能力直接决定了音乐能够对人产生的效力。相对于古典芭蕾音乐,现代芭蕾音乐则更强调音乐本身的主体地位,是音乐本身直接感染和影响着人,个人对于音乐的领悟反而居于次要地位。另一方面,在古典芭蕾的音乐选取中,音乐的设置是有某种“预见性”和“前理解性”的,“20世纪之前的音乐主题往往等同于主要旋律”[5],换言之,整部芭蕾舞剧预设了一个突出主题的,而音乐则是为这个突出的主题所服务的。整场芭蕾舞蹈突出了这个主题,所使用的音乐也烘托了这个主题,对于这一主题的突出和强调具有某种稳固性和单一性。一言以蔽之,在古典芭蕾舞蹈中,音乐是为主题服务的。然而在现代芭蕾舞蹈中,主题已经不再像古典芭蕾舞蹈音乐那样,在整个舞蹈表演和音乐选择中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于古典芭蕾舞蹈的音乐选择,现代芭蕾舞蹈则更强调个体理解的多元性,在对于现代芭蕾舞蹈音乐的理解上,不存在像古典芭蕾舞蹈那样的主题先行、主题中心——与之相对,个体阐释的自由性和个体领悟的自由度成为了理解现代芭蕾音乐所要讲求的关键。
三、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在音乐选择、使用上的联系
当然,尽管上文已对于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的音乐选择以及音乐使用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阐明了二者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得是截然对立的,完全分开的。事实上,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二者的存在恰恰是相互依存,难以割裂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成背景上:相互延递、血脉贯通
要讨论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在音乐选择、使用上的联系,必须首先从芭蕾舞蹈的整体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考虑,即从二者的生成背景来探讨。立足整体角度来看,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芭蕾,均立足于自身的生长土壤,其均是世界舞蹈发展史上的一部分,二者相互延递、血脉贯通。一方面,古典芭蕾程式的确立为现代芭蕾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仅体现在其在肢体动作、舞蹈范式、音乐选择等方面给予了现代芭蕾以养分,为之树立了标杆,更体现在其为现代芭蕾提供了突破、创新的框架和边界,给予现代芭蕾以延展深化的空间、发挥创造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现代芭蕾也承接了古典芭蕾的发展余绪,其始终处于与古典芭蕾相协调、继承的关系中,近些年来,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在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的差别,然而,学界的关注点却主要集中在二者的区别上,对于二者之间的关联和继承,学界却大多采取忽略的态度。应当说,尽管二者间差别极大,但强调“断裂”的同时也要重视“延续”,突出“部分”的同时也要凸显“整体”,这才是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看法。
(二)音乐选择上:相互协调、诉求明确
其次,从二者的音乐选择上来看,尽管上文提到了二者各自所奉行的音乐范式各有优长,然而,无论是古典芭蕾的音乐选择还是现代芭蕾的音乐选择,二者都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视音乐和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关于音乐在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中的作用上面已有论述,应当说在现代芭蕾中,音乐独立性体现的更加明显、突出。然而,不该忽略、也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在芭蕾舞剧中,音乐始终是与肢体动作相协调的,肢体动作需要音乐加以烘托,而音乐则需要肢体动作加以表现,这一点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体现的最为明显[6]。应当说,无论在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芭蕾中,离开了音乐,单独的肢体动作不能自成体系,离开了肢体动作,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也大大降低。二者始终居于一个整体的、相互协调的情境中,互为凭借、不可或缺。第二,重视音乐自身的情感性。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芭蕾,音乐的作用都是直接触动人的内心、直接对于人的情感进行呼唤的。换言之,音乐的诉求在于激动人心、激荡人心——这一点是现代芭蕾和古典芭蕾所共同秉持的基本原则,也是编舞者共同所有的心理预期和客观效果。第三,重视音乐自身的完整性。古典芭蕾强调音乐的韵律,现代芭蕾强调音乐的节奏,但无论是韵律还是节奏,二者都是指向音乐自身的完整感的,都呈现对了音乐完整性的诉求。古典芭蕾的韵律往往是曲折往复、有章可循的,而“将现成的不同音乐的整体或片段组合一起进行创作”[7]的现代芭蕾音乐所呈现出的状态则更加零碎、不成系统、没有体系。但是,这决不是说现代芭蕾舞蹈放弃了对于音乐完整性的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面上的不具备完整性本身也是其完整性的一种表达,只是这样的完整性在不同的音乐选择中有不同的表现:如果说古典芭蕾音乐的完整性更强调音乐自身的完整性,体现在音乐自身的成体系、成系统中,那么现代芭蕾所要凸显的,则是在这个看似凌乱而没有体系的音乐框架中,个体的情绪对于音乐完整性的填充。一言以蔽之,古典芭蕾的音乐强调自身的自足性、完整性,现代芭蕾的音乐完整性则体现在个体理解对于音乐整体结构的阐释和填充中。
(三)音乐风格上:相互交融、互相借鉴
最后,从二者的音乐风格上来看,尽管古典芭蕾的音乐大多舒缓、轻柔,抑或庄严、肃穆——这与现代芭蕾音乐所选展现出的先锋性、挑战性具有明显不同。然而,无论是舒缓轻柔、庄严肃穆,或者是轻佻活泼、肆意放纵,两种不同的风格在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之中并非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实际上,二者只是占比大小的问题,是一个比例的分配和编曲之中穿插安排的问题。在编舞过程中真正其决定作用的,还是编舞者对于舞蹈主题的设计、舞蹈类型的选定、舞蹈情绪的表达,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二者在音乐风格上的选择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
总而言之,无论是古典芭蕾还是现代芭蕾,无论是偏向古典芭蕾的风格,还是偏向现代芭蕾的风格,无论是基于古典芭蕾在舞蹈史上的发展谱系,还是偏向于现代芭蕾在舞蹈史上的发展谱系,既然二者被同时归类为芭蕾,二者在生成背景、音乐选择、音乐风格上存在共同、相通、协调、呼应之处,自然不足为奇。
四、结语
作为芭蕾舞蹈的两大流派,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在音乐的表达情感、韵律节奏、理解模式三个方面具有差异;在生成背景上、在音乐选择、音乐风格三个方面又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共同性。“芭蕾舞剧的质量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与芭蕾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决定舞剧的成功,也是芭蕾发展的关键。”[8]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芭蕾舞的音乐选择应打破“门户之见”,根据芭蕾的主题来选择合适的音乐,促进芭蕾舞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对比分析[J].艺术家,2019(3).
[2]屠玛尼娜,姜志高.柴科夫斯基芭蕾音乐的“绝对美”[J].音乐艺术,1982(1).
[3]念云华.试论现代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的创作特色[J].艺术评鉴,2020(12).
[4]陆佳敏.浅论舞剧音乐结构的魅力——以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的音乐为例[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3).
[5]王梓.斯特拉文斯基早期芭蕾舞剧中音乐主题的结构方式及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4).
[6]蒋立.心性之伟美——感受柴可夫斯基的芭蕾音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2).
[7]刘琉,董芳.从“拼贴”与“融合”思维透视当代舞剧音乐创作之特征——以当代民族芭蕾舞剧《牡丹亭》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5).
[8]关旭.芭蕾音乐发展探究[J].音樂天地,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