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核心素养提升对策

2023-06-25 15:31周亚君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徐悲鸿水墨画水墨

周亚君

导读:新时代美育内涵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从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四个维度进一步强调美育的价值功能。”美术课程的中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美感,具备良好的欣赏美的能力,最终获得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水墨画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儿童心灵的契合是对学生水墨画教学一次新的认识和思考,最终目标是以美育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伴随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又推出“艺术课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素质,具体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即学生们能正确认识与理解生活与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从教美术到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转换。面对“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这些育人目标要求,新时代深化课程改革中的水墨画课究竟如何开展?

一、儿童水墨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水墨教学中,学生不经意间会创作出具有“笔墨情趣”的作品。但这样的笔墨表达,学生并不能理解自身的创作奥妙。如何使学生在水墨学习过程中,以所见事物的特征、质感、肌理为“参照”,在表达中“知其所以然”?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风格特点进行了解,或从绘本阅读中理解创作思想,进而能对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获取更深层次的体会,全面培养和提升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从学生主动学习开始

(一)超越美术学科本位的育人观念转变

在水墨教学中,如何启迪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很多教师对教学的价值理解不透、定位不准,采取的教学方法落后简单,片面地认为水墨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临摹,表现传统题材的山水花鸟。由于这种思想认识的偏差,导致当前的水墨教学方法单一,也没有较好地推动课程创新。学生对水墨画兴趣不浓,很难有效锻炼实践创作能力。

我曾经选择《大画家徐悲鸿》开展水墨画示范课,确定课题以后一直在思考:教师如何将学生的热情、欲望内化为持久的情感?设计教学前,我搜集了很多关于徐悲鸿的资料。逐渐地,脑海里出现了一位渴望替人类申诉的画家,在国难当头的年代,以画笔为武器,画奔马、画雄狮、画风雨鸡鸣、画愚公移山来唤醒国民一致抗日的决心。他画马不仅是天下一绝,他笔下的马是有精神的,是和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情绪的。

教学片段:

师:小画家好!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一起走近一位大画家。(板书:大画家)

师:他是谁?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一下大画家是如何运用水墨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我们就先从他画的马开始。

师:请你先看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有哪些姿态?(奔马、立马、饮马等)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画?(正面、背面、侧面)

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大画家画马就像画人一样,是有喜怒哀乐的!

师:(出示《前进》《哀鸣》《奔马图》)比如这三幅马,从它们的动态看,你认为它们可能会是什么样的情绪?(第一幅是大踏步地奋勇向前,第二幅嘴巴张开在鸣叫,好像很忧郁,第三幅……)

师:这三幅画创作于不同的年代,第一幅是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徐悲鸿以飞奔的野马来表达奋勇杀敌的决心。你看它张开四蹄,用力地往前冲,非常豪迈。

师:第二幅创作于1941年,那一年徐悲鸿居新加坡,也就是那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轰炸了新加坡。徐悲鸿心急如焚,为祖国的命运,也为受难的人民。他在茫茫南洋深情北望,他是忧郁的。这马其实就是谁的化身呢?(画家自己)

师:第三幅马画于1951年,那时候新中国已经成立了,这马四蹄腾空,现实生活中马是不可能有这个本事的,但徐悲鸿为了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欢欣、手舞足蹈)

在这个民族危难的时代,徐悲鸿的马是一种精神,也是画家自身品质的体现。学生的眼睛是很锐利的,只要教學中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情到深处,笔随意动,他们方能到达传神写照的境界。带着对徐悲鸿大师绘画的激情我走进课堂,喊“上课,小画家们好”。当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在课堂上称呼他们为“小画家”,一抹惊讶的微笑荡漾在脸上。不过,马上回应了我,齐声自信地喊“老师好”。“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一起走近一位大画家……”接下来,我每展示一幅大画家的作品,小画家们都争抢着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语言来品评一番。每讲到一种绘画技法,小画家们也非常自信地要求上台演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终作品以绘本的形式呈现时,学生和听课教师都为之感叹。任何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大教学观是要提升到以美育人的高度。

(二)课堂导入与问题设计探究

教师要对小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结合其特点开展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小学生对美术教学还不够熟悉,在导入过程中如果问题设计把握不好,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无法实现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美术课堂利用PPT可以让学生进行图像识读,在辨别图像的过程中启发独特的思维,这是美术学习最重要的能力。

如《对比的艺术》,导入阶段,教师出示去色处理的《天山积雪图》,整体画面只有黑白灰。

师:请你观察这幅作品3秒,说一说,你第一眼看到了画面中的什么?(雪山、人、骆驼等)

师:(还原作品出示)现在你第一眼会注意到画面的哪一个部分?为什么?

生:(异口同声)红色的旅人,因为红色在画面中非常醒目!

师:画家为什么要把这个旅人的衣服画成红色?

交流后小结:小小的人可以突出雪山的巍峨,红色在黑白灰的自然世界中体现出一种活力和生机,画面色彩也更富层次。

师:这是清代画家华嵒的作品。画家巧妙地运用大小、色彩、轻重等对比元素,将他当时的所思所想传递给了我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对比的艺术”。(板书课题)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核心素养需要对应学生的“兴趣激发点”

在开展儿童水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利用一些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全面地展示水墨作品。通过儿童绘本的形式制作一些优美作品,便于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发现美。通过欣赏锻炼观察能力,同时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丰富形象,从而合理运用素材进行创作。尹少淳教授说:“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寻求适合儿童兴趣和接受点的内容、方式、途径。”带领学生深入一些自然景色,更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体验自然之美。这种方式能为学生营造融洽的环境,激发兴趣,愉悦身心。教《水墨园林》一课时,教师可将中西方园林进行对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特点:人工建造、浑然天成、诗情画意、可游可居。

师:园林中有那么多景物,移步换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我们如何来画园林?是不是把它们全部画下来呢?

师:当然不可能!那怎么办?你会用什么办法处理?

生:选取其中的一个角落!

师:优美的风景变成画,需要取舍(板书:取舍),也就是落笔之前最重要的构图。

师:怎么选更具有园林的特色?

师:先选取一样景物作为主体,其他景物移到旁边或后面作为背景来衬托主体。

师:(出示范作)比如这个廊棚一波三折,老师喜欢这种曲折的美,取了白墙黑瓦的建筑和各种形状的花窗,底部的乱石杂草去掉了,点上几片荷叶代表小池塘,树也移到了后面,以此衬托主体,丰富画面。

师:这四幅画分别是以什么为主体的呢?

生:廊棚、亭子、小桥、花墙。

师:园林里面的亭台楼阁和现代建筑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飞檐翘角、精致小巧。

师:参考书上的这张图片,你想以什么为主体呢?(亭子)

教师用线条画出亭子的外形、高高翘起的屋檐、长短变化的柱子,显示出前后空间感,还可以画出美人靠,加上瓦片,使线条产生疏密的变化。曲曲折折的石板小径,近处有假山,远处有几根飘逸的柳枝,池塘里面可以画些什么呢?

(二)核心素养需要学生“真”“情”“趣”的渐进理解

儿童绘画创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难度不同。在水墨画方面,低年级学生大胆而稚拙,笔墨呈现较大的偶然性,体现出“真”,也就是率真。中年级学生开始关注造型,喜欢把眼中所见画在作品中。所以,要注重唤醒学生潜在的情感,以生活情境的“再现”和“营造”促使他们触景生“情”。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趣”:童趣、艺趣、生命之趣。在引导水墨技法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趣味。

所谓“生命之趣”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审美理解和创意表现,所生发的一种内在的情感升华。《陶瓷上的水墨画》一课,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创作。

师:小朋友们,每年的四月,宜兴有著名的旅游品牌“茶禅四月到宜兴”(出示PPT),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用家乡美丽的春天装扮自己的器皿,看看小朋友眼里的宜兴春天是怎样的,又运用了哪些笔墨方法呢?

师:说到春天,老师首先想到桃红柳绿,烟雨江南。有诗云:“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可以怎么画呢?瞧!老师用浓墨枯笔侧锋画树干,淡墨皴擦出树皮粗糙的质感,中锋勾线表现随风飘荡的柳枝。

师:柳树还可以怎么表现呢?看看吴冠中大师作品中的柳树!(出示作品)

师:吴冠中少年时生活在农村,仔细观察过植物藤蔓、树木枝条的穿插,從中发现了线条的世界。你看他画的树,虽然都是用的线条,画法却不一样,有柔嫩的细线,像在轻轻飞扬;也有粗壮的墨线,又像在狂热地舞动。

师:整个画面好像由点、线、面、黑、白、灰组成的一首首交响曲。你看,水墨的浓淡变化,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线条,有没有让你感受到画家作画时的激情呀?

师:小朋友们!宜兴的春天还有哪些美景可以表现呢?请你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册页上画出不同的春天,连成绘本展示给大家。

在探究与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效完成核心素养培养。

(三)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究美术文化

艺术性强是美术学科的典型特征,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要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现美,同时进行课程整合,形成大单元教学。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比如,苏教版五年级美术有《看戏》《广告和招贴画》《环境小设施》等课程内容围绕“戏曲文化”这一大概念,以地域锡剧文化、舞台表演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观察戏曲角色的神态动作、服饰装扮和细节特征等要素,探究勾线、墨块、皴擦等笔墨表现技法。一单元四课时,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走向立体,递进式开展艺术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就让戏曲社团的学生进行唱戏、武打表演。学生观察小演员们的动作、服饰特点,然后用撕纸拼摆人物动态,再添画装饰,完成戏曲人物创作。正是生活情境的有意创设,使学生逐渐感悟戏曲背后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

四、结语

儿童水墨教学的突破点很多,无论形式的创新还是内容的拓展,其终极目标是以美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美术教学工作者,更应思考如何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感性教学、理性思考。

猜你喜欢
徐悲鸿水墨画水墨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牡 丹 (水墨画)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水墨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