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中绘画表征的实践意义

2023-06-25 15:13陈玮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乌龟小微绘本

陈玮

导读:表征是属于幼儿的一种语言,指的是通过书写或绘画的形式,在纸上记录内心感想、展现精神面貌、抒发情感需求的过程。用表征的形式回顾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充实游戏内容、提升游戏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幼儿自主游戏中绘画表征的实践意义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与重视。笔者从不同的教育需求和目的出发,创设了几种典型的绘画表征方式,希望幼儿在自主实践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一、绘画表征的内涵

“表征”一词是幼儿教育新兴词汇。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构建完整、体统的表达体系,词不达意、无法准确阐述观点和情感的现象屡有发生,只能通过一些形象性较强、较为间接和艺术性的方式展露潜意识,让教育者了解自身发展和需求,进而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助力与支持。基于此,表征的意义和幼儿年龄特征和学情高度契合,是顺应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学习方式。

正式的拼读教学和识字教学始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幼儿阶段主要以“玩中学”为主,幼儿词汇量不足,对图像的敏感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均优于文字,所以在所有表征方式中,绘画是最常见、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幼儿通过绘画表征,不仅能对游戏经历展开回顾与叙述等客观过程,还能实施反思和表达等主观行为,实现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协调统一与趋同发展。幼儿的表征作品每一处色彩、笔触、线条、构图的细节,都能彰显、投射其内心意识活动,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发掘这些教育契机,帮助幼儿认识和完善自我。

二、表征日记:记录游戏,提升自我

日记是归纳思想和整理情绪的有效方式。笔者将繪画表征与日记有机结合,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记录游戏、回顾思绪的习惯,将抽象、整体的游戏体验具象化、精细化,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反思能力。下面的两个案例一个侧重感性层面,另一个侧重理性层面,但都共同指向表征日记对幼儿整体成长的有益性方面。

(一)种植花朵:让内心的语言绽放

案例:天天和乐乐在植物区拿着教师提供的种子栽培花朵,他们悉心地松土和浇灌,每天都要浇水。但当被问及种植感受时,天天总是懵懂地摇摇头,乐乐也只能零星地说出“很快乐”“很好”这样语义较为笼统、停留在表层的词汇。但笔者观察得知,两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虽然话语很少,但全神贯注,肢体语言和眼神都和平时内向、害羞、不善言谈的状态有所区别。于是,鼓励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种植心得。这种表征方式深度激发了两个精神世界丰富、性格与内心存在反差的幼儿的语言能力。天天把自己画成一个绿色的机器人,把乐乐画成红色的“太阳人”,而蓝色的小花迸发出水滴,浇灌着表情忧郁的机器人和看起来热得发闷的太阳人。乐乐则把自己和天天画得很小,而本来较小的花长到了自己的三倍身高,露出了憨态可掬的笑脸。通过日记的记录,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的他们竟然打开了话匣子,用童真童趣的语言解释着画面的含义。天天说:“花朵能给人带来快乐,今天乐乐玩沙包输了,她又气又难过,我就让花朵给她‘灭火。”乐乐说:“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但是花朵就像爸爸妈妈抚摸着我,对我笑,给我鼓励,我不开心就会想到花朵,看到它变得好大好大。”

实践意义:乐乐在其他游戏中经历挫败感和不自信,通过绘画日记回顾这种心情,下意识地、忠实地将其反映在画面中,花朵成为她内心温暖、强大、给予鼓励的成年人的缩影。天天的画中意外地以乐乐为主要表现对象,虽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一日生活经历,却侧面表现出他对同伴细致的观察力和体贴的关心,以及形象生动的想象力。平时在班级里不显眼的两个幼儿通过绘画的回顾方式,对内心的不满、关切、难过、坚定等情绪进行了初步感知,虽然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很细致地分析和疏离出情绪脉络,却有效缓解了压力,让负面情绪得到了合理释放,同时增加了理性思考能力、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也了解了要关注不同性格的幼儿的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懂得发现和肯定其闪光点。

(二)搭建桥梁:让实践的反思涌现

案例:小欣和玲玲是两个喜欢户外游戏、活泼开朗的女孩子。两个幼儿在搭桥游戏中互帮互助,用梯子和椅子成功搭建桥梁,同伴在攀爬过程中却险些摔倒,好在有健全的保护措施和教师的防范。这次游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都很自责,状态也不像以前自信。为了帮助她们找回信心,笔者请她们用绘画日记的方式回忆搭建过程,用图示的方式标注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小欣和玲玲开始从失落的情绪中振作起来,以类似建筑模型、施工图的简易形式,分析搭建过程不稳定的因素。小欣实际测量梯子和椅子长度后,在画作中悉心标注,并耐心测试两者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稳定性最高,将其绘制出来。玲玲则在重量方面下功夫,回忆那天攀爬的同伴数量,在教师的帮助下称量梯子和椅子质量,并以添加玩具的方式测量称重,一一记录在图纸上。

实践意义:小欣通过分析画作,指出活动提供的椅子和梯子的长度比例并没有达到最合适的标准,在实际摆放中,她没有经过多次调试而贸然让同伴试验,成功提升了质疑精神和内省能力,用理性认识促进了感性认识的完善,不再陷入纠结、愧疚等负面情绪,还对工艺图这种精准的表征方式产生了兴趣,学会用直尺、量角器、三角尺、圆尺等有针对性地展现不同的实物特征。玲玲通过表征日记的形式,懂得了绘画原来是一件需要生活经验的事情,在反复称重、尝试的过程中,她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巧劲“借物使力”,增加了生活经验,体现了绘画表征不像人们刻板印象中过于偏理论化,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最后,她归纳出椅子重点较轻,不能把椅子的全部分重量压在它上面,至于难过、气馁等负面情绪竟被遗忘到九霄云外。两名幼儿为了画好一幅画,积极观察、操作、分析生活现象,过程中消散了大部分情感的牵绊,初步感受到劳动对思想的调和作用。通过这次表征活动,笔者也有了新的发现:表征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更是一种“实践行为”,科学、合理、成功的表征绝不是纸上谈兵、行为艺术或教师个人的秀场,对幼儿的高效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意义。

三、绘本创编:剖析游戏,启迪心灵

(一)戏剧表演:让情感的火苗燃烧

案例:一一喜欢玩“扮家家酒”游戏,即常见的戏剧表演活动。一次,他和玥玥开展游戏后便闷闷不乐,宇宇说他们进行的是家庭角色扮演,剧情也比较多见,不明白为什么一一会难过。在教师的耐心开导下,一一用一幅幅的图画回顾了表演过程,这些图画带有逻辑连贯的剧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叙述属性。笔者让一一表述每幅画的内容,由于其识字量不多,便鼓励他用语言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二次表达,并帮助他把口头表述的句子用文字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最终,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了一则文图并茂的绘本故事。

实践意义:一一首张图画面色彩阴沉,仅有几笔凌乱、单调的涂鸦,颇具抽象派风格,他解釋说:“这表现了主人公心里面很乱,没有色彩。”第二张图画了一对母子,孩子躺在床上喘着气,妈妈给她端了一碗饭,他继续阐释:“我扮演孩子,玥玥演的是妈妈。孩子病了,妈妈在照顾她,给她做饭。”第三张图左边画面是空白的,右边是一个忙碌的男人,他有点哽咽地说:“这个是爸爸,爸爸完全不知道孩子病了,妈妈在辛苦地照顾他。”最后一张图妈妈给孩子戴上一条围巾,孩子看起来要好一些了,笔者注意到那条围巾在第三幅图也出现过:“这条围巾是爸爸买给一家人的,大家都是一样的图案,有了它好像爸爸就在身边一样。”通过语言的表达,笔者看到了一本绘本的完整呈现,惊讶于一一表达的逻辑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对一些画面中无法理解的细节认识得更透彻。在循循善诱、温和慈爱的引导下,一一说出了绘本的创作背景,这让笔者再次感到诧异:“其实生活中我和妈妈是反过来的,那次是妈妈生病了,但我和她在闹别扭,看到她的样子又难过,却没有勇气和她说,让她一个人在病床上喘气。爸爸好久没有回家了,我经常在想爸爸是不是不想回来。几天后妈妈好像康复了,我们没有提过这件事,但我好想告诉她那几天我内心的难过,想对她说声对不起。”不禁感叹,如果没有绘画表征这种契机,一一在生活中有没有适当的时机释放压抑的情绪。一一的画作处处充满对父爱的渴望、对母亲的愧疚,同时还有一种微妙的补偿心理和愿望投射,这种心理由现实和创作之间的错位呈现出来,这无疑不引人深思,折射出幼儿纯真善良又幽微曲折的精神世界,体现出绘画表征在抒情方面不容置喙的实践意义。

(二)故事接龙:让个性的光芒闪耀

案例:小微在班级里是一个喜欢阅读绘本的幼儿,但他性格内向,没有什么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了小微在画一只猩猩和一个小女孩的故事,逐页看下来和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类似,但猩猩不再对友情怯懦,变得比咪咪还要开朗。在教师的鼓励下,他说出这是他根据这本绘本改编的,他希望猩猩能更勇敢,它值得交到伙伴。发现小微和行为完全不同的勇敢、笃定的内心及出色的想象力后,笔者决定帮助他交朋友,让他创作绘本开头,开启故事接龙,请不同的幼儿续编故事,每编一幅图他都接着画下一幅,进而转接到下一位小作者手里,直到他想要结束这个故事。

实践意义:小微依然以友情为主题创作绘本,他画了一只小乌龟想要交到朋友。笔者忠实记录了这本绘本每张画的内容。小倩:小兔子不愿意和它交朋友,因为它跑得太慢了。小微:乌龟脱下礼帽说没关系,我们还可以聊胡萝卜、天气还有今天晚上的动画片。真真:小兔子说你真有趣,但妈妈让我和跑得快的动物交朋友。小微:乌龟说没有关系,寻找下一个伙伴。壮壮:乌龟想和小鱼交朋友,小鱼也想和乌龟交朋友,但两个一个在地上,一个在水里。小微:乌龟学会了游泳,并发现了自己是两栖动物。璇璇:小鱼和乌龟成了朋友,乌龟发现自己在水里游得更快。小微:但乌龟说自己还想交到更多朋友,暂时告别了小鱼。小团:小鱼觉得乌龟很不真诚,不跟它做朋友了。小微:乌龟最后依然独自行走着,但它有了很多朋友的记忆,内心温暖。在这次绘本接龙中,不同幼儿的画展现了不同的性格,比如小倩的想法很简单直接;真真虽然会听父母的话,但也不想伤害别人;壮壮愿意故事往好的方面发展,但也考虑了现实因素;璇璇很自由浪漫;小团对友谊的判断很干脆利落、界限分明;而小微在过程中既展现出乐观积极、愈挫愈勇、不甘失败的性格,又表现出不满足于个体友谊,想要寻求集体友谊的思想观念,同时他不会记恨那些和他观点不同的人,是个早熟、个性鲜明的幼儿。通过绘画表征的形式,各个幼儿在绘本艺术的海洋中诗意交流,熟悉彼此的性格,产生了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深度精神互动。小微在游戏中也交到了彼此性情和理念最相似的璇璇做朋友,并和其他幼儿拉近了亲密关系。

四、游戏分享:活用表征,多向互动

(一)轮胎游戏:让沟通的魅力释放

案例:在轮胎游戏中,幼儿们进行滚轮胎接力赛、轮胎障碍跑、轮胎道具攀爬等户外体育活动,气氛热烈。基于幼儿形象性思维特征,笔者拍摄了游戏图片和音视频,分发到幼儿手上,让其展示交流。幼儿结合自己绘制的表征日记、游戏绘本等,分享游戏经验。

实践意义:实际游戏—绘画表征—游戏分享是一个教育循环链条,包含了实践操作—自我反思—群体反思的教育内涵,具有循序渐进、抽丝剥茧、逐级深入的教育特征。在分享过程中,有思维碰撞,如小杏觉得滚轮胎最重要的是手部力量的大小,柯柯却觉得应该取决于腿部和手部之间的协调程度;有意见统一,如珊珊认为轮胎障碍跑巧劲的作用大于蛮力,蓝蓝便展示了自己拼命使劲但效果不佳、转换方法提升成绩的绘画表征;有彼此互补,如大力觉得攀爬是个人项目,小林却觉得攀爬可以依靠互帮互助,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两个人的表征作品分别呈现强烈的个体性与集体性。通过表征后的分享活动,幼儿从内化个人情感与经验升华为审视他人观点并取长补短,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整个表征活动得以善始善终,形成完整的闭合链条。

(二)表征墙报:让表征的意义凸显

案例:幼儿在完成表征分享后,将各自的绘画表征作品粘贴在特定的墙面上,彼此反复观看和商讨,通过反复记忆对话自我、了解他人,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间接沟通,走向更宽广、更深远的精神世界。家长和教师也可以通过观摩幼儿的作品,更了解幼儿的内心及整体班级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反思自身的教育是否忽视了幼儿的实际需要和情感发展。

实践意义:作为表征循环的结束环节,艺术墙的设立给表征教学提供了一面看得见、摸得着的镜子,这既教师教学、幼儿反思、家长感悟的物质基础,还是幼儿表征的历史见证,更是幼儿教育的实践材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绘画表征活动以艺术开端、用艺术收尾,让幼儿通过艺术表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实践。

五、结语

幼儿自主游戏中绘画表征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通过表征,幼儿能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提高实践能力、发展情感潜能和人际交往水平,教育工作者也能更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情感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助力。

猜你喜欢
乌龟小微绘本
小微课大应用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微企业借款人
乌龟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和乌龟赛跑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