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
幼儿品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过幼儿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逐渐习得。儿童哲学以群体探究的方式,展开对话、体验、思考,发展儿童多元思维,促使儿童去发现和思考与自己经历有关的各种事物的意义。基于儿童哲学的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提供了适合幼儿品德教育的情景和氛围,通过群体探究的方式给予幼儿积极引领。儿童哲学的活动过程与幼儿品德的养成过程通过有机融合,为幼儿搭建习得品德的有效支架,更好地促进儿童品德的培养。
实践中,我们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积极探索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品德教育实践策略:收集幼儿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内容或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哲学讨论的话题;不断探究问题的根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群体探究,开展对话,为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扎实基础。
一、基于生活,收集品德问题
品德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倾听幼儿真声音,了解幼儿真需要,解决幼儿真问题,促进幼儿真发展。
(一)沉浸式伴随方式,催生幼儿真发问
提问是思考的根本来源,也是思辨意识的萌芽。教师以沉浸式儿童哲学实践方式伴随幼儿的一日生活,以童年伙伴的身份和幼儿交往,在共同游戏、生活过程中倾听幼儿心声;透过童眼看世界,了解幼儿所思所想,体验惊喜和发现……宽松开放的氛围,有助于激活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乐于发问、敢于表达。教师要呵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精彩观点。
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和事都成为幼儿关注的问题。例如:“他们为什么不顾自己的生死而去救助别人?”“如果医生护士感染了病毒,他们还会活着吗?”……稚嫩的话语表达了幼儿对医护人员的崇敬和热爱,也展现了他们对“生命”最原始的思考。
(二)多样态记录方式,展现幼儿真问题
儿童哲学重视提问本身的积极作用,将提问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幼儿。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结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实践中我们尝试创设多样态的自主记录环境,以幼儿感兴趣的想法和问题为出发点,鼓励幼儿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记录、展示自己的问题,并留存宝贵的童言童语形成“问题百宝箱”。
自助音像记录法。我们为幼儿提供记录设备。借助手机的录音、录像、拍照等功能,幼儿可以将所思所想通过语言讲述、视频、照片等方式记录下来,既易操作又便捷。
图示表征记录法。每个幼儿拥有一个记录册,运用符号表征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困惑和问题。这一方法能够充分展现儿童的内心感受。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天天小朋友录制了如下内容:“我的妈妈特别能干,下班回家后,还要给我和爸爸做饭、洗衣服。”并由此提出自己的问题:“妈妈这么辛苦,可是为什么只有妈妈洗衣服呢?爸爸怎么不洗?”
美美小朋友运用图示记录“超人”妈妈,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我的妈妈是超人,什么都会做。我的爸爸只会玩手机,爸爸为什么不做家务?”
这些从儿童视角出发的记录,展现出幼儿对妈妈、对家庭成员的真实感受,在表达了对妈妈的爱的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对家务分工的关注和思考,为接下来“责任”话题的引出提供了问题来源。
二、聚焦问题,形成品德话题
问题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思考、认识和解释,是儿童理解世界并对周围世界进行理性重构的最好方式。我们珍视幼儿的问题,把握品德教育的核心概念,筛选、汇总、分析问题,最终形成品德教育的讨论话题。
(一)共同分享中聚焦问题
在“圆圈围坐”群体分享中,我们运用发言球工具,吸引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拿到发言球才能讲话”,大家共同遵守这一规则,引导幼儿有序、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发言球在幼儿、教师之间传递,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小发言球连接各方观点,在圆圈形群体分享中慢慢形成多边运行轨迹。群体分享让幼儿的问题“活”起来,共听、共话的过程,也成为尝试关注、尊重、理解他人不同意见、产生共鸣的过程,聚焦思品问题并引向深入。
(二)共同讨论中形成话题
幼儿的提问具有差异性,有的幼儿关注问题的表象,有的则能够抓住现象的本质提出关键问题。分享问题的同时,也是再次思考的过程,在共同讨论中不断产生新问题,进而形成话题。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深受幼儿喜爱,关于他的问题最多。其中,菲菲的问题“为什么孙悟空想要摘掉紧箍儿”,引发了大家思考,激发了“问中问”。
东东:“紧箍咒是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吗?”
小曦:“孙悟空不戴紧箍儿会怎么样?”
……
问题引领下,幼儿们进行了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孙悟空再神通广大,也不能任性自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接下来,幼儿们又提出了新问题:“自由是什么?遵守规则就不自由了吗?当我们受到规则约束,该怎么办?”由此引出关于“自由”与“规则”的话题。
三、群体探究,内化品德教育内容
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品德教育,不是讲授,更不是灌输,而是启迪群体成员平等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中,我们将幼儿分享的问题形成话题,通过群体探究纵深推进开展对话。其间,教师借助刺激物、思维工具箱等,引发幼儿从具体表象、事物现象到抽象概念的深度思考,进而理解、内化品德教育内容。
(一)精选刺激物,开展“品德”對话
启动儿童哲学对话,引发儿童哲学思考的视听媒介,被称为儿童哲学活动中的“刺激物”。开展“品德”对话的刺激物,应根据幼儿话题来选择,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易于幼儿理解,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并引发幼儿思考。刺激物可以是绘本、故事、话题视频,也可以是幼儿游戏、戏剧等。
例如:在“优点和缺点”话题对话中,我们选择幼儿正在进行的表演游戏《西游戏——三打白骨精》为刺激物。针对幼儿不愿意扮演猪八戒的现状,教师顺应幼儿意愿,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开展表演游戏。随着游戏的开展,一个没有猪八戒的《西游记》引出幼儿的新问题。
芃芃:“没有猪八戒,谁去找孙悟空救师傅?”
芃芃的问题引发幼儿们的对话。
菲菲:“对啊,还是得有猪八戒,他原来是天蓬元帅,本领也不小。”
辰辰:“猪八戒还是有优点的,他虽然没有孙悟空本领大,但在关键时刻能够帮上忙。”
……
通过体验式刺激物的提供,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发现:猪八戒并不是一无是处,猪八戒的优点和缺点是同时存在的。有感而发的对话内容自然迁移到生活中,教师适时抛出问题:“我们身边的人有哪些优点?”幼儿在后续讨论中发现: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欣赏并接纳他人。
(二)借助思维工具箱,引领幼儿思维碰撞
教师要追随幼儿的问题与思考,运用探究工具适时引导,实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实践中,我们使用思维工具箱,引导幼儿表达观点、说明理由、提出假设、换位思考,开展反问、不断追问等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进而以幼儿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澄清问题、重构问题,使哲学思维得以发展的同时,内化了品德教育内容。
例如:幼儿们展开了关于“无用和有用”的对话。
渲渲:“无用的东西真的没用吗?”
熙熙:“不是所有无用的东西都没用。比如说,可回收垃圾就是有用的。”
教师:“什么是无用?什么是有用?”
涵涵:“电池坏了或者没电了就是无用,如果没有坏就是有用。”
西西:“如果是充电电池,充电后还能继续用。”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无用的东西会变成有用的?”
渲渲:“坏掉的汽车就是无用的,车的零件是有用的。”
……
对话中,教师追随幼儿的问题,运用反问、不断追问等策略,引导幼儿表达观点、说明理由。这一过程中,幼儿逐渐接纳同伴观点,调整自己的认知。
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品德教育实践策略研究,让幼儿成为生活中的思想者,通过整合经验、知识与思考的智慧累积,形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眼光和积极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态度,内化品德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幼儿幸福人生奠基。
(柳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