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治理: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

2023-06-23 13:04谭英俊蒙晓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

谭英俊 蒙晓霜

作者简介:

谭英俊(1980-),男,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主任,广西南宁 530021;蒙晓霜(1994-),女,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广西南宁 530021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执行力调查研究”(批准号22BMZ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克服传统研究系统性、长远性不足的一种新型理论框架,韧性治理聚焦全过程治理的应对能力,具有整体性治理、协同性治理、适应性治理、内生性治理等系统性治理优势,是消除运动式治理、依赖式治理、跑腿型治理、谋生式治理及模仿式治理等乡村治理脆弱性隐忧,实现乡村善治的理性选择。基于韧性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嵌入-融合-实践”的逻辑,韧性治理的机制韧性、社会韧性、技术韧性、经济韧性和文化韧性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对治理体制、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基础、治理文化的要求高度契合。新时代乡村治理要着力推动常态化治理、协同化治理、数字化治理、造血式治理和内生性治理,全面增强乡村治理韧性,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韧性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适应性治理;协同性治理;内生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23)03-0046-10

一、研究缘起: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实践和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着重强调要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情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被視为乡村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工作。乡村治理现代化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旨趣作了较为翔实的研究。一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概念研究。有学者认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优化制度体系、改革治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和提升治理效能的动态过程,其目标是构建起平等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1]。二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特征研究。有学者认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领导是根本,人民至上是中心,多元共治是趋势,经济发展是保障,三治融合是典范[2]。乡村治理现代化至少应包含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法治化、理性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七个特征[3]。三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容研究。有学者认为,乡村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乡村治理主体全民化、治理机制便民化、治理过程民主化、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运行规范化、治理成果共享化和治理模式智能化等七个方面[4](P3);有学者从历史、实践、未来等维度出发进行研究,提出乡村治理现代化包含城乡融合化下的系统化治理、家庭结构变化下的精细化治理及乡村数字化下的智慧化治理[5];有学者提出,乡村治理现代化包括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公共事务治理现代化、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公共环境治理现代化[6]。四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有学者认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进行思考,要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协同性乡村治理新格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共同富裕治理机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7];有学者从实践检视和理论反思两个维度提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实现领导能力精英化、服务能力社区化和公共管理能力专业化[8];应当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村民自治管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塑造乡村德治秩序四个途径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9]。

学界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基本是以静态的定式思维进行逻辑分析,对于乡村治理风险的不确定性重视不够,价值意蕴层面主要强调其现实功能,对系统性、长远性发展深度思考不足,研究思路尚需整合。运用更适应动态性、长远性发展的整合性理论来研究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显得重要,而且非常紧迫。换言之,要完整准确阐释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功能、运行逻辑和实践进路,要依赖研究思路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更新,这为引入新的理论资源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挑战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治理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治理资源投入乡村,新时代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与乡村、乡村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革,衍生越来越多元的治理需求,外部社会性变革与乡村内部矛盾关系的叠加导致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出现一些新的难题,乡村治理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

第一,运动式治理难以标本兼治。运动式治理指的是针对某一突出治理难题而使用的能够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治理手段,主要依靠行政权力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资源和社会力量投入到相关领域,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达到特定治理目标,具有快速、高效的治理优势。运动式治理从快从严的治理方式可以弥补乡村治理资源稀缺,经常应用于乡村治理实践。运动式治理遵循自上而下的治理规则,上级部门负责指挥监督,基层部门负责执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外部行政任务压力是推动乡村治理的主要动力,作为根本性保障的制度力量反被忽视,有时会陷入“乱象—治理—反弹—再治理”的循环,可暂时解决问题却无法管住长远,治标不治本。

第二,依赖式治理难以有效动员。依赖式治理是指乡村治理缺乏内生驱动力而主要依靠外部资源和力量推动的治理方式。一般而言,治理问题越复杂,治理基础越薄弱,系统依赖性越强。根据治理系统范围,依赖式治理可以分为系统内依赖和系统外依赖。一旦乡村治理系统内部内生治理意识缺失,当风险加剧或利益受损时,主体间互相观望的多、积极作为的少,无法产生共同应对的凝聚力和行动力,加深对公共权力的依赖程度。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环境中,受治理技术和资源制约,治理要素不齐全,乡村治理系统内部没有形成维系运转的可持续性发展动力,导致对一些基础性治理需求难以作出积极回应。

第三,跑腿型治理难以填补管理真空。跑腿型治理属于传统治理方式,主要依靠治理主体物理距离的跑动串联沟通终端,实现系统内信息交换,推动治理目标实现。治理过程多跑腿可以及时掌握群众动态、增进干群交流,但在信息化时代,由于缺乏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跑腿型治理往往缺乏长远的预判性与治理的精细度。乡村治理千头万绪,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间或有职责交叉、或有管理真空地带,跑腿型治理需要干部来回跑、反复跑、循环跑,费力不讨好,治理难题依旧得不到破解。

第四,谋生式治理难以兼顾长远。谋生式治理是指以发展物质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治理方式,突出强调有形资源的重要性。乡村治理资源稀缺、优质资源分配不平衡,谋生式治理是乡村治理转型期的必然结果。谋生式治理的重点是开发利用各种潜在治理资源,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主要抓手,将物质资源的发展置于突出位置。谋生式治理存在一定风险,一些看似能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项目,可能带来关乎乡村长远发展的治理新问题。如果引进的项目不能契合当地发展实际,反而会损害房屋、土地、林田等乡村特色优势资源,为后续治理恢复增添负担。

第五,模仿式治理难以留住乡愁。模仿式治理是指为了达到快速治理的价值目标,采用模仿套用的应对措施,从而形成治理的同质化。考虑到村与村之间有不同的发展基础、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乡村治理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点分类施策,而模板化套路化治理往往造成“水土不服”。这样的治理方式对乡村发展的破坏力不容忽视,尤其会破坏当地历史文化、人文风情、风俗习惯等隐形资源,而这些传统乡土文化一旦遭到破坏又会衍生新的治理难题。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陷入停滞,乡村旅游也因失去本地特色无法吸引游客,模仿式治理成为治理与发展相融共生之路上的“肠梗阻”,越来越多的村民呼唤乡愁经济、乡愁型治理。

二、理论耦合:韧性治理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情境与实践挑战迫切需要新的理论资源提供新启发。作为一种应对风险挑战的新型理论形态,韧性治理聚焦全过程治理、协同性治理、适应性治理、内生性治理,其所蕴含的应对冲击能力、快速适应能力、有效复原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内生创造力等现代化治理品质,在满足乡村治理需求、整合乡村治理资源、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及实现乡村治理目标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韧性治理的理论框架

“韧性”本意为弹回(原来状态),是与弹性恢复能力紧密相连的概念,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视角,韧性被界定为系统在面临外来冲击时吸收干扰和重组以保持功能、结构、性质和反馈基本不变的能力[10]。韧性研究被引入社会领域,其中韧性城市是城市灾害应对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前沿热点,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城市治理理念。戈德沙尔克首次从城市防灾减灾的角度提出“韧性城市”的概念,认为“韧性城市”是“一个由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构成的可持续网络”,应当被建造得“牢固灵便,而非脆而不坚”[11]。

韧性可以看作系统适应灾害的过程,从经济发展、社会资本充盈度的角度构建社区韧性模型,用以评估社区适应能力[12]。韧性包括能够从逆境中有效恢复并对将来发生类似的冲击进行预测和准备,具备在逆境中适应、学习、反馈、重构的能力[13]。

“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我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治理问题,找到社会韧性内在逻辑与经典风险理论中的制度主义、文化主义两种风险治理路径上的契合性,将“韧性”作为应对社会风险治理的手段加以阐述[14]。韧性治理是应对风险社会中社会风险的基础,其作为一种治理模式体现着国家治理能力,韧性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的,韧性治理需要以国家治理能力为依托,国家治理能力需要韧性治理来夯实[10]。

中国治理场域中韧性研究主要围绕着韧性治理的理论基础、社会治理韧性、城市治理韧性、社区治理韧性等研究议题展开[15]。

尽管对韧性治理的本质内涵的界定存在差异,但都强调了系统应对各项风险挑战时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应对冲击能力、快速适应能力、有效复原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内生创造力等,涵盖全过程治理、协同性治理、适应性治理、内生性治理等主要内容。一是全过程治理。韧性治理涵盖“应对”“适应”“复原”三重指向特征,着眼于系统的成长性和动态性,强调系统在环境变化背景下不同阶段的适应过程,对危机准备、吸收应对、灾后恢复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治理控制,不仅关注眼前问题的解决,更强调对问题的分析把握,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收获治理经验,推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提升完善。二是协同性治理。韧性治理本质是一个多主體相互作用、技术与力量相互融合的系统性工程,其目标的实现要依靠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专业公司等多主体的衔接配合,需要资源和技术的支持保障,将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在治理实践中发挥主体协同、责任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平台协同的整合作用。三是适应性治理。韧性治理是持续的、发展的动态治理过程,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捕捉挖掘信息数据作出灵活决策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韧性治理重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对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追根溯源,从而动态调节和适应学习,采取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症下药”和“因事制宜”。四是内生性治理。韧性治理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系统内生动力的加持。面对外部干扰,系统内生动力越强劲持续,抗压能力和抗压效果就越好。韧性治理倡导系统内部构建自发机制和参与机制,其根本立足点是“人民性”,它根植于传统、根植于当地、根植于人民,强调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人民,治理的力量依靠于人民,治理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韧性治理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功用

第一,全过程追踪的韧性治理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更好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没有长期综合的源头治理,就没有村民的幸福安居。如果反复治、治反复的乡村治理脆弱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是不完全、不牢固的。作为应对脆弱性治理的一种解决方式,韧性治理强调顺应治理规律对问题全过程跟进,在不同发展阶段开展针对性治理,实现全过程监测、全过程防治、全过程管理。将韧性治理融入乡村治理过程,让乡村治理从“完成时”转变为“进行时”,确保治理效果不偏离、不走样,让治理问题由里到外得到彻底解决,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第二,协同发展的韧性治理有助于整合链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关系。乡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要夯实治理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且要注重乡土气息的保存,避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防止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毁灭式”破坏。乡村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只依靠政府的行政权力不足以实现乡村善治,这就要求治理过程注重协同整合,将与乡村治理相关的所有资源完整统筹到治理薄弱环节。韧性治理过程实质就是治理主体间相互协同、相互补台的过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村民基于共同的治理目的链接凝聚,发挥各自优势,为实现最终目标注入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应对复杂多变的乡村治理环境。

第三,动态适应的韧性治理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能力水平。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在动态适应中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治理主体素质能力的增强对乡村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已经从静态的、被动的治理转变为动态的、主动的治理,对治理资源的统筹与治理技术的运用能力也要与时俱进。韧性治理是长期性、动态性的活动,知识的更新和经验的总结贯穿整个治理周期。韧性治理坚持主动性、前瞻性、灵活性的治理原则,强调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强大的领导力与组织力应对风险,帮助系统短时间内恢复原状。在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当前环境的适应能力,更要增强学习反思能力,以便在同类事件中快速处置、快速复原。

第四,可持续性的韧性治理有助于满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乡土社会是村民情感的载体,寄托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破坏乡村风格的社会原貌,等同于破坏了村民的“乡根”,乡村发展就会失去传统和生命。将治理乡村与守护乡村统一起来,催生乡村治理内在动力,推进乡村治理转型,促进乡村产业高效经营与可持续运营,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韧性治理积极倡导可持续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衡量系统韧性的重要标准。韧性治理认为,治理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不能顾此失彼、割裂开来,应该保持适度合理,使其始终保持平衡和谐的发展状态。同时,需要摒弃填鸭式、输血式发展方式,不断增强自身内生动力发展韧性,使系统更加弹性和安全。这样的治理理念有助于让乡村治理现代化更加符合实际、更有乡魂村魄。

三、机理探微:韧性治理嵌入乡村治理的运作逻辑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机制、方法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韧性治理应用于乡村治理实践,其运作逻辑要根据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来进行。韧性治理一般表现为机制韧性、社会韧性、技术韧性、经济韧性和文化韧性五个方面。这些韧性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对治理体制、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基础、治理文化的要求高度契合。乡村治理只有聚焦“健全机制、协同治理、科技赋能、产业振兴、内生性治理”,才能更好地实现韧性治理(见图1)。

(一)通过健全机制增强乡村治理机制韧性

乡村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脆弱性。机制是治理的基石,健全治理机制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通过建章立制增强机制韧性,从而提高抵抗内外冲击的能力。一是通过机制保障治理难题得到长效治理。为使治理系统立足远景治理目标长期运转,对于那些不能一蹴而就的长时间段治理目标,可以建立常态机制,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以经常性抓落实行为解决涉及深层次体制问题的治理难题。

二是通过机制保障乡村秩序有条不紊。随着風险社会的来临,治理系统面临更大的冲击。当乡村社会陷入无序甚至紊乱局面的时候,就要通过建立完善调适性机制,充分发挥机制韧性的指引功能,让系统内外要素得到协调与规整,从而保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三是通过机制保障治理偏差及时得到矫正。受治理环境的发展性、变动性、复杂性影响,治理系统不可避免出现偏离正常轨道的失范现象,导致治理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矫正机制,依仗机制韧性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监督约束、惩治威慑、教育引导等,将暴露的问题及时解决。

(二)通过协同治理增强乡村治理社会韧性

乡村治理不是依靠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治理成果与群众息息相关,只有政府唱独角戏而没有社会参与,治理效果会大打折扣。

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好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构建协同治理格局增强社会韧性,提高治理系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其注入社会动能使其朝着全员发动、全面聚力的治理方向发展。

一是拓展治理资源的渠道。乡村社会韧性的开放包容为资源输入赋予更多可能性,尤其是在承担社会风险、保障群众基础生活水平、恢复生活秩序等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与系统性内生资源形成有效互补。

二是推动治理力量的整合。乡村治理主体不是相互孤立的,增强社会韧性要以增强主体间合作为基本途径,将利益主体的有机结合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应撬动社会力量将其嵌入治理系统尤其是乡村治理薄弱环节,最终补强各领域短板弱项。

三是增强治理智慧的聚合。乡村治理的复杂性让个体理性显得有心无力,只有集体理性才能适应新的治理领域、应对新的治理挑战。通过增强社会韧性,充分聚合治理相关方的集体智慧,找到更清晰的治理思路、更有效的治理方法与更科学的治理路径。

(三)通过科技赋能增强乡村治理技术韧性

乡村治理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完成从脆弱性治理到韧性治理的转变,使治理过程科学化、精细化、便捷化。技术韧性是治理有效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技术的韧性越强,乡村治理的韧性就越强。

一是提升乡村治理的科学化水平。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治理决策规则优化升级,为决策者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用数据的理性祛除决策者主观臆测的非理性,使决策更科学、更理性。

二是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依靠科技支撑有利于资源和功能融合,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提升发现问题和矛盾的灵敏性,化矛盾于萌芽之时,使快速反应机制成为可能。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的便捷化水平。科技手段可以突破因时间和空间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传统阻梗,消除多层级治理,使治理结构更加扁平,从而加速解决治理难题,降低治理成本。

四是提升乡村治理的人性化水平。技术韧性是村民情感诉求、情感表达、情感参与的重要手段,仅仅依靠命令式、强制性的刚性治理手段不足以调节社会行为、消除社会矛盾,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与村民的心理距离,有效发挥村民的主体性作用,充分激发村民的情感共振,让治理更贴心、更温暖,构建有温度的治理场景。

(四)通过产业振兴增强乡村治理经济韧性

经济韧性是乡村治理顺利开展和得以维系的关键,产业强而经济韧性强,夯实产业基础是巩固乡村治理经济韧性的治本之策。经济韧性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动力,乡村治理需要繁荣稳定的社会条件作为支撑,经济韧性可以起到稳住基本盘、托起发展盘的作用,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乡村治理才有坚实的基础。

一是有利于村民在治理中受益。产业振兴促进经济发展,为乡村带来项目和创业就业机会,超强的经济韧性可以保障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生活富裕富足。

二是有利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依靠大力发展高质量产业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全面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弱项,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治理基础薄弱、治理资源匮乏的现状,不断增强治理信心。

三是有利于优化公共服务。为村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是乡村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韧性对于优化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可以吸引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公益精神的社会组织和精英人才,促使乡村公共服务朝着均衡、普惠、优质的方向发展。

(五)通过内生性治理增强乡村治理文化韧性

文化韧性是乡村治理韧性中最基本最持久的韧性,文化韧性越强,越能激发治理主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文化韧性根植于治理系统内部,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聚合起来产生的内生性力量,只有在治理系统中形成平等团结、积极奋进的治理文化,增强目标认同、情感认同、规则认同、行动认同,才能为共同治理目标的实现奉献治理热情和治理智慧。

一是增强目标认同。乡村振兴达成治理有效的目标是所有乡村治理利益主体的共同愿景,通过目标认同巩固文化韧性,是凝聚乡村治理合力、实现乡村善治的基础。

二是增强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乡村治理中柔性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建和谐有序乡村的基本条件。情感是人际关系最好的黏合剂,增强个体间情感认同能够有效化解分歧、促进交流合作、增进社会和谐。

三是增强规则认同。治理规则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体现在村民的规则认同之中。遵守和执行乡村秩序和规则,需要村民的认同和支持。在增强自我认同的前提下,村民能够自觉将治理规则内化为行为准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进而增强乡村治理责任意识。

四是增强行动认同。行动认同的直接结果是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充分利用各条战线广泛而有力的行动支持,切实将治理主体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治理有效的目标要求上来,通过团结协作形成强大的执行力,共同推动乡村治理事业发展。

四、实践进路:韧性治理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着力方向

作为一种新型理论形态,韧性治理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和思路。探索韧性治理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进路,需要准确把握韧性治理全过程、多元化、敏捷性、可持续和人民性五大治理理念和要求,推动常态化治理、协同化治理、数字化治理、造血式治理和内生性治理,全面增强乡村治理韧性,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见图2)。

(一)把握“全过程”治理内核,推动常态化长效治理

单位韧性治理相比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具有“全过程”的运行逻辑,其本质是以权力为核心的刚性治理与以成员为核心的柔性治理相互交叉的区间[16]。乡村韧性治理是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既不能只在事前简单预防也不能只想着事后补救,应该根据韧性治理四个阶段(问题预判阶段、问题应对阶段、问题修复阶段、常态化治理阶段)的治理特点和需求,建立常态化治理机制(见图3)。

第一,在问题预判阶段建立治理风险预案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精准掌握治理堵点、难点、痛点,分级分类细化治理风险,快速准确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督促系统为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做好准备,做到早预案、早识别、早应对。

第二,在问题应对阶段建立科学领导决策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以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对决策主体的职责范围进行界定,使决策主体明确自身处置权限和责任义务,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发挥领导干部在应对处置中的部署指挥作用,将规范、权威的专家智囊咨询机构纳入决策系统,推动各主体间的配合协作,形成上下一心的治理应对共同体。

第三,在问题修复阶段建立乡情民意反馈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探索疏通收集—处理—回复三个主要环节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保证利益主体的意见建议得到妥善解决。问题修复阶段所有重大事项要透明公开,保证修复区域范围、修复任务目标、修复政策措施等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第四,在常态化治理阶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确定乡村韧性治理评价标准体系,根据乡村治理实际制定预防标准、应对标准、恢复标准、绩效评估标准,并将韧性治理评价标准与乡村振兴评价体系有效衔接,使评价标准具备适用性与专业性。通过科学考评进行规范管理,采用自我考评、同级考评、向下考评和群众考评等相结合的考评形式,推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确立对问题负责、對群众负责、对乡村负责的问责导向,对治理不到位、不及时的责任主体一查到底,纠正重眼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只治标不治本的治理乱象。

(二)抓住“多元化”治理要求,构建网络化协同治理

韧性治理旨在打造包容性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确保外界扰动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形成多方协作联动来应对风险[17]。构建多元共治格局需要从依赖式治理走向合作式治理(见图4)。

一是构建立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乡村社会由众多个人与组织组成,乡村韧性治理应该改变完全依靠政府力量的单一治理模式,培育和吸纳多元主体,从“依赖式治理”转变为“合作式治理”,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上下贯通、左右扩展、内外融合、前后链接的立体化网络管理体系,在应对治理风险时能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二是培育多元主体。通过组织设置、人员培训、资金帮扶、政策引导、法治保障等为乡村韧性治理提供支持,多渠道、多手段号召社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公司、志愿者、村民参与到韧性治理各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使其在韧性治理中承担建言献策、投资创业、技术推广、志愿服务、舆论监督等责任。培育专业方向和业务范围与乡村韧性治理相契合的专业农业组织,如与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相关的文化保护类组织,与建设生态乡村、美丽乡村相关的环保类组织,与化解多元纠纷建设和谐乡村相关的法律援助类组织,与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相关的公益服务类组织,与品种研发、农业技能推广相关的农业技术类组织等,鼓励其发展壮大,发挥科普、服务、治理作用。通过公益性和市场化手段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发展成熟的社会组织或企业借以承接土地平整、垃圾清运、河道防护、渠道改造等乡村治理项目,缓解政府压力。

(三)坚持“敏捷性”治理响应,加强信息化数字治理

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将技术嵌入韧性治理的风险识别和安全预警环节,还可以将其运用于风险决策、沟通、控制等阶段,即增强组织的“预控”能力[18]。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治理手段,构建以科学高效为标准的统一指挥平台、以村情民情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治理互动平台,提升韧性治理智能化、精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见图5)。

第一,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韧性治理需要充分挖掘市场参与的潜力,引导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在数字乡村建设治理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电商企业发展、物流配送服务。

推动技术下乡加快补齐乡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智能装备等数字乡村建设短板,缩小城乡信息鸿沟。

第二,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韧性治理技术应用与惠民服务一体化,加强与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领域发展步伐。

第三,健全灵敏准确的智能化风险监测系统,对雨情、水情、火情等险情动态监测,建立起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估和数据反馈机制。发挥数字乡村的联通功能,实时公布风险隐患提升村民防范意识,及时通报治理进度,确保村民知情权。

第四,培养乡村数字化运用人才。制定乡村数字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培养能熟练使用信息化治理手段的技术型村干部,着力提升村干部治理水平和能力。技术型农业人才是乡村从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应统筹好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培养“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强调“可持续”治理需求,促进造血式治理

能够在长期中存在的、具有高度可持续性的治理才是韧性治理,韧性需要可靠的资金的支持。乡村韧性回应扰动的能力依赖于乡村内部客观物质功能要素条件[19]。除公益性治理主体外,治理主体的动力会落在治理和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收入上,乡村韧性治理需要“增长式”发展支撑,依靠经济发展成果提升经济韧性反哺乡村之治。产业振兴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产业的可持续性与乡村经济韧性紧密相关,是韧性治理可持续的重要保障。一是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关系。发展经济与乡村建设同样重要,没有发展的速度与效率,乡村建设就会错失良机,太急于求成唯利是图也可能损害村民利益。产业振兴要着眼于“稳、好、进”,即基础稳、势态好、向前进,在战略与实践上均保持可持续。

二是优化政策导向。制定出台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引导投资重点逐步从城市下沉乡村,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从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集约型密集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根据乡村实际深挖发展潜力,完善农业产业配套设施,延伸区域产业链条,打牢产业振兴基础。

三是重视村民在发展乡村经济韧性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以村民为中心的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村民有动力乡村经济才有活力。建立“公司+合作社+村民”的利益联结体,明确各利益主体角色作用,依照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品质化要求发展农业,利用合作网络形成稳定的供销渠道,保障利益主体受惠获益,在互惠合作、互利共生的基础上巩固可持续发展关系。

(五)突出“人民性”治理理念,加强内生性治理

韌性治理在社会治理场域中的落定,必须从根本上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这种回应建立在尊重民意、维护民权、依靠民力、赢得民心的基础上[16]。韧性治理的落脚点在人民,乡村韧性治理重中之重是人的问题。乡村社会是讲究人情世故的“熟人社会”,人际交往通过情感维系,这就决定了乡村韧性更注重内力化解,而不是外力压制。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是乡村韧性治理的隐形治理手段,可以通过文化认同、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地域认同将外部性内部化,利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力量,最终提升应对外来冲击或内部冲突的韧性(见图6)。健全乡村自治制度是形成文化韧性,促进乡村德教化的解决思路。

一是扩大村民参与度。要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扩大群众参与韧性治理的渠道,创新自治方式,让广大村民能够在议事时说得上话、在应对中帮得上忙,走好乡村韧性治理中的群众路线,激发内生性治理。

二是增强文化赋能。抓住乡土文化的价值内涵,以文化为纽带赋能乡村自治,以看得见的民俗活动、节庆仪式唤醒看不见的乡愁,回应村民故土情节的需求,重拾村民治理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信心,让离散的文化重新粘合成团结奋进的共同体。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推动乡愁文化变乡愁经济,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同时,以“商文旅农”融合发展的思路创新当地文化,发展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教育科普、休闲娱乐等文化业态,营造乡土文化市场化运转秩序,由文化融合促进思想融合,让乡村变得更加团结和谐、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海军,丁茂战.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历程、经验与进路[J].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2,(3).

[2]邱春林.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及其基本经验[J].湖南社会科学,2022,(2).

[3]肖立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由来与出路[J].观察与思考,2015,(2).

[4]康晓强.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沈 辉.以乡村治理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6).

[6]冯 献,李 瑾.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7]王浦劬.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取向、核心议题和基本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8]韩鹏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9]郑会霞.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N].学习时报,2018-08-31.

[10]易承志,龙翠红.风险社会、韧性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文雜志,2022,(12).

[11]朱正威,刘莹莹,杨 洋.韧性治理: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3).

[12]彭 翀,郭祖源,彭仲仁.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7,(4).

[13]王东杰,谢川豫,王旭东.韧性治理: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新向度[J].江淮论坛,2020,(6).

[14]李之尧,柴子曈.国内韧性治理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SSCI(2015~2022)的可视化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

[15]姜晓萍,李 敏.治理韧性: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维度与效度[J].行政论坛,2022,(3).

[16]孙 洁,江溪泽.非线性矛盾应对与单位韧性治理的增进理路[J].领导科学,2022,(9).

[17]南 锐,朱文俊.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大城市韧性治理:衍生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学习论坛,2022,(4).

[18]董幼鸿,周彦如.技术赋能城市韧性治理的系统思考[J].东南学术,2022,(6).

[19]薛雯露,武前波.多功能演化视角下乡村韧性的作用机制与治理路径探讨[J].小城镇建设,2023,(1).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