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路军 胡萱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都应将提升人类福祉作为重要目标,因而有关幸福感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很早就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迅速在多学科领域展开,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推动着幸福感在研究层面与多元学科渗透,逐渐形成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综合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并呈现出交融并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不同学科领域对幸福感的探索和论证为旅游领域的幸福感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研究积累,特别是为旅游者幸福感的基础理论、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一、不同学科领域的幸福感研究
对幸福感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哲学领域,西方哲学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两种代表性的幸福观,即享乐论(hedonism)和实现论(endaimonism)。其中,享乐论认为幸福是人们感性欲望得到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其代表者有兰尼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等,他们强调精神上的幸福生活才是高尚和永恒的。实现论则遵循理性主义伦理学的思路,认为幸福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通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等方式达到自身潜能的最佳状态,其代表者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总体来看,虽然对幸福感的定义和主要来源各不相同,学者们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不一,但这些观点共同奠定了对幸福本质的原始朴素的认知。
在经济学领域,早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主要关注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家庭消费等客观生活水平指标,坚持以客观指标为福利标准的客观主义原则,认为个人的主观经验是不科学的。多数经济学家遵循功利主义的幸福主张,认为幸福感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联,增加经济收入可以提高效用。然而,随着1974年“伊斯特林悖论”的提出1,研究者发现,物质财富和幸福感之间并非总是同步增长,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这一发现动摇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而后,幸福经济学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经济学的效用和福利概念,强调除收入以外影响人们幸福的其他因素,并提出了幸福指数的概念,通过衡量人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满意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来反映人们的幸福感受,为国家发展水平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在社会学领域,幸福感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将个人的幸福状态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某种纯粹的个人现象或心理现象。长期以来,社会学家们尝试寻找能够有效地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来考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自1810年开始的社会指数研究,到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为社会指数运动,社会学家持续关注国家层面的生活质量调查,尽管整体上坚持经济和社会问题指向性,但在研究主题和方法上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学转向,对当代社会学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幸福感的测量也衍生出3种方向:主观指标、客观指标以及主客观指标相结合。这些指标不仅考察了人们对生活条件和状态的客观评价,也涉及了人们对生活意义和满意度的主观判断,使得幸福感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心理学领域,以Wilson在1967年发表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开启了心理学领域对幸福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将幸福感的研究逐步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研究者们关注和重视心理学当中的积极取向,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探索人类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实现。总体而言,心理学中对幸福感研究主要划分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和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从幸福感本质上来说,整体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取向,即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1。随着幸福感研究的深入,相关研究也在走向由不同理论构架整合的趋势。
在管理学领域,以Luthans2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积极组织行为学,并将幸福感的研究扩展到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自此,幸福感研究從更宽泛的幸福感领域独立出来,聚焦于工作情境,诞生了工作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和员工幸福感等概念,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关注员工在工作情境下的情绪感知以及工作评价。在时间取向方面,既包括对当前工作状态的主观感受,还包含了对过去与未来职业的认知评价;在情境方面,员工幸福感关注员工对自身当前所处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中的认知和情感。尤其是在构建幸福社会和幸福组织的背景下,管理学领域的幸福感研究对促进员工身心健康与提升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交叉学科视角下旅游者幸福感的未来研究方向
旅游领域的幸福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Kaye Chon教授在1999年第3期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专刊中首次探讨了旅游者幸福感、社区居民幸福感等相关主题。自此,国内外旅游学界掀起了幸福感研究的热潮,使之成为当前旅游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但目前,大部分的旅游幸福感研究都遵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范式,再结合旅游学的具体问题展开,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通过深入融合不同学科的优势,能够吸纳统合多个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概念、理论、方法,深化认识,构建出新的知识架构。因此,未来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有必要引入交叉学科的视角,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构建融合交叉学科观点的旅游视域下的旅游者幸福感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范式。具体来说,未来研究在旅游者幸福感方面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展开。
一是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旅游者幸福感基础理论研究。未来研究需要在充分借鉴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活动和旅游消费的特殊性,开展跨学科研究。从哲学思辨层面,把握享乐与实现两种幸福感的基本研究路线,科学界定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内涵,准确识别与其他领域的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心理实证层面,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生理和心理指标,完善旅游情境下旅游者幸福感的结构维度和测量方法;从管理实践层面,综合考虑旅游从业者、目的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视角,深入探讨旅游者幸福感提升对旅游营销实践的作用影响;从社会经济层面,将宏观经济中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自然等因素引入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当中,着眼于构建旅游者幸福感的宏观指标体系,推进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层面的福祉研究。从而系统准确地诠释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内涵、特征属性、结构测量、作用机理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为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逻辑架构。
二是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旅途全过程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旅游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在时间维度上经历游前、游中和游后3个阶段,在空间维度上涉及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的转换,因而对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涉及时空阶段性的问题。为了全面把握旅游者幸福感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有必要在哲学和心理学享乐幸福感与实现幸福感的基础框架上,全面思考旅途不同阶段旅游者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的辩证关系和内在演化规律;基于管理学的溢出理论,分析旅途全过程旅游者不同生活领域幸福感的影响关系,揭示旅游世界的幸福感对生活世界的工作、家庭、生活等领域幸福感的溢出效应;结合经济学、地理学等客观评价指标,通过分阶段测量、评价和比较旅游者幸福感,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旅游者幸福感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系统刻画旅游者幸福感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实现对旅途全过程视角下旅游者幸福感的精准认识。
三是多学科交叉视角下的中华文化情境中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一方面,旅游者对幸福感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旅游者客观上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诸如和谐、中庸、孝文化、面子意识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和原始的价值判断标准。因而,要深层次把握和理解旅游者幸福感内涵,有必要将社会学和心理学当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自我建构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中,旅游者幸福感的来源和实现途径也可能存在差异。从内源性因素来看,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的旅游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独特的情绪體验,催生了怀旧、敬畏等与其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社会情绪,这些社会情绪成为旅游者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此外,在中国关系和人情社会环境下,旅游者的社会角色和传统家庭观念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内在动机和行为方式,导致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诉求和体验过程也存在明显差异,故在探究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时,也应该考虑旅游者所处的社会地位、同伴的关系角色等变量。未来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需要立足中国本土情境,借鉴社会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不同中国文化情境下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理,从而建构适应中华文化情境的旅游者幸福感理论框架。
四是开展旅游者幸福感的跨学科、多方法融合研究。针对旅游者幸福感的不同研究问题和内容应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不同学科方法的优势。例如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建构上,可以借鉴社会科学中常用的田野调查和质性研究方法;在总体评价上,可以利用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指标来进行二手数据实证分析;在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方面,可以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地,旅游者幸福感会随着时空转换而动态变化,故有必要在现有方法基础上,采取纵向跟踪调查、生长曲线模型分析等纵向研究方法,以揭示旅游全过程阶段中旅游者幸福感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此外,未来旅游研究应该在现有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积极推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在旅游者幸福感研究中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为旅游情境下的幸福感研究奠定更加扎实的方法体系和研究范式。
综上,未来旅游者幸福感研究需要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从旅途全过程出发,立足中华文化情境,采取定性和定量、纵向和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基础理论和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华文化情境的旅游者幸福感理论体系,为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提升人民幸福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贡献旅游力量。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