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虚拟世界中的环境,无论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其展现的审美价值都离不开创造虚拟世界的人的要求。而现代技术创造的电子虚拟世界将人对虚拟世界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它通过以视觉和听觉为主的感官方式将人的审美从现实世界延展到虚拟世界,使人在虚拟世界中得到发展。人的价值在这种发展中以一种并非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对立的方式存在着,所谓“道不远人”,电子虚拟世界环境带给人的体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审美感受。文章对此展开研究,得出虚拟世界的环境和现实世界的环境一样为人所用,也将由作为参与者的人来衡量的结论。
关键词: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美学;人类中心论
中图分类号:TP391.9;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1-0-03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人类创造的虚拟世界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它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充满浪漫想象的创造物。古今中外的神话、文学、绘画、戏剧、电影、游戏等,都存在对虚拟世界的设定和表现,哪怕是内容极其抽象、形式极其简洁的游戏——围棋,也有它自己的虚拟世界架构,即一个黑白表阴阳、经纬代宇宙的世界体系。总之,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虚拟世界各自架构了极具特色的世界体系,这些世界体系必然有其内在的自然运行逻辑和社会运行逻辑,依据这些逻辑运行规则,不仅塑造了参与主体,也塑造了参与主体存在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有人文和社会环境。
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环境,虚拟世界的环境不是依赖现实物质而天然存在的,而是由人根据认知和需要设计创造的,这种设计创造必然注入了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对现实世界环境的审美体验和情感。简单来说,人可以改造现实的自然,但不能创造现实的自然,而在虚拟世界中,人有了创造自然的能力。因此,电子虚拟世界中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具有了人的审美判断,现实世界中东方文化所追寻的道在虚拟世界中与人融合,所谓“道不远人”,天道与人道在电子虚拟世界的统一,使虚拟世界产生了独特的环境美学体系。
以当下最热门的“元宇宙”概念为前沿代表的电子虚拟世界,是一种在技术支持下,通过视觉与听觉形式实现与人产生交互的虚拟世界概念。电子虚拟世界的环境(音乐和音效也是虚拟世界环境的一部分)作为交互的时空内容,不单单具有视觉、听觉上的审美功能,还作为一个系统,展现社会架构和文化思想等领域的抽象事物所具有的环境美感。这些元素和结构是虚拟世界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它们也为进一步的人机交互、人际交互创造可实践的维度,从而满足人在虚拟世界想要获得的精神需求。
1 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的本体论
电子虚拟世界环境首先是虚拟的,这种虚拟不仅表现在虚拟世界内部对物质依赖的解脱,也表现在世界观、哲学观的重塑上。首先,摆脱了现实世界束缚的虚拟世界,产生了自己的物理设定,虚拟世界或以或不以现实世界为蓝本,进行物理系统重置,如《重力反转》等游戏创造了非真实地球重力场下新的环境景观。其次,虚拟世界的存在基础是由这个世界的哲学观甚至是审美观来决定的,现实中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了人类的经济基础,从而影响了人类社会,而虚拟世界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这个世界的哲学观决定的,如游戏《冰汽时代》和《悬崖帝国》,都表现了经历地球极端气候或核战灾难后人类世界摇摇欲坠的环境下,人类挣扎过程中对世界观的重塑,这种极端气候环境就是为这种废土世界的哲学观而创造的,而参与者个人的世界观又将影响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其对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改造决策的判断。
因为依赖物质的存在,现实世界中自然是审美的最终来源,而虚拟世界不再依赖物质存在,人也就可以创造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广义上的自然,包括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中既有自然环境,又有人文环境,而狭义的自然天然就与人对立。自然中心论使自然与人不再相干,人变成了自然系统之外的存在,使人的活动成了对自然产生负面影响的存在。而环境是不能没有人的,环境中的人不是被动的,而是可以按自己的认识发展环境。人对环境的选择绝非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简单对立。
从某种角度来讲,虚拟世界的存在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进而满足精神需求,因此,现实世界中限制人发展的自然规律,毫无悬念地会在虚拟世界被颠覆。这种颠覆使虚拟世界环境的存在形态、表现方式,以及参与者(也就是人)的“肉体”限制与认识方式都发生了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转变。作为审美对象的电子虚拟世界的环境,也就具有了诸多现实世界环境所不具备的或是只存在于人想象中的、经过人的想象调和的审美要素。因此,当虚拟世界的环境受到艺术想象的影响之后,虚拟世界将与技术实现的现实产生分离甚至是一种超越,进而创造出这种非现实技术下的社会环境。
在这里,审美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感官传递的虚拟世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表现的哲学价值观,同样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就如同陶渊明的桃源仙境一样,与世隔绝的风景与社会共同吸引着桃源以外的現实中的人。当下的电子虚拟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世界,如神话世界、平行宇宙世界、科幻世界、架空历史世界、现世世界、太空世界、赛博世界、复现历史世界、废土世界以及未来可期的“元宇宙”世界等,这些世界无论是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构成的广义上的自然环境,还是以抽象的世界观构成的精神环境,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人所设计的、为人所使用的。
2 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的言说方式
虚拟世界环境的言说依赖技术。在前电子时代,人们通过文字、语言、绘画、肢体表演和舞台布景,以及早期影视技术等朴素的手段,将在参与主体想象力的加工下叙述的一个虚拟世界进行有限度的表现。人们可以通过创作者的表述进行想象,但并不能感受整个完全的虚拟世界,甚至可以说,这个受到技术限制表现的虚拟世界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受技术限制的虚拟世界,接受主体只能接收来自这个虚拟世界的信息,接受主体的反馈却无法作用于这个虚拟世界。前电子虚拟世界的环境难以以审美客体的身份与接受者产生交互,作为言说者的前电子时代的虚拟世界只能以一种“机-人单向”的方式向接受者表现这个虚拟世界的存在与运行。简言之,这种虚拟世界只能存在于接受者的想象之中。
而电子时代,技术的进步满足了人作为审美主体从体验到参与的转变。人的想象已经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实现前所未有的再现,个体参与者的感官与想象无缝介入,并且可以产生即时的互动,虚拟世界环境也在技术的加持下产生了新型审美体验模式。美国加州大学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威廉姆斯认为:“新媒体已经带来了‘审美体验的根本改变——从自足的客体感知占支配地位的模式向以具体的情感强度为核心的模式转变。新媒体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内部机能运动起来,从而再次证明了它们本质上的创造力。”[1]在这种新媒体的言说方式呈现下,人类的视觉、听觉,以及进一步对时间的感觉、对空间的感觉等都有了延伸,这种人的超现实能力的延伸使虚拟世界相比现实世界形成了更为奇特的呈现方式,而这一过程显然是对现实世界的解构和重构。这种解构与重构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外在呈现的重现,更是一种时空的重建。
从这种意义上看,虚拟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拓展,它不是现实的,也不是虚拟的,它变成了人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某种协调、联动、融合,以一种新的世界的存在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延伸。
在康德看来,时空只有在被应用到被知觉的事物、表象或现象之时才具有有效性,应用于物自体或独立于人类知觉的事物之时,就是无效的,不能超出经验世界来运用它们[2]。而虚拟世界就是依据现实世界,对现存的时空进行了多维度拓展,进而创造了一个近似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时空不同于物质构成的现实世界,它是由计算机算法构成的,因此它的时空是多元的、非线性的、无限的,这使同一时空内可产生无数种可能,且每种可能都不是必然的,它们可以回到起点重新产生未来的结果。这就为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的存在提供了满足参与主体尝试各种状态的可能:主体可以自由存在于各种状态的虚拟世界环境中,不受现实时空限制的约束,即空间上的物质存在性以及时间上的可回溯性。
电子虚拟世界的言说并不是连续的,它作为一个自身的物质存在仍然依赖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需要现实世界中的人通过特定的终端进入,而在电子虚拟世界中的经历和体验,对现实世界的“肉身”并不会造成物理上的影响。
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的言说方式使审美的创造能力在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的创作上进一步加强,作为创作主体的人主动将现实世界的认知、记忆等进行审美加工后形成富有想象力的消费产品。“受众(包括读者、观众、用户、玩家)对于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的巨大需求……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催生了一代人的想象与消费,可以无中生有,可以跟现实没有关联……这是一种想象力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想象力消费主要指青少年受众对于超现实、后假定美学类、玄幻科幻魔幻类作品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3]显然,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作为另一种主要力量支配着电子虚拟世界的言说方式,进而控制电子虚拟世界环境的审美价值。
3 环境美学在电子虚拟世界中的实践维度
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体局限限制了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异。而技术突破了这种限制,带来更多不同的、超越人类能力的审美体验。人类“肉体”的局限被技术突破,在电子虚拟世界中,人不再受到生理结构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开发人类在虚拟世界中的感知方式,拓展了人类认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
一方面,现实世界的认知惯性会使人们在开发和设计虚拟世界环境时脱离不了现实世界的影响,同样,虚拟世界的发展也会形成虚拟世界环境的自觉,从而减弱甚至脱离现实世界的认知惯性。人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信息交换的载体,简单来说,虚拟世界的信息是寄存在参与者的大脑中,并在其返回现实世界的过程中带回到现实中来的,也就是说,参与者会使虚拟世界的信息在现实世界中有所反馈。正因如此,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是互为影响的,而人是这二者之间的媒介。因此,人作为两个世界的参与者,其主体判断在受到两个世界环境的影响时,也影响着两个世界。但人是虚拟世界的创造者,因此,人对虚拟世界环境的改造能力如同人在虚拟世界中具有的超出生理限制的能力,不受限于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甚至不受思维逻辑的限制。这种在虚拟世界中对环境的主宰能力,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人类面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中因受限制而产生的情绪的抵消。
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想象力能够通过技术在电子虚拟世界实现具象化、可视化,参与主体作为现实的人,其身体限制在虚拟世界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改变了跨越现实与虚拟的人的审美实践方式,产生“身心二分”式的错位感受。《当代西方环境美学通论》一书中谈到了西方环境美学的“隔离”问题。该书认为“隔离”是环境美学思想中检测人与自然、艺术与环境、利害与审美等关系的重要尺度[4]。现实世界的人因为“肉身”的局限,作为个体与现实世界产生“隔离”,而虚拟世界的人,因为技术,使他们的视觉、听觉以及大脑与其他身体功能“隔离”开来。以视觉、听觉为感官主导的大脑失去了身体其他感官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而影响对自身所处的现实时空和虚拟时空的判断,甚至产生错乱。比如人们佩戴VR眼镜或观看3D电影产生的眩晕感,就是人的视觉感官与身体其他感官不统一产生的。在虚拟世界中,人脱离了“肉身”认识世界,即通过操作符号的特定规则产生“离身认知”,这种“离身认知”与认知过程有关,而与实现这一操作过程的物质载体无关。人在不自觉中失去了在现实世界的主体性而完全依附于技术,形成了自我在虚拟世界的认识,并通过技术在虚拟世界进行实践。
4 结语
在电子虚拟世界中,人既是虚拟世界的参与者,也是虚拟世界的创造者、設计者,这种双重的身份使人在创造电子虚拟世界的环境时就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的,这就导致在电子虚拟世界中寻找世界的唯一性、绝对性变得毫无价值。东方世界对万物的包容和对人自身的谦卑,使东方人产生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相参的辩证认识。人与自然之间产生联系,人与自然互为中庸,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从来都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不远人”,此道既有人道,也有天道,而人道也是天道。这种东方的智慧无疑使电子虚拟世界的环境变成参与者的环境,虚拟世界环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部分也都是有人参与的环境,因此也就必然为人所用,一切的环境也将由作为参与者的人来衡量。
参考文献:
[1] 威廉姆斯,许春阳,汪瑞,等.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M]. 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5.
[2]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7-81.
[3] 陈旭光.论互联网时代电影的“想象力消费”[J].当代电影,2020(1):126-132.
[4] 程相占.当代西方环境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5-16.
作者简介:杜赫(1993—),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