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但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城市的自我修复能力遭遇重创,因此营造城市韧性、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已成为当下相关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韧性理论的视角,指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所面临的韧性不足的问题,分析营造湿地公园韧性景观的意义。通过对常州市金坛区南洲里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韧性景观营造策略,提升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的自适应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韧性理论;湿地公园;景观营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2-0-03
伴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加剧,削弱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1]。同时,城市发展面临着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包括全球变暖、暴雨洪涝、干旱等,这些灾害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面临外部冲击,为了提升城市的自适应能力及自我恢复能力,“韧性”一词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韧性”包括对外界变化的抵御和自我恢复的能力、适应和吸收能力、转换和学习能力[2]。将韧性理论运用到城市建设之中,能够有效应对人工干扰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湿地公园在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城市与生态之间的纽带。本文基于韧性理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湿地公园景观营造中面临的景观韧性不足的问题,指出营造湿地公园韧性景观的重要意义,并对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营造提出建设性建议,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韧性理论叙述与湿地公园界定
1.1 韧性理论叙述
韧性原指金属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能够承受外界冲击的承载能力,后延伸至景观生态学则意指系统在遭受外部干扰时能够保持其内部组织稳定性,也就是说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保持其内部结构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系统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这里所说的恢复是指在已经形成破坏的基础上,自身循环系统内所建立起的一种优化发展模式,然而原始状态是一个完美的饱和状态,因此,韧性发挥的自适应能力无法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韧性(resil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的“resilio”,其原始含义是“复原到起初的状况”。这个词后来发展演变成英文中的“resile”,并被广泛沿用至今[3]。加拿大著名生態学家霍林(Holling)在1937年首先把韧性定义于生态范畴,并扩展了韧性概念的天然属性。在此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社会科学研究者拓展了韧性概念的社会含义,并赋予韧性概念特殊的社会含义,促进了由天然韧性向社会韧性的发展转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韧性这一理论也被各个领域的科研专家从各种学科观点入手,展开了更广泛深入的探讨,包括机械工程学、生态学、社会政治学、心理学、公共经济学等。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学科杂志上关于韧性理论这一概念多达二三十个定义,可见韧性理论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关注度。韧性涉及范围很广,它的演变与发展对当下的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因此,提升城市韧性,促进生态和谐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城市规划前期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1.2 湿地公园界定
湿地资源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离不开湿地的调节,所以,保护天然湿地刻不容缓[4]。湿地公园是生态型公园,依靠其丰富的物种资源、稳定的内部结构,自身形成循环体系,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干扰。
湿地公园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亲近自然的空间,并且具有调节微气候,提升空气质量,净化水体等作用。然而,当下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淡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湿地大面积消失。因此,落实生态保护策略,减少人工干预,修复破坏严重的湿地,是构建湿地公园,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必由之路。
2 湿地公园面临韧性不足的问题
由于生态保护意识缺失,大部分湿地被人们改造成了农业用地,并且其中的淤泥被大量挖掘,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同时,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的休憩场地被附近居民侵占,自然环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水体品质降低,人为干扰导致湿地空间生态环境失衡,破坏了其原本稳定的内部空间结构,生物多样性丧失。湿地公园的韧性无法支撑其进行自我修复,加大了内部及周边调节的压力。因此,韧性不足是当下湿地公园营建和改造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本文试图从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营造入手,立足湿地公园现状,通过构建整体生态网络,提升景观韧性,形成湿地公园自身的抗干扰机制,以生态修复为主,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湿地公园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自适应能力。
3 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营造的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赋能城市发展,也是广大群众的心之所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韧性建设规划发展前期,环境问题应得到重视,优美的环境是城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动经济发展。因此,要重点关注环境整治问题,找到环境污染根源,以绿色发展为基调促进城市发展。湿地公园韧性景观的营造迎合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持续性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湿地公园立足城市生态保护,将天然景观、人文、生物多样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保护了城市湿地空间的功能完整性与多样性,并且能充分利用湿地空间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发挥生态效益,为人们打造集休闲观光、亲水体验、自然感知于一体的户外生态公园。因此,营造湿地公园,提升湿地公园景观的韧性对当下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3.1 城市与生态之间的纽带
湿地公园在完善城市滨水自然生态景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它加强了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城市、生态、群落三方之间的重要纽带[5]。湿地公园兼具城市与生态的多重属性,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及亲近自然的需求。同时,其生态多样性构成了自身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将韧性理念与湿地公园打造相结合,可以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城市应对自然及人为干扰的自适应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2 防止水土流失的堡垒
水土流失是指风力、重力以及水力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破坏了土地资源,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6]。防范水土流失的关键在于生态保护建设,避免过多人为干扰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稳定的内部结构,能够很好地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及人为干扰带来的影响。因此,营造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的风险。
3.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摇篮
湿地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且水源涵养能力较强,使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蕨类植物、高乔木、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这些植物形成了天然的森林氧吧,具有调节微气候的功能。同时,大量的湿地资源给野生动物创造了优越的栖息场所,并且大批的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为湿地公园中的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4 南洲里湿地公园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4.1 南洲里湿地公园概况
南洲里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北邻丹金溧漕河,南邻南洲花园,东邻愚池新村,西邻金沙大道,占地约0.66平方千米,是一座集文化休闲、生态景观等于一体的江南水乡特色湿地公园。近年来,金坛在生态环保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因此南洲里湿地公园环境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改善。南洲里湿地公园很好地结合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视觉盛宴,更能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2 南洲里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近些年的治理南洲里湿地公园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其周边多为城市住宅,人流量较大,人群活动较多,对湿地公园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经笔者实地考察,现将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4.2.1 生态修复建设联动性较差
南洲里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建设重点多集中于水体上,针对水质、水流量、水生植物存活率等均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测,并且在水体区域放置供氧机,为水生动物提供充足氧气补给。但其忽略了水陆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水陆整体修复模式,出现了水陆修复脱轨现象。
4.2.2 缺乏防灾韧性基础设施构建
金坛地处江南水乡,梅雨季降水较多,而南洲里湿地公园北邻丹金溧漕河且整座公园地势低洼,因此很容易造成运河水倒灌湿地公园,让公园及周边居民区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而公园并未设置任何防洪设施,且消防等基础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4.2.3 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协同性较差
亲水空间设计手法单一,装置陈旧,不能与自然环境融合,显得有些突兀。缺乏参与性的韧性景观设计及功能性景观節点。场地内视野开阔,但具有欣赏价值的景观区域很少。局部湿地景观虽已形成但缺乏专业管理,因此整体风貌显得杂乱无章。
5 南洲里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营造策略
南洲里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营造围绕“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设计策略,通过构建整体生态网络,提升场地内部设施韧性,以应对自然灾害及外界环境变化对湿地公园造成的影响。并且立足场地现状,注重多层次的韧性景观设计,形成多元融合的生态景观空间,增强场地的观赏性和参与性,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1 立足整体性抗干扰网络构建,完善生态修复格局
通过对南洲里湿地公园进行景观与生态风险评价来确定问题所在,并剖析园区目前存在的环境干扰性问题。为增强片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根据适应性特点来建立抗干扰网络[7]。通过建立整体性抗干扰网络来增强湿地公园整体的连通性,优化其内部结构,提升其自我修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可以采取增设生态廊道、开挖沟渠等手段,打破原有格局,使其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网络,最终达到有效应对外部干扰,提升自身整体修复能力的目的。
5.2 围绕自适应体系展开,优化韧性防灾建设
自适应体系是指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具备调整、适应、转换的能力。因此,湿地公园韧性景观营造过程中,其内部建设要与气候条件、周边环境以及人群需求相联系,如此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也是开展设计的前提。当然,在营造过程中,应当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依靠其自身整体性抗干扰网络,完善灾害预警机制,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韧性调节,形成多元防灾机制,最终提升湿地公园整体的自适应能力。
5.3 注重多层次韧性景观设计,形成多元融合空间
目前湿地公园还缺少促进人与自然相互交流的参与性亲水设施,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湿地的弹性调控功能,以建立多元化的生态景观空间[8]。低处近水区域可设置亲水平台、水上栈道,丰富人们的亲水体验。湿地周边可增设慢行步道,强化场地整体的连通性。并且可以根据场地的高差,营造不同属性的景观节点。例如,阶梯式驳岸、悬浮观景台、台地式特色种植等。还可在公园中增设亲子活动区,丰富人们的户外活动体验。多层次景观设计形成了多元化的景观空间,为现代人类生活创造了舒适的户外观景空间、活动空间。
6 结语
城市建设包含自然生态和人工建造两部分,湿地公园建设作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人群活动、自然生态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纽带。将韧性理念运用于湿地公园建设有利于城市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人工干扰带来的影响,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同时以韧性理论为指导,重点规划设计湿地公园内部结构和整体性生态网络,切实提高湿地公园景观的韧性。
参考文献:
[1] 陈榕.枫溪公园城市生态韧性滨水景观的探索[J].上海建设科技,2022(4):99-102.
[2] 路玉洁,谌多.城市韧性景观营造策略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11):193-194.
[3] 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2):48-54.
[4] 隋龙,陈强,王俊.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J].现代园艺,2022,45(6):34-35,200.
[5] 孔慧琳,叶晓霞,庄捷丰,等.滨海湿地韧性景观固废资源化设计研究:以湛江市南调河湿地公园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2(15):19-21.
[6] 孙新军.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及其原因[J].砖瓦世界,2022(16):238-240.
[7] 王沁园,丁金华.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水网乡村韧性规划:以长白荡片区为例[J].南方建筑,2022(5):10-17.
[8] 刘凡祯.韧性城市理念在西安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中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30):129-131.
作者简介:刘煜(1999—),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