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爱这土地》是一部充满诗意的艺术作品,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艾青满怀热血,激昂慷慨地写下了这首爱国诗,后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经过四年之久,编曲创作成了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非凡、内涵之深刻。全曲感情强烈,情感表现幅度大,人声与钢琴的完美结合,极致展现了原诗中的“悲”,鲜明地概括了诗人与曲作者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寄托。文章分析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曲作者的艺术处理方式,以及歌唱家的演唱技巧等,以充分说明两者的结合能更好地演绎艺术歌曲。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2-00-03
1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及其声乐创作
陆在易,又名梓钧,中国著名作曲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卓有建树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总是表现出人文思想和对祖国的深沉爱恋,其在歌曲中将西方与中方音乐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艺术创作特色尤为突出。在新时期2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陆在易的作品主题一直围绕着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积极向上的创作风格充满了青春浪漫的气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悲剧意识。他时刻关注民族危亡,忧国忧民,讴歌祖国。在各种世俗诱惑面前,他坚守自我。在创作方面,他是一个极度完美主义者,会不吝花几年时间进行揣摩,对音乐创作永远怀着一颗初心[1]。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不仅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还结合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作为诗人、作曲家,他的歌词大多以古诗或近现代诗为主,这使听众能够在他的创作中感受到中国文学的音韵和意境美[2]。他的合唱交响乐《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和《桥·家·盼》也分别在2001年与2002年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1993年,多个单位为他联合举办了“上海之春”音乐节。这是我国音乐史上第一场个人音乐会,深刻说明了陆在易的音乐创作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喜爱。这场音乐会好评如潮,陆在易的艺术成就也深为音乐界所称许。由此可见,他的音乐创作成果之丰硕,这使其享有“音乐诗人”的美名[3]。
2 歌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2.1 歌词意象
《我爱这土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全诗寓意深刻。开头作者喻人为鸟,表达了对祖国、人民最忠诚的爱意,以哀怨、幽愤的情感及嘶哑的喉咙歌唱,反映了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祖国被侵略者扼住咽喉,无力抵抗。诗人寄情于土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国破山河在,将自己比作一只鸟,围绕着这残破的土地飞翔,充分表现了作者内心伤感忧郁的情怀。随后,再用宽广的视野去看祖国的河流、山间、风、黎明,巧妙地构思了一系列画面,用河流的汹涌来暗喻自己内心的愤怒,继续借用鸟儿虚拟的形象,死了也要将羽毛腐烂在土地里,生于这片土,葬于这片土,这表现了作者决绝的态度、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将全诗的感情推到高潮。最后,从自我的视角,用反问的语气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直截了当地倾诉了自己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从鸟的角色转换为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再置身于残破的土地之中,全诗都透露出作者决绝的态度及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4]。
2.2 艺术特征
从歌词来看,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给予了人们无限的激愤,展示了一种爱国且誓与民族同生死共存亡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激起了千万民众的爱国精神。同时,作者也将自身的坚定信念通过诗词表达出来,他愤怒而无奈,奈何只能用笔来书写自己对祖国大地的热爱[5]。
而一首成功的艺术歌曲,不仅对词的内涵有着很高要求,还对曲的创作有很高的要求。寓意深刻的文字,必须运用恰当的音乐创作手法,才能展现出歌曲最真切的情感表达。二度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诗歌本身具有的情感支撑,并在它原有情感的基础上加上合适的旋律进行美化,这样才能使听众在二次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更深的情感体验。《我爱这土地》中短短的诗句,蕴含了艾青丰富的情感,其又在著名作曲家陆在易的笔下获得了波澜起伏、豪放不羁的句式结构。借助不断变化的和声,钢琴的快慢递进推动了乐曲的发展,注释和弦突出了乐曲的情感,混合拍子的采用张弛有度地作出了多重对比。这使歌曲的抒情性与戏剧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歌词的内涵更加深入人心,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3 演唱技巧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语言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征,全曲深沉激愤,在演唱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气息会使演唱更具魅力。气息的稳定是影响声音效果的直接因素,在气息的支撑下发出声音,利用口鼻同时吸气的方式,收腹挺胸,使气息流动具有推动感。流动的气息更能带动演唱者的情感发挥,合理地分配气息才能使歌曲平稳有度,不急不躁。同时,肢体动作要配合协调,自然呼吸,保持平衡。
该歌曲为缓慢的抒情歌曲,在唱歌曲的第一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时,就要把握好情感,自然地深吸一口气,虽然只有几个字,但都必须依靠平稳的气息来控制每个字的位置。换气时也要平稳,可以利用肢体动作来帮助演唱者的身体放松,并保持气息的流动。演唱“假如我是”时可缓慢地抬手,根据音乐节奏来控制速度,演唱“我也应该”时应缓慢收回至胸口,演唱“这被暴风雨”时情绪应有变化,可以稍做动作,根据歌曲情绪变化及节奏来合理安排动作。演唱艺术歌曲时肢体动作不宜过多,但也要避免木讷。歌曲中也存在情绪激愤的句子,如“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中间必然有换气,可由歌词的情绪带动歌曲达到高潮。这时的换气一定要迅速,根据节奏合理地控制气息。此外,演唱时还要根据诗词蕴含的丰富情感来控制语速及面部表情,才能更好地诠释该作品。
3 歌曲的曲式特征及演唱处理
3.1 曲式分析
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总体结构曲式为复二部曲式,由引子—间奏—尾声—尾奏构成。主要采取大調的创作手法,在调式调性的安排上十分有特点,朗诵性音调和歌唱性旋律加上不断变化的和声织体、节拍,以及情绪的转变,形成了融抒情性、歌唱性与宣叙性于一体的艺术歌曲。
首先来看引子部分,即第1~9小节。引子部分和弦明亮宽广,奠定了全曲基调,预示了该曲宽宏的氛围。伴奏织体则采用六连音的织体形态。
第10~19小节是二部曲式的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里的旋律具有律动性、歌唱性。第一乐句结束在属和弦,第二乐句结束在主和弦。伴奏织体也与之前相同,采用的是六连音织体形式,但是营造出的听觉效果不曾让人觉得困乏,反而旋律与和声的变化使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节奏组合方式也是等分型和顺分型,歌曲的A段情绪比较稳定,因此这里的音域并不宽,集合在中音区。
第20~40小节是二部曲式的B段,由三个乐句构成,乐句之间重复变化。第一乐句从第19小节弱起时演唱,到第26小节结束。由“3+4”的分句形式构成,情绪上相比A段有了明显的上升,情绪更加激动。第二乐句是第27~32小节,由“4+2”的分句形式构成,随着第二分句旋律音的升高,进一步推动了情绪变化,从第一分句大六度跳进开始,带领这一乐段情绪的发展。这时的钢琴伴奏织体仍然是六连音织体形式,全休止在主和弦三音位置上。第三乐句是第33~40小节,由“4+3”的分句形式构成,这是第二乐句的重复升华,且与第二乐句的情绪有了明显对比,中心思想得到了强调。伴奏织体在第34小节突然变成柱式和弦,刚强有劲,起到了全曲转折的作用。歌曲在第40小节减慢下来,暗示着黎明即将来临,这一乐段从渐强到强再到渐弱,演唱情感更为丰富。
第41~50小节是歌曲补充段,旋律变得柔和,情绪也变得较为低沉,节奏相比之前稍慢。力度也随之变化,从渐弱到渐强再到渐弱,直到更弱,起到感叹的效果。随后又突然改变力度,变为中强,最后停在属和弦上,伴奏织体利用了柱式和弦来表现。
第51~62小节是间奏部分,采用了八度柱式和弦,并运用了主题旋律,调性转为G大调,使情感汹涌澎湃。这里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51~58小节,这一部分情绪激动而幽愤,膨胀了情感。第58小节是间奏部分的转折,伴奏织体和弦转为不断交替向上爬的九连音,又回到了主调上。第二部分,即第59~62小节的情绪则渐渐冷静下来,代表着擦干眼泪,期望和平。
接下来的第63~95小节是再现部,这一段的结构与之前呈示部结构相同,但并没有重复第一段的伴奏织体,而是运用了转调这一奇妙的手法。从第63小节开始转到A大调,又从第70小节开始回到主调,这里的伴奏织体也在不斷变化,使用了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等织体。重复的再现部强调的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积极力量,暗示着对未来平静生活的期望。
第96~114小节是作品的尾声,情绪平静而坚定。右手伴奏织体是八度的织体形式,左手是十六分音符密集的分解,但整体的旋律较弱,这种弱反而凸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从第100小节开始是问答形式,充满深情的问,果断而坚定的回答,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结尾段落运用了虚词“啊”,进行深情地呼唤和感叹,道出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115~118小节是尾奏部分,这与前奏部分材料相同,右手伴奏织体为八度,与前奏一样,左手是密集排列十六分音符和弦分解。最后,全曲结束于两个重复的主和弦[5]。
3.2 具有表现力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部分在艺术歌曲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曲家在创作时会将作品的风格、情感等结合起来,并根据具体的情感需求编织合适的和声织体,同时要求伴奏者也有充沛的情感,两者相辅相成。陆在易在部分创作中,喜爱使用琶音音型作为伴奏织体。在《我爱这土地》中,不难发现他运用了一整篇起伏涌动的琶音音型,烘托了诗歌本身的悲壮;而在高潮部分、其他情绪激动的部分,则使用了柱式和弦。这两种织体的使用不但不枯燥,反而赋予了这首作品无限的艺术魅力[6]。
3.3 不同歌唱家的演唱处理
《我爱这土地》这首陆在易的巨作曾被许多著名的歌唱家演唱过,歌唱家们通过自己对该歌曲意境的理解,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演绎。尽管曲谱的版本是相同的,但他们略有差别的演绎赋予了歌曲不同的意境。
我国著名歌唱家柯绿娃在处理这首歌曲时,声线圆润饱满,营造了一种安静华丽的氛围,深情而细腻。从歌曲开端低沉的诉说,到后面情感逐渐激发,可以发现,她更加重视歌曲中字与字的强弱对比,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充分体现她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在低音到高音的转换中,其过渡十分统一、自然,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歌曲最悲伤的部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柯绿娃将这里处理得很缓慢,令听众陷入无尽的悲伤之中。到随后“啊”的部分,声音又充满了强劲的爆发力,在力度上与之前有了鲜明对比,将情绪推向高潮,直至结尾部分,情绪才趋于平静,将歌曲的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张丽萍在演唱该歌曲时,声线表达得十分有魅力,她注重每个字的咬字吐字,声音更有穿透力,能够瞬间抓住听众的内心。哀而不虚的声音赋予了这首歌曲鲜活的生命,她的声音轻灵得仿佛就是那只鸟儿,轻轻地落在了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在演唱“假如我死了”时做了稍稍延长处理,仿佛自己成了羽毛,飘落在这片土地上,处理过后听起来会更加凄凉。歌曲的高潮部分“啊”,则是从前面的弱过渡而来,声音的突然迸发,充满了扣人心弦的呐喊,更加充分地表现了歌曲的艺术性、戏剧性。其总的处理方式都与钢琴的伴奏部分完美结合,明显的强弱对比、字音长短等都是情感范畴内所允许的处理,更加完美地诠释了歌曲的主旨。
两位歌唱家的音色与声线虽然有所差异,但都让这首歌曲别具一番风味。由此可见,艺术歌曲的演唱并不是死板地遵从旋律,谱子是“死板的”,但人的情感是鲜活的,好的作品需要演唱者在控制气息、声音的同时,做好情感的细腻处理。这样一来,歌曲才能被演绎得更加出彩[7]。
4 结语
著名作曲家“音乐诗人”陆在易先生的艺术歌曲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我爱这土地》,融入了他的创作灵感,也融入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作家用不长的文字诉说了对祖国母亲的爱慕,作曲家则用简洁激昂的伴奏织体与诗歌相结合,加上伴奏织体的变化,使演唱者能够合理地释放与收敛情绪,一气呵成地完成该作品的演唱。总之,对这一作品的风格内涵、作曲手法、发音吐字、演唱技巧等方面加以研究,攻克其演唱重难点,有助于更好地演绎艺术歌曲。
参考文献:
[1] 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11):4-8,64.
[2] 翁葵.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J].大舞台,2010(5):29-30.
[3] 王冬弘.浅谈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及演唱风格[J].艺术教育,2012(3):68.
[4] 袁穗琴.一幅恢宏深沉的画卷:浅析陆在易声乐作品《我爱这土地》[J].音乐天地,2012(7):61-64.
[5] 叶华.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音乐分析及演唱[D].苏州:苏州大学,2018.
[6] 王卉.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伴奏处理[J].大舞台,2010(6):131-132.
[7] 刘平.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演唱处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赵雪威(1996—),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