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研究

2023-06-22 08:24尹虹潘维雅
艺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黄河意义

尹虹 潘维雅

摘要:“主题性绘画”虽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概念,但从广义上来说,在中国绘画发展中,不难发现,有些早期绘画作品其实已经在进行简单的主题分类了。例如,汉明帝时期的“云台二十八将”、汉武帝时期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以及唐太宗为了纪念当初一同争取天下的众多功臣,让阎立本在凌烟阁绘制了二十四位功臣人像。这些绘画作品题材大多是纪念忠贞烈士。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黄河的日益重视,以黄河为主题所举办的各类书画展览日渐多了起来,绘画作品也随之增多。这些绘画作品描绘了黄河相关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能够使欣赏者产生共鸣。基于此,文章对与黄河主题性相关的部分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黄河;主题性美术;社会功能;意义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3

1 黄河文化的起源

在分析黄河主题性美术作品之前,应当对黄河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首先是黄河文化的起源。目前,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黄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1]32。

旧石器时代包括早、中、晚三期,这与人类进化的分期一一对应。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对应的是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直立人,中期对应的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早期智人,晚期对应的是晚期智人。在这三个阶段,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进行考古研究时发现,那时的山顶洞人或许就已经对某种东西产生了信仰。人们在山顶洞人的人骨旁边发现了一些赤铁矿石的细末,而这些矿石又都是一种红色物体。

新石器时代同样分为早、中、晚三期。其中,在仰韶文化阶段,生活用具陶器尤其是彩陶被人们普遍关注。这些彩陶不仅仅是生活用具,还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和艺术魅力,实用與艺术并存。另外,在仰韶彩陶文化中,有些陶罐上的几何纹样是由最初的写实动物纹样慢慢变化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具有代表性[2]。这也体现了一种从内容到形式的演变过程。

最后是铜石并用时代,亦叫新石器时代末期或者龙山时代,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一个过渡时代[3]。这一时期包括雪山第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客省庄第二期文化、马家窑文化类型、半山文化类型、马厂文化类型和齐家文化。之所以说是过渡时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铜器的出现和冶铜业的发展,使后来文明社会中青铜器的出现成为可能;第二,在河南龙山文化的大墓中,发现了特磬、陶鼓等组成的礼器,用礼器来反映一定的礼制,这与后来文明社会中礼器的作用有相同之处;第三,在客省庄第二期文化中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同样能在文明社会中找到缩影。

2 黄河文化与主题性创作

2.1 黄河文化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这片流域孕育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以及令无数华夏儿女骄傲的灿烂文化。无论古今,中国在世界版图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广袤无垠。但是,相比今天的中国,古代中国各个省份地区之间的交流沟通并没有那么频繁,但黄河处于草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中间地段,使我国南方与北方又有些往来。同时,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黄河文化既融合了北方的游牧文化,又吸收了一定的南方文化,这样一来,就会潜移默化地带动中国古代各地域间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体化进程[4]。在此期间,虽然有其他文化的渗透,但它始终没有被同化,或者失去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沉淀更具生命活力,生生不息。

2.2 主题性创作

在绘画方面,主题性创作通常被用来弘扬一些主流价值观。例如,新中国刚成立时,就有艺术家创作了庆祝建国的主题性绘画,还有以抗战为主题的绘画。在2021年举办的以黄河为主题的画展中,出现了如王力克的油画《黄河古道》、王磐德的中国画《黄河滩区迁建纪实——喜迁新居》等题材的绘画作品。研究主题性绘画的育人功能必须以审美为脉络,遵循美育特点。在平时,欣赏主题性绘画这一审美活动有助于提升观者的艺术素养,拓宽眼界,从而实现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进而达到“人格的完整”与“心灵的完美”[5]。

在艺术家的创作以及欣赏活动中,会融入一些主流的、大众的观念,这个过程是观众主动接受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也会更强,这正是主题性绘画所具有的特定效能,进而发挥绘画的美育功能——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3 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及其社会功能

主题性美术创作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绘画创作,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能够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反映社会的繁荣与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在不同的时代创作出来的不同作品,其中都包含着艺术创作者的内在愿望和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以一定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才能够创作出符合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家们需要深入社会底层生活,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下的民情,心系国家政策,将当下的时代特征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展示给群众,发自内心地对社会上的重大题材进行创作。艺术家常常以独特的视角来看社会、看历史,当代艺术家在进行主题性绘画创作时应该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大潮中,唤起自身与大众共同的信念,直面人类当下面临的共同问题,加深对时代特征的理解,使绘画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

3.1 《黄河入海流》

如图1所示,《黄河入海流》这一作品是一家三口之作,作者是宋丰光、张锦平以及宋飏三位画家。画面中有优雅美丽的人物、自由飞翔的鸟儿、随风飘扬的芦苇、静态的风车等要素,画家们使用了自身比较擅长的线条造型创作方法,自然地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使画面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当参观者仔细去欣赏这幅画作时,不难发现,整幅画中有很多组婀娜多姿的少女,她们有的在轻声歌唱,有的在田边嬉戏打闹,有的则在放牧歇息,这一组组少女像花仙子一样,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沁人心脾。整幅画面看起来异常灵动、轻快,就像是奔腾汹涌的河流汇入无边无际的深海一般。

同时,这幅画和谐的另一个原因是经营位置的成功。其构图颇为讲究,画面平衡,没有失重。画面的左边,有大面积飞翔的鸟儿聚集在一起,从上往下俯冲到大海和天边的交接处,左上方的河流与大海冲撞的画面与整个画面相融合,这些景物彼此交融,令人叹为观止。右边的芦苇丛、海边的灌木丛随风摇曳,与之相呼应。

除了构图、内容方面的成功外,画面的用色也极为精彩。整个画面是以黄色为基调的暖色调,这与黄河的固有色一致,但是画面的颜色并不单一,在黄色中也有不同的层次变化,细细观察,色彩极为丰富。

《黄河入海流》这幅画的创作素材是作者根据黄河三角洲及其周围景物进行写生创作而来的。现在的人们在谈到黄河时,大多数人会对“百害”的印象较深,但是深入了解黄河的发展史,就会明白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古代黄河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

地质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宜人、温暖湿润,早期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条件相对来说是不错的。所以,在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发展的时候,黄河流域是最理想的农耕场所,否则也不会出现众多的文明,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1]22。而今天黄河流域及其附近的环境状况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这是几千年来人为破坏的结果。历史上,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后,开始大力开垦荒地,黄河流域便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到了明中期,破坏程度仍在加深。当下,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黄河沿途的农业、重工业以及城市居民用水量的骤增,使原本水量就不多的黄河干流变成一条间歇性河流,曾多次出现断流情况。面对这种环境恶化的局面,身为艺术家,应该通过主题性绘画创作,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以美育人,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引导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正确理念。

3.2 《南水北调穿越黄河》

“南水北调”是国家新时期战略经济发展的重大水利工程。其旨在缓解北方地区用水,实现南北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工程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张炀教授为主导,刘英宏、杜海涛、张忆菲几位画家决定以此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南水北调穿越黄河》选择的正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场面,通过对南水北调宏伟工程场景的描绘,突出表现国家的科学策略与综合实力,讴歌当代中国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如图2,作品中的人物整合强调典型性与生动性,将其合理布局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之中。将专业机械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放置于画面的不同位置。不同于以往的历史画创作,这一作品突出了工程的时代感与当代性,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诠释了新时期中国工人创造伟大价值的追求。

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组两次赴穿黄隧洞工程实地考察,大量查阅、收集文字与图像方面的资料,得到了相关专家的一致认可。他们采取开放式的广角透视与均衡式的三角形构图相结合的方法,依托门吊、水渠、挖掘机、专业设备等倾斜结构线的架构,把视线引向中心人物群像组合和黄河隧道入洞口两个中心点。而远景黄河的水平线如银河一般,起到了贯穿画面、稳定构图的作用,显示出了当代中国工业的恢宏气势。

人物安排大致分为两大组。一组中心人物采取近镜头特写的透视法,对人物的性格以及专业特点刻画得更为深刻,追求画面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另一组又分为两部分:左面的一组为钻孔、起吊等情节,虽为次中心,但能起到丰满构图的重要作用;右后方则是工程指挥和领导视察的情节。这样,人物的安排就形成了三个亮点,根据主次进行恰当强调。南水北调是一个当代进行式的主题,因此色调是响亮的、明快的、充满光感的,不但依靠构成和造型,也以色彩的力量强调当代中国工人的特色与面貌。《南水北調穿越黄河》这一创作选题,意在将这一伟大工程表现得既不失时代特色而又充满生活气息。作品为反映时代特色的、具有表现力的、风格硬朗坚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与国家宏大的战略性工程相适应。

4 结语

贡布里希曾说,“一切艺术都来源于人类的心灵,出自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而非出自可见的本身”。身为艺术家,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更应该了解底层社会生活,挖掘时代特征,了解每一个主题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最终达到绘画的功能性目的——正确引导大众深入了解绘画作品主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黄河文化中包含的内在精神,艺术家们用手中的画笔将其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并且传达一定的社会意义,能让绘画的社会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引发社会共鸣,和这一主题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因此,艺术家应该坚持艺术的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担负起“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徐吉军.黄河文化史:上[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32,22.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5.

[3]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45-48.

[4] 杨辛.美学原理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7.

[5] 聂振斌.中西审美文化比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85.

作者简介:尹虹(1981—),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花鸟。

潘维雅(1999—),女,安徽六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山水。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黄河意义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