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数字虚拟空间,NFT通过区块链技术进入元宇宙艺术领域,探索了全新的艺术形式。文章从NFT艺术的内涵、发展现状等方面出发,使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探讨元宇宙理念下NFT艺术产生的未来影响。
关键词:元宇宙;NFT艺术;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J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03
NFT(非同质化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数字资产,其进入艺术领域,探索了新的艺术形式。NFT艺术打破传统的艺术模式,其价值体现于数字虚拟空间,更贴近元宇宙的理念,且在元宇宙的理念下,艺术家可以脱离传统艺术对形式的限制。
1 元宇宙与NFT艺术
1.1 元宇宙的概念
元宇宙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他在小说中叙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且具备大数据技术的虚拟空间。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元宇宙体现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它将认知建立在“我心即宇宙”的观念基础之上,使人们能够在元宇宙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此带来新的思想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创作的长诗《神曲》就以平行镜像的方式[1],描绘了在地狱、炼狱、天堂的所闻所感,体现了人类对精神寄托和至善宇宙的想象。而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线上社交及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因此其也可以被理解为现实世界的孪生映像。元宇宙在艺术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虚拟现实、云计算、数字孪生等要素,探索了新的艺术形式,掀起了全球范围内NFT艺术的狂潮。
1.2 NFT艺术的概念
传统的艺术创作过程往往取决于艺术家本人,受众缺少对艺术品的参与。NFT艺术的出现探索了全新的体验方式,使受众和艺术家之间能够产生直接互动。NFT艺术由原生加密艺术和非原生加密艺术组成[2]。原生加密艺术是由创作者应用区块链和电子信息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包含程序系统自动生成的作品。非原生加密艺术则是指原本传统艺术形式的画作,通过数字技术转化为NFT艺术作品。
NFT艺术品交易平台为NFT艺术品的所有权提供了凭证,确保了艺术品的真实性。除此之外,NFT艺术还有去中心化、非同质化、多元化等特征。NFT艺术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NFT艺术品本身凝聚着艺术家的构思与创意,要求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基于互联网孕育的生态文化。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艺术品本身的稀缺性、收藏者之间的竞争性,这种稀缺性使NFT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大幅上升[3]。
1.3 元宇宙与NFT艺术的关系
元宇宙作为数字虚拟空间,需要有独特的货币系统,NFT作为一种非同质化代币,刚好满足创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需要。目前,元宇宙只是一种还未实现的初级概念,想要在元宇宙中发展NFT艺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第一,要对元宇宙的搭建有发展性的认识,构建元宇宙虚拟模型,并以电脑链接,在终端设备上显现出来,使用户具有沉浸式的体验感。第二,要跨越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边界,使两者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连接。总之,元宇宙能为NFT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其虚拟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产业互联网等组成要素,为NFT艺术探索更为新颖的技术和审美标准。
2 元宇宙理念下NFT艺术的发展现状
2.1 NFT艺术的流通机制
NFT艺术具有去中心化、非同质化的特点,为数字艺术品的流通带来了便捷。NFT艺术通过加密技术平台直接联系艺术家,并根据合约的规定保护艺术家的合法收益,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公平的创作环境。同时,NFT的流通链不仅是全程公示的,而且能让流通链中的每一方都得到相应的收益,这使原本由拍卖行等主体垄断的艺术品管理机制发生改变[4],形成了一种相对民主的艺术流通机制,并为未来元宇宙中艺术的流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NFT艺术品具有更强的流通性质,在收藏者需要资金的时候,NFT艺术品可以通过拆分的方式进行多个抵押,如抵押NFT艺术品的某一图层或某一组成部分。收藏者购买NFT艺术品后还可以进行共享和转发,但是作品的版权仍在原收藏者手中,且作品在流通的過程中还具有增值的潜力。
2.2 NFT艺术的发展动态
2.2.1 NFT艺术之交易平台
随着NFT艺术的热度逐渐提高,国内外NFT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发展越来越成熟。OpenSea是目前最大的NFT交易平台,其涉及的NFT种类较为综合,包含音乐、游戏等诸多领域。SuperRare相较于OpenSea,更专注于艺术品领域,其不仅具有移动端APP,还可以进行实时拍卖,有操作方便、付款简单等优点。与此同时,国内的NFT艺术品交易平台虽然比国外发展晚,但其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如阿里巴巴的鲸探凭借强大的流量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NFT艺术品交易平台。鲸探支持APP端和支付宝小程序端,可以用支付宝账号授权登录,其NFT艺术品涉及从传统文化到现代体育等多个领域,如敦煌飞天、九色鹿、亚运会数字火炬、航天等十几个系列的数字藏品。
除了操作便捷的NFT艺术品交易平台之外,拍卖行的NFT艺术品出售情况也很引人注意。英国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和苏富士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佳士得NFT艺术品的成交额占据总成交额的8%,而苏富士NFT艺术品的成交额达到了1亿美元。由此可知,NFT艺术品在当下越来越受到收藏家的欢迎,其价格也越来越高。
2.2.2 NFT艺术之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涉及绘画、音乐、视频等多个领域。2021年3月,Beeple的《每一天:最初的5000》在佳士得以6934万美金的交易额成交。2022年,Ezek与周杰伦旗下品牌发布NFT艺术新项目Phanta Bear,该项目的数字藏品仅在发售40分钟后就全部售罄,总收益超过了6200万元。除此之外,每只Phanta Bear都有不一样的特征并且可以当作Ezek俱乐部的VIP卡。
2022年上半年,NFT艺术的新创举使数字藏品被运用到了文博领域。中国园林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文博机构竞相联手国内数字平台,跨入文创“元宇宙”。博物馆数字藏品是基于原始文物的二次创作,而不是将原本的作品照搬到虚拟空间。二次创作使中国园林博物馆《典籍中的园林》不再只存在于典籍中,而是通过技术再次展现场景,实现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跨越。其中,根据宋徽宗《御制艮岳记》等典籍复原的宋代皇家园林艮岳,代表了宋代皇家园林的最高艺术水平。数字藏品的迅速发展也为人们接受元宇宙理念下的艺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3 元宇宙理念下NFT艺术的未来影响
未来,新技术可以应用在元宇宙的虚拟器中创建创作者的“分身”,创作者可以用置入元宇宙的专用工具进行全感官的即时创作,这种创作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性、互动交流性的提升上。随着区块链热度的提高,国内外先后成立了各自的NFT艺术品交易平台。NFT艺术品创作者的门槛降低,设计师乃至爱好者都可以创作自己的NFT艺术品。NFT艺术对传统艺术而言并不是一种取代,而是一种共存,两者互相影响彼此的创作思维、创作方法、灵感输出,并在艺术形态上互为补充[5]。
3.1 NFT艺术启发创作方式发生改变
不管是NFT艺术还是传统艺术,艺术创作的本质都是为了帮助艺术家表现创作思维,表达对美的不同理解。随着行为艺术等艺术门类的出现,材料和技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已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进入NFT艺术发展阶段后,NFT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变成了编码、算法等,偏离了过去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与此同时,传统的审美观开始面临挑战,大众的审美观念仍偏向于传统绘画等艺术门类。虽然大部分NFT作品是由传统绘画作品通过数字技术转换而来的,但是也有一些NFT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比较小众,例如通过代码、算法形成的图片等。当大量艺术家进入NFT艺术创作领域后,不管是传统艺术品转换为NFT艺术品,还是创作出更多计算机生成的NFT艺术品,都将丰富NFT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当前人们已经进入人机交互的数字时代,不仅人类在不断拓宽思维边界,机器的运作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当两者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势必建构出一个更加开放的视野空间。同时,人们对艺术创作方式的认识将从直觉转向理性与科学[6]。目前,人工智能已加入NFT艺术领域,它可以使复杂的流程简单化,艺术家只需根据其想法在局部定点细化或对总体进行调节,就能很快完成一件本需耗费大量精力的作品。
3.2 NFT艺术提高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活跃度
NFT艺术品交易平台不仅具有传统艺术品买卖中介的全部基本功能,还可以协助艺术品融合信息内容和艺术品的交易推荐。链上交易平台拉近了顶级艺术家、收藏家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让艺术家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话语权和流量,也为艺术走向大众提供了捷径。链上交易相较于传统交易市场,不需要过高的门槛,交易过程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NFT艺术的流通特质成为提高NFT艺术品交易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基础。传统艺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保存、运输等都需要一定的门槛,而NFT艺术品在确保艺术品真实性的情况下,完美解决了价格不透明、流转损伤等问题。
NFT艺术品交易平台的真实性、交易方便等特点,使越来越多未曾参与过艺术交易的大众融入进来,打破了传统艺术品交易需要专业人员的限制。受众在交易市场中的活跃度提升不仅体现在参与人数的上涨,还体现在受众年龄走向“青年化”。以Beeple的《每一天:最初的5000》为例,据数据统计,该作品的买家有一半以上人的年龄在35岁左右,而这一年龄段的人在传统艺术品交易市场中并不是所谓的主流,但在NFT艺术品交易市场上体现出极高的活跃度。除此之外,这种“青年化”还体现于创作方,例如NFT艺术品交易平台Triple X的创始人李东昱就是一個20岁出头的年轻人,其作品《前程》《疾流》于2022年4月在苏富比拍卖行登场。NFT艺术市场的迅速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新艺术形态的认可,这种认可会推动NFT艺术品交易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3.3 NFT艺术使生成艺术重回大众视野
提到NFT艺术中的原生加密艺术,就不得不提到生成艺术。生成艺术跨越了技术与艺术的差距,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在艺术理念上和20世纪的艺术时尚潮流一脉相通。生成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而非技术,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7]。“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十分注重抽象思维能力和几何图形的使用,而生成艺术的视觉效果完美遵循了这一美学思想。区块链技术为生成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生成艺术被运用到NFT艺术领域,艺术家通过代码或算法的编程,创造生产视觉作品的生成机制。从本质来讲,这些艺术家并不是直接创造艺术品,而是设计一个可以自主成为艺术家、自主创作艺术品的代码。
随着NFT艺术概念的引入,与生成艺术相联系的这类艺术品在流行度和价值潜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例如,Snowfro创建的生成艺术平台Art Blocks就有许多优秀的NFT生成艺术,其创建增加了人们对生成艺术的认知,且相较于传统艺术品,生成艺术的创作方式更符合加密世界的灵魂。不过,当下的大部分NFT艺术品收藏家对生成艺术的认知还比较浅薄,这意味着生成艺术在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艺术领域中,NFT艺术将会把生成艺术再次拉回大众视野。
4 结语
从艺术理念上看,NFT艺术启发了未来艺术的创作方式,提高了艺术家及公众参与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活跃度,优化了艺术品的虚拟式流通机制,引发了大众对生成艺术的关注,为未来艺术寻觅了艺术建设的新空间。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理念下的NFT艺术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元宇宙的建设也会给NFT艺术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世界将会悄然形成,人们应该抛弃偏见,以理性的心态看待元宇宙发展的可能性,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探索并发展元宇宙理念下的NFT艺术。
参考文献:
[1] 王静.艺术空间中元宇宙概念的建构与演变[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2(1):133-141.
[2] 高瑞年. NFT艺术现状和发展前景刍议[J].艺术市场,2022(4):102-103.
[3] 黄晓靖,李姝睿,徐震.解读2022-2023中国设计趋势报告[J].设计,2021,34(22):156-160.
[4] 江晨.“NFT与艺术的未来”学术研讨会综述[J].上海文化,2022(2):123-126.
[5] 杨嘎.加密艺术:数字艺术向元宇宙迁移的“摆渡人”[J].美术观察,2021(11):81-88.
[6] 蔡新元,何诗婷.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之思[J].设计,2021,34(12):112-115.
[7] 郁沁林.生成艺术在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创新策略研究[J].设计,2022,35(3):80-83.
作者简介:吕昱慧(1998—),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