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鼎诗词呈现及差异成因

2023-06-22 05:33杨依依
艺术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南渡诗词

摘要:赵鼎工词善诗,其创作的诗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表达方式看,诗多纪实而词多抒情;从风格上看,诗词皆呈多元化特色。赵鼎词的诗化主要表现在题材、立意和创作技巧等方面。其诗词的艺术风格之所以有差异,主要是受传统“诗庄词媚”思想、个人词学观念及个人经历的影响。研究赵鼎的诗词互动,对整体把握赵鼎的文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赵鼎诗词的差异。

关键词:赵鼎;诗词;差异;《得全居士词》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3-0-03

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绍兴年间曾两度入相,对当时政权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文学家,他在诗、词、文方面都颇有成就,其诗有295首,词有45首,词作虽不多,但后人却对其词的评价甚高。目前对赵鼎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题材分类和艺术风格方面;对其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悲情特性和写作年代方面。总体而言,鲜有人从诗、词比较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研究,故本文从诗、词比较的角度分析其作品。

1 诗词作品比较

将赵鼎的诗与词进行对读,可明显看出两者在表达方式和风格方面的差异,作为诗词皆擅的文人,赵鼎的各体作品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1 从表达方式看,诗多纪实而词多抒情

赵鼎经历靖康之变,人生可谓风云变幻,其诗歌受杜诗影响,多关注时事,故有“诗史”的特点。以《泊白鹭洲时辛道宗兵溃犯金陵境上金陵守不得入(其二)》为例,赵鼎在诗歌中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军队驻于城内,死守城门不让城外百姓入内,被关在城外的百姓面临着被盗贼杀害的危险,他们泪满衣襟。诗歌表现了对国难的担忧,也表现了对生灵涂炭的悲痛。再如《围城次退翁韵》,首联真实再现了靖康之变中金兵围城的场景,《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三载:“(靖康二年春金兵)搜掘戚里、宗室、内侍、僧道、伎术之家,凡八日,得金三十万八千两,银六百万两,衣缎一百万。”[1]颈联则展现了金兵抢夺财物的真实画面,揭露了金兵的暴行。

赵鼎的诗歌关注时事,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胸怀,而其词作却基本没有对时事的正面描写,而是常常抒发闺怨春愁。如《怨春风·闺怨》,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表现了深沉委婉的思绪。词的上片,“孤鸾”表现女子的孤独,“鱼书”与“蝶梦”展现梦境与现实的差距,“丁香结”则表现女子无尽的愁绪。下片中,描写女子在春日觉得百般无聊,只能借酒消愁。杨慎在《词品》中评价他“小词婉媚,不减《花间》《兰畹》”。

在《德全居士词》中,其词虽然也有忧时念乱和贬谪羁旅之作,但主要局限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没有如诗歌一样直面现实。再如《贺圣朝·征鞍南去天涯路》,该词应于绍兴十四年南贬赴吉阳军途中所作。在贬谪途中,诗人听闻杜鹃啼叫,仿佛在说“不如归去”,使得诗人尤感天涯羁愁,更感人生无常和前路茫茫,于是借词抒发了悲苦哀怨之情。这首词含蓄而又深沉,与其诗直抒胸臆的风格不同。

1.2 从风格上看,诗词皆呈多元化特色

赵鼎的诗歌兼具清丽自然和沉郁悲凉的特征,《四库全书》云:“本不以词藻争短长……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2]427由此可见,赵鼎的诗文是自然而成,并非精工雕琢。

赵鼎在描写山水景物的美时,着重突出“清丽自然”的特点。如《红云阁府园》,诗人寄情于山水美景,描写红云阁的景色,诗笔清新自然。“香风”“晚霞”是动态的美,“锦江”是静态的美。五彩斑斓的颜色描写更给人清丽之感,“清丽”直接点出了该诗的风格。再如《后数日雪再作》,诗人自然贴切地描写了雪后的自然风光,将所见之景平淡地表现出来,从而表达了对故国和故乡的思念。

除此之外,赵鼎的诗歌还有沉郁悲凉之气。如《中秋夜清坐读欧阳公正统论二首(其一)》用了许多凄冷色调的词眼和字眼,如“独怜”“衰鬓”“愁”“寒影”,展现诗人忧愁苦闷的心境。颔联不仅展现了中秋佳节环境的凄凉,更流露出作者情感上的沉郁悲凉。再如《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闻北敌起兵京师戒严》,当时宋朝各路守兵节节溃败,金兵南犯江、浙。赵鼎听闻南宋朝廷岌岌可危,内心十分忧虑。“梦”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沉郁悲凉的风格。

与诗相通,《得全居士集》中的词风格也颇为多元,或香艳婉媚,或悲凉豪放。《南宋四名臣》序言:“四公中,得全居士赵鼎之词最为艳发,似晏元献。”[2]427因此,其词具有“婉媚”的风格。清代王奕清《历代词话》评赵鼎《点绛唇》:“较《花间》更饶情思。”[3]该词上片,“梦回鸳帐馀香嫩”给人以今非昔比之感,用“一枕”来修饰“恨”,可见愁绪繁多。下片写自己因“消瘦”使得春衫宽大,“杏花吹尽”和“东风紧”都曲折含蓄地表露出无可排解的离恨与春愁。总体来说,这首词婉而不弱、委婉柔媚。

再如《浣溪沙·美人》,上片中“春娇”“粉泪”

“香罗”都展现了美人之美。“暮雨朝云”有男女交欢或聚散无常之意,整首词写出了美人的离愁别恨,别离之多、分离之久,令人无可奈何。

南渡之后,赵鼎的词主要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想要精忠报国的决心,故而他的词具有悲凉豪放的风格。如《花心动·江月初升》,该词应作于建炎元年,整首词萧瑟悲凉,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同时哀叹自己年岁渐长、无力救国。

再如《洞仙歌·空山雨过》,描绘了雨过天晴、皎月当空的良辰美景,但自己却无人陪伴。独酌、悲吟、孤臥,这是词人被贬谪后的状态,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下片赞颂竹子耐寒的品质,悲凉之中透露着豪放,表达了自己不畏困难、一心报国的决心。

赵鼎诗词皆擅,历来对其词的评价甚高,其中也有《得全居士词》诗化的原因。

2 《得全居士词》的诗化

赵鼎的《得全居士词》虽然只有45首,但其诗化倾向却很明显。苏轼在北宋就开“以诗为词”之先河,南渡后,苏轼的这一主张得到大力推崇,而赵鼎就践行了这一主张。

2.1 题材、立意的诗化

赵鼎的词抒发了忧国之思。赵鼎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程度远不及诗,但是仍有不少词表达了黍离之悲,体现出南渡后词坛的“骚雅”之风。正如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云:“清刚沉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溢行间句里。”[4]赵鼎面对国家的衰败,心中悲痛不已。如《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是赵鼎南渡经过仪真江口时所作。这首忧时念乱的词作,上片由景生情,表达词人思念故土的愁苦之情,下片直抒胸臆,哀叹“暮年离拆”。虽未言时事,但却表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该词:“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5]

与此同时,赵鼎词在含蓄蕴藉的基础上,抒发了兴亡离合之情,如前文提到的《花心动》和《洞仙歌》。再如《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被贬海南凄凉之地,感叹时光流逝,下片写作者回忆京都的繁华往事。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悲哀。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哀而不伤,刚健深挚。

2.2 词创作技巧的诗化

随着文人士大夫越来越重视词的创作,在词中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现象屡见不鲜,赵鼎词也是如此。《虞美人·魂消目断关山路》中的“三径应芜没”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双翠羽》中的“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化用杜甫《题郑县亭子》的“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水调歌头》中的“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化用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的“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怨春风·闺怨》中的“结尽丁香,瘦如杨柳”化用李商隐《代赠》的“芭蕉不展丁香结”等等。

赵鼎喜欢在词中运用典故。如《花心动》中的“归与枕流漱石”化用《世说新语》典故;《点绛唇·春愁》中的“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化用沈约典故;《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的“分明一觉华胥梦”化用列子典故。

除此之外,赵鼎还善于用赋。“以赋为词”,如前面提到的《洞仙歌·空山雨过》,《宋词鉴赏辞典》称:“此词不以剪裁巧妙取胜,而以描写深刻细腻见长。全诗基本上采用了赋的写法,叙述与描写的成分很重。”[6]《行香子·草色芊绵》也是如此,描绘了悲凉的景色以及正在眺望远处的卷帘人。该词描写颇有层次,上片是景物描写,下片先心理描写,后景物描写,层层深入,而且都进行了精细的刻画。以飞花、榕叶反衬环境的凄凉,以老泪凄然表明悲吟的深度、力度,以“凭阑远望”指心中之悲,以“不见长安”指朝廷之远。

赵鼎多首词前都加有题序,如《双翠羽》的题序为“三月十三日夜饮南园作”,《水调歌头》的题序为

“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饮独乐见山台坐中作”,《满江红》的题序为“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题序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和地点,把词变成一种缘事而发的抒情体,但是其叙事功能并没有在词中得到体现。

《南宋四名臣词集跋》说:“于是则摧刚藏棱,蔽遏掩抑所为,整顿缔造之意,而送之以馨香芬芳之言,与激昂怨慕而不能自殊之音声。……故其词深微浑雄,而情独多。”从这段集跋可知,赵鼎词以馨香芬芳和激昂怨慕之言写出,并没有直接写时事,而重在写情。

总而言之,赵鼎的词一方面保持花间以来的婉媚含蓄,另一方面也积极向诗歌学习,由此极大地丰富了词的文化内涵,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赵鼎诗词之间的差异,不仅受传统的“诗庄词媚”思想的影响,也与个人词学观念和经历息息相关。

3 赵鼎诗词差异的原因

3.1 受“诗庄词媚”思想观念的影响

“诗言志,词言情”,诗词功用的不同注定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儒家提倡诗教,《毛诗序》云:“诗,志之所之也。……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7]可见诗是帮助治理国家的一种文体,所以它必须是庄严的。而词则不同,词随着燕乐的传播而来,这决定了它“媚”的特点。

宋人受“诗庄词媚”思想的影响很深,宋人多在诗中议论政治,通过诗歌直接反映现实,书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很少有诗人会在诗中言及男女之情。同时,宋代经济高度繁荣,所以这时候的词多抒写男女情爱、相思别离等题材,主要用于教坊的歌姬奏唱。“诗庄词媚”的思想深入人心,赵鼎也深受其影响。

从赵鼎词的整体风格来看,各类题材都是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显得婉约纤柔。但诗则不同,赵鼎的诗作严格遵循“诗法”,时事诗记录当时的时政,并抒发见解;咏怀诗抒发壮志难酬的悲痛;咏物诗通过物抒发自己的志向。

3.2 受个人词学观念的影响

赵鼎还受到自身词学观念的影响。唐五代以来,词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技,花间词直接导致了“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直到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后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才真正确定了词的地位。

赵鼎没有专门的词学理论著作,但是由他的创作实践可知,他严格遵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他主张诗“言志”“纪实”,词“言情”。他的诗从不言男女之情,也不言及无关紧要的琐事,主要发挥政治功能。他的词前期言及闺怨春愁,后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这主要是因为后期的词,是他经历仕途受阻、国家沦陷、壮志难酬的一系列挫折,在内心极度痛苦和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写成的,不像前期一样单纯抒发个人情感,而是融入了国恨家仇来抒发情思。

3.3 受个人经历的影响

赵鼎一直在洛阳这样一个学术氛围浓郁的地方成长,自然会受到熏陶。他博通经史百家之书,擅长诗词文赋,21岁便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129到1139年的十年间,赵鼎两次为相,多次献策,写了大量的奏议文,内容涉及用人、经国、理财等。但从绍兴八年始,他先后被贬谪到绍兴、泉州等地,辗转多处,颠沛流离。尽管如此,他爱国报国之心始终未变,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也越来越深。绍兴十七年,赵鼎绝食而死。

赵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经历靖康之变的赵鼎,像许多南渡士人一样,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心灵随着社会的动荡发生变化。表现在词中,最明显的是题材与情感发生了变化,除传统的伤春悲秋、男女相思外,还抒写忧时念乱、隐逸自适的情怀。他后期的词作虽然也开始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但基调仍以婉约为主。而他的诗在南渡前后,都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始终在抒发爱国忧民的情感。

4 结语

《四库全书总目》称:“鼎南渡名臣,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书。”作为文学家的赵鼎,诗词文俱工,其诗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总体来说,赵鼎词的成就较诗更高,但是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诗的“史实”功用,应当给予二者适当的关注,更加深入地把握其内涵和文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冯琦原,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三[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386.

[2] 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27.

[3]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7:36.

[4] 况周颐.蕙风词话[M].王幼安,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9.

[5]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杜维沫,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55.

[6]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1010.

[7] 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10.

作者简介:杨依依(1998—),女,贵州铜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明清。

猜你喜欢
南渡诗词
溧阳市南渡镇推进“联防联治联建”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他睡在九月的昙花里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