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王志鹏
摘要:上下50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荆棘载途,但仍不失深厚的底蕴,其中儒家思想的鲜明特点的延续尤为瞩目,儒家文化体系中的中庸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辩证色彩和人文理念的文化遗产。当前我国正稳步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迫在眉睫,而完成这一伟大目标必须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工作为根本指针,以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理论依据和实践要求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文化价值导向,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优秀文化高度改造和充分利用,以中庸思想饱含的辩证法、道德约束和实践特色为启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转化发展的实践。这一实践要求厘清中庸思想的传承发展在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的作用,把握“两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明确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的现实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探究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和辩证智慧,夯实文化基础,在批判继承中做到有源可溯;汲取中庸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经验与启示,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03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进场逻辑
1.1 历史逻辑: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基因传承
在近代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虽然一度饱受欺凌和侵略,但是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迅速崛起,正向着民族复兴稳步迈进,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借用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将其概括为——文化基因,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理念在人类族群中亘古不变、代代相承的稳定物。
中华民族将中华文明以经典体系表达出来,儒家思想则将其表述为中庸思辨、仁爱礼义、生生民本、家国天下等具体概念,虽然自有璀璨夺目之处,但是其中也不乏局限性。儒家思想随着朝代更迭、权力交替起起落落,究其根本,这些思想具体化到实际中,都是以君主制为大前提,包含着宗法等级等不合理因素,成为权力斗争、掌控民众的工具,失去了文明内涵。
中国近代涌现的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如维新派、革命派、早期共产主义者,以革命、运动的方式思考传统文化优劣、扬弃儒家思想、推动文化跨越式发展。承继于此,当前应当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以传承和延续优秀文化基因,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前提。
1.2 理论逻辑: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现实要求
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中,便以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作出批判指导,他认为“剔除传统文化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并且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之一,进行批判、修正和完善,将其运用于革命斗争和国家治理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也愈发频繁,中国文化层面的复兴要求也随之迫切起来,必须充分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两创”工作如何保质保量实现。与此同时,必须超越文化传承的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和唯物主义立场,横向吸收发展与纵向继承兼容并蓄、同步发力,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1.3 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放眼古今中外,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都是世界文化体系中耀眼的存在,所以我们更不能对之妄自菲薄、丧失自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逐步达成了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核心内容的国家共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的深切肯定和坚定认同,更是一个国家在激荡纷乱的世界环境中站稳脚跟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让文化自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成为可实现的目标。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然要坚持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同时,不断强化国家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扩大文化传播中最典型的就是儒家思想走向世界,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所以,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必然要深入探析儒家思想。
2 儒家中庸思想的内涵布展
2.1 中庸思想蕴含着“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
“中庸”一词最早由“中”“庸”分开而释,后来作为整体概念最早由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3]。部分人历来对中庸之道的认识都流于表面,认为其含义只是一种折中、调和、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而中庸的实质则阐明处理事情要坚持平衡与协调,遵循普遍规律,力求万物和谐相生。
人类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以“中”“和”为思想核心,其中“和而不同”更是饱含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和而不同”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和”为同一,“不同”则表示对立关系,“和”与“不同”不是简单机械的对立或者统一关系,而是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以“和”为前提的矛盾双方;第二,“和”表现为一定范围内力量对比的稳定性和均衡性,“不同”则表现为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两者变化的范围则为“度”;第三,“和”与“不同”各自独立发展,并且通过力量的变化从对方那里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要素。
2.2 中庸思想践行了“执守中道”的实践内涵
孟子在继承孔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中庸思想的新形态——中道。孟子以“中”“时”为中道观核心,以仁、义为价值导向,以经与权为手段,最终归于德性之道。
中庸思想对执守中道的践行首先表现在:孟子通过对君臣、义礼、王霸等具体对立问题的辩论表明了“中”的不偏不倚、中正之意,处理问题不失偏颇。其次,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应遵守“天时”,如“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再次,遇事应当依照成文律法或约定俗成的准则,权衡轻重、分清主次矛盾之后再采取行动。最后,以仁、义贯穿始终,“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有四体也”[4]。仁、义之间相辅相成,既不能放弃感性,又不能唯价值论,只有由仁义而行才能真正体现中道的内在要求。
归根结底,中道之执守遵从以上几个方面,并以仁、義为约束,体现了儒家思想以德性之道为最高标准的实践观,一切思想理论绝非空谈,都应当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现实基础。
2.3 中庸思想突出了“修己以敬”的文化内涵
“修己以敬”是儒家思想中关心自身的一个观点,“敬”是对己、行己、修己的一种“为己之学”,它以个人德性为基础,展现敬人、敬事、敬天的“敬”的精神。
一是待人之敬。“《论语·颜渊》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宾,君臣嘉会;大祭,国家祭典。王夫之《四书笺解》云:‘出门则必与人相接,特不相酬酢者,易于自怠而不庄;‘使民则必有使之之事,特非己所勤而可以任意则不慎。‘如见大宾,如其言动之必庄也;‘如承大祭,如其莅事之必慎也。庄与慎皆敬也。”[5]由此可见,敬是待人接物之道。
二是“事上也敬”。正所谓“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严肃认真地进行自我修养,对待君、民都恭敬谨慎。
三是“畏天命”之敬。抛却其时代局限性而言,“天命”更倾向于敬畏万事万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自有的发展趋向。这种敬畏实际上是对人自身本性的敬畏,是修己之敬。这种自敬之道,实质是以反省、反思为哲学基础,对自我生命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3 中庸思想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经验启示
3.1 固本清源,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是一个民族得以长足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并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以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为坚实基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西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此时则应当结合儒家思想的智慧,以“修己以敬”为思想引领。
“修己”即对内,筛选和确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社会实践是区分文化精华和文化糟粕的根本依据,“实践本身也在不断地区分人类文化遗产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并把其中精华的东西放在实践需要的熔炉中加以熔铸”[6]。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秉持扬弃理念,辩证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其精华,巩固自身文化基础。对外,既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又要严防文化侵略,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达到警惕之“敬”。
3.2 海纳百川,吸取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
当今的中国文化,是在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而形成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就内在地包含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原理,具体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同儒家中庸思想有众多的内在契合之处,如马克思的群众史观与儒家的民本思想、矛盾辩证法与“和而不同”思想、实践观与“知行合一”思想等等。而对于如何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毛泽东在《论新民主主义》中指出:“要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客观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一刀切式的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是不符合历史的辩证法的规律的。既要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保持民族特色,学习其中共性的东西,促进中华新文化的发展。”[7]毛泽东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超越了全盘西化、一成不变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3.3 守正创新,拓展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长河中孕育发展而成,内在地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也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但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让自身重焕生机。一方面,要以传承优秀文化为基础,承继内在文化精神;另一方面,要将时代精神注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普及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既不失意蕴又新奇有趣,吸引人们自觉地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立足于当今社会实际,深入研究调查,进而进行科学的理论设想和逻辑架构建设,加强“两创”路径的顶层设计,最大化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两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结合实际开展实践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创”过程中如何转化,如何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如何促成文化复兴,都不能动摇其根本目的——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4 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保持内在凝聚力和持久稳定性的精神动力,但仍需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深入开展“两创”工作,以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勃勃生机和新鲜活力。儒家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其蕴含的人文理念和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结合与发展为“两创”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理论设计思路。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深刻把握民族文化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基。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2]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55.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8.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80.
[5] 陈立胜.“修己以敬”:儒家修身传统的“孔子时刻”[J].学术研究,2020(8):30-37.
[6] 唐凯麟.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立场: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引发的思考[J].伦理学研究,2018(1):1-6.
[7] 吕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哲学解读[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1:11.
作者简介:李倩(1998—),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王志鹏(1999—),男,山西太原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