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论述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以及与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的关系。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以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共同作为基础,坚持从具有特殊意义的生产方式和历史形态的角度出发,提出“艺术生产”理论内容,既阐述了物质生产能够对艺术生产造成的影响,又阐述了艺术生产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明确二者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的基本原因。其当代意义主要在于引导人们从生产和消费的视角出发对艺术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从分析物质生产本质的角度入手,对艺术生产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选择艺术生产的发展途径,以及艺术生产发展过程受到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生产”理论;物质生产;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5-0-03
马克思特有的观点之一,即将艺术活动视为艺术生产。既往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关系,并且认为这一情况属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属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精神产品逐渐如同物质产品一样进入批量生产状态,导致艺术创作呈现出单一形式的特点,所以当前需要重新梳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以便能够在对艺术特殊发展规律及特有发展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为依据,挖掘艺术生产在当代的价值[1]。由此可见,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
1.1 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阐述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这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文艺类型仅能在其发展较为低级的状态下兴盛,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其繁荣景象会逐渐转向衰败;二是艺术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之间不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挪威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且地域偏远,但其是现代主义戏剧的发源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完全相悖,同时也不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艺术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一致,但是其中的不一致符合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哲学定律。换句话说,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属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对矛盾体,并持续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
1.2 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
生产和消费之间具有统一性,二者之间的总体关系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生产能够为消费提供创造材料和对象,也能创造消费的方式,还可创造消费者,从而为消费提供持续的动力。所以可以认为,在艺术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生产属于最基本的起点,但是消费属于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在要素,生产和消费相辅相成,生产过程能够为消费提供外在对象,消费行为也能为生产提供想象对象,只有完成消费行为,生产的整体过程才得以成立。也就是说,艺术生产过程结束的标志是作品被欣赏和被消费,只有艺术作品被欣赏、被阅读,生产过程才具有意义,也因此成为真正的艺术。所以,消费行为的落实,代表着一次艺术生产过程的结束,并且一次艺术生产过程的结束,还可刺激新一轮生产的开始,并顺利进入生产和消费的循环当中,消费越多,生产力越强大,也就是消费行为可以为生产发展提供动力[2]。
同时,艺术生产的过程具有动态和多变的特点,因为在藝术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说明艺术由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部环节共同组成。因为艺术消费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并能够实现数次消费,并被不同审美能力、不同时代的消费者欣赏,伟大作品的价值和艺术魅力也正是在时间不断发展、历史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所以艺术在持续被欣赏的过程当中,形式及中介均会不断发生改变,消费者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能力也在持续变化。
2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生产具有规定消费的作用,同时能够对消费行为产生限制,并且生产活动开始的最终目的,即服务于消费。而消费能够从需求和现实性两个方面,对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所以生产不仅是生产主体的对象,还是生产对象的主体。由此,艺术生产的过程能够创造出群众所需的艺术对象,艺术对象能够创造出具有艺术欣赏能力和欣赏美的需求的受众,生产与消费间需要由市场作为中介,才能得以联动和运转。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以后,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均可被视为商品生产,艺术生产也必须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并接受市场的考验。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艺术生产属于社会分工的一部分,艺术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属于一种谋生的手段,生产艺术时所需的各类物质、资料以及技术媒介等,均需在市场上交换,否则不能维持艺术创作的发展,更无法维持创作者的基本生存。同时,艺术作品只有在市场上流通、传导和被选择,才能逐渐呈现出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并对受众产生一定的感染力和影响,从而凸显艺术活动的价值。
基于此,艺术作品在市场上以产品的形式流通和被消费,通常来说,能够对艺术生产产生促进作用[3]。一方面,将艺术作品由单纯的艺术向产品转化,有利于刺激艺术生产力的提升。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生产者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艺术生产力主要来自艺术生产主体,也就是创作者。在艺术市场中同样存在价值规律,市场发展持续处于优胜劣汰的状态,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能够获得更多被认可和实现自我的机会,创造能力低下、思想平庸的生产者和部分附庸风雅的投机者,会逐渐被清理出艺术生产领域。另一方面,艺术产品的结构及类型配置更加合理,因为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在市场供需变化上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艺术生产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创作需求持续得到满足,就必须根据市场的供需变化调整自身的生产方向和生产范围,从而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受市场发展规律的影响,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之间能够相互刺激,并基本处于平衡发展状态[4]。根据自然科学领域的“耗散结构”理论,如果一个体系远离平衡状态,那么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能够由量变产生质变,并在与外界不断交换能量和物质的过程中,转化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有序结构。而艺术生产体系就如同一个基本保持平衡的耗散结构,受到艺术市场规律的影响,生产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寻求发展和刺激消费,以满足市场对自身的需求,也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创造力,从而逐渐推动新的艺术消费市场形成。
但从实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处于发展状态,所以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规律性还需进一步探究。但可以明确的是,一旦将艺术生产视为商品生产,就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市场对艺术生产发挥的调节作用。但与此同时,艺术生产属于精神活动,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尊重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尊重艺术自身发展规律,不可仅把艺术生产视为完全普通的商品生产,生产过程要求其适应相应的市场发展规律,而不注重科学调节市场发展模式。所以,一方面要求艺术生产主体尊重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消费者对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以实现艺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相互促进。
3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与当代中国艺术生产
3.1 生产转向
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艺术产业逐渐呈现出文化工业的特点,艺术商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并且几乎已经发展成为市场主流,如当代的音乐专辑、话剧、舞剧、音乐剧、广播、电视、电影、演唱会、画展、雕塑展、美术馆等,几乎全部以商业发展的原则运行,并促进艺术生产,使艺术生产转变为商业生产,艺术品转变为纯粹的商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对艺术的需求融合了越来越多对自然和美感的向往,所以在选购商品时,更加注重外观设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用性。例如当代不断兴起的各类网红店铺、网红食品等,不仅要重视优化服务、改善口感等基本的行业发展要求,还需要注重产品的“颜值”,并且将高颜值、强氛围感等作为重要的宣传点,以满足当代消费者对美的追求。而这一过程正是生产艺术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即生产越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商品越能呈现出艺术化的特点。
整体来看,当代艺术生产的过程既是物质生产的过程,也是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说,其须尊重普通商品生产规律,同时由于艺术产品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所以还应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并使艺术生产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3.2 审美转向
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以此为背景,大众文化作为最能适应现代电子媒介和机械复制技术的一个文化类型,逐渐引导大众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文化心理发生变化。由此,艺术与日常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并逐漸呈现“审美日常化”和“日常审美化”两个具有密切关联的审美转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艺术的类型、形式以及数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阅读书籍、欣赏音乐、观看电影越来越便捷。但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难以在艺术中感受到美学的魅力,而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感逐渐消退甚至消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艺术已经不再完全属于精神领域的产物,而是需要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并且持续处于被交换、被消费、被审视的状态。
由此可见,审美被日常化以后,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感被严重削弱,艺术品不再是崇高的、唯一的,而是人们几乎不耗费任何力气就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的消耗品,完全可以采用娱乐的、消遣的心态面对,使艺术逐渐泛化,审美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进而导致人们欣赏和接受美的能力逐渐发生变化,艺术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及引导人类精神世界发展的功能逐渐被削弱。同时,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趋势越来越显著,艺术在其中呈现出普及化、大众化的特点,人们对日常生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重视自身对自由的追求。总体来看,审美与日常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重建艺术审美[6]。
3.3 艺术创作导向
艺术生产的灵感和内容均应该来自人民,需要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获取,想要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就必须不断拓展作品的消费主体,加强创作者与观众或读者之间的交流,且在交流过程中,应以作品为媒介,充分发挥作品的社会功能。并且,由于人民群众是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进行艺术创作必须以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为依据,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吸引人民群众的注意,并获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和价值,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的艺术性,并使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艺术生产属于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一类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的艺术就是人民的艺术,所以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为人民群众创作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应该坚持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作品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并接受人民群众的合理意见或批评,以不断优化艺术创作效果。
4 结语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进行探讨,简要梳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明确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并以此为基础,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下我国艺术的生产转向、审美转向以及艺术创作导向的发展情况。当前我国艺术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各方面特点,基本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中的逻辑认识相符。
参考文献:
[1] 梁元.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意义研究[J].艺术科技,2021,34(23):90-92.
[2] 高雪,王淼.马克思对审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及其解放意蕴[J].晋阳学刊,2021(1):26-31.
[3] 赵自云.理论旅行视阈下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跨文化再生产[J].荆楚学刊,2022,23(3):5-10,18.
[4] 张君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源泉及其对艺术教育的现实指导意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41(2):20-22.
[5] 张利群,张逸.马克思主义批评三维一体内涵构成的现代性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1):50-57,66.
[6] 刘方喜.美学属性、奢侈品与自由时间:马克思美学/经济学二重性重构[J].云南社会科学,2022(5):48-56.
作者简介:郝帅(1998—),男,陕西榆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