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力
摘要:信息时代要助推绘画艺术教育发展,就要勇于迎接挑战,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促进其走向现代化与数字化道路。本文通过分析绘画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梳理信息时代的绘画艺术教育走向,提出从增强信息技术影响力、完善绘画课程、创新教育媒介三方面入手,促进绘画艺术教育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关键词:信息时代 绘画艺术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7-0036-05
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优化,使人类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借此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绘画艺术教育相结合,将满足社会发展诉求,助推多元主体增强艺术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优秀的绘画艺术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发展所需。目前,绘画艺术教育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只有在信息时代深刻认知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才能基于信息技术衍生新的教育模式。
一、绘画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绘画艺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基于社会进步,展现不同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水平,而重大的技术创新将给艺术教育带来较大影响。加强对绘画艺术教育发展历程的进一步分析,了解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的新特点,可拓展绘画艺术教育空间。第一,农业文明阶段,绘画艺术教育多通过口耳相传模式展开。多元主体会利用物体示范和行为模仿,展开面对面传授。第二,工业文明阶段,学校成为推动绘画艺术教育发展的主体。与此同时,印刷术的出现也转变了传统的绘画内容传播模式,为学习者加强知识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信息时代也就是技术文明阶段,多元技术的出现使绘画艺术教育迈向新的发展征程。多元主体可借助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获取相关资料。学习者可利用互联网展开自主学习,随时获取所需信息,也可借助电脑加强针对性锻炼,以此提升自身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学习者和教育者可借助互联网与不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和互动,甚至多人可共同借助计算机完成同一幅作品。由此可知,信息技术赋予了绘画艺术教育较强的超时空性、可交互性,将有利于多元主体加强经验积累,从而助推绘画艺术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的创新价值
(一)丰富多元主体精神世界
我国早在唐代便指出绘画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和价值。信息时代,助推绘画艺术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个体精神生活,以促进人类优化心理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而绘画艺术教育可借助艺术作品助推多元主体陶冶情操,培养其高雅爱好,并充实其业余时间。与此同时,当前多元主体的生活压力逐渐加大,绘画艺术可缓解心灵疲惫,抚慰焦躁情绪。因此,多元主體可借助欣赏优美画作满足精神需求。
(二)唤醒多元主体生命意识
绘画艺术中包含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人们可借助艺术欣赏唤起生命意识。借助绘画艺术教育,能使多元主体提高对自然的热爱,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例如,中国画中包含的多元要素可以体现出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绘画艺术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将使多元主体进一步陶冶情操,增强生命意识,进而构建温馨家园。实践证明,只有促进多元主体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多元主体和谐关系
信息时代促进绘画艺术教育发展,可助力人与人无障碍沟通。艺术欣赏过程中多元主体可借助作品欣赏展开情感沟通,而画家也会借助绘画创作流露真情实感。当前,艺术表达的情感具备较强的真实性,将情感渗透于艺术作品中,借助互联网传播,可助推创作者和观赏者快速生成情感共鸣。且相关主体可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和互动,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此外,绘画艺术教育多借助科学化手段,助推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绘画艺术教育过程中,多元主体可借助画展和绘画讲座等加强情感交流,和谐人际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三、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的主要变化
信息时代的绘画艺术教育呈现出较大变化,而且在艺术发展中,技术对艺术与设计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技术和艺术与设计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将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和方法运用到教学中,除了可以让绘画课程的容量得到拓展以外,还能使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更加全面、丰富,使绘画教育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以及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者需要积极学习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该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具有较强形象性等优点,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将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方面的潜力挖掘出来,从而带领学习者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了解相应的绘画。总体来说,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绘画艺术教育在信息时代下,不断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当下,许多学校和教育者已经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和发展给绘画艺术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并且已经了解到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绘画艺术教学之间有着较大关联,因此,应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尝试转变传统的经验方法,开始运用现代化的绘画艺术教育方式,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效率。二是在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结构的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绘画艺术教育是一种系统结构较强的教育,从静态方面来看,该教育的主要组成者是教育教学者、知识学习者、教育教学媒介。而在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结构的三个要素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者逐渐改变了教育主导者身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教学,而学习者结合相关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利用黑板、课本进行教学的模式被现代教育技术所替代。
四、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的前行方向
(一)持续性增强信息技术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的绘画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等相关要素均发生了变化,借助信息技术助推多元教育要素发展,有利于绘画艺术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助推教育者更新教学理念与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对绘画艺术教育产生着较大影响,教育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分析,以促进教育与时俱进发展。为此,应适当加大教育者培训力度,鼓励艺术教育者提升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其一,助推教育者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并鼓励其自主学习多元教育技术。绘画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优化教学结构,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而教育者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了解较多艺术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启发性教学,可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其二,助推教育者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师生互动频率。教育者需加强对互联网的针对性分析,既要基于其创新教学资源,优化教育内容,也要借助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争取与学习者无障碍沟通,加强对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针对性指导,在解决学习者疑惑的同时,提升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其三,助推教育者在素质教育发展阶段做好引导者角色。信息时代学习者了解相关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育者不再是绝对的知识权威者。为此,教育者需积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育,加强对学习者的科学化引导和帮助,鼓励学习者展开自主学习,进而通过科学化指引实现绘画艺术教育的生活化发展。
其次,促进学习者转化。绘画艺术教学开展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主体,也是受教育的主体。为助推其自主接受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可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学习者的尊重和关怀,以此促进学习者强化自我教育,进而实现绘画艺术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现阶段,助推教育网络化发展,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学习者可基于互联网了解更多绘画艺术内容,并与同学展开沟通和互动。借助互联网的即时性满足学习者的自主选择,有利于自我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同时,鼓励学习者借助互联网展开社会交往,可利用学习者和专家学者的平等沟通,加强榜样教育。一般网络可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发展所需,为其提供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机会。课堂教育实践机会毕竟有限,学习者可借助计算机技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加强新的尝试,以此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其一,可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习者学习兴趣,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者可通过系统性指导助推学习者增强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绘画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习者反馈,进而克服传统枯燥的绘画训练,激发学习者学习欲望。其二,激发学习者的创造精神。学习者是信息认知主体,教育者促进学习者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时,应加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改变学习者被动接触知识的现状,借助双向交流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例如,教育者可引导学习者借助计算机绘画软件加强自主创作,利用已学知识展开充分想象,从而体验成功绘画的乐趣;促进学习者加强作品展现,有利于其发挥个人才能,也能使其在了解相关绘画知识时,增强创造精神。
最后,基于教育媒介的变化加强对绘画艺术的科学化剖析,以此使学习者具体感受抽象性较强的艺术因素。一般绘画艺术教学中包括国画、版画、漫画等相关题材。助推信息技术融入绘画教育领域,利用计算机展开绘画,改变教育媒介。教育者可引导学习者借助互联网展开学习,利用电脑美术助推学习者加强艺术创作,增强其审美力和创作能力。例如,教育者可引导学习者借助显微镜了解微观世界,微观世界下不同的病毒以及冰晶图案可使学习者了解自然和生命,进而加强情感教育。学习者和教育者都应基于时代变化了解先进教育媒介,以此加强对绘画艺术教育的深入认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教育模式,可满足学习者发展所需,也能助推教育者游刃有余地展开绘画艺术教学,增强教育灵活性,实现我国绘画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完善绘画课程
信息时代绘画艺术教育开始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加强对超文本式阅读、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科学化认知,基于其完善教育结构,打造立体化教育模式,可持续性提升绘画艺术教育水平。
首先,基于多元技术模式促进绘画艺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与数字化发展。其一,适当建立信息化网站,结合更多绘画艺术教学相关内容,提升绘画艺术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拓展其覆盖面,以此将绘画艺术教育融入学习者生活中。例如,教育者可借助互联网提升教育覆盖面,助力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取相关学习内容,并借助互联网获得针对性指导。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教育,有利于提升学习体验。目前,部分教育者虽然会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但多是引导学习者借助互联网检索相关学习资料。这只是简单地将纸质教材搬至线上,不利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升。实际上网络空间既包含绘画知识和多元绘画作品,也包含相关创作软件,以及更多的学习者。学习者可借助互联网展开充分沟通与互动,不断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以此生成和谐学习环境。多元主体共同合作,提升绘画教学资料库的全面性,助推不同区域加强优势资源共享,可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发展所需。例如,教育者可适当参与绘画教学软件制作,持续性推动软件更新和优化,并将线上教育素材作为重要的教学材料。其二,构建虚拟绘画平台。不同区域专家学者可组成专业的教研组,由其负责课程规划,并由专业的计算机专家制作相关课件,上传于教学平台。不同区域学习者可共同借助互联网展开集体学习,以此生成的数字化绘画教育空间可在远程教学过程中增强绘画艺术教育的辐射力,进而为我国绘画艺术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其次,促进绘画欣赏课以及基础课的现代化发展。其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真实化教学空间,以提升绘画欣赏课教学质量。传统绘画欣赏课需要经过繁琐的资料收集过程,且部分艺术作品缺少文字说明,教育者需要用较多资料为学习者讲解相关作品。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助力学习者增强学习热情。现阶段,可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利用人机交互优势为学习者提供参与学習的机会。学习者既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了解不同作品的创作年代,还可以对作品局部进行放大观察。例如,教育者可借助超文本技术引导学习者分析不同时代创作的作品,鼓励学习者在了解创作过程的基础上,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与此同时,学习者在欣赏建筑艺术时,教育者还可加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科学化利用,助力学习者近距离接触建筑群。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增强教育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可使学习者了解不同作品的差异,增强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其学习热情。且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还可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并与同学畅谈审美体验,观察不同国家的艺术动态,以此增强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其二,借助绘画基础课,提升学习者造型能力。素描和色彩教学是绘画艺术教育的重点内容,传统教学过程中会引导学习者抛开物体外形,分析其内部结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而信息时代可适当借助电脑动画去掉物体外部结构,引导学习者直观观察内部结构,并适当展现相关物体的透视变化,以此提升学习者的构图能力。传统构图教学中,教育者会引导学习者了解相关范例,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在信息时代,教育者可鼓励学习者自主借助信息技术修改物体大小,以便于学习者了解构图相关内容,从而完善学习者知识结构,提升学习者实操能力。
最后,创新色彩搭配以及艺术设计课程,利用电脑美术展开绘画教学。其一,适当优化色彩搭配课程,引导学习者熟练运用不同色彩。传统色彩搭配课程开展过程中,由于绘画作品不便于修改,因此教育者只能引导学习者从范例中了解不同色彩搭配规律,为学习者预留的练习时间较少,不利于学习者准确掌握不同色彩搭配。信息时代可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引导学习者借助计算机进行绘画。教育者和学习者可随意修改色彩。例如,学习者可选择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最佳的搭配方法,以此掌握色彩搭配规律。其二,助推工艺设计课的优化和创新。传统绘画艺术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者会借助相关示范引导学习者了解设计内容。但相关示范不仅耗时耗力,且对填色技巧要求较高。为此,可借助计算机软件展开线上图形绘制。相关软件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编辑和修改,有利于学习者加强对不同形状的认知和关注,也能在生成复杂图案的同时,避免多元主体陷入重复的操作中。电脑设计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可在激发学习者兴趣的同时,助推其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弥补传统手绘教学的不足,培育学习者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其三,利用电脑美术展开绘画教学,开阔学习视野。电脑绘画具备较强的趣味性,既能减轻学习者学习压力,也能真正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促进学习者在绘画学习过程中生成愉悦感受。
(三)有效推动艺术教育媒介创新
当前,信息技术对绘画艺术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利用其促进绘画艺术教育创新,加强对相关过程的关注,有利于绘画教育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首先,助推学习者积极参与绘画艺术学习。教育者基于信息者个性特点明确教育媒介后,可基于不同层次学习者生成个性化教育情景,并加强对相关媒介的具体分析,以助推学习者加强对多元学习手段的掌握,助推其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者在充分了解绘画艺术教育时,也需加强对教育媒介的关注和重视,并推动学习过程的现代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当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绘画艺术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时,需提前明确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不断基于学习者表现,转化教学模式,以加强对学习者的科学化引导。其一,教育者需遵循整体性原则,既要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发展诉求,也应加强对学习者共性问题的分析和了解,并适当加强情感教育,以此促进教育升华,使学习者与绘画艺术教学产生情感共鸣。其二,遵循活动引导原则。绘画艺术教育旨在提升学习者的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希望借助艺术教育加强对学习者的积极影响。教育者可适当加强教学活动设计,借助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切实助力学习者了解绘画艺术规律,完善学习者认知架构,并拉近学习与生活间的距离,争取在引导和启发过程中助推学习者自主探索未知的绘画领域。例如,教育者可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科学化研究,利用其拓展教育资源,并鼓励学习者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提升绘画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其三,遵循多样化原则。为提升教学实效性,教育者需加强对互联网的重视与关注,基于此打破时空界限,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习者发展所需。例如,教育者可基于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关教学情景以及教学方案,鼓励学习者在课堂外进行绘画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需在推动绘画艺术教育发展时加强对学习者的关注,不断基于学习者表现优化教育媒介,进而完善教育过程,优化教育模式。
其次,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助推学习者了解更多绘画艺术相关信息,并基于学习者反馈适当优化教学过程。其一,实践操作以及参与的有机融合。绘画艺术教育具备较强的实操性,学习者需基于造型方法和组合方式,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或精神。而绘画艺术教育将引导学习者了解绘画过程。为此,可助推学习者参与操作过程,进而提升其艺术素养。传统人才培育过程中缺少对操作环节的重视和关注,且学习者需要了解的知识相对较多,因此为其预留的实操时间有限。信息时代,学习者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计算机中包含多元绘画工具,有利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其二,促进理性引导和欣赏的有机融合。绘画艺术教育具备较强的复杂性,教育者在讲解相关艺术内容时,需引导学习者了解绘画技能以及基础知识,但教育者无法代替学习者进行感悟和体验。为加强对学习者想象力的培养,可引导学习者自主欣赏相关艺术作品,促进学习者与创作者借助作品展开灵魂沟通,从而加强对学习者的科学化培育。
最后,构建阶段性教育目标,加强对学习者的针对性培育,以提升其艺术修养。其一,针对性提升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学习者的审美能力与其生活环境和学习能力相关,不同阶段的绘画艺术载体也拥有较大差别。例如,石器时代绘画工具相对匮乏,古人借助打磨刻下岩画,而奴隶社会由于当时已掌握冶金技术,开始利用其铸造青铜器图案。由此可见,信息时代应引导学习者加强对视觉语言的充分认知和分析,既要助推其加强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利用,为其拓展创作空间,也可适当利用计算机艺术呈现超时空画面,以此增加绘画艺术的空间效果,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发展所需。在绘画艺术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引导学习者了解不同的绘画技法,并具备较强的创作力和创新力。受教育者可基于自身审美体验形成艺术创作动力,进而基于时代审美创作艺术作品。其二,强化对学习者非审美方面能力的关注。通过对绘画艺术教育的系统性分析和了解发现,加强绘画训练过程中,也需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感受绘画魅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推动绘画艺术教育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需加强经验总结,构建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也要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同时,借助绘画艺术教育发展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对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利用,有利于我国壮大文化产业。多元主体可切实基于信息技术推动绘画艺术教育创新,并在新形势下打造全新教育模式,加强教育发展规划,以此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持续性提升,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吉爱明.新文科视域下的高等艺术教育[J].江苏高教,2022(12):95-98.
[2]纪毅,朱紫怡,等.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绘画教育模式研究[J].包裝工程,2022(S1):380-386.
[3]李亚云,张东芳.SPOC视域下的美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模式的建构与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21(23):121-123.
[4]郝文杰,陈晓霞.苏轼绘画创作感应理论、本源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06):182-186.
[5]张迪.美育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研究[J].江苏高教,2021(11):86-89.
[6]刘晓宁.宋代绘画中文人精神对当代美育的启示[J].美术观察,2021(11):71-72.
[7]林想,王廷信.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精神及其传播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21(07):94-99+170.
[8]李昕殳.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路径探析[J].传媒,2021(09):69-71.
[9]田宏星,王丽恩.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归依、问题显化与优化逻辑[J].江苏高教,2021(04):83-86.
[10]陈磊新.艺术教育对贫困地区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分析[J].艺术评鉴,2017(1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