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搜集到的一手信息对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制订;问题;原因
作者简介:沈茜(1987—),女,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存在一些行为上的问题。正确制订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笔者走进课堂,采用课堂观察法,从目标预设的角度寻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及成因。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教授内容的把握方面
1.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适当地取舍和补充。但是在部分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抓句子,抓词语,抓关键字,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列入教授的内容,导致无法额外补充课外知识。这种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在容量上其实并不大,教学内容中的许多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而能够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部分并没有包含在内,这样的教学内容于学生而言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学生能够轻易获取的知识,教师应思考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部编版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的名家经典文章虽是节选部分,但篇幅仍旧很长,教师应思考该怎么教。低年级教材中也有长篇文章,如二年级下册的《青蛙卖泥塘》全文共578字,教师应思考该怎么教。长文要优教,不能面面俱到,长文教学不等同于文字知识教学。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课堂不是灌输知识点的流水线。哪些素材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花精力去好好钻研的。
2.阅读教学脱离教材
区别于前者的唯教材论,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脱离教材,忽视了教材的作用。有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文本视作教学的开场白,将课文原句视为引子,把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剥离出来,进行相关语文知识的训练,语文教材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有的教师以应试为目标,只取考试要考的内容,一味地开展知识、技能的训练,课堂缺少“语文味”。而考试不考的内容,尤其是一些讨论、实践、提升文化修养、对人物优良品质的感悟等会被教师略过。这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教师将比较阅读法引入语文课堂,其实这不失为一个践行自主阅读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教材,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教师在主次上处理不当,过于注重课外阅读指导,课内阅读反倒成了陪衬,导致教学失衡。
(二)课堂结构方面
1.“讲”与“练”分配失当
讲练结合是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涉及的要求,然而部分阅讀教学存在讲太多、练太少的状况。一节课最少要留足10分钟的练习时间,但仍有教师讲足40分钟,这种行为并不是责任心强的表现,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2.缺少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除了做不到讲练结合,阅读课堂教学还存在忽视学法的指导的问题。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理应“以一字识百字”,然而轻视学法的课堂教学为“识一字即一字”。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1课《青蛙卖泥塘》“蛙”字的识写教学为例,重视学法的课堂会借助“蛙”的识写引导学生认识哇、娃、挂、佳等形声字,还会拓展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声内形等的字。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系列故事类课文基本都以“谁干什么”的形式为题,由为什么做(起因)、怎么做(经过)、做得怎么样(结果)构成,其中经过部分为重点,教师应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总结规律,教一篇通百篇,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法。是否重视学法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以及学生迁移学习、整体感悟等综合能力能否得到提高。
(三)提问、评价方面
1.未以学生的现有能力作为提问的依据
提问是阅读课堂教学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要通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开展教学。部分教师没有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出发点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不够合理。有些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已经掌握,而有些问题难度过大,需要教师追问好多次,学生才勉强答得上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一定的了解,先“备”学生,再钻研教材、课标。
2.未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作为评价的参考
教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评价,然而部分阅读课堂教学的评价较笼统,如“好”“很好”“你读得真好”“你说得真好”“这个字你写得很好”“你真棒,同学们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他(她)”等。不可否认,这样的鼓励性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但是如果类似的评价过多,学生们则不会对此抱有太大的热情。
评价也是一种教学方式,然而部分教师没有好好利用。笼统的评价价值较低,是不认真的师生互动。讲清楚到底“好”在哪里,这才是表扬的必要内容。“如果你的声音能响亮一些,就能读得更好”,这种互动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信息,明白要想读得好,声音要响亮才行。并不是所有的评价都必须是表扬,指出问题、适当纠错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有些教师谈批评“色变”,在课堂上不敢指出学生的错误。部分教师不能一针见血地发现学生的错误,评价不到位,甚至忽略评价。这种无效的师生互动会导致学生难以了解自身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再主动参与互动。
(四)课堂管理方面
出现上述问题,课堂教学管理势必会受到冲击。与失当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一同出现的便是课堂管理的难题,而教师已经没有精力投入课堂管理,导致课堂管理混乱。
(五)总结
当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教学行为上的问题远不止以上几点,由于观察的局限性,笔者仅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通过接下来对阅读教学课堂中失当教学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尽量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
二、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回答
教师的问题设计会影响学生的回答情况。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学生的回答会出现对应的两种情况:一是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问题,二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回答问题。
(二)学生的讨论
1.讨论能力不足
讨论法是教学方法之一,然而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学习方法,讨论能力明显不足。当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因为组织上的欠缺,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讨论。
2.讨论内容匮乏
讨论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在小范围内合作互助,共同掌握教学内容。但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讨论较常见的结果就是你说一嘴,他说一嘴,学生经过热闹的讨论后并未得出有效的结论,无法在讨论环节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的自主阅读
部分教师没有将讲和练结合,导致学生无法实现自主阅读。学生往往被教师牵引着完成识字读词、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等,教师不肯放手,学生自然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四)学生的当堂训练
理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的当堂训练作出评价,所以能够实现整个训练过程的只有班上少数的学生,当堂训练的效果不佳。教师要将“双减”政策明确要求的10分钟训练时间归还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教学方法[1]。
(五)学生的情绪
1.未获得良好的体验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学习内容不合适、表现机会少、学习表现不佳等都会影响学生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情绪,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提不起学习的兴致,产生挫败感。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比五六年级的学生积极主动很多,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是需要教师反思的。
2.课堂“假活跃”
在游戏环节、实验操作、集体表扬等热闹气氛的包装下,部分阅读教学课存在“假活跃”现象。如某教师在执教第一学段课文《乌鸦喝水》时,通过演示以及邀请学生表演乌鸦喝水的过程来调动班级的气氛,在教师和学生张开双臂,用嘴巴叼起小石子,瞄准小瓶口放下去时,班级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表演上,忽视了课文的文字内容。可见盲目地调动学生的热情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可能会产生负效应。
(六)总结
当然,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行为问题也不止以上几点。必须说明的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这些问题多半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行为有关,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的目标上寻找原因。
三、阅读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目标预设不准确
1.缺少对阅读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
目标预设失误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对阅读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需要对小学整体的阅读教学目标、三个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六个学年的阅读教学目标、每个学期的阅读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都有准确的把握。如果教师心中对这些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那么在制订课时目标时必定会有所偏离。
有些教师不了解各年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过分拔高年段的教学目标,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有些教师不注意年段与年段、单元与单元、篇与篇之间的联系,孤立地教课文,制订的教学目标较片面。教师要用全局的眼光制订目标,让学生更上一层楼。
2.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不够
除了缺少对阅读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失准也会影响目标的预设。有些语文教师不认真研读教材,探究教材内容,自己还没读通顺课文,就开始备课了,通篇照搬教学设计参考,在网络上复制粘贴可用的教案。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教材,对文本的错误解读会导致对教材的不合理加工,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到位也会导致教学目标制订失误。
3.对学情的了解不够
课堂实际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最大的变化不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更不是课文,而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也就是學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但凡学生的情况有变,教学目标也要随之调整。调整结果的好坏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有关,对学情不了解将导致教学目标制订失当。打磨数次的精品教案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课堂,若教学对象变了,教学场域变了,现实需求有变动,教师都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设计。
(二)未及时对预设目标进行调整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按照预设的方案开展教学,这是理想的状态,然而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教师无法完全预料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对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如果课堂出现了超出预设的情况,教师还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修改,课堂就会陷入混乱局面,会出现越来越多教师与学生的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小微.当代教师要有坚定的学生立场[J]. 教育发展研究,2008(1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