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红 刘海芳 景迎虎
(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手术室, 天津 301500 )
对于中晚期关节疾病,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的标准手术之一,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1-2]。 随着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手术室抢救和治疗患者的同时,应实施严密监控及细节护理,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3-5]。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 年7 月-2022 年5 月治疗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手术室严密监控及细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质量分析。 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20 年7 月-2022 年5 月治疗的7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 组,对照组35 例,男16 例,女19 例;年龄55 -76 岁,平均年龄为(67.61 ±4.15)岁;体质量53 -75 kg,平均为(56.61 ±4.62)kg。 观察组35 例,男14例,女21 例;年龄56 -75 岁,平均年龄为(66.39 ±4.17)岁;体质量52 -76 kg,平均(55.16 ±4.37)kg。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无全髋关节置换术禁忌证;②患者均经过明确病理和影像学诊断,并且经过判断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③GardenⅢ、Ⅳ型骨折;④年龄≥60 岁;⑤患者知情同意;⑥无认知功能障碍,可积极配合治疗。 (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②患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骨转移者、严重感染或者血液系统疾病者;④不接受手术治疗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⑥多处发生骨折,并且可能对本文研究具有影响者;⑦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术前根据患者检查结果、病情以及文化程度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术中注意事项。 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将手术设备和器械调至备用状态,手术室湿度以及温度调至适宜,术后擦拭切口部位血渍,于病房为患者实施术后监测护理工作。 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严密监控及细节护理模式:(1)手术室严密监控。 ①建立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良好的监督管理制度,对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概率具有重要作用。 医院感染卫生科根据手术室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建立配套设备、设施规定和管理制度,监控和检查层流手术室,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感染监控措施顺利实施。 ②教育培训:定期对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知识储备。 同时,对新员工开展法律、法规、技术培训和感染知识等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③医疗废物处理: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单独包装,废物种类应作为基本依据,把它们放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里,克氏针、注射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片、穿刺针放于专用盒内,专职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废弃血单。 ④明确责任:医院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定期抽查护理情况,一旦发现违规现象,扣除部分绩效。 每台手术都需要有相对应的护理人员签字确认。 (2)细节护理。 ①保温护理: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做好保温护理措施,除调节手术室温度外,也需注意患者非手术部位的保暖,使用37℃的恒温冲洗液,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 指导患者家属术后对患者体温进行护理。 ②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肤色、皮温、尿量、瞳孔等变化,及时询问局麻患者的身体感受,并根据需要配合转换患者体位,加强保护患者的隐私。 ③情绪护理:术后患者身体局部疼痛且活动不便,易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鼓励患者,增强其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④院外护理:患者出院时,叮嘱注意事项,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
观察2 组患者护理质量、并发症、临床疗效、日常生活功能及疼痛情况。 (1)护理质量。 使用我院自制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表,从4 个方面评价,包括术中血压波动、心率稳定、业务水平、护理综合评分,每项满分20 分,评分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2)并发症情况。 2 组患者术后感染、软组织损伤、肩痛以及下肢疼痛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临床疗效。 根据HSS 评分判定临床疗效。 HSS 评分≥85分即为优;HSS 评分处于80 -84 分之间为良,HSS评分处于60 -79 分之间为一般;HSS 评分<60 分即为差。 优良率= (优例数+ 良例数)/总例数×100%。 (4)对比2 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功能。使用Barthel 指数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与生活自理能力正比。 使用VAS 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10 分,分数与患者疼痛程度成正比。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质量在血压波动、心率稳定、业务水平、护理综合评分4 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n=35)
表1 2 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n=35)
组别血压波动心率稳定业务水平护理综合评分观察组19.16 ±0.3518.65 ±1.0819.25 ±0.1719.48 ±0.25对照组17.54 ±0.6316.47 ±1.3918.52 ±0.4318.35 ±0.50 t13.2987.3279.34011.959 P0.0000.0000.0000.000
2 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软组织损伤、肩痛、下肢疼痛血栓,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35)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1.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35)
护理干预前,2 组患者Barthel 指数、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 组Barthel 指数评分均有所升高、VAS 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4 2 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Barthel 指数VAS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tP护理前护理后tP观察组 3562.31 ±3.2581.24 ±4.3620.5940.0007.42 ±1.083.36 ±0.8417.5550.000对照组 3562.53 ±3.7173.45 ±4.5111.0620.0007.53 ±1.165.12 ±1.029.2300.000 t 0.2647.3470.4117.880 P 0.7930.0000.6820.000
对于严重髋关节疾病引起的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为全髋关节置换术[6-7]。 主要将机体自身损坏关节采用人工关节部件代替,进而保持关节稳定性,降低关节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8-9]。 通过术前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患者的手术认知,术中严密监控手术操作的具体流程,严控手术室环境,合理处置医疗废弃物,维持患者的体温,观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术后疏导患者情绪,鼓励其增强信心,并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以此种严密监控及细节护理模式提高手术疗效,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应加以重视[10-13]。
严密监控联合细节护理内容包括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升业务水平以及护理细节的强化,避免护理人员工作疏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可提高手术效果,同时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显示,2 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在血压波动、心率稳定、业务水平、护理综合评分4 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实施严密监控联合细节护理模式,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与朱敏丽[14]等研究结果相似,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时,强化细节管理,逐渐完善护理内容,为手术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通过手术室严密监控,对手术室设备、设施运行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根据手术操作要求适时调整患者体位,术中细节护理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这与Abuljadail[15]等研究结果相似,手术室细节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43%,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1.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严密监控联合细节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程度,促进组织修复,改善关节功能,有利于改善早期生活质量。 由此进一步证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严密监控及细节护理,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室严密监控及细节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可明显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