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为例,论述引导学生学会知本然、知尊重、知珍视、知欣赏、知创造、知担当等“六知”,形成生存意识、敬畏意识、安全意识、价值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等“六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生命教育 “六知六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0-0122-03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其中,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力,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和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的和谐、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标》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虽然已经有了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浅显,较少涉及心理层面的相关内容。初中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导致意外伤害、校园欺凌、自我伤害等事件时有发生,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初中生加强生命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课堂教学是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概括为知本然、知尊重、知珍视、知欣赏、知创造、知担当等“六知”。尝试从教学实际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会“六知”的同时形成生存意识、敬畏意识、安全意识、价值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等“六意识”,从而掌握生存的技能和方法,提升生命的质量,最终形成完整而科学的生命观。
一、知本然——了解生命规律,形成生存意识
科学的生死观要求人们了解生与死的本质、获得有关生命的各种知识、认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促使人们在由生观死、由死观生、珍惜生命、直面死亡的过程中增进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地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一种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个别学生漠视生命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懂得生命的本然。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独特、不可逆以及生命的短暂,从而学会珍惜生命,形成生存意识。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五个一”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本然,形成生存意识。所谓“五个一”,指的是一段动画分享、一个印记辨别、一组图片展示、一张生命表格、一个议题探讨。
“一段动画分享”,旨在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的来之不易。在课堂教学中,教師播放3D动画“竞赛出生之旅”,同时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诞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最初阶段战胜了多少对手?”采用问题和情境双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来之不易的关注和思考,让学生从中认识到:人类的诞生经历了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受精卵孕育、生命个体诞生三个阶段,每一个受精卵都是在战胜了亿万个对手后脱颖而出的。每个人的生命既是偶然,更是奇迹。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生命。
“一个印记辨别”,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不可复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我的生命密码”体验活动,请学生谈谈“我与他人的不同”。先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自己的外貌、身材、性格特点等方面与他人作比较,从中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再组织一个指纹对比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生命的独特,从而深刻感受到生命的不可替代,同时产生要珍视自己生命的情感。
“一组图片展示”,旨在印证生命的不可逆。教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从小到大不同时期的照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后,思考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能否打乱。学生经过思考,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从婴幼儿开始逐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时光的一去不复返,提醒学生珍惜每一天、不虚度年华。以上教学实践过程,很好地落实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
“一张生命表格”,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为了加深学生对生命短暂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切身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从而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假设一个人的寿命是90岁,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张90行、每行12个格子的表格,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年龄填涂,一个月涂一格,看看自己的生命已经走过了多少;接着让学生按照父母的年龄填涂,看看父母的生命已经走过了多少,还剩多少。填涂活动结束,学生沉默不语,表格上代表父母生命的格子基本上已经填涂过半,意味着父母已经走过一半的生命历程,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体验活动深深触动了学生,起到了“于无声处是惊雷”的效果。同时,体验活动不可避免地让学生想到了人的死亡问题,教师顺势引入下一个环节,组织议题探讨。
“一个议题探讨”,旨在引导学生直面生命死亡的问题。初中生的死亡意识是很浅淡的,要增强初中生的死亡意识就要直面而不是回避。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自己的长辈、亲友离世时,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从亲人的离去中感受到生命终有结束时,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从亲人离去时自己的无奈和悲痛,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会对亲人产生影响,进而认识到生而为人的责任和担当,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感受生命的喜怒哀乐,认真负起生活中的角色责任。
二、知尊重——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形成敬畏意识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在20世纪初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最大的事,能够做到敬畏生命、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才是有道德的人。而要敬畏生命,首先要懂得尊重生命,只有对生命存着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尊重,才会对生命具有敬畏之心。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热点素材为背景展开议题探讨,引导学生形成生命至上的观念,知道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形成敬畏一切生命的意识。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新冠疫情下的中国担当”的视频,接着提出议题:“请你根据视频中的材料,从生命的角度谈谈对中国担当的理解。”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得到以下认识:第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新冠疫情暴发后,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采取积极、科学的防控措施,这是一个国家和政党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和敬畏,是对人民的最大担当。第二,中国政府给予世界各国的援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情怀。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第三,新冠疫情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充分证明了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凸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担当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教师接着组织了一个访谈活动,选择一名学生担任记者随机采访班里的几名同学:“你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吗?当时的体会是什么?”通过组织采访活动,学生逐渐认识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和尊重,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们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关爱、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知珍视——学会守护生命,形成安全意识
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才能体验生命的千姿百态,才有追求人生幸福的可能。因此,我们应知道珍视生命,学会守护生命,形成安全意识。相关调查表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救自护能力是青少年学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初中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从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两个方面珍视生命。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珍视生命和养护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健康生活方式我辨别”活动,组织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辨别生活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知道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设计“自救自护方法我知道”活动,结合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如触电、溺水、火灾等,组织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使学生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能有一定的自救自护能力;设计“名画赏析”活动,以“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为载体,介绍女画家在特莱津集中营里组织孩子们画窗外风景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集中营里女画家和孩子们在苦难中对美好生命的热爱和追求,感受画作者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达到心灵的共振,明白生命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在任何时候,守护生命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四、知欣赏——感悟生命意义,形成价值意识
生命意义的探索、追寻和实现是每个人的生存使命,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但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浑浑噩噩,有的人活出自我,有的人承担责任,有的人将个人的生命融入人类共同需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别、欣赏有价值的人生,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优秀的自己。学生要以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脚踏实地、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在别人需要时能付出自己的爱心,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例如,在教学《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时,教师设置了探讨与分享环节,首先,教师展示《雷锋日记节选》中的精彩语句:“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雷锋的人生值得吗?学生通过议题探讨认识到:雷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帮助人民克服困难当作最幸福的事情,且这种帮助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可以说雷锋把有限的一生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了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雷锋的一生是值得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与大家分享,并和雷锋的一生进行比较。经过分享对比,学生知道了每个人的人生各有不同,要选择有意义的人生,从而形成了生命的价值意识。
五、知创造——激发生命活力,形成质量意识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学生要在认识生命、理解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之中,学会创造生命价值,激发生命活力,活出生命的精彩,过上有质量的人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以《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为例,教师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例子,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最终形成生命质量意识。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在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丰富生活体验,使自己的生命告别贫乏走向充盈。课堂中,教师呈现了两组漫画(第一组漫画,学生封闭自我,不与他人交往,逃学去网吧;第二组漫画,学生竞选班干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两组漫画,认识到态度决定生命的质量,只有敞开心扉,不断与外界联系,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生命才会充盈而有质量。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与外界联系中获得生命的滋养,拒绝冷漠、走向关切,做到关怀他人和社会,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课堂中,教师呈现了两张照片(照片一,一名老人突然晕倒在人行道上,路人避之犹恐不及;照片二,下雨天,一个拄着拐杖的男子突然倒地,路过的几名中学生为他撑伞,并拨打了“120”求助),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张照片中人们的不同举动,让学生明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创造条件善待他人,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最后,教师通过案例分享,引导学生感悟在平凡中创造伟大的生命意义。教师首先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伟人事迹,并说出伟人的伟大之处;接着播放“最美巡守员”和“最美司机”事迹的短片,让学生思考“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这样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的问题。学生经过问题思考与探讨,从中认识到:生命虽然平凡,但只要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會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六、知担当——服务和奉献社会,形成责任意识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是一种责任感或责任意识。生命在由生到死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食粮,人人都有責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学会担当,满怀感情地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奉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和给予,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我为人人”。责任与每个人的成长同在,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许多角色,扮演好每个角色都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学会承担责任,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以《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为例,教师采用故事会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曾子杀猪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兑现承诺是一种责任。接着组织探讨和分享,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家庭成员尊老爱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医生救死扶伤,他们的责任来自哪里?学生经过探讨认识到,责任不仅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还来自道德、法律和职业的要求。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责任分别是什么。学生由此明确了责任的产生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为了引导学生将责任意识观照于自己的生活,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履行责任方面做得怎样?”学生通过回顾,找到自己在履行责任方面的亮点与不足,知道了自己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中学生。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教育不可或缺。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欣赏生命、创造生命,这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初中生命教育“六知六意识”教学实践以“知—懂—行”为主线开展教学,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强调了知行合一:教学中更多采用体验式、议题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与真实感受,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做到了理论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升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章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93-94.
[3]孙波.中国:疫情之下的大国担当[J].华人时刊,2020(4):10-17.
[4]雷锋.雷锋日记[N].北京:京华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农丽娟(1971— ),广西横州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韦榕峰)